禁军发生哗变,数十名将领战死,十几万禁军汇聚在安易旗下,杀向皇宫。
“殿下领兵击溃骠骑将军的府兵,踏平了太尉府和二皇子的府邸,如今二皇子和太尉府的人不是被捉就是被杀。”
“陛下,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请陛下召集天下的军队勤王。”李正宁在得到消息后,立即炸了,身为十大门阀之首的李氏,竟然被人踏破府邸、杀一个血流成河——李氏何曾受过这样的屈辱。
“爱卿息怒,此事当从长计议。”天子虽然也气得差点吐血,但理智告诉他,不能在闹下去了,否则不管他和太子谁输谁赢,皇室都要完蛋。
“此事不难解决,只要太子出面安抚,事情自然平息。”大宗正本以为禁军最多做壁上观,没想到直接发生暴动,事态显然已经非常严重。
“皇太孙必须死。”李正宁提出了自己的条件。
“行,我现在就让人把你的话告诉他,看你们李氏还能活多少人。”尽管李氏的根基不在京城,但李氏的嫡脉子弟却大多都在太尉府,这些人如今都已经成了安俊浩的俘虏,一旦惹恼了安俊浩,肯怕都要变成刀下鬼。
“此事都是太尉和骠骑将军的错,本来只是一个小误会而已,让太子与皇太孙相见即可,结果你们偏要怂恿陛下出兵,结果如何?”孙翰文直接把矛头对准李氏。
“臣昨日收到密报,有叛军余孽准备在度起事,臣已下令让九州的乡兵备好粮草铠甲,随时准备出征。”鹿公的话虽然很轻,但听在天子耳里却如同惊雷。
“天下才太平了几年,尔等难道真要在次让九州陷入动乱。”大司空等中立门阀自然不愿看到文官集团和门阀集团彻底决裂——此刻除了李氏外,一些亲近李氏的门阀世家也不想在继续折腾了。
一旦双方撕破脸,门阀世家也不好受!
“九幽、扶余两部派使者进京面圣后,联合诸部囤积重兵于木州边境,蛮夷诸部的狼子野心路人皆知,倘若一旦朝廷有机可乘,木州危矣!”刘鹰豹显然也反对此时彻底摊牌——输赢先不说,二皇子的命肯定保不住。
这些年来,蛮夷诸部趁势崛起,不少部落虽依旧奉当今天子为主,但实际上已经自成一国。
云州自成一国的蛮夷诸部,以九幽和扶余部落的实力最强,这两个部落是诸部的领头人。如果他们来帝都时,发现有机可乘,那么云州和苍州肯定会烽烟四起。
在天子还在纠结的时候,内侍送来一个惊人的消息——皇室的仙人已经不满了。在皇室的仙人看来,是天子打破了权利平衡才引发了这场危机,所以自然对天子没有什么好脸色。
皇室的仙人是皇室存在的底蕴,历代天子面对皇室的仙人都不得不慎重对待,更别提当今天子的权力已经被分化,所以自然更加没有底气对抗皇室仙人施压。
“卿立此大功,本宫父子必牢记在心。”安俊浩赶回太尉府时,太尉府已经血流成河,安俊浩自然大喜——这表明东华叶氏选择彻底投靠他们父子。
“殿下,这些人如何处置。”
“骠骑将军如果不是跑得快,你们父子此刻就可以团聚了。”安俊浩看了眼被捆绑的李云宏、李灵薇等人,如同和老朋友在聊天一般。
“放屁,就凭你这犬子,也配与吾父争锋!”李云宏大声的喝斥道。
“爹爹何必动怒。”李灵薇看了眼自己的父亲后接着说道:“此仇来日百倍报之就是。”
“大胆!”叶翔余、洛宇成等人纷纷拔出了自己的佩剑。
“倒有些胆识,本宫的确不敢杀你。不过本宫又岂会怕尔等复仇,李氏若有种,现在就尽起底蕴来找本宫报仇,或许还有几分希望。”别看门阀集团喊打喊杀,一个个不惜动用底蕴也要除掉安俊浩,但真动起手来,追随李氏出动底蕴的门阀世家却并不多。
“希望它日殿下还能这么硬气。”仙界仙人的存在让李氏并不惧怕拖时间,在李灵薇看来,不管安俊浩潜力有多大,一旦大世来临、劫力衰退,仙界仙人就可横空出世,一举奠定胜局。
叶翔余看了眼李灵薇,摇了摇头——此女被誉为门阀集团的荣誉之花,是门阀集团这顶皇冠上的明珠,无数门阀子弟都把李灵薇当成自己的偶像,但此刻叶翔余却显然认为李灵薇浪得虚名。在叶翔余看来,李氏一旦和太子联手,那么就会在无对手,天子都不得不选择退位让贤,结果偏偏李氏选择了天子和二皇子。
李灵薇在李氏内部的话语权很重,所以若是她坚持嫁给安俊浩,那么李氏多半会顺从她的心思,所以在叶翔余看来,联姻选择错误的责任应该主要在李灵薇的身上。
“殿下,郑景正带人围攻太子殿下的府邸。”
“找死。”安俊浩闻讯大怒——太子府有不少安俊浩在乎的人,而且太子和安俊浩私兵的家眷有不少都住在太子府。
“殿下,臣立刻领铁甲兵前去驰援太子府。”齐王、广平郡王第一时间开口说道。
“殿下,臣立刻选三万骑兵驰援太子府。”叶翔余也跟着开口说道。
“禁军可不是他郑景的走狗。都督领大军前去和安都督汇合,本宫和齐王、广平郡王驰援即可。”禁军那边的动静,安俊浩已经收到情报——郑景只鼓动了十几万人听从天子的旨意。
“殿下……”在叶翔余看来,安俊浩带这么点人过去实在太危险——万一郑景挺而走险,那么安俊浩就危险了。
“无须多说。”禁军如今分成了三部分,一部分选择听天子诏令、一部分选择公开支持太子,一部分选择中立,选择听天子诏令的禁军大多是天子的死忠、但此刻多半也是有些彷徨和迟疑的,若是天子亲征、他们自然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但可惜此刻统领他们的却是皇室忌惮不已的门阀子弟,所以不可能听郑景一个外人的命令来对抗皇太孙,因此在安俊浩看来这是一个树立自己威望的机会。
安俊浩带着自己的私兵如同闪电奔向太子府,齐王和广平郡王急忙领着铁甲兵跟上。
当部分禁军选择抗旨时,郑景便知道事已不可为——在这种情况下,天子绝对会选择和太子妥协,因此郑景准备统帅大军静守待命,但李兴秋的提议改变了他的决定。
在李兴秋看来,即便要妥协,也要给太子和皇太孙一个教训,以维护天子和门阀集团的面子,并且震慑太子父子,因此郑景选择了支持李兴秋的提议——李兴秋负责聚集金陵郡的府兵和门阀集团的私兵,郑景则领兵踏平太子府。
“郑景,你这是在找死。”萧天赐聚集的数千大军大部分都出身一些小门阀,萧天赐原本准备带领这支大军和安俊浩汇合,在知道郑景领军攻打太子府后,萧天赐选择了驰援太子府。
“我看是你在找死才对,你还记得自己姓什么吗?立刻弃暗投明,我看在萧氏的份上,可饶你一命。”
“你若在执迷不悟,殿下日后肯定要清算,到时郑氏门阀肯定会消失,谁都保不住郑氏。”十大门阀屹立数代皇朝,早已同气连枝、荣辱与共——尽管十大门阀之间并不是铁板一块,而且在皇权之争时有时还会成为敌人,但如果皇室想灭掉任意一家门阀,都会遭到十大门阀的一致反对。
以十大门阀的底蕴,如果团结一致、底蕴尽出,即便是皇室也不敢轻易招惹。也正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十大门阀介入皇权之争时,一向肆无忌惮。
“哈哈,这是我听过的最好听的笑话。你若说太子父子会赢得这场皇权之争的的胜利,我还是愿意信几分的。但你竟然说郑氏会消失,你当我是傻子,还是你本来就是傻子。”郑景满脸不屑——皇室别看高高在上,但十大门阀内心上是瞧不起皇室的,在十大门阀看来,皇室只是一个暴发户而已,他们远比皇室更加高贵。
“郑叔何必和他废话,他故意激怒你,只是为拖延时间而已。”卢鸣俊出声提醒道。
“卢鸣俊,你这是在替你们卢氏家族招灾。”萧天赐出声警告。
“擂鼓。”郑景直接下令进攻后,大声说道:“除皇室的人以外,皆可杀!”
禁军本就是皇室震慑门阀的利剑,所以禁军子弟大都是皇室子弟,剩下的部分虽然不是皇室子弟、但皆是皇室的死忠分子,因此禁军和门阀世家从本质上就是对立的。
若是天子亲征,绝对不会有那么多人公开支持太子、以及选择旁观,但郑景显然没有看清这一点,所以他也就没有发现自己的弱点——愿意服从他命令的这部分禁军,他们是因为效忠天子才愿意服从郑景的号令,但内心上对攻打太子府其实是抵制的,所以攻打太子府时自然不会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