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同伴之间的交往可以促进孩子的社会交往技巧的发展。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孩子与其他人的观点发生碰撞,这种碰撞有利于削弱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使他们渐渐地学会理解别人,考虑别人的观点。孩子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会慢慢地学会与人交往的一些技巧,如与人交往时不能只按自己的意愿行事,要双方相互协调;要与人合作和分享;必须遵守一定的交往规则,才能让交往继续进行下去;交往中要尊重别人,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懂得如果自己不能和别人分享快乐,别人也不会与自己分享快乐;懂得如果打别人,别人也会还击;如果自己不能很好地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别人也不会和自己玩。这些都是孩子们通过互相学习而获得的。另外,在与同伴的良好的交往中,孩子可以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有利于发展孩子的自信心和探索精神。因此,要确保你的孩子在这个阶段以及以后的阶段有足够的机会和同伴建立联系。
一、让孩子与同伴交往的目的
孩子在与同龄小伙伴交往的过程中,所体验到的各种感受会直接地影响日后各种人际关系的建立。如果仔细观察一群同龄的小伙伴,我们会发现即使是这样一种幼儿的同伴交往,每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和角色也有不同。我们会发现有一到两三个小朋友是这个群体的“头”,他们决定这个群体在哪里玩、玩什么、怎样玩,制定游戏规则,并且会协调小朋友之间的冲突,使游戏继续进行下去。有一部分小朋友会很享受融入群体的快乐,他们会配合“头”的决策,尽情地投入集体游戏中。有时会有一小部分小朋友既不当“头”,也不积极地投入活动,他们会时不时地提出不同的意见,或者做出与别人不同的事情来,比如大家都往前跑,他偏偏要往旁边跑,以此来显示他的存在。事实上,我们很难确切地说,在同伴群体中,哪一种地位和角色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但在同伴交往中,有一些品质肯定会对孩子有帮助,包括:合作、合群、关心别人、遵守规则等。不管孩子在群体中是“头”还是“兵”,这些品质都是同伴继续交往下去的重要基础,也是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至于孩子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是“头”还是“兵”并不重要,我们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更重要的是孩子能从同伴交往中获得愉快的体验,能够感受到自己被接受、被认可、有安全感,从而形成乐于与人交往、懂得与人交往的品质。
二、帮助孩子与同伴交往
一般来说,幼儿会乐于与人交往,因为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与同伴交往的过程是一个自发学习的过程,孩子在不断探索与人相处的方式,所以父母一般不必过多地参与和指导。有时候,家长会担心,我的孩子会不会“受欺负”,或者其他的各种担心,其实,就是在“受欺负”的过程中,孩子也在学习怎样应付这种情境。家长只要给孩子提供充分的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在必要时进行引导就可以了。当然,何谓“必要”很难界定,希望以下的几条建议能对父母有所帮助。
1.创造机会让孩子接触更多的同伴或成人朋友。孩子的同伴不仅限于父母的熟人和朋友的孩子,还应该包括平时户外活动时碰到的任何小朋友。父母要多带孩子出门,鼓励孩子与陌生人和陌生小朋友交往。由于不同的人所具有的气质不同,因此不同的孩子在遇到陌生人时的反应会不同。在婴儿期我们就可以看到这种个别差异。有的孩子看到人,不管是陌生人还是熟人,都会手舞足蹈、展开笑脸、张开双手、欢叫,做出种种动作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友善,逗得别人也不得不停下来和他说说话。但有的小家伙却仅仅用专注的眼神来表示对对方的好奇,或者怯怯一笑,这种安静的方式通常难以引起对方的注意。作为父母,一定要注意到孩子的这种交往并加以鼓励,提醒孩子向人打招呼、微笑、交谈、道别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孩子不乐意,千万不能批评或强迫,如“你这孩子怎么这样!”或者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说“他就这样,不爱说话!”这样会打击孩子与人交往的积极性。
2.尊重孩子的朋友。上了幼儿园的孩子慢慢地会有一些经常在一起玩的朋友,朋友之间会有一些礼物往来、到对方家里去玩等。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朋友,千万不能以为“小孩子懂什么”,孩子会从你对他的朋友的态度衡量你是否尊重他,并学习怎样对待朋友。当孩子有朋友来时,父母要以礼相待,留出空间和时间给孩子们做他们想做的事情。只要孩子不是在“干坏事”,我们就不必过多干涉。孩子们互赠礼物时,引导他们体验分享的快乐和小礼物所表达出来的情谊。孩子一般不会计较礼物的贵贱,有时会把价值不菲的礼物送出去。父母在这种情况切切不能说:“这玩具太贵了,不能送,你看他送给你的玩具多便宜。”不要让孩子关注礼物的贵贱。这时候可以和孩子商量:“宝贝,妈妈知道你很珍惜小雨这个朋友,妈妈很高兴你会与别人分享你的快乐。不过这件礼物是妈妈送给你的,也是妈妈最心爱的。看到它妈妈就会想起你小时候。妈妈很希望把这件礼物留下来,可以吗?可不可以找另外的玩具送给小雨呢?”一般情况下,如果孩子明白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地位这么重要,就会听从父母的建议,因为孩子都希望自己是父母心目中最重要的人。
尊重孩子的朋友还包括不要随意评判孩子的那些小伙伴,因为这样做不仅会使孩子不高兴,而且会影响孩子的同伴交往,不利于孩子逐渐形成自己对他人的认知。不评判孩子的朋友当然还包括不要帮孩子选择朋友,应该放手让孩子与各种不同类型的小朋友交往,只要注意不要让孩子习得别人的不良行为就可以了。
3.尽量避免造成孩子与同伴之间的攀比。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健康、能干,这种心理会使父母暗地里或多或少地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暗暗地希望自己的孩子哪方面都比别的孩子强。父母有这种想法并不是不可以,但是不能影响孩子,造成孩子之间的错误攀比。这种攀比不仅损害同伴的关系,而且最终会导致孩子的不健康心态。受到父母的影响,孩子的攀比会涉及他们能想到的任何方面,比如父母的官阶、职业(涉及社会地位)、财产;自己参加特长班的种类和次数;受幼儿园老师表扬的次数……这种攀比有时会促成孩子养成撒谎的习惯,因为可怜的小家伙发现自己的真实情况没有任何方面能和别人相比,所以他只能把想象的东西拿出来,把想象的世界当成真实的世界。但是这种夸张的事实又常常会被无所顾忌的同伴识破并被揭露出来,这对孩子又是另外一种沉重的打击。当孩子出现这种攀比时,父母要引导孩子从别的角度想问题,如可以提醒孩子,父母对他的爱:“不管爸爸妈妈做什么工作,心里总是想着我们的小宝贝。我们都很爱你。”另外,平时多告诉孩子一些,他有多棒,明确告诉他,在哪些方面他是有才华的,培养孩子对自己的信心。一般对自己满怀信心的人比较少做盲目的攀比。
4.强化孩子的各种积极情绪。孩子在交往中获得的积极情绪会促使孩子继续乐于交往,而且会重复使他获得积极情绪的行为。当孩子由于遵守规则而与同伴玩得很开心时,你可以询问他开心的原因,在交谈过程中慢慢引导孩子去关注事情的过程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且提醒他,遵守规则是合作的前提。当孩子关心别人,如有小朋友受伤或摔倒了,孩子懂得提供帮助时,要和孩子谈谈这种行为所带来的快乐体验。我们要让孩子懂得自己可以给别人带来快乐,而且会因此使自己更快乐。在这种时候,我们还可以顺便教教孩子,怎样学会安慰、学会体谅、学会谦让。
5.为孩子提供良好的交往行为的榜样。我们希望孩子在交往中有礼貌,有教养,但对于3~6岁的孩子来说,礼貌和教养很抽象,他们的思维发展水平还不足以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更不可能理解你的这一类说教。他们唯一可以理解的方式就是看父母怎么做。所以,我们应该以身作则,让孩子看到我们应该怎样与人交往。我们怎样对待我们的朋友,我们的孩子就会怎样对待他们的朋友。
6.正确面对孩子在同伴交往中的冲突。幼儿期的孩子正处于思维发展的“自我中心”阶段,他们常常无法理解别人的感受,但这并不是他们“自私”,而是因为他们的思维还无法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这种思维的局限性导致孩子们之间的交往总免不了发生冲突,常常有争吵和打闹。我们并无必要亲自解决每一次冲突,应该让孩子自己解决与伙伴之间的矛盾,他们会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学会自我控制、协商、谦让、体谅和合作,学会调整自己的态度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但是,由于思维、情绪、情感等发展的局限性,幼儿期的孩子不会自己解决所有的冲突,因此父母在必要时要帮助孩子解决矛盾。需要注意的是,解决的方向不是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吃亏,而是帮助孩子学会考虑别人的感受,学习谦让和合作。在帮助孩子解决冲突时,可以引导孩子说出事情的真相和他自己的感受,并且提醒他想想对方的感受,然后引导孩子作出判断,由他自己或帮他找到解决的办法。也可以用扮演角色的游戏,与孩子一起重现冲突的情景,在游戏中为孩子设置多种可能性,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处理冲突。
在孩子冲突中比较棘手的矛盾是“大欺小,强凌弱”。一方面,父母要教会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例如,处理矛盾的技巧、一些简单的防身术、寻求帮助的途径和方法等。另一方面,父母应积极与孩子的教师和其他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商量解决的方法。不管孩子“欺负”人或者被欺负,父母都要与对方的家长联系,寻求双方孩子友好相处的办法,这样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家长不能简单地告诉孩子要“以牙还牙”,也不能因为孩子“打得赢”而沾沾自喜。
我们引导孩子建立健康的同伴关系,可以避免孩子在同伴交往中失败,从而保护孩子对人际交往的信心,有利于孩子在今后的人生中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案例与案例分析
受了欺负以后
陈宁在同龄的小朋友当中显得比较瘦小,不仅力量方面比其他小朋友差,而且奔跑的速度也比较慢。在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经常会被忽略。尽管如此,陈宁仍然愿意和小朋友们一起玩。
有一天,陈宁和往常一样,到楼下和同伴们一起玩。不久,他眼泪汪汪地回来了,脸上还有被划伤的痕迹。妈妈一看到孩子受伤了,有点紧张,赶快停下手里的活,帮他处理伤口。妈妈一边处理伤口,一边询问他,究竟发生什么事。陈宁抽泣着把事情的经过告诉妈妈。原来,刚才他和小伙伴们在楼下玩打仗的游戏,他被分到“解放军”这一边,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由于陈宁的个子比较小,跑得不够快,而且动作也不太协调,使得他所在的“解放军”一方打了败仗。他的同伴很不高兴,所有的人都埋怨他。陈宁不服气,争辩了几句,结果,被年龄比较大的小刚一把推倒在地。陈宁被推倒时,脸上被旁边的篱笆划了一下,流血了。小陈宁只好跑回家了。妈妈听完之后,对陈宁说:“宝贝,没关系,和大家一起玩总是会有不小心的时候,以后注意安全就可以。”妈妈把陈宁抱在怀里,一直等到他平静下来,愿意自己看漫画书,妈妈才离开,继续做事。
第二天,陈宁忘记了昨天的事情,又跑到楼下和小伙伴们玩,可是一会儿就又跑回来了,眼里含着泪水。他告诉妈妈,小刚不让他参加小朋友的游戏,还用脚踢他,说以后不许他和他们一起玩。妈妈听了很生气,不过又没有其他办法,只能安慰陈宁,建议小陈宁自己在家里看电视。
分析与处理策略
幼儿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由于思维发展所限,经常会发生冲突,这是正常现象。但是,幼儿并非每一次都可以自己解决与同伴之间的冲突,这就需要父母的帮助。当孩子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出现了消极情绪时,我们不仅要倾听他的感受,而且要提供解决问题的建议。
当孩子被比他年龄或个子大的孩子欺负时,可以不必马上帮孩子解决,而是先引导孩子自己学会在这种情况下处理问题,帮助孩子培养自信心,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去处理问题。比如,可以这样引导小陈宁:“妈妈知道你不愿意被小刚欺负。你是一个勇敢的孩子,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让陈宁不再欺负你呢?”也许陈宁能自己想出办法既不受欺负,又能赢得朋友。但是,如果孩子一再受到欺负,就需要家长参与。陈宁的妈妈最初的处理方式并没有错,不过在与陈宁讲道理的同时,可以教给陈宁一些自我保护的知识,如多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多方面地发展一些特长;遇到攻击时要学会躲避和自卫。另外,妈妈可以严肃地和小刚谈:“陈宁说你欺负他。你认为这样做公平吗?如果比你大的人欺负你,你愿意吗?我希望以后再也不会发生这种事情了。”要让对方知道,你的孩子有你做他的坚强后盾。也可以找小刚的父母谈这件事,让双方的家长都了解事实的真相,让恃强凌弱的孩子直接面对自己的错误。
应对策略小结
孩子们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冲突。产生冲突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孩子们的思维仍处在自我中心阶段,彼此之间互不理解,都以为别人所想的与自己所想的相同。孩子们之间的交往冲突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由他们自行解决。冲突本身所产生的观念碰撞有助于孩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束缚,孩子们也会在自行解决冲突的过程中学会如何与人和谐共处,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坚持自己的意见,怎样使别人同意自己的观点,以及怎样调整自己接受别人有益的观点。这些都是对孩子以后的成长非常有益的经验。所以,我们没有必要亲自参与解决孩子们的这一类麻烦,只在非常必要的时候才插手。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的帮助包括:
1.有效地消除孩子的一些消极情绪。当发生冲突的时候,孩子会产生一些不愉快的情绪。孩子可能会向你抱怨,比如“佳佳不肯听我的话!”或者“他们没有让我赢!”多数情况下你只要听他发牢骚,表示你明白他的感受就可以了。当然,在合适的时机问问他:“你觉得佳佳在想些什么呢?”也是不错的做法。通常过了不久,他们又会在一起玩了。即使发过誓:“我再也不跟她玩了!”也不影响他们很快又在一起开始新的游戏。但是如果你觉得孩子受了伤害,就必须帮助孩子。
2.帮助孩子获得易受尊重的素质。通常活泼、开朗、有主见、能干的孩子在群体中更容易得到认可,这样的孩子的意见也往往在同群体的孩子中显得很有分量,很容易获得大家的认同。这一类型的孩子不仅不易与同伴发生冲突,而且往往也可以帮助解决群体中发生的冲突。因此,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有益于交往的素质。
3.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学会与人合作能够使孩子更容易理解别人的观点,也懂得怎样让别人理解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做家务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做你的帮手,或者和孩子共同完成某件作品。在这个过程中,要多和孩子交流意见,促进彼此间的相互理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常征求孩子的意见,与孩子共同协商找到解决的方案。
4.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就是说,要有意识地提醒孩子去体验别人的感受。年幼的孩子的思维具有“泛灵论”的特点,这使他以为所有的事物都是有生命的,都和他自己一样有高兴的情感,也会因为痛苦而流泪。这是培养同理心的良好基础。只要提醒他“如果你也受到这样的伤害,会怎么样呢?”或者“你希望别人怎么待你?”这一类问题,我们就可以逐步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5.为了避免孩子受到“恃强凌弱”的孩子的欺负,父母要教孩子学会自我保护,学会自卫,以免他们在暴力面前胆怯退缩。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自卫术,这不但能增强亲子之间的感情,也能培养孩子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