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春城后,项目进行的很顺利,杨楠琳特别感激王雷组织的这趟行程,过去很多她没想明白的、或者根本没想到的事项都似乎有了一些清晰的答案,这种拨开迷雾的感觉实在是太棒了。
杨楠琳正在为项目进展高兴的时候,宋洋愁眉苦脸的来找她:”琳姐,我提上去的出差报销被财务部给打回来了。”
杨楠琳问道:“为什么啊?”
原来是他们这次出差没按公司要求在规定的平台上订酒店,财务以“事前未说明、未申请”为由拒绝了审批。杨楠琳当时一股无名火就上来了,说:“宋洋,你把票子给我,平台上的价格比我们实际花销还要高,他们凭什么不给报,我去找他们。”
这时,吴弘悠悠的说道:“小杨啊,你太冲动了,人家也是按章办事,你找他们有什么用?这事你们就应该提前看看财务规定,人家年初就下过正式文件的,退一万步讲你们也应该事前和人家打个招呼的。”
本来杨楠琳就气不打一处来,又听这阴阳怪气的调调,一下子就没忍住:“我们这一天天忙的哪里来的时间看他们的一个又一个的文件,我们订票的时候吴姐你怎么也没提醒我们一下?”
吴弘站起来说:“是吗,你们订票的时候问过我吗?”
杨楠琳心里这个气啊,可是又没办法反驳,是吴弘是代管部门的综合事项,可是杨楠琳确实出差前没问过人家啊。而且吴弘说的对,她去打财务也很容易被打回来,怎么办呢?抬起头看着宋洋一脸焦急的样子,安慰道:“没事,你去忙正事吧,这事我来解决。”
说完拿着出差票子来到了韩文良的办公室。在韩文良办公室门前,杨楠琳深深吸了一口气。今天韩文良办公室正好没有客人,笑呵呵的问:“小杨,有事?”。
杨楠琳硬挤出一个笑容把事情讲述了一遍,韩文良倒也没说什么,直接给财务部的领导打了个电话说明了一下情况,这事最终是让杨楠琳写一个说明盖个部门的公章就可以正常报销了。韩文良又问了一些关于项目进展上的事情,杨楠琳就退了出来。回到办公室,杨楠琳写了一个说明,找吴弘去盖公章。吴弘拿着说明看了足足有一分钟,其实杨楠琳写的这个说明总共也就三五句话,她明白这是吴弘故意刁难她。她就说:“吴姐,这个说明文件是韩总让写的,也已经和财务沟通过了。”
吴弘这才不紧不慢的在她紧锁的抽屉里把公章拿出来盖上。杨楠琳抽出说明就回到了坐位,上午的好心情被这事搅的一团糟,她倒不单单是生吴弘的气,最主要是觉得身在国企,工作精力不能完全放在自己的工作本身上,而这种无所谓的规定、流程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让她觉得异常烦闷。
下班后,他和李成森讨论起这事来,李成森却认为是她少见多怪,这是放在哪个单位都一样,李成森给她分析,财务部肯定是什么错也没有,按规办事;杨楠琳也没错,没贪便宜也没享受特殊待遇;韩文良更没错,没质疑杨楠琳为何不提前汇报再做决定,反而还帮助她沟通协调,这事得说明韩总大度、踏实肯干。最后杨成森说到了吴弘,让杨楠琳尽量不要正面和她起冲突,所谓“君子易处,小人难防”。杨楠琳心里仍然不服气,她认可李成森说的话,但看似谁都没错,那这到底又是谁的错,最后杨楠琳想这可能是企业的错,也可能是企业管理者的错,反正她认为一个正常的企业浪费了大量的人员、金钱去建设和维护一个为了使用而使用的平台,这肯定是某些人或企业管理上有问题。
这周五杨楠琳的父母来到春城,到达春城火车站时间是晚上七点。杨楠琳本来可以直接下班坐地铁去接站的,可是李成森非要开车去。在车上看着堵成停车场的马路,杨楠琳不禁埋怨起李成森。李成森还是一贯的好脾气:“时间不是还来得急嘛,再说,叔叔阿姨第一次来,咱们就这么不重视,让两位老人坐地铁,你让他们心里怎么想?”
杨楠琳争论道:“坐地铁有什么不好,方便快捷,还不堵车。”
李成森叹口气道:”丫头,你啊有时候得考虑一下人的心里啊,你是觉得方便了,两位老人在农村生活一辈子,在村里你可是他们的脸面和骄傲,他们心里你在城里生活得是什么水平的?结果你坐地铁去接,二老的心里能舒服吗?”
杨楠琳赌气道:“死要面子活受罪呗,这下好啦,咱们在这堵车玩吧。”
不过话虽然是这么说,杨楠琳却不得不承认李成森确实比她老成很多,可能是从小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吧,他看待很多事情要远比没见过什么世面而空有一腔热情的杨楠琳透彻很多,很多时候都是李成森给她分析之后,她才恍然大悟。只是有时杨楠琳会有一种错觉,反而是因为这种过早的成熟使李成森失去了工作的热情,偶尔会给人展现出人到中年、不拼不抢的状态。
好不容易车停到了火车站地下停车场,杨楠琳看看时间还有一会儿,就拉着李成森在街角上慢步。李成森看着杨楠琳很少能慢下来的节奏就笑着说:“丫头,你就应该这样,每天有一段时间放松一下自己,或散散步或看看综艺,别总是急三火四的,也不明白你整天在急个什么劲。人得学会享受,别活的太累,你太累,我会心疼的。”
杨楠琳心里有些许的感动,但又不完全认同。看着周围匆匆忙忙、来来往往的人,在这个现在对她来说还是有一点陌生感觉的城市、这茫茫人海中有一个如此关心她的人,她是感觉到非常幸福的。只是有时她更渴望有一个能和她一起奔跑的人,而不是只有在她跑累了时候才会安慰她的人。每当这个时候,杨楠琳总会劝自己,自己并不完美,生活也不可能尽善尽美,她要学着去调解去适应。
火车到站的时间快到了,他们就来到火车站的北站口去接站,结果人都出的差不多了还没见到杨楠琳父母的身影。杨楠琳就给他们打手机,这手机还是她在弟弟今年暑假回家时让弟弟到当地电信营业厅办的。结果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爸爸的电话就是无法接通,杨楠琳急的都快哭出来了。两个老人一辈子去过最大的地方就是她上高中时的小镇,那是只有两条街道的小镇。如果在春城把他们弄丢,估计他们只能睡到大马路上了。她真是越想越害怕。李成森赶紧把她爸爸的电话号码记下了,告诉杨楠琳还在原地等,他去其它出口找找。结果李成森出了站口就看见两个农村老人在外面焦急的东张西望,他走过去有礼貌的问道:“请问,您二位是杨楠琳的父母吗?”
老爷子赶紧答道:“是,是。”
老太太却狠狠地拉了老爷子一把,小声说道:“城里骗子多,你小心一点。”
李成森一听这话知道准没错就赶紧给杨楠琳打电话。当杨楠琳走到出口看到爸爸妈妈时,她的焦急一下子释放了出去,就问道:“不是打电话告诉你们在A口出了吗,电话还打不通。”
杨父举起电话说道:“没电了,谁知道这玩意这么费电,在家我还是充好了电坐的火车呢。”
原来他们哪里听的懂杨楠琳所谓A口还是B口,下了火车跟着人流就出到了站外。李成森适时的接过话:“沿途肯定信号也不怎么好,更费电呢,现在这电话的电池也不抗用。”
杨楠琳这时才向双方介绍起了对方。李成森接过二老的行礼,就领着他们去地下停车场了。杨楠琳的父母对于这个未来女婿的样貌、脾气还有为人处事的方式都在心里给了很高的评价,只不过农村人实诚嘴又笨,只是一路上频频点头。按原来订好的,今天晚上杨楠琳的父母住在她租住的房子那,明天周六两家人正式约在外面吃个饭,算是正式见面也就把两个人的婚事订了下来。
晚上李成森回去后,杨楠琳的母亲就在她耳朵边上念叨着:”这小伙真不错,家庭条件好,对你看着也挺好,还懂礼貌,这小伙好,好啊。这是你们老杨家哪辈子积来的福气啊,小琳,你可得珍惜啊。”。杨楠琳就嘴里答应着,赶紧安排两位二人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