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先生笑笑,道:“要花钱才能来这里读书,那么在课堂上睡觉打闹,哪怕当时没什么感觉,事后想起,是不是觉得,好像有些对不住缴的那些学费钱?”
“要花钱才能听到的教诲与道理,是不是应该好好听听?”
“杨磊的话也无错,我虽是先生,平常对你们也颇为严格,你们尊师重道是好事,但也不用害怕我,更不用觉得我说的话便句句都是真理。”
祝先生看着一群报以傻笑回应他的孩子,无奈笑笑,看来自己多虑了。
到了每人讲一件趣闻趣事,大多是自己与玩伴之间的趣事,唯独小姑娘李李一口气讲了十几件,要不是下一个学生委屈巴巴的说该他了,估计小姑娘还能讲出一箩筐。
陆粒从拿到书籍起始,用求知若渴来形容也不为过,故而休息时刻,仍坐在座位上识字读书。有一位同学经过,“不小心”碰倒陆粒桌边的书籍,连声对不起,陆粒捡起书籍,没有抬头只是回了句没关系就继续看书,哪知接下来连续四五位同学经过都不小心碰掉他的书,他这才抬头发现那小胖子杨杰站在门口,身边跟着几个好友,正讥笑着看着他。
陆粒没打算理他们,教案另一侧的李李顿时火冒三丈,飞身一脚就要教训这些个不知团结友爱的同窗,结果几人吓得作鸟兽散,小姑娘一脚蹬在门框上。
随后小姑娘捋了捋冲天的两根辫子,一瘸一拐走到陆粒面前,拍拍胸脯,说不用怕他们,以后我罩你,有事报我名字。
看着又蹦跳回去的李李,陆粒有些忍俊不禁。
如今陆粒在大罗寺那边的活计可以说完成的很轻松了。从方丈师傅教了他那些口诀之后,还教了他运气的方法,结果没几天,他就觉得身体里有一团暖和的棉花似的气,沿着他的四肢百骸流淌,他暂时无法控制这团气,但是它在游走时,陆粒就觉得自己有使不完的劲,哪怕过完年活计又增加了一些,他都能在一个时辰就完成。
让陆粒感到遗憾的就是不仅这团棉花他无法控制,偶尔还会消失,怎么找也找不到,方丈师傅对此也没有解释,陆粒只能作罢。只是有时候晚上睡不着,棉花也还在,他就盘坐着感受暖气棉花的浮动,谁知不一会儿就天亮了,他也不感觉困或是累。
陆粒有种自己就要成为武林高手的感觉。飞檐走壁,踏雪无痕,力拔山兮,一气千里。
还好后来醒了过来。
蒙大叔和婶婶虎口街的铺子和长水街的家要经常去的。
—————
一日课时,祝先生说要再讲一遍《劝学》第一节。
小姑娘小手举的老高,说先生已经讲过了。
祝先生笑着说了句“温故而知新”,让所有学生一起先诵读一遍。
于是学塾内响起抑扬顿挫的朗朗书声。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祝先生正襟危坐,所有学生见状,皆肃然而坐,不苟言笑。
祝先生道:“前日与你们讲此节,是先贤以议论体叙述,为证最后一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当然对,也不全对,今日我们来对其中的举例进行探讨。”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实则与另一位圣贤所著‘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正是之前所说,先生我也会有不对的地方,也会有讲错的话,一是不可盲信,二是遇事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李李迫不及待,站起身问道:“那先生刚刚讲的会不会就有错呢?”
祝先生笑道:“你对这段文字可有别的理解?”
小姑娘有些赧颜,摇了摇头。
祝先生示意她坐下,道:“面对学问比自己更高的人敢于质疑,是好事,能提出自己的见解,更了不起,若是没有自己的想法,能指出别人存在的问题,也不错。正如那武人武夫,路见不平可挥刀出拳出剑向更高更强者,不论结果如何,已是可敬。当然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又能分出多种场景与结果,今日我们暂且不谈。”
祝先生紧接着问:“后半节中‘輮’为何物?‘绳’与‘砺’又为何物?”
有人答是先生手中的戒尺和课堂纪律。
也有人答是将士手中的武器和法律。
陆粒想了想,朗声道:“是佛法和规矩。”
祝先生微微诧异,陆粒被盯得有些不自在,这回答当然不是他即时所想,而是居住在大罗寺旁,日夜闻佛经,时而听辩论,所思所得。
祝先生笑道:“我们儒家以圣贤书籍为砖瓦,加之教书匠谆谆教导,自持教化之功,盖起教人从善的阁楼。佛门则夸张一些,认为如来佛法是那日光,普天之下莫不沐浴在佛法之下,便是有些地方有乌云遮蔽,迟早也会因佛法而绽放光明。道家原本极为低调,一面倡导无为一面鼓励人天道酬勤、厚德载物,其实极为适合如今平稳多年的云锦国。因几大道门祖庭变故,如今融入江湖之中较深,戾气渐厚,但是根基深厚如山岳,便是要搬山,也不是数年乃至数十年能撼动。实则三教都有些许瞧低其余诸子百家,毕竟春秋已过千年,各家式微,甚至有的覆灭。”
祝先生转头望向陆粒,问道:“那么规矩,由谁定立?为何而定?如何定立?”
陆粒摇摇头,一脸疑惑。
祝先生正身笑道:“我只讲儒家规矩,先贤圣人订立的儒门礼仪,又订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阶梯理想,让儒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似法家那般使人人‘自危’,更多只是约束自己,即便抛开那些大道理,只说些教人从善立身的经验之谈,不说让人行事事皆对,使人做事少错,问题不大。”
“不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你们将来有了自己的答案,还能记得先生,再来与我讲解。”
李李突然站起身,问了一个许久之前便想问的问题,为什么她看到的书,上面的字都是小篆,但是她却在家看到好多种字体,那其他字体有什么用呢?
祝先生答道:“这得归功于那位曾经使天下一国的千古一帝,那次旷古烁今大一统后,是他使人同言,书同字,车同轨等等,极大的便于各地交流,且仍保留着各地特色,如方言习俗等,如今便是出了云锦国,一样交流无碍,不至于鸡同鸭讲。”
“至于字体,哪怕是儒家学生,稍稍事功些,如今都有些不待见一些例如狂草的字体,他们认为文字是交流传承的根基,若是一个字写出来,甚至包括写字的人自己都不认识,有何意义存在?又何来的艺术价值?仅仅因为写字之人是名宿大儒?是高官名将?是武林宗师?”
“只是不管如何抨击,那些流传的名家大作,在各国皆是居高不下。”
“先生如何看待?”陆粒笑问道。
祝先生思考良久,回道:“虚实生白,唯道集虚。”
见众人不解,祝先生笑道:“若是一帖字,撰写之前便已经将其作为艺术品看待,我们是否仍要看得懂帖上字才能去评判它是不是一副好作品?道家这句‘虚实生白,唯道集虚’便是给字帖中的字留足了精气神的空白,让人能感受韵外之致。”
“千年前有诗人为国殉葬,死前于江边挥毫写就殉国帖,后世之人不识其字,仍能从帖中感受到他的满腔激愤、凄冷幽凉。有普通儒生,被心爱女子拒绝,酒后狂草,酒醒时连自己也说不出写了什么,拿与友人一看,友人虽也不识,却能道出他是感情受挫后写出。”
祝先生本想再说些,见有人指指窗外,这才发现已是日薄西山,早已过了下课时辰,便挥挥手示意下课,还不忘补一句先生我的字可不差。
众人哄笑离去。
祝先生的字当然不差,连隔壁郡的郡守老爷都来求过字呢,还没求到,当时就在学塾,差点先生就被挖,不,是差点就被抢走了,也不知是先生本身就想留在这里,还是给那几个平日里的调皮鬼声泪俱下感动到了,总之没走不说,后面几天的留堂作业都轻了许多。
私底下李李问陆粒这个读了几天书的人如何评论祝先生。
陆粒好不容易到了显摆时刻,早有腹稿,说是一句给祝先生,一句送给自己。
给先生的是:严于律己,肃以秋气;传道解惑,如沐春风。
至于给自己那句,则是抄来的“见贤思齐。”
李李听完又等了半天,发现没有下文了,双手插个腰,满脸不悦。陆粒不明所以,半晌才恍然大悟,赶紧从墨水不多的肚子里挤出几个成语,夸她冰雪聪明、博学多才,还有侠义精神等等。
小姑娘这才捋一下两个小辫子,蹦跳着离去。
—————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连日下着小雨,不大,却绵延不断,出行极为不便,除了庄稼人笑得合不拢嘴,都在抱怨老天爷什么时候能停下喷嚏,睁开眼睛看看人间。
还好,一声惊雷,震散了交头接耳的乌云堆,微风拂过,一滩滩水洼总算是波光粼粼。
有了两位“护法”的带领,学塾原本的第一排桌椅整齐的向前迈进一步,与教案平齐。李李为了承诺要罩着陆粒,搬去了另一侧和陆粒一起坐。她发现最近有些不对劲,只是说不出来哪里怪,学期伊始,陆粒虽然用功读书识字,但是自己喊他放学后一起河边“探险”或是竹林“练剑”,他都答应的。偶尔喊他和其他同学一起举办学塾“武林大会”甚至过家家他也从不拒绝。只是最近他很少和自己一起玩,也可以说是很少动弹,在学塾待着也不看书,就坐在座位上发呆。要说他话变少了吧,好像他以前也说话不多。
李李莫名很苦恼,想找祝先生帮忙,又不知该怎么说。
虎口街北市的兵器街传来了堪比春雷的鞭炮声,原来是北市正当中两家对门的店铺改头换面,迎来两家庞然大物。
一是浩然钱庄,整个天下最大的钱庄,在天下各地都有分布,已存在百余年,在这百余年间,小到蟊贼强盗的偷抢,大到天灾乃至战争,都没能影响到钱庄根基丝毫。原因很简单,钱庄除了最大的老板之外,还有一个由各国汇聚的长老会,至于实力,从一个钱庄次次都能在各国江湖势力排名前三甲,可见一斑。然而,除了拥有足够实力保护顾客的钱财,江湖人认为浩然钱庄能屹立不倒的主要原因还是他的无时不刻的中立态度,各国交战时也绝不偏袒任何国家或个人,帝王将相、贩夫走卒,甚至是榜上有名的通缉犯,来者都是客人。也正因如此,没有哪一个国家敢说单独吞掉浩然钱庄,毕竟钱庄里还有其他各国巨额存款,必然群起而攻之。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浩然钱庄的守护者,为了保证其忠诚度,绝大部分乃是世袭。
浩然钱庄对面新开的是一家镖局,来头比起浩然钱庄只是略小。
天涯镖局。唯一一家敢走天下镖的镖局,发迹时间并不长,仅仅三十多年,除了每次走镖实力可谓恐怖,其实真正使其名声大噪的,是一场走镖事故。
镖局成立之初,实则是几位孑然一身又全然不在乎江湖名声的武林前辈,奈何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几位实力颇为不俗的宗师一拍即合,开了个镖局。不奢望什么梅开二度枯木逢春娶个年轻漂亮小媳妇,好歹养活自己不难。只是一次押远镖,需南北横穿北浮国,绕极北冰原才能抵达目的地--西方二十七国最北端的内延国。押镖队伍刚抵达冰原时,遭到了一位前辈的仇家纠集匪人寻仇,然而没想到还处于初生阶段的天涯镖局,走远镖竟然精锐尽出,仇家来不及后悔没去掏镖局老窝,就被尽数铲除。解决了麻烦的押镖队并不轻松,打斗时波及到运输工具,使他们不得不在冰原滞留。恶劣的环境和天气,加上还有人受伤,押镖队艰难前行,最后还是牺牲两位队员,终将货物丝毫不少交到货主手中。
也是后来人们才知道,那批押送的货物中就有可以治伤的药物以及抵御风寒的棉制品,押送的人当然知道货物,只是没有一人提及更无一人使用,直到送到内延国,货物上的封条仍是完整无损。
天涯镖局用生命护镖的事迹,为他们赢得了的信誉,不仅是更多的人愿意走天涯镖局的镖,走镖路过许多著名的“独木桥”,都不会被为难收那“过桥费”,更有甚者,山头大当家还要亲自送出自家地界,权当是敬重那些前辈的英雄事迹,若是能跟镖局再混个脸熟交个朋友,在道上面子便能更重些。
雨花县虎口街新开的这家天涯镖局分局,有些怪异,走镖,远近都走,这不奇怪。怪的是镖局开业当天,门口摆了数百只鸽子,便宜,一文钱一只,谁家买了,便在鸽子左腿上绑上专属的记号,然后任由拿回去,若是想要买什么东西,吃喝也罢,布匹衣棉甚至农具兵器,便写下要购置的东西绑在鸽子右腿,鸽子回到镖局,就会有人帮着购买好并送到家门口,而买家只需要付一点跑腿费给镖局的人就行。
开业当天就出售有近百只鸽子。
只是当天傍晚整个街区有轻微的烤乳鸽香气弥漫。
镖局又拿出更多驯养好的鸽子,只是稍稍提了一些价格,这才止住香气蔓延。
雨花县浩然钱庄的掌柜是个发福的中年男人,仅是一副普通人家打扮,远未到夏天,手里总捏个羽扇,言语不多,脸上总是挂着笑。都说是从京畿中州大地方来的,自己只带了两个随从和一个掌眼老师傅,其余的钱庄守护者明里暗里,甚至连他自己都不清楚,他只需要负责自己应该做的事,哪怕他是钱庄世袭的第三代人了。
而镖局这边则热闹了,除了一个年轻的大掌柜,没有总镖师的存在,有三路大镖师,分别姓闾、左、王,每路大镖师有十几个弟子不等,也有一个只负责掌眼不负责出镖师傅,不仅年轻,还是个女的。加上县内跑腿的一批人和管理镖局杂物的一小波人,足足有数十号人。所以当初租出去这座三进门大宅子人在不知是天涯镖局之前,都怀疑如何能养活这几十号人。
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中。
钱庄门前摇着羽扇的中年男子拱手抱拳,祝镖局生意兴隆。
而镖局这边则不是掌柜而是那位负责掌眼货物的女子,行礼作揖,祝钱庄财源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