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伦停下脚步,答应一声。
待到他人退去,真人这才说道:“郑伦,你已然入我门下十年,若从童子时算起,当有二十年,修行也算得略有小成。你下山一趟,代我应此红尘之劫。切记,不可争强好胜,需处处小心,莫要逞强显能,自然无事。”
郑伦一一应下,表示定然牢记于心。
真人也不多说,让郑伦退下了。
郑伦离开大殿,收拾了一下东西,准备了几件换洗的衣物,打了一个包袱。
正在此时,房门被人敲响。郑伦去开了门,门外是度厄真人剩下了两位弟子。
其中一人递来一个皮囊,郑伦接过来,将两人让进屋里。
聊了一会,两人将来意说清,乃是真人让他二人来送些东西。一一者是这豹皮囊内的一些物品,二是一匹金睛兽,送给郑伦当坐骑。
待到二人离去,郑伦打开豹皮囊,里面有不少东西。有两块黄铜,看着普通,也不算很大,却压手的紧。还有一个瓷瓶,里面三粒药,用蜡封着。郑伦知道这是治疗内伤的宝药。
除了这些还有一些零碎,郑伦也不细看,一股脑的收起来。
这豹皮囊也算一件宝物,内有乾坤奥妙,可以收纳很多东西,郑伦也就顺手将自己的包袱放进去了。
牵着金睛兽,郑伦一步步走出了山门。回首望去,在这个地方他度过了十年。十年里笔耕不辍,认真修行,学习。想着这十年的努力,郑伦心里甚是自豪,跨上金睛兽,发出一声呐喊,将这十年的无聊,憋屈都抒发出去。
金睛兽健步如飞,深林之中也速度奇快。载着郑伦一路向东去了。
这一路上风餐露宿,直过了十余日才出了山林。
本来用不了这么多时间,但山林里道路复杂,郑伦总是走错方向,夜晚才好分辨,所以耗时甚多,就算如此,一路出来也往北偏了不少。
就算出了林子,外面也是一片荒原,毫无人烟。郑伦催动胯下金睛兽,此时没了障碍,金睛兽奔行起来好像腾云驾雾一般。
郑伦往东北而去,一路上偶然还遇着一些游牧的部落。郑伦也不去理会,远远的绕开了。一边赶路,郑伦又想到,当初为什么没有选择学五行遁术。害得现在要这么狼狈的赶路。
这一日,郑伦看到前方一条滔滔大河,心情畅快开来。顺着河流,没一会郑伦就看到不远处有农田,田里早就被收割干净。
郑伦下了金睛兽,带着往前走。片刻功夫就遇到一位老丈。
老头看起来将近六十,背着一个箩筐,拄着拐杖。
郑伦快走两步,向着老人喊到:“老人家。不知这里是什么地方。”
老人回头一看,先是被金睛兽吓了一跳,后来注意到郑伦恭谨有礼,放松了些,回答道:“这里是三沟村,你是从甚地方来的?”
郑伦一听,笑着答道:“老人家,请问这是哪位诸侯的地界?”
老人哦了一声:“你问这个啊,这是西岐管的。”
郑伦谢过了老人,又问了一下最近的城池在什么地方,就按照老人指的路前往了。
不多时,一道城关就在眼前。郑伦走上前去,还没等进城,被两个战战兢兢的城门兵拦住。
郑伦看了一眼金睛兽,又看看如临大敌的几个小卒。也是头痛的很。
没一会,城门官来了。也就是郑伦一直没有表现出凶恶的神色。不然这些兵早就关了城门点起狼烟了。
一番交涉。郑伦也得以进城。可进了城中,郑伦才体会到什么叫做举步维艰。
郑伦完全不知道现在做什么好。在城里郑伦好不容易让客栈老板照顾他的坐骑,结果住了两天老板就不干了。
想了一段时间,郑伦觉得要不去投奔李靖好了,毕竟同门之谊,李靖也不好不管他。
想到就做,郑伦买好了干粮,付了房费,继续一路向东。
每日里赶路,天色晚了就找地方休息,一般盗匪看着这坐骑也不敢来惊扰。郑伦也学一个乖,进城的时候让金睛兽待在离城池远一点的地方。因此一路上也算得上平静。
郑伦一路上探听得消息,此时已经是纣王在位七年了,境内也算得上风调雨顺。虽然读了封神演义但是又不是背了下来,郑伦当然不清楚纣王七年代表着什么。
放下纣王不提,郑伦发现自己现在陷入一个大危机。身上的盘缠用完了。
这里人生地不熟,郑伦也不知道如何是好,难不成让他去偷?去抢?这种事情他可做不出来。
到最近的城池里一晃悠,郑伦表情古怪起来。
此时他正巧了在冀州城,而冀州侯苏护正在征兵。
难道这就是郑伦在苏护手下当官的原因么……
郑伦想着,要不?先跟着苏护?
思虑良久,郑伦决定先加入,毕竟封神演义第一场武将直接的法术对决就是有他参与的,要是没有他在,苏护直接被打死怎么办。
不过虽然觉定先跟着苏护混,但郑伦不想走征兵的路子。于是就打算直接找上侯府去。
打听了冀州侯府在什么地方,郑伦直接找上门去。
站在门外,郑伦抬手扣门。一会儿从门房出来一个门子。门子先给郑伦作个揖,然后问到:“不知这位道长到侯府是有什么事情呢?”
郑伦双手笼在袖子里,一副世外高人的派头,回复道:“贫道听闻冀州侯征选军卒,来此自荐。”
门子一听,楞一下,问:“既然要从军,为何不到军营去,反而来侯府?”
郑伦一笑:“那军营之中不过都是草包罢了,让我在这等人麾下,实在不甘。若我投效冀州侯,当为一军主将才好。”
听了郑伦的话,门子虽然觉得这人是吹牛,但也不敢怠慢,让郑伦稍等片刻,就入院内呈报上去。
过了一会,一个管事过来,到郑伦面前先施一礼,说到:“老爷请先生到后院叙话。”
郑伦一挥衣袖,迈步进入侯府,沉声道:“头前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