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牧人林道然。
夕阳西下,有一位儿童独自一人坐在路旁青石上,他双腿屈起,手肘拄着膝盖,弯着后背,双手撑着下巴,明亮有神的眼睛平静地望着前方的池塘田野,还有远方的树林高山,口中呢喃低语,谁也听不到他在说什么,或许是无聊,又或许是思念远方的亲人。
咩咩咩,一大队羊群从远方大路上走来,羊群数量不少,足有上百头,呱嗒,羊蹄踩在坚硬的道路石板上,发出密集的声响。它们身上覆盖着各色略厚的皮毛,有黑的、白的、灰的、颜色斑驳的……大大的脑袋,呆呆懵懵的,头顶长着一对弯曲的羊角,短短的嘴鼻,有些可爱。它们拥挤在一起,相互推搡,缓慢地前进。
在羊群后方,一个道人装扮的中年男子紧紧地跟随,他头上戴着道巾,将凌乱的头发包裹在里面,削瘦的脸庞,眼角皱纹堆积,唇上八字胡,唇下山羊胡须,身穿灰色道袍,胸前绣有一个黑白两色的太极图案,仿若两条阴阳鱼纠缠在一起,后背绣着仙鹤飞云图,仙鹤叼衔树枝,在云朵中飞翔,意境深远,一柄木头长剑背在身后,整把剑都是由木头制造而成的,表面雕刻有奇特的符号图案,材料乃是一棵生长千年的桃花木,取其树心打造宝剑,极其的珍贵。
此时,中年道人的粗糙大手中握着一根长长的树枝,他跟在羊群的后面,挥舞手中树枝虚抽在空中,发出啪啪声响,驱赶羊群。
在中年道人的最后方,乃是一头体格壮硕的青牛,它的皮粗肉厚,牛躯高大,四肢强壮,体表毛皮油光发亮,它也不用缰绳牵着,就乖乖地吊在中年男子的身后,不远不近,好似一个听话的小孩,它脑袋上的一对铜铃大眼充满了神采,映射出青色光芒。
拥挤的羊群从秦易面前经过,它们悠悠然地行走,保持队形不变,一点也不害怕秦易,此时的秦易就像是一座僵硬的石像,身体呆定,一动不动的,仿佛和石头融为了一体,所以不被羊群关注,呆萌的羊群好像都没有注意到身边有这么一个人。
中年道人走来,他看到路旁青石上静坐发呆的秦易,于是含笑问道:“小娃娃,在这里发呆想什么呢?”
秦易闻言,回过神来,看到来人,他连忙站起身来,躬身问候道:“林大叔好!我在背早上钟爷爷教的古经。”说到古经时,他的眉头稍皱,脸上带着困惑。
此中年道人正是放牧人林道然。
事实上,秦易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他早已将钟晓风教授的古经牢记于心,只是由于自己年纪幼小,经验尚浅,对经文内容的理解中仍有许多不堪甚懂的地方,还需要长辈的指导。虽然钟晓风已经向秦易详细地说明了自己对这段经文的理解,并且看法观点独特,但是,秦易还是没有弄明白,每个人的见解都不同,说不定林道然就有自己独到的看法,或许可以帮助他理解经文的内容。
林道然除了每日放牧,他还会经常地翻阅书册,特别是道经炼丹修行等方面的典籍,当他听到古经两字,顿时有了兴趣,想知道秦易在背什么样的经文,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他连忙询问秦易道:“哦,是什么古经?你背地如何了?”看来,他是想考考秦易。
林道然驻足,前方的羊群和身后的青牛也一同停住,它们到路边草地上啃食青草去了,又不走远,非常地听话。
秦易口中书声琅琅,他背诵道:“《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林道然听秦易背诵,语气连贯,抑扬顿挫,显然,秦易已经熟记了古经内容。他手抚山羊胡须,频频点头,待秦易背诵完毕,他称赞道:“好,背得很好!”他又询问秦易道:“你理解其中的意思吗?”
秦易受到表扬,先是一喜,待听到林道然让自己解释古经的意思,随即他又眉头皱起,摇头道:“逍遥不甚明白,还请林大叔教我!”
林道然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向秦易解释经文道:“那你听好了!”
“‘道可道,非常道’,道是可以用语言来表达的,它也不是普通的道。”
“‘名可名,非常名’,名也是可以用语言表达的,它也不是普通的名。”
“‘有’和‘无’皆形容一物,有无不是东西,东西才有‘有’‘无’,而东西可以为虚为实。若要以有之意,以有言强容,无物之象,皆处原物意愿之下;若无言,又不可以传达知识,故强为之,强名之,强容之。万物本没有名,人给它命名,就有了大小之分,美丑之说。万物本自然,道法自然也。”
“你明白了吗?”
秦易认真地听讲,对经文内容理解不深的地方被解开,他重重地点头,高兴地回答道:“嗯,逍遥明白了。”
“光是明白没有用,还要懂得利用它。这段古经也是道家的修身心法,以大道为根,以自然为伍,以天地为师,以天性为尊,但人们只视它为空泛的学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世人迷恋权贵,脱离自然,大错特错也。”林道然继续说明道,他解释得清清楚楚,说得句句在理。
秦易听得心驰神往,疑惑的地方也豁然开朗,原先,他得到林道然地指导,明白了古经叙述的意思,却不懂得古经的妙用,现在他得到林道然地点醒,更是收获颇丰,不由得大赞道:“妙,实在是太妙了!”
林道然每日放牧牛羊,日升而出,日落而归,与自然为伴,触摸自然万物规则,以修身养性,感悟大道,真正地做到了与世无争,逍遥自在。他经常与青牛对话,“青,我的老伙伴,你看,太阳从东边升起,从东方落下,日子转瞬即逝,你我也会渐渐老去,你可担心?”
哞,青牛正在啃食青草,草茎粗长,草叶青翠,肥美多汁,它的长舌头扭转一圈,卷起一大把鲜草,将嫩叶连同草茎一同扯入口中,喀嚓,上下颚两排大板牙一合,草茎齐根咬断。它听到林道然问话,抬起牛首,腮部肌肉上下运动,鲜草在它口中反复咀嚼,非常的美味。在它的嘴角处还能看到根根露出来的草叶,随着青牛的喉舌滚动,之后被它慢慢地被拉扯进嘴中。它听到主人林道然的问话,抬起牛首,一对铜铃大眼瞧了林道然一眼,喉咙哞叫一声,算作是对林道然的回应,它又低下头颅,眯着眼,继续啃食青草。
林道然不以为意,又自顾自地继续说道:“我说,为何要担忧,生老病死又何妨,只不过是回归自然。你现在享用鲜嫩的美草,又何尝不是一种快乐?”他还经常与花草细语,对树木招手,向飞鸟呼唤……天地万物仿佛成为了他的挚友,更似亲人。
起初,秦易以为这位怪人只是太过寂寞孤单,每日里出外放养牛羊,或是闷在丹房里捣鼓一口大锅炉炼制丹药,只有他秦易偶尔地过去帮忙打打下手,一个人独来独往,以至于需要与自然动物植物为伴,排解心中的忧愁,不曾想,林道然竟有如此高尚的情操,此时,他心中对林道然的崇拜之情大增,回想起林道然所说的话,以身体感受自然。
暮色昏暗,大地苍茫,太阳虽然已经落下,但还有余晖从天边高山下照射而出,染红天边云朵,空气中尚有一丝丝暖意笼罩身体,周围景色优美,田野视野开阔,庄稼青草翠绿,一片生机勃勃,清风拂来,仿佛母亲的手在轻抚脊背,非常的温柔,让人感到十分的舒服。
秦易感觉到,他不再是一个人,旁边的牛羊、茵茵的绿草、摇曳的树木,水中的鱼儿……天地万物成为了自己的伙伴,在向他倾诉万物的奥妙,小草破土而出,向着阳光生长;大树由一株细小的树苗,经历风雨,生长成为参天巨木;飞鸟破壳而出,扑展羽翼,搏击天地……他内心中的惆怅之感减弱,有莫名的清气融入体内,他顿时神清气爽,通体舒泰。
林道然看秦易陷入沉思,知其已经心有所获,赞道:“逍遥小娃果然天资卓越,切记,不可脱离自然。”
片刻后,秦易才悠然转醒,他向林道然躬身谢道:“多谢林大叔为我解答疑惑。”
林道然微笑不语。
夕阳西下,将天边的云彩映得通红,微风吹拂,植物摇动,青牛和山羊正在一旁啃食嫩草,芳草鲜美,嘎嘎啁啾,有飞鸟从天空掠过,青牛和山羊时不时地抬起头颅,仰望翱翔的飞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