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再列举一个案例来支撑该观点。有位年轻男士,时年二十五岁,在期末考试即将开始之际,忽然对学习失去了全部兴趣,不想复习。他深陷糟糕的情绪,严重质疑自己的价值,最终,这种思想居然将他折磨得不能考试了。他在回想童年时的场景时,表现出了对父母强烈的不满情绪,认为父母对自己的成长制造了阻碍,因为自己的成长过程如何,父母一无所知。在他眼中,不仅他自己没有价值,其他所有人也都没有价值,不值一提,且跟他基本没有关联。他由此获得了充足的借口,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
受虚荣心推动,他为逃避一切测试自己能力的考试,不停寻觅种种依据与托词。他在当前期末考试马上就要开始的时候,失去了自信与意志,这必然会让情况变得更严重。他因此更心急,以至于在这种严肃、执拗的思索中,彻底走向崩溃。再参加考试,对他来说已经毫无可能。由于这能让他逃避考试和成绩,对外隐瞒自己真正的能力,以保住自己的人格感与自我价值感,因此对他而言,这些全都重要至极。此举几乎变成了他的保护伞,他因此得享安全与安心,以疾病与命运的不公阻碍自身发展的说法,为自己提供慰藉。事实上,这一逃避考试的态度便是一种虚荣的表现方式,由于他在考验即将到来的重要时刻,总能想到自己也许会因失败丧失既有荣誉,暴露真实才能,因此这种逃避态度便表示他总是在这种时刻退缩逃避,并已养成了习惯。
其实这种逃避的态度在自信匮乏或对自己的判断力缺少信心的人身上,总能看到。这位病人也一样,而他对自己的描绘甚至说明,他已在这方面轻车熟路。每次他都会在务必做决定时犹豫不决。他对停下来、停止前行的欲望有多强烈,都在这种行为、态度中得到了体现。
在家里,他是最大且仅有的儿子,另有四个妹妹,他还是全家仅有的大学生。不妨这么说,他是整个家庭的关键保护对象与希望。只要有机会,父亲便会鼓励、教导他要功成名就,可谓苦口婆心。他由此产生了强烈的渴望,想超越其他所有人,这便是他的人生目标,他一刻也不曾忘记。然而,现在他却被质疑与忧虑严重干扰,不确定整个家庭对自己的殷切期望,自己还能不能达成。虚荣便在此时向他提供了退缩这种应对的方法。
我们从上述所有内容中了解到,肆无忌惮地膨胀的虚荣必然会阻挠人们前行。虚荣往往会跟社会感不断争斗,彼此压抑,因此虽然社会感能在某种程度上压抑虚荣,但贪慕虚荣之人从童年便经常脱离社会感的约束,极力想做自己要做的事,跟其他人保持距离。贪慕虚荣之人在我们看来,应该是这样一种人:借助空想设计出一座陌生城市,随后在这座城市中,带着空想出的设计,到处寻觅自己想象出的建筑物。他们自然找不到那座空想出来的城市,便将责任全都推给了现实,可现实根本毫无罪过。自私之人与贪慕虚荣之人的命运,基本就是这样。他们在跟任何人往来的过程中,都会为实施自身原则,达成自身目标,尝试如下方法:强制手段,玩弄阴谋,不讲道义,等等。他们随时关注着身边的情况,为证实其他人已经或正在犯错误,抓住一切时机。证实或最低限度自以为证实了相较于其他人,自己更有头脑,更加优秀,能给他们带来很多快乐与满足。有些人也许不买他们的账,奋起跟他们对抗,也是很自然的。但就算最终失败的是自己,也不影响贪慕虚荣之人继续坚信自己是对的,是优越的。
实际上,这些全都是些小手段,不足挂齿,但每个人都能凭借这些小手段,想象出自己想要相信的一切,这便是我们这位病人的发展轨迹。他原本应努力读书以获取智慧,或参加考试以展现自身真正的价值,结果他却对自己的缺陷做出了错误的夸张,这全是因为他站在了错误的角度看问题。再加上他太过重视考试,觉得考试决定了自己的终生幸福,以及一切成败,由此产生让人不堪忍受的紧张情绪,便是不可避免的。
日常生活中所有的关系与沟通,对他都重要至极。他连每一次沟通、每一句谈话都要争出个高低成败。很明显,这种争斗是无休无止的,这个贪慕虚荣、充满野心、热衷于不切实际的幻想的人,最后将因此遭遇新困难,错失真正的人生幸福。他要获得人生幸福,必须认真生活。与幸福、快乐相通的大门,会因抛弃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物而关闭,这导致其他人能感受到的幸福与满足,全都与他绝缘。此时,他其实已经明白,自己绝不会成为比其他人更优秀的人,并掌控其他人,于是只能在这些不切实际的想象中麻痹自己。
真正比其他人优秀的人必将发现,身边很多人都迫切想跟自己比试谁更幸福、优越。由于人生来便会追逐优越感,愿意屈居人下的人根本不存在,因此必然会出现上述情况。但这可怜的年轻人眼下却只能沉醉于想象中,这种生活模式将导致当事人难以正常跟其他人沟通,更难以取得成功。参与这种竞争的人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无论何时,迎接他们的都是打压,再加上他们随时都要极力装出卓尔不群的假象,无法放松,所以他们之中的任何人最终都无法取胜。
另有一种状况,就是某个人良好的声誉源自其对其他人的帮助与奉献。这种主动送上门来的声誉遭到的抗议,根本不必在意。这种人做的所有事都不是基于虚荣,因此能沉着冷静且光明正大地接受这种光彩的荣耀。这说明自私的态度与持续抬升自身人格的欲望,共同促进了个人虚荣心的诞生。贪慕虚荣之人一直怀有期许与欲望,有充足社会感的人反过来却不断地追问自己:“我能奉献什么?”在性格、价值观方面,两种人显然存在巨大差别。
我们由此推导出一项真理,这么多年来,大家对此都非常熟悉了,套用《圣经》里一句很有名的话,即“施比受更有福”。这句话恰恰着重突出了给予的态度,若能对其意思和隐藏的人生经验做一番细致的揣摩,便能了解这一点。这种给予、贡献、助人为快乐之本的态度,似乎能让给予方的灵魂完全沉浸于上帝的祝福中,让其精神获得快乐与安宁,在某种程度上发挥弥补作用。
而只想索取、不知餍足的人却刚好相反,在他们看来,要获得幸福,必须不停地追逐或掌控新事物,因此他们永远都不能感受到何谓满足。他们从不关注其他人的需求与悲惨遭遇,更有甚者,他们会做旁观者,为别人的不幸而高兴。他们想让其他人遵从他们制定的规则,而不能提出任何要求,他们自己却从未想过要跟其他人友善共处。他们一直想尝试新东西,优越的现状并不能让他们感到满足。总之,他们的其他特征有多让人厌恶,他们的贪得无厌与不懂克制就有多让人厌恶。
另有一种人以更孩子气的方式,展现自身虚荣。他们穿着鲜艳、独特的服装,装扮得像孔雀一样,以此展现自己有多迷人,就跟在头上插一根长羽毛,以展现自己与众不同的风姿的高贵、傲慢的原始人没有区别。漂亮、时髦的服装,能让他们之中的很多人满足至极。他们佩戴的各种饰品如此光彩夺目,宛如风中飞舞的彩色旗帜,以及勇猛作战之人的徽章与兵器,他们心中的虚荣在其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但若能认真思考一下他们的做法,会发现他们可能只是为了在敌人面前做出强大的假象,以将敌人震慑住,或将其吓得落荒而逃。另外,虚荣或许还会驱使这种人将某些含义模糊的标志文在自己身上,我们认为此举肤浅至极。我们能从这些惹人关注的外部表现中,清楚感知到这种人甚至会不惜牺牲自己的颜面,以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有些人能从肆无忌惮的卖弄中感受到相较于其他人,自己更加崇高,更加优秀,因此热衷于这种卖弄。而有些人要获得相同的优越感,却必须要在苛刻、无情、执拗、孤独的状态中,因此其更愿意维持这种状态。这种人的冷血无情只是假装,说他们胆怯懦弱其实更恰当。男孩尤其如此,面无表情、麻木不仁等似乎缺乏感情的外在表现,其实代表了一种态度,即抗拒社会感。这种人因虚荣养成了一种习惯,用其他人的痛苦满足自己。他们认为,其他人请求他们给予更多的同情、关心,展现更为崇高的感情,等同于对他们的羞辱,因此他们只会在这种情况下,表现出更为强悍的态度。例如这样一种日常生活现象:父母对孩子倾诉自己的苦恼,以求让双方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孩子却因此认为自己远比父母强大,产生了某种优越感,暗地里为之欣喜。
前文中提到,一般说来,虚荣都会自我掩饰。通常情况下,贪慕虚荣且想掌控他人的人都明白,要先让别人关注自己,然后才能完全掌控别人。所以千万不要被贪慕虚荣之人友善、亲切的表象迷惑,觉得他断然不会只对追逐自身优越感感兴趣,这种想法太幼稚了。他的好斗是毋庸置疑的,他对征服充满了欲望。让对方相信自己,放松戒备,是斗争第一步务必要达成的目标。我们极易在友善靠近的第一步判断,这名攻击者的社会感很强。这种结论会在第二步被推翻,届时他会展现出真实的自己,让我们失望不已。我们也许会觉得,双重性格是他先后有两种截然不同表现的原因,可他其实从头到尾都是这种先友善后强硬的人。
要是能发展到极致,这种交际方法应该会类似于一种游戏:捕捉心灵。要在这个游戏中取胜,一定要集中精力。这种人往往口才很好,总是把人性、博爱挂在嘴边,在真正行动的过程中,他们也似乎非常爱自己的伙伴。但他们这种太过明显的表现方式根本瞒不过真正理解人性的人,后者将随时防备他们。意大利有位犯罪心理学家表示:“我们有充足的依据质疑这样一种人,其态度非同一般地好,并过度彰显自己做过的好事和自己的善意。”这番话自然称不上真理,但颇有道理,这点我们非常确定。由于所有人都厌恶过度谄媚,并极易因此产生不舒服的感觉,所以要辨别这种人往往没什么难度。对于长于谄媚之人,务必要小心防备。此外,还要避免野心勃勃之人选择这种方法,若能促使其另外选择更加柔和的方法,就再好不过了。
全书第一部分已让我们对心灵发展在何种条件下最易偏离正轨有了全面认知。受教育的孩子往往会以挑战的态度对待身边的环境,这便是教育方面对心灵正常发展最严重的阻碍。明知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应承担的责任,老师也断然不能强迫孩子接受这种观念。老师在这方面也许只能做到一点,就是尽可能避免刺激孩子的好胜心,要将孩子当成教育主体而非客体,对待孩子就如对待一个大人,跟老师有同等的地位。这样便能避免孩子觉得老师在向自己施压,或忽略了自己,或在向自己挑衅,因此自己一定要做出回击。这种作战的姿态会让所有人产生无数欲望与野心,继而严重影响个人的思想、行为、性格,将个人困在种种复杂、混乱的关系中,使其人格堕落,最终完全崩溃。
任何人都会从童话中掌握关于人性的知识。虚荣有多危险,在很多童话中都有体现。接下来谈谈安徒生创作的一篇童话——《醋坛》,其中描绘了完全不加节制的虚荣怎样毁灭了一个人的人格,语言十分尖刻:一条鱼在被渔夫抓住后,恳请渔夫放了自己,并如愿以偿。鱼承诺满足渔夫一个心愿,作为对他的回报。渔夫说出了自己的心愿,得到了满足,可是他的妻子却有无穷的欲望与野心,觉得他的心愿太过微不足道,要提出别的心愿。她让丈夫去找了鱼很多次,鱼先后满足了她想做公爵夫人和女王的心愿,可她最终居然提出想成为上帝,被她这个心愿惹恼的鱼再未在渔夫面前出现过。
无论虚荣还是野心,其发展都没有尽头。而非常贪慕虚荣之人不管在童话还是现实中,通常都有相同的意愿,就是想成为上帝,这点很有趣。部分贪慕虚荣之人一举一动都像把自己当成了无所不能的上帝(自然没有比这更极端的了),或佯装自己是上帝的代表,乃至提出某些心愿与要求,除了上帝以外,谁都不能帮他们达成,这些表现都比较明显。实际上,这种表现方式与对成为上帝的渴望,本身就是一种虚荣,缺乏自知之明,希望能着重表现自己;还是一种极致的倾向,掌控着贪慕虚荣之人的一切行为。这种极致的倾向充斥着现代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例如很多人都对招魂术、通灵术、传心术等满怀热忱,迫切想获得超出常人的力量,打破常人所受的限制,超越时间与空间,跟神明、鬼魂沟通。
深层次的研究表明,现在还有很多人想成为上帝身边的人,还有学校的教育目的是追逐神性。以前追逐神性确实是一切宗教教育着重宣传的理想,至于其功效,也许只有一个词能说明,那就是可怕。因此,今人应吸取这种教训,在确立理想时更理智一些。但这种对神性的追逐,一早便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内心,要将其铲除,难度颇高。除了心理元素,还有一个客观原因导致了这一结果,即很多人都是从《圣经》中得到了对人类最早的认知。上帝以自己的形象为依据,创造了人类,《圣经》中这样表示。这种思想对孩子的影响有多重要,多危险,能够想象。《圣经》的确是一部应一读再读的伟大作品,且每次再读,我们都会因自身认知能力的提升,得到新收益,并不断赞叹其中的语言如此精练,智慧如此超卓,这些我们全都认可。但在教育孩子时,能不用到《圣经》就不用。就算想让孩子学习《圣经》,也不能对其中的内容丝毫不加改动,强迫孩子全盘接受,最低限度应该认真解释一番。这样才能避免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以上帝的形象为依据创造的,觉得自己拥有种种不可思议的力量,乃至自大到想奴役其他所有人,才能让孩子做到认真、现实。
所谓能达成所有梦想的乌托邦,跟想成为上帝的欲望相像至极。孩子通常很难相信,所有传说都能成真。但其对魔术的痴迷却证明,要迷惑他们,要用种种想象困住他们,实际上并没有什么难度。对于魔法和能作用于其他人的奇异法术,部分人极度着迷,甚至直到年老之际,还不知醒悟。
也许所有人从某种程度上说,都认为女性对男性有种匪夷所思的魔力,只是不知道是什么缘故。很多男性被另一半的魔力彻底吸引,并表现在了自己的言行中。我们因此不由得回忆起对女性魔力极度迷信的那段时期,当时普通人能随意编造一个理由,将任何女性毁谤为恐怖的巫婆或是占卜师。全欧洲一度受困于这一对女性的成见中,就像受困于一场可怕的梦,欧洲那几十年的历史,基本都取决于此。我们无法将这种迷信简单说成一种小错误,因为其曾迫害了超过一百万名女性。我们应将其与宗教法庭、世界大战并列,对其引发的恐怖后果认真做一番研究。
另有一种想成为上帝的表现,即能借助对宗教虔诚的信仰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受过精神创伤的人倾向于沉迷在个人跟上帝的交流中,离群索居。这种生活方式可以算是他最喜欢的,他身处其中,觉得上帝就在自己身边,会亲自保障自己的幸福,这是上帝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他虔诚的祷告与严格的仪式,上帝都看在眼里。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宗教,仅仅是种宗教骗术,完全是基于精神机能障碍产生的,这便是我们的观点。一名男子表示,自己若未能把祈祷传到天上,世间便会有一个人遭受不幸,所以他一定要祈祷过后才能睡得着。很明显,他在说大话。我们需要对他这些话的深刻内涵做深入的思考,以便明确他为什么会有这种念头。他的话从反面理解应该是这样的:“我的祈祷能让其他人免于一切伤害。”这说明强烈的宗教热忱能轻而易举地让人自高自大,觉得其他人的悲惨遭遇,有时的确能因自己强大的力量被扭转。狂热的宗教信徒常做这种梦,他们那些种类繁多的梦,被华丽、空洞的姿态与行为充斥,而这些全都不是人类能够做到的。然而,尽管这些梦完全无法改善当前的状况,但是绝对能避免做梦之人跟实际生活建立关联,让其一直在梦幻中沉醉下去。
金钱在人类生活中,好像一直都有种让人无法想象的魔力。金钱在很多人看来无所不能,这种人自然会以金钱、财富作为自己所有野心与虚荣的焦点,为追逐财富永不止步,永不满足。这种行为同样被我们视为虚荣的表现方式,不过是病态的。人们对财富的热烈追逐,归根究底不过是想借助财富的累积,得到一种非同一般的力量。比如一位一早便已非常富足,却继续追逐财富,不肯停止的富翁。他在之后患上了妄想症,终于被迫承认:“没错,金钱有多么强大的力量,难道你不清楚吗?一直不间断地诱惑我的,正是金钱。”他其实已经想明白了,可是有很多人甚至都不曾想过这件事。权力与金钱直到现在依旧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且在人类文明中,追逐金钱与财富依旧理所当然,所以大家完全没时间认真思考很多人只是因为贪慕虚荣,才会这样贪财。
最后还有一个案例,牵涉到之前探讨的种种问题,并表明虚荣还可能引发犯罪这种恶劣的后果。案例中有一对姐弟,姐姐很有才能,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弟弟却才能匮乏。弟弟完全放弃了自己,因为他实在没有能力再跟姐姐竞争了。他退到无人留意的角落中藏起来,哪怕众人已尽可能帮助他把前行路上的各种阻碍都清除了,也不能改变他的这种做法。此外,他还认为自己能力平庸,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他自幼便发觉自己只能做些琐碎且不值一提的事情,姐姐却能在种种生活难题面前找到解决方法,而不费吹灰之力。大家根据姐姐占据的显著优势地位,判定他的天赋的确不高,但实情并不是这样的。
他带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去上学,坚决避免自己的能力平庸被其他人发现,成了这个悲观的男孩上学后的努力方向。他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萌生了让其他人用对待成人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强烈欲望,不想再扮演一个笨拙的孩子。他从十四岁开始频频出入大人的社交场合,可是他经常觉得非常焦虑,因为他实在太自卑了,这迫使他为了真正变成成人、绅士,使出了各种各样的手段。
这种行为模式最终引导他在风月场所乐而忘返。这必然要花很多钱,但他不想问父亲要,因为他对变成成人的渴望不容许他这样做。因此,每次缺钱花了,他都会去偷父亲的钱。他觉得这种偷盗行为是成人应该做的,自己这样是在帮助父亲理财,完全没有为此产生半点烦恼。生活还在继续,没有出现任何波澜,直至他遭受了留级这致命的一击。学业失败将为他最不想被人了解的一件事提供证明:他才能平庸。
此时的他忽然觉得良心不安,内心受创,后悔不迭,因此成绩更差。可对他而言,这反而是种更好的状态,减轻了他的压力,因为他找到了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解释自己为什么会考得这么差:所有因后悔而深感痛苦的人都无法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他也一样。还有一件事也严重影响了他的学业,就是他在这段时期终日胡思乱想,不能集中精力。他在持续的悔恨与混乱的思绪中迅速度过了白天,到了晚上睡觉时,又认为自己如此精疲力竭,全都是因为学习,但他其实根本没用心学习。
之后发生了对他更有好处的事。他被迫提前一个小时起床学习,却终日无精打采,完全不能集中精力,可以说弄巧反拙。大家自然不会在他这样疲倦的时期,让他跟姐姐竞争。这说明他持续的后悔与良心不安才是问题的关键,他的才能平庸则不是。他最终借助这一方法,将自己整个身体都用盔甲严密武装起来,躲开了一切进攻。所有人都会觉得他的失败是有原因的,不会评价他才能平庸。可如果他成功了,所有人都会很佩服他,认为他真的有才能。这样一来,他和他的虚荣便避开了一切外来的进攻。
这位病人的情况说明,虚荣是他选择这种行为方式最重要的原因,更有甚者,他情愿冒险犯罪,也不想让其他人发现自身才能的真相:他认为自己才能平庸,可实情并不是这样的。这说明野心与虚荣能搅乱人的生活,或让其生活偏离正轨,能抢走其一切正直的品性,剥夺其真正的生活乐趣与幸福,总之是种愚不可及的错误,这是毋庸置疑的。
第二节 嫉恨
对嫉恨这种性格特征做一番认真的探讨,对我们来说很有必要,因为嫉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在爱情和其他种种关系中,都会出现嫉恨。例如常有孩子在比较、竞争时心生嫉恨,乃至产生野心。有这两种性格特征的孩子必然会以好斗、挑战的态度对待外界。一般说来,嫉恨作为一种性格特征,源自遭受忽略或歧视的感受的刺激,并能维持一生,跟野心属于同一种类型。
孩子往往会在弟妹出生时感到嫉恨,因为父母会将更多的关怀与照料放在刚出生的孩子身上,比他大的孩子会产生这样一种感觉,自己就好比一国之君被剥夺了原先的地位。大孩子在弟妹出生前享受着父母温暖如阳光的爱,这是怎样的一种享受,可是刚出生的弟妹却抢走了这所有的享受,大孩子不心生嫉恨是不可能的。
要了解嫉恨情绪能达到怎样的强度,有个例子可作参考,一个未满八岁的女孩杀死了三个人。家人对这个女孩没有要求,因为她的反应有点慢,身体也很不好,做不成任何事。她生活的环境在她自己看来是非常舒适的,但妹妹的出生却一下终止了这种舒适,当时她六岁。她的心灵由此发生了巨变,带着强烈的恨意对幼小的妹妹采取了残酷的做法。对于她这种卑劣的行径,她的父母感到难以理解,开始对她很严苛,乃至准备对她实施惩处。后来,人们在他们家所在村子里的小河中发现了一个小女孩,已经淹死了。其后又有个小女孩淹死了。在将第三个小女孩丢进河里时,我们这位病人被当场抓捕。她对自己所犯的罪行全都供认不讳,随后被送到精神病院救治,后又被送到疗养院,在那里接受更深刻的教育。
这个案例说明,女孩把对妹妹的嫉恨转移到了其他孩子身上。她并不仇视男孩,这点我们能够留意到。她将那些受害者视为妹妹的替身,为了报复,为了宣泄自己因受到忽略感生出的嫉恨,她萌生了将她们杀死的念头,并真的这么做了。
嫉恨在家中的孩子有男有女时更易出现。女孩在人类社会中一般都会遭到某种程度的忽略,这点大家都已了解。如果弟弟出生了,一定会深受喜爱,得到更多关怀、照料和种种完全与他姐姐无缘的利益。女孩面对这所有的情况,怎能不感到悲观失望?
这种关系能轻而易举地激起仇恨。有的姐姐对弟弟就像慈爱的母亲,满怀爱意。但这种态度从心理学上说,跟之前的案例是一样的。对弟妹就像慈爱的母亲,通过这种方式,姐姐再度掌握了一项权力,能为所欲为,在不利于自己的环境中,再度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地盘。
一般来说,兄弟姐妹间的激烈竞争,是引发家庭之中嫉恨的主要原因。感觉自己遭到忽略的女孩会为击败自己的兄弟,不断付出努力,最终多半能如愿以偿。由于女孩在青春期的心理与生理发育速度都超过了男孩,这种差距在青春期结束后才会慢慢消失,因此女孩在此事上自然也算是得到了上帝的帮助。
因缺少信任而打算寻找机会向其他人发起进攻,对自己的伙伴异常挑剔,随时忧心自己会遭到忽略等,都是嫉恨的表现方式,种类十分丰富。嫉恨之人长期以来为自己的人生做出了何种准备,决定了其在表现自己的嫉恨时,会选择何种方式。基本可将嫉恨的表现方式总结为毁灭自己的倾向和固执至极这两类。嫉恨的性格特征具体有如下表现:让别人扫兴,无端端跟他人对抗,约束他人的自由,进而让其对自己臣服。
为身边人制定一系列行为规则,是嫉恨之人最热衷的游戏。以下表现说明一个人心怀强烈的嫉恨:尝试将一种爱情规则强行赋予自己的另一半,在另一半身旁建造与世隔绝的壁垒,要求另一半的所看所做所想都遵从自己的安排。嫉恨之人同样热衷于贬损、批判他人,此举的终极目标在于约束他人,让其丧失自由,臣服于自己,不思反抗。在小说《涅陀契卡·涅兹凡诺娃》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出色描绘了这种做法:借助我们刚刚探讨的手段,一名男子完全且终生掌控了自己的妻子。总结上述内容,嫉恨作为一种追逐权力的方式,相当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