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士元议说鹬蚌
刘备一行来到宜都城外,先是察看了一番益州兵马驻扎的营址。只见其中车辙痕迹有序不乱,知道对方并非仓促撤离。带着满心的疑惑进入城中,当先一名老者迎在城门所在。
待刘备走近,那老者问道:“来人可是刘玄德刘使君吗?”
刘备闻言,暗吃一惊。表面却不露声色,下马来到老者身旁,回道:“不错,正是刘备。不知老丈从何得知我的姓名?”
那老者答非所问的说道:“是你就对了,我这里有一封信笺,是前些时候驻扎在这里的霍都督所留。让我亲自交到你的手中,还请大人过目。”
刘备接过老者手中书信,展开一看,只见信中写道:“前日冒犯玄德,多有得罪,今日献出宜都郡城,权做赔罪之礼!”
刘备拿着书信沉思良久,两军交锋不是儿戏,宜都作为双方作战的前沿要冲,是沟通孟晨麾下益州与交州各路兵马的中枢,岂是说让就让的?可事实偏偏就摆在眼前!
刘备不放心的派出关张等人四处探查,得到的回复都是已无敌军踪影。带着满腹的疑惑,一行人在城外安下营寨。最初的几日,还十分小心,深怕霍雨带着大批兵丁去而复返。
可随着时间的度过,竟无一丝敌军来犯的迹象。位于南郡的蔡瑁闻知,难得的派出自己的亲信前来劳军,对刘备顺利占领宜都表示祝贺。
与刘备的表现不同,退守秭归一带的霍雨等人此时正在密谋下一步的动作。
霍雨与刘备一战之后,一路疾驰很快就回到了宜都。庞统等人闻得刘备即将消息,也从荆南赶来。
霍雨归来的当日夜间,庞统会同徐庶来到他的营帐。庞统说话一向直来直往,没有什么客套,进账之后,便问道:“听说都督前去会斗刘备,不知有何感想?”
霍雨凝神思索片刻,轻咳一声回道:“刘备此人,本身并不足虑,只是他麾下的关张赵云等人,能为不小,颇有些麻烦。”
庞统点了点头,含笑说道:“一场战争的胜利,不仅要有好的谋略战略,还要有能够完美执行所定下战略的人。很显然,都督口中的关张等人,都是十分完美的执行者。”
霍雨首次听到这样的评论,不过细细想来也确实十分的贴切。赞同道:“士元所言极是,这几人确实是当今天下难得的大将之才。”
徐庶在一旁听出他的语气中有几分招揽之意,出声问道:“难道都督想要将这几人招致自己的麾下么?”
对于如此难得地良将,若说没有这份心思是骗人的。但是来自现代的霍雨深知,这几个人可谓是忠臣不事二主的最佳典范了,根本没有任何另投明主的可能!所以,面对徐庶的询问,霍雨摇了摇头说道:“元直在许都也曾见过他们,应该清楚,使关张等人归顺难比登天。只是我主确有几分如此想法。”
徐庶了然的点了点头,附和道:“此事确实强求不得,搞不好还会适得其反。”
庞统突然出声说道:“我倒是有了一些想法,或可一试。”
霍雨闻言,眉头一挑,问道:“士元有何妙计?”
庞统回道:“既然主公有此意愿,我们自当尽力而为。那刘备初入荆州,与原刘表麾下之人必定会有嫌隙。倘若都督肯舍去几座城池让与刘备,则必定会引起他们两方的争斗。”
霍雨听他说完,将二人领到事先布置好的沙盘旁边,问道:“士元详细说说,该如何让法?”
这座沙盘囊括了整个荆州以及部分益州,关卡险要一目了然。庞统看着沙盘,口讲指画,将他心中所想对霍雨详细诉说起来:“我们的主要兵力,可分为益州以及交州两部分,其中的交通枢纽就在宜都,宜都失守也就意味着两方面的兵马被切割开来。
所以,刘备若是出击,其首要目标必是宜都。我们索性将此城让出,益州一部退守秭归,都督原来的麾下则全部调到长沙一带。
宜都失守,蔡瑁必然会趁势收复荆南!他与刘备貌合神离,极有可能兵分两路,派刘备打武陵,而自己进军长沙。
我们可以继续将武陵让与刘备,而尽全力抵抗蔡瑁。他们两方,一方节节胜利,而一方进攻受阻,蔡瑁必然不好向刘表交待。
我们在趁机从中作梗,诱使蔡瑁将刘备击杀。刘备要是死于蔡瑁之手,荆州地区必然发生内乱!到时候不但让给刘备的城池失而复得,还可以趁势夺下南郡。”
霍雨听罢点了点头,就在这时,人报有益州主公的命令到。霍雨连忙命人传来,只见上面写道:“暂避锋芒,待其内乱。”此语正与庞统之计相合。
霍雨再不犹豫,连夜传令全军准备退出宜都。临走之际,霍雨还留下一封书信结好刘备。即使刘备并不领情,他日也可用于挑拨他与蔡瑁二人之间的关系。
大军刚刚退入秭归,便有战报传来,刘备携关羽等将入驻宜都!霍雨将众人聚集,商议下一步的计划。
庞统再次提议道:“刘备占据宜都,表面看来,我益州军容强大,荆南略显空虚。所以,蔡瑁必然会渡江南下收复荆南。都督宜早做准备,派遣精兵强将前往荆南驻守。”
霍雨轻咳一声,扫视了众人一眼,说道:“这样,以法孝直为统帅,甘宁、周剪、姚虎为将镇守秭归。其余人等尽随我返回荆南。”
众人领命之后,霍雨再次嘱咐法正道:“孝直,倘若刘备来攻,可继续往益州方面退去,不必与他正面交锋。”
法正此前已与庞统等人有过磋商,所以知道其中的关系,点了点头回道:“明白。”
于是,除法正等人驻留在秭归外,霍雨带着庞统、徐庶、封展、黄忠等一干部众从秭归绕过宜都直奔武陵。
众人刚刚进入武陵,就听到了蔡瑁渡江杀奔长沙的消息。霍雨深怕长沙有失,顾不上休息,留下徐庶与黄忠守在武陵,带着众人继续赶奔长沙支援。
众人所骑皆是宝马良驹,又没有步兵拖累,所以速度极快。所以,众人在蔡瑁杀到之前,赶到了长沙。霍峻、吴班二人出城将众人接入。
等众人坐定,霍峻将最新的战报呈给霍雨观看,同时向众人介绍道:“荆南地区水路纵横,所以,蔡瑁此次出兵,主要就是以水军为主。最新得到的消息是,蔡瑁统领五万水师已经过了罗县,不日就会到达本郡境内。
另外又有蔡瑁的本家兄弟蔡信率领两万步兵与蔡瑁水陆并进而来。”
霍雨将战报放下,向庞统等人说道:“我军虽说久经训练,但却甚少经历水战。荆州水军不容小视,需得将他们引到陆地上来方可与其一战。”
庞统听罢建议道:“此事易办,只要都督想办法将与蔡瑁同来的蔡信一众围住,引蔡瑁来救便可。”
刘备进驻宜都的消息很快传到南郡。原本蔡瑁的心中还有些许喜悦,毕竟这也算是荆州对阵益州以来的第一次胜利。只是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
帐下谋士疑惑道:“刘备如此轻易取得宜都,其中莫非有什么阴谋?”
蔡瑁闻听眉头一立,嗯了一声问道:“此话怎讲?”
那谋士接着回道:“都督试想,益州兵马与我军僵持也有些时日,从未有过撤退的迹象。为何刘备一来,对方就会主动将宜都让出?”
蔡瑁听谋士说完,果然疑心大起,眉间拧成了一个疙瘩,挺好的心情瞬间荡然无存!坐在主位之上眼珠连转,不知在想些什么。
却听那谋士接着分析道:“且不论他们之间是否有什么瓜葛。即使那刘备真的心向荆州,此事对都督也属不利。”
不等蔡瑁插言,谋士抢先一步接道:“刘备初来便已夺得一城,若是往后节节胜利。都督的脸面,恐怕在主公面前不好看。”
此言一出,蔡瑁猛然醒悟,深觉谋士说的有理。赞许的看了谋士一眼,问道:“依你之计,如之奈何?”
那谋士上前一步,谄媚笑道:“都督可以命令刘备一军就驻扎在宜都,阻挡益州兵马。这样只是一味防守,如何还能再立功劳。而都督却可趁此机会南下收复荆南四郡。四郡之中,当属长沙交通最为便利。”
蔡瑁边听边点头,琢磨了一会之后,将头一歪说道:“此计还不尽善,应该让那刘备一面防御益州来犯,一面随我一同渡江收复荆南。将他的兵马分散开来,正可借益州之手将其除去,岂不最好?”说罢哈哈大笑叫来传令兵将自己的决定发布出去。
休整之后,蔡瑁留张允守在南郡,自己率领五万水军前往长沙,同时命令族弟蔡信领两万余人走旱路沿途收复各地县城。
这蔡信平日里也曾舞刀弄枪,研习兵法。这是他首次担任主将,正是志得意满之时,却不曾想,这也是他最后一次领兵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