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着金睛兽,提着盘龙戟,郑伦带着自己五百兵马出了城。
自从掌兵以来,郑伦还不曾调教这些士卒,以至于这五百人出城来阵形散乱,更有胆小者做出退到别人身后的举动。
郑伦也不去管这些人马。和别的投效诸侯的人不同,郑伦没想着一直待在苏护这里,反正以后离开冀州的时候也带不走,就干脆不管了。
慢慢悠悠来到敌军大寨前,郑伦高声喊到:“冀州有将前来挑战!速速的叫崇黑虎出来!”
等了一会儿,大寨正门开启,一将骑着金睛兽,手持两柄湛金斧,全副的甲胄,领着三千飞虎兵出来。
崇黑虎扎住了阵脚,三千兵抖开了如同黑云一般。再看郑伦这五百人零零散散,像极了一群赶早市的老头老太太。
看着郑伦,崇黑虎一皱眉头,喝问道:“来将通名。”
郑伦倒提着盘龙戟,深呼吸几口,回答道:“我乃冀州督粮官郑伦是也,特意来生擒你换回我主将之子。”
崇黑虎听了无名火起,这人忒狂妄,便破口大骂:“好匹夫,区区百余人指挥不得,岂敢口出狂言。”黑虎催动金睛兽,抡起双斧直取郑伦。
郑伦看着崇黑虎奔来,深吸一口气,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迎上前去。
黑虎手中湛金斧直取郑伦首级而来,两兽将近,郑伦看准了机会,双臂使出十二分的气力,用戟小枝挑在崇黑虎手中斧上。
崇黑虎本不甚在意,然斧戟相交,却好似撞上一座山来,加上金睛兽又快,这一下便让湛金斧脱手而出,这一戟力道甚凶,险些将黑虎掀下了坐骑。
郑伦本以为崇黑虎修行多年,起码力量也不小,却没有想到仅仅数百斤而已。
这确是郑伦不清楚,虽然引导术确实可以增长身体素质,但是一般修道的人入道后就停止练习了,反而将重心放下炼气修为和元神修为上。
也就恐怕只有郑伦这一个人会练习十年引导术,生生将自己练出一身神力来。不过这样做的也是有利有弊。好处是引导术的长期练习让郑伦炼气进度也提升的很快,坏处就是郑伦的元神修为进境缓慢。
一般来说,就算是有一身神力,但遇到身怀道术之辈也只能被直接放翻,但崇黑虎小看了郑伦,硬碰硬一下,直接败北。
两人交错而过,趁这时郑伦一弯腰抓住崇黑虎的衣甲,直接将他拽下金睛兽。
郑伦骑着金睛兽回到本阵,将手里的崇黑虎扔到地上,两旁来人将之绑了。得胜回城。
回到冀州城中郑伦押着崇黑虎去见了苏护。苏护才刚刚听到郑伦生擒了黑虎的捷报。
崇黑虎被推搡到殿内,苏护连忙亲手解开捆缚,跪下道:“苏护如今本是犯臣,郑伦不谙事体,听从我的命令冒犯了天威,苏护当为死罪!”
崇黑虎扶住苏护,道:“仁兄和我乃是兄弟之义,如今黑虎被兄部下生擒心服口服,承蒙兄长不弃,又以厚礼相待,黑虎感激不尽。”
郑伦在一旁看着这两个大男人抱在一起互相恭维,心里无聊的很。
过了一会,苏护请崇黑虎坐在上首,召集了众将,设下宴席招待。崇黑虎对郑伦神力也是敬佩的很,席间数次给郑伦敬酒。
席中苏护提到伤心事,不免大倒苦水,将小人进谗言,天子欲纳其女入宫之事一一说了,崇黑虎也安慰道:“小弟来次便是希望可为仁兄解围,不想令郎刚强,不肯进城请仁兄答话,只好将他暂且擒下。”苏护也连声谢过。
推杯换盏,两人喝的面色潮红,好像推心置腹的兄弟一般。但郑伦一旁瞧得清楚,都是老狐狸,表面功夫滴水不漏。
郑伦自斟自饮,偶尔与旁边的将领交流两句话。就看到一个士卒喊着急报跑进殿内跪下,说:“西伯侯差官在城下,口称下书。”
苏护道:“姬伯乃是贤人,速开城门,请其差官来见。”
不一时,一位身穿素服,气质不凡的男子进殿来。
两厢见礼,苏护先开口问散宜生来意,散宜生从袖口中取出一个锦囊,说到:“西伯侯之言尽在其内,还请冀州侯一观。”
苏护取出锦囊内书信来,一字一句仔细看完,片刻之后放下手中书信,深吸一口气,转头递给崇黑虎,道:“真是真知灼见,为国为民,仁义君子啊……”
既刻下令先请散宜生暂住馆舍,又和崇黑虎说了失礼,为黑虎安排了住处后便先离席了。
次日,苏护写了回信交给散宜生,另赠了盘缠。对散宜生说:“我随后便进女朝王请罪。”散宜生拜辞而去。
散宜生走了,崇黑虎还在,崇黑虎在一旁劝导苏护,苏护言到:“多谢贤弟,我不至于因一女而送却全家性命。不过我只有一子,现如今被贤弟囚在后营之内,不知贤弟可方便将犬子放出?”
崇黑虎回答道:“仁兄放心,待我回营,定然放回贤侄,不必挂念。”
二人在城门口分别,没多时,苏全忠便回来了。
苏护苏全忠回了自家府邸,夫人在府内哭的泣不成声,苏护再三安慰。
郑伦也结束了自己的第一战,第一次正式战斗。郑伦也再考虑去陈塘关的事情了。
找了时间,郑伦见了苏护,向苏护请辞。
苏护虽然心中不舍,但还是答应了,并且说到郑伦要去陈塘关要路过朝歌,可一路同行。
郑伦也答应下来。
第二天,苏护点起三千人马,五百家将,并带着妲己前往朝歌。
一行人踏山涉水,不同于行军,有妲己在,众人走的甚慢,过了两日,来到了恩州。
天色已晚,虽然驿丞极力劝阻,苏护依旧住进了声称有妖精的官驿之中。
夜半时分,月过中天。郑伦稍稍提了盘龙戟摸进了后院,藏到内堂屋脊上。枕着瓦片,郑伦知道过不了多久九尾狐狸就要来了,虽然不知道打的打不过,但也要试一下不是么。
夜越来越沉,远远的听到三更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