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子和门阀世家看来,安俊浩的一切都来源于太子、他本身对太子系并没有什么号召力,所以只要控制住了太子,那就等于捏住了安俊浩的命脉。
对天子而言,除掉安俊浩,不仅可以解除血誓的威胁,而且可以进一步瓦解太子的斗志,扫平天子复出的阻力,因此在太子妥协后,天子颇有些志得意满起来。
门阀集团在得知天子出兵皇太孙府邸时,都认为已经胜券在握,因此大部分人都放松了警惕,有部分人甚至已经开始庆祝。
“殿下,太子没有回府,禁军围住了殿下的府邸。”洛宇成接到帝都传来的情报后,第一时间便把消息传递到了安俊浩那里。
“是谁传来的消息。”安俊浩快速的起身披上铠甲后问道。
“鹿公!”
安俊浩来回走了几步,又马上坐下——他实在没想到天子竟然敢对太子动手。
如今皇室的力量本就已经无法压制门阀集团,因此这些年来皇室一直在极力避免发生内部冲突,而天子和太子作为皇室的领头羊,一旦起冲突、所带来的灾难绝对是毁灭性的。
“父王因该没事,皇爷爷是想先斩后奏,杀了本宫!”
“当今天子正是吃死太子不敢掀翻桌子,所以才敢悍然出手针对殿下,若殿下把事闹大,危机自然解除。”南宫景来之前就已经想好了对策。
“你是说直接挑起皇室和门阀集团的冲突。”安俊浩说完后猛的站了起来:“皇爷爷留父王夜宿皇宫,这显然不符合常理,本宫以为定是有人挟持天子和太子,意图以下犯上。”
主上一点就透,南宫景自然而然多了几分敬畏:“殿下圣明!”
“速请四王前来。”安俊浩一直是很随和的,此刻突然摆出帝王的威严,南宫景等人都忍不住有些敬畏。
“臣领旨。”上一世的安俊浩理论知识丰富,这一世的安俊浩深悉帝王之术,两者融合后、安俊浩在权术上不输于老奸巨猾的权臣,不过由于受上一世的影响,安俊浩少了几分帝王的狠辣——而这显然不利于应对接下来的这场危机,所以安俊浩有意识的开始压制上一世的自己。
数息过后,四王便来到了安俊浩的营帐,
营帐内刀枪林立,甲胄鲜明,身着黄色莽服的安俊浩不怒自威,让四王有一种面对太子的感觉。
“臣等叩见殿下。”四王依旧行跪礼,但安俊浩这一次却并没有去搀扶他们。
“有人挟持天子和父王作乱,如今天子和父王都被囚禁在皇宫,卿等以为该如何处置。”安俊浩的声音很平静,但四王听了后,却是如同钟鼓在耳旁齐鸣。
“乱臣贼子,当人人得而诛之。”楚王第一个站了出来。
“殿下,京城的府兵、禁军和乡兵都掌控在谁手里。”齐王显然更冷静——就事论事而言,如果天子和太子都被囚禁,那么情况无疑极度糟糕,所以必须确定禁军、府兵和乡兵的归属权。
“目前唯有乡兵掌控在本宫手中。”帝都的乡兵原本只有五万,太子监国后为了对抗门阀集团,在文官集团的支持下把乡兵扩充到了二十五万——如今掌控这支大军的是太子和鹿公。
禁军是掌控在天子手里的,府兵掌控在门阀世家手里,乡兵掌控在太子和鹿公手里,如今安俊浩只能号令乡兵,这在四王看来显然有些不妙!
“殿下不如离开帝都召集勤王大军攻打帝都。”广平郡王显然认为安俊浩没有胜算。
“臣常听父王言广平郡王勇冠三军,怎么今日反倒怕起哪些冢中枯骨,又或者郡王是想挟天子以令诸侯!”安俊浩突然发怒,吓了所有人一跳。
“殿下……”广平郡王刚想开口解释,就被安俊浩直接打断。
“本宫虽然无法号令禁军,但大部分禁军会选择观望,所以我们的敌人主要是二十五万府兵和门阀集团的私兵。”大宗正历来由皇室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禁军的将领大多是皇室子弟,因此大宗正如果发话,会直接影响一些禁军将领的选择;在加上禁军有不少人曾是随太子平叛的乡兵、且天子也不敢摊牌,所以在安俊浩看来禁军不足为惧。
“臣愿意充当殿下的先锋。”齐王说完,南宫景忽然抬头看了他一眼——齐王显然明白了,压根不是天子和太子被囚,而是天子囚禁了太子。
安俊浩对四王显然还有些猜忌,所以便想趁机试试四王的态度,因此很多事情都没有说透,没想到被齐王看出了真相。
“殿下,老臣非是贪生怕死之辈,臣这就让人尽起领地内的大军,凡殿下长剑所指之处,臣必驱马前往。”广平郡王忙旗帜鲜明的表明了态度。
“冢中枯骨,折腾不起什么风乱,何须大军勤王。卿等先回营帐好好休息,明日随本宫进京,自可平定动乱。”在安俊浩看来,楚王显然是可以充当死士的忠臣,晋王次之、广平郡王在次之,至于齐王——这老狐狸多半猜出了真相,因此倒不好判断。
“臣愿领数百死士替殿下取李淼人头。”李淼是李氏的天骄,如今在北军担任中郎将————驻守帝都的府兵分为北军和虎贲军,其中虎贲军十万、皆是骑兵。李淼是李氏门阀重点培养的后备力量,同时也是李氏掌控帝都府兵的四大支柱之一。
“晋王果然宝刀未老,不过此时还不是取他人头的时候,明日晋王可为本王陷阵!”安俊浩拍了拍晋王的肩膀——四王之中,楚王和晋王对皇室是真心敬畏,所以身为储君的安俊浩表示对晋王的赞赏时,晋王显得有些激动。
“臣敢不效死力。”晋王一向以勇武闻名,如今被皇太孙当面夸奖,晋王自然颇有千里马遇伯乐之感。
四王离开后,安俊浩立即写了四封信件分别交给鹿公、萧天赐、大宗正和吴凯。
楚王无条件支持安俊浩,晋王和广平郡王都能理解,但齐王突然选择支持安俊浩,两王显然有些疑惑。
“田兄可否为我等解惑。”
“天子和门阀集团肯怕根本不知道鹿公效忠的是皇太孙殿下,所以殿下突然发难,必定打天子一个措手不及,而且肯定不是天子和太子被囚,多半是天子囚禁了太子。所以只要殿下破釜沉舟,天子肯定会选择妥协,因此这仗打不起来,天子不是敢破釜沉舟的人。殿下这边阵仗越大,就越打不起来。”齐王答道。
“天子和门阀世家肯怕依旧把殿下当成纨绔,以为控制住了太子,就可以为所欲为。”楚王满脸冷笑——出身乡兵的楚王,本是一名奴隶,多亏太子以国士待之,才让其凭借战功成为诸侯王,因此楚王一直以国士效忠太子。
“这样看来,哪些吸血鬼会吃一个大亏。”贫民出身的晋王对门阀世家和天子的观感极差。
“这是不是太子在布局。”皇太孙不到十岁,纨绔的名声便已经传遍天下,因此楚王不愿意相信一个不到十岁的少年有这么恐怖的心机。
“太子不是这样的人。”楚王肯定的答道。
“不可胡乱猜测,殿下有帝王之相。”楚王在,齐王不好说得太细。
何为帝王——帝王乃天选之子、万族共尊,可代上天执掌刑罚。稍微不注意就可能冒犯帝王之威,从而导致帝王之怒。齐王说安俊浩有帝王之相,显然是要三王以后更加注意言辞。
伴君如伴虎,四王自然知道!
“如何,现在信我了吧。”鹿公把安俊浩的信递给叶翔余。
“鹿兄,你是说你效忠的对象是皇太孙。”叶翔余是东华叶氏的族长,东华叶氏是老牌门阀、家世显赫,其地位仅次于十大门阀。
“把你女儿嫁给皇太孙,绝对不会辱没了她。”鹿公和叶翔余是生死兄弟——门阀出身的叶翔余之所以能立足乡兵之中,是鹿公一手运作的结果。
“雯雯是丹师……”
“不是丹师,即便她是你女儿,也配不上皇太孙。”李氏拒绝和皇太孙联姻后,鹿公便把主意打到了叶氏身上。
叶氏的门第和叶雯雯的潜力无疑都符合太孙妃的条件——也是虽不是十大门阀,但其底蕴深不可测,十大门阀的卢氏、郑氏等都在叶氏手里吃了亏。
“鹿兄,大势在二皇子那边、门阀的底蕴是你无法想象的。”即便知道安俊浩不是纨绔,叶翔余显然不看好安俊浩。
“本官自然不知道门阀的底蕴,但李兄又岂知皇太孙和我等寒门的底蕴。何况叶氏早已和寒门彼此融合,一旦门阀在次彻底压制寒门,叶氏又岂能有好日子过。”叶氏这几百年来英才辈出,让十大门阀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因此一直在暗中打压叶氏。
“你呀!我答应你就是。”叶翔余也是个明白人——叶氏如今已经被门阀集团当成异类,如果门阀集团在度势大,叶氏自然不会好过。
“大世即将来临,不争就是等死。”鹿公白了叶翔余一眼。
“是我着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