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鲜卑人不断减少的时候,汉军也在不断减少,直到保持不住已有的包围圈,于是诸葛亮将山下埋伏的五路伏兵也调了上来,打算将大鲜卑山这部鲜卑人全歼在这里。
当伏兵来到山上的时候,吕布带着一万越骑也来了,还有一万越骑被吕布留在鲜卑部落内,看押鲜卑妇孺。诸葛亮见援兵已至,对所有人下达了最后进攻的命令。
最后自然是将鲜卑人尽数歼灭,不妨有些人逃了出去,但已无大碍。至此汉室的边境从辽东向北推至大鲜卑山,后续从幽州迁移三十余万汉人与夫余人到大鲜卑山下,建立城池,成立大鲜卑山郡,归东北州管辖。
同时,统一东北州的文字,让所有外族人,包括之前收归的夫余人,高句丽人等等均要学习汉族礼仪文字等,鼓励与外族通婚,政策上明文规定,与外族通婚所生子嗣免除赋税,并且每生一个补贴十石粮食。
一系列的政策下来,从中原调动数之不尽的粮食到东北州,整个东北州人口激增自然不在话下。而从大鲜卑山中俘获的鲜卑妇孺也同样被打散并入幽州安置下来。
而诸葛亮在这次大鲜卑山战争中,二十万步兵只剩下不到五万人,还是个个带伤,短时间内无法参与战事,骑兵倒是伤亡不大,但是也急需休整,导致本想直接奔向狼居胥山的诸葛亮不得不回到并州云中,休养生息。
而在这个时候,步度根所率领的鲜卑部落主动提出要加入汉室,与之前的鲜卑妇孺一起并入幽州。这倒是让诸葛亮略微吃惊的地方,不过仔细一想,也明白了。原本大鲜卑山以及狼居胥山这两大地区都是属于轲比能部,但是由于俄帝国的介入,打散原本的布局,原本的三部鲜卑部落现在分为了无数个小部落,这也给了汉室机会,若是之前最大的轲比能部,调动近五十万鲜卑大军也不是不可能的,而汉军想要剿灭他们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能派出五倍于鲜卑的兵力将五十万鲜卑人包围起来,否则没有歼灭的可能。
而由于东北州的边境推到了大鲜卑山,导致驻守幽州边境的大部分兵力都可以调动出来,所以诸葛亮自然就将原本驻守幽州边境的的十万幽州军调了过来。
吕布的越骑一早被诸葛亮派去狼居胥山去调查鲜卑人的情况去了。狼居胥山比至大鲜卑山更难进攻,不比大鲜卑山群山环绕,可以进行埋伏,隐蔽,而狼居胥山则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想要靠之前的打法取胜难上加难,再加上鲜卑人有鹰来作为巡视,在大草原上只要一出现,甚至距离狼居胥山还有一两百里就被看到了。
而吕布第一次进入草原就差点被鲜卑人包围,还好吕布作为神箭手眼里了得,在鲜卑人聚集的时候便跑了回来。以吕布的眼力望去,这一次鲜卑人至少都出动了不下五万人。
当这一消息传到诸葛亮这边的时候,诸葛亮选择的是利用步兵强行推进道距离狼居胥山一百里的草原上安营扎寨,为何是一百里呢,因为骑兵一个时辰的有效行军距离就是一百里,跑了这一百里之后还能保持战力。而运送粮草的步兵军团更是每次出动五万人进行运输,一旦鲜卑人准备劫粮草,军营内的骑兵就准备出动了。而诸葛亮的目的就是吊住这一带的鲜卑人,给其他路军团争取时间。
而正当狼居胥山的鲜卑人与诸葛亮部对峙的时候,鲜卑首都龙城传来急报,二十余万汉军已经打到龙城附近,对龙城虎视眈眈。各地鲜卑人都接到来自龙城的求援,但是他们都自身难保了。
李儒领着三十多万汉军将距离龙城最近的三处鲜卑聚集地给包围了,而且手段极其残忍,诸葛亮还会保留妇孺,而李儒只要是鲜卑人全部斩首,在三处鲜卑聚集地中设立二处乱葬岗,一处是尸体,一处是头颅,导致大草原上都是一股血腥味。绿色的草原都透露着血色。
导致这三处鲜卑人只能拼命抵抗,李儒可不接受投降,所以别说救援龙城了。
而作为盟友的坚昆,呼揭已经被从西凉途径西域出发的西凉铁骑给缠住了,而且贾诩的手段丝毫没有比李儒好到哪里去。一时间只有丁零人能够出兵前往龙城。
丁零王收到鲜卑单于轲比能的求救,亲自领二十万丁零骑兵前往救援。而这一切都在汉军的算计当中。汉军明知就算比鲜卑人多处四五十万军队,但还是很难一次剿灭,所以此次战争东路的诸葛亮和中路的郭嘉主要目的就是牵扯住鲜卑和丁零人的主力,由李儒和贾诩将较为弱小鲜卑部落以及坚昆和呼揭剿灭之后,再反过来对龙城形成包围之势,进而一举拿下。
但是事情也没有汉军想得这么简单,因为现在他们打的可是俄帝国的底盘,俄帝国皇帝在接到轲比能的求救之后迅速派遣十万精锐部队前往龙城,虽然路途遥远再加上没有官道,但还是要派兵的。
俄帝国此次派来的是第五重型刀盾军团和第六重型长枪军团,均是俄帝国赖以成名的重步兵。整个俄帝国马产量都极为底下,主要依靠来自中亚也就是西域以西的哈萨克地区,加上俄帝国士兵身材极为高大,普通马匹对于他们来说不够高大,所以导致他们几乎放弃了骑兵,主攻步兵。而面对鲜卑这样的游牧民族来说,重步兵更是克星中的克星,带有打不过,虽然可以跑,但整个草原上就没有一个部落有重型武器的,轻骑的攻击力打在宽厚的盾牌铠甲上除了留下些许痕迹以外什么都做不了。
而这次派来的两个重步兵军团注定是够汉军喝上一壶了,而且对付重步兵倒底要如何才能取胜也是汉室该思考思考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