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人類最早認識的天體是什麼?
答案應該是:太陽。
只要是白晝、晴天,人人抬頭,就可以看到太陽;不抬頭,也可以親炙到陽光(冬天惹人喜愛,夏天叫人害怕)。雖然到現在為止,人類已經經歷了好幾萬年的變化,對太陽所知,依然甚少。
是的,人類對太陽所知甚少——已知的一些有關太陽的資料,在一般的參考書上,都可以找得到,讀者如果有興趣知道,可以自己去找。看!一貫的敍述故事的手法,即使是在類如序言的開場白之中,也盡量要有趣,不羅列枯燥的資料。至於有一種說法,以為寫多一點科學資料,才算是“科學幻想小說”,自然很滑稽。
看來好像很不應該,對地球而言,太陽是一切生命之母——沒有太陽,任何生命都會滅絕,無法在地球這樣的環境中生存。
也可以倒轉來說,正因為有了太陽,才有了地球的環境,才有了生命。那麼,一旦太陽沒有了,地球上的生命自然也一起完結。
有一些人,認為宇宙之中,地球上有生命,就是由於地球的特殊環境,所以很努力地在億萬星體之中尋找和地球環境相類似的星球,以求發現生命——這一類想法,自然大有局限性,全沒想到地球的環境產生的只是地球生物,其他星球的環境,產生的是其他星球的生物。
太陽是地球生命之母,地球人對太陽的研究卻不足,連最常見的“太陽黑子”現象,也說不出所以然來,這實在是很不應該的事。
普通人對太陽的所知,自然更少。例如,問一問:什麼叫“假太陽”?能夠立刻回答出這是一個天文學名詞的人,只怕就不多,所以有必要抄一下資料——當然,假太陽,也可以是“假的太陽”。
假太陽,是一個天文學名詞:太陽在黃道上運行的速度不均勻,所以一年之中,每日的長短不一,這又和黃道和地球赤道不在同一平面有關。所以在天文學上,為了方便時刻的計算,彌補這種缺憾,就假想有一個天體,以等速運行在黃道上——這個天體在地球赤道上,以均勻的速度由西向東運行,這速度等於太陽在黃道上的平均速度,並通過春分點。這假設的天體,稱為“假太陽”,或“平太陽”。
很不好懂,而且很枯燥,是不是?自然是聽故事有趣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