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258300000023

第23章 魏登科同志的先进事迹

王凯

到团政治处组织股报到的第一天,股长就安排我去整理资料。他说,资料就是历史,就是我们科的《资治通鉴》,整理资料的过程就是以史鉴今的过程,整一遍资料就相当于受了一次系统的传统教育和业务培训,有了这个基础再进入具体工作就容易多了。

“我刚来时就整了好几天资料,现在还觉得受益无穷呢。可惜还没整完就被叫去搞材料了。”股长补充说,“你一看就知道了,资料室绝对是我们的宝库。”

股长说得很有煽动性,可一分钟之后就发现他在忽悠我。拉开办公室隔壁那间小资料室厚厚的窗帘,浓重的异味和腾起的灰尘差点没把我呛死。开窗通风半个小时后我才小心翼翼地进去,满地高高低低的杂物几乎让我无处落脚。这个乱七八糟看上去有一个世纪都没人来过的破储藏室要能叫宝库,那我家喂着一头驴、六只羊和两条狗的后院就可以叫故宫。房间左右两面靠墙放着几个又旧又大的红漆木头柜子,中间留一个狭窄的过道,窄到左右两边的柜门不能同时打开。柜子顶上发黄的报纸和纸箱子一直堆到天花板,右边靠窗的柜子顶上还扔着一团不知谁留下来的脏兮兮的被褥;柜子里塞满了各色书籍、蓝色文件盒、牛皮纸信封、散乱的文件、坏掉的针式打印机、早就过时无用的五英寸软盘、色带、红头文件纸、碳素和蓝黑墨水以及大板砖一样的录像带。我站在屋子中间郁闷了半天,然后把这个宝库里的垃圾装进一个大纸箱里扔掉,其间在柜子底下扫出两只死亡日期不明的老鼠干尸和五只拖鞋,并在柜子抽屉里发现了一个压着两发子弹的“五四”手枪弹夹。又拿来抹布和扫把清理了整整一个上午,等弄干净满身满脸的灰,才稍稍有了些整理资料的环境和心情。

刚开始那两天,我觉得整理材料实在无聊,远不如在连队当排长好玩。同连队那帮热热闹闹的兄弟们比起来,这些文件材料实在是他娘的面目可憎。好在几天后,柜子里出现了一些很有趣的材料,特别是想到这些材料多年来就我一个读者,不能不勾起我窥探秘密的快感。这些几十年来乱糟糟分放在几个柜子里的材料由一些手写或油印的群众来信、检查材料、调查报告、处分决定组成,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比如,一份1963年的违纪通报中,一个喝醉了的连长“严重违反群众纪律”,拿了老乡半个西瓜没给钱,于是受到降职降衔的严厉处分。一份1979年的调查材料中,一名被认定犯有男女作风错误的副营长大呼冤枉,我也在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替他感觉冤枉,因为他只不过和他的女朋友在部队招待所里轻微亲热了一下——他只解开了女友上衣纽扣,连衣服还没脱呢——就被警惕的招待所所长发现并扭送到了保卫股,然后受到记过处分并被安排转业,政治生命就此完结。我算了算,他现在怎么也该六十岁了。一封1981年的群众来信中,一个驻地青年抱怨某营战士某某某“凭借着人民子弟兵的光环、绿军装的优势和人民群众对解放军的信任”,公然骗走了他谈了两年的对象,使他陷入“无限的痛苦”之中,恳请部队首长出面为他做主,以便使他“更加热爱我们的人民军队”。还有一位悲伤的女人写于1984年至1985年间的厚厚一沓申诉信,恳请组织将她1972年在执行“支左”任务中被武斗流弹击中身亡的丈夫追认为革命烈士,她在每封信上都贴了一张她丈夫的标准照,锯齿边黑白照片上那个梳着分头戴着黑框眼镜年轻英俊的军官看上去如此的温情脉脉又温文尔雅,不能不让我在安静的资料室想象了很久他曾拥有过的爱情。

这天下午上班后,我开始整理靠门左手的第一个柜子。整理的过程就是一个抛弃的过程,满满一柜子资料经过我手之后顶多剩下半柜子,这多少让我有点不安,我隐隐担心有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已被毫不知情的我毫不留情地抛弃。在这个柜子最下面一格的最右角,也就是一堆录像带后面,我突然看到一个印着“工作记录”字样的蓝色塑料皮笔记本。本子只用了几页,记录的都是日常工作情况,后面全是空白,既不涉密也毫无保存价值。于是我把它扔进了装满重复或已失效文件材料的纸箱里,接着整理其他的资料。为了表现出一个新同志的工作积极性,吃过晚饭,我又来资料室继续加班。一开灯,我的目光又扫到了下午扔在纸箱里的那个蓝皮本,突然发现摊开的本子有点不对劲。走过去捡起一翻,发现本子最后的一些纸页被塞进了蓝色塑料封套里。我用力把它们抽出来,那几十页纸的右边被三个订书钉紧紧订在一起。没准里面会夹着钱或者别的什么好东西,我边拆订书钉边想,但除了用黑色墨水写下的文字之外,什么都没有。我坐在一摞旧报纸上,开始看这个被有意隐藏起来却又没有被销毁的那些纸页。

第一页上面,写着“调查笔录(秘密)”几个大字,接下来都是一段一段的谈话内容。

时间:1991年8月6日下午

地点:一营三连会议室

谈话人:三连列兵刘宝丰(当事人)

谈话内容(提问略):

那天(8月2日)上午加注了两发导弹都正常,都好好的。就是第三发弹加冒了。

当时我穿着防护服,衣服上喷了一点,我没啥事。他一推我,氧化剂就喷到他脸上了,他要是戴面具的话应该不会有啥大问题,关键是他没戴面具。

我下连才几个月,前面一直在学专业,单放才没几天,就执行过两次任务,我也不知道班长为啥不戴面具。我问过他一次,他说夏天太热了,穿上防护服本来就热得受不了,再戴上面具他喘不上来气。

加注量是李来军操作,型号、温度还有加注量都一模一样,我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

刻度应该不会调错吧,李班长也是老同志了,虽然还比不上魏班长,不过也没搞错过。

魏班长对我们挺好的,从来不骂人,笑眯眯的,专业也好,连首长也信任,干工作也抢在前头,晚上还常起来给我们盖被子哩。

还有就是,魏班长特别会算。不是算人的命,是算弹的命。那天导弹在发射架上,然后来了一只乌鸦落在上面,魏班长说它要是在上面拉了屎,这弹就肯定打不中;要是不拉的话,肯定就能打中。然后我们就盯着看,最后乌鸦没拉屎就飞跑了,那发弹真的就打中了。

谈话人:三连上士李来军(当事人)

谈话内容:

我调整的刻度绝对没问题,我敢拿脑袋保证。我怀疑兵器车有故障,哪个阀门闭合不完全,造成输入量和输出量不一致。

我当时在车上操作,他们在弹上,我没注意那边出事。我发现的时候魏登科和刘宝丰都已经在运输车下面了。

这次本来应该是魏登科操作的,我说我刚探家回来,他上比较合适。他偏要让我来,说刚探家回来才应该恢复一下业务技能,结果好了,恢复成这个样子。我好不容易才超期服役一年,到年底我还想留队呢,出了这事,我看我只能卷铺盖回家了。

老魏这人怎么说呢,人是不错,心眼挺好的,技术上没啥说的,估计全团也能数得上前三名吧?就是有时候喜欢占点小便宜,就是小便宜,不是大便宜,大便宜他也占不上,也就是家属来了从炊事班拿点菜和肉之类的。不过话说回来,连里也不是他一个人这样,也没啥大不了的。

他这人有时候有点个人主义,好给组织上提条件。你像前年底搞演习,连里叫他去,他不愿意去,说要是转不了志愿兵过几天就得退伍回家,去不了。后来看自己转志愿兵的事差不多妥了,又改口说自己愿意去,然后问连里要一套修车工具。连里看他技术好,还是想用他,就从团里给他申请了一套工具,他这才去了。

其他没啥了。再就是这件事真不是我的责任,请组织上明察。早点查清楚早好。我是农村出身,家里生活比较困难,真是想留在部队长期干。恳求首长给我呼吁一下,谢谢首长。

谈话人:三连上尉指导员彭勇

谈话内容:

魏登科这个兵不一般,平时表现就很过硬,一般连队的志愿兵都当油了,懒懒散散的,他不这样。任何时候工作都抢在前面,哪怕是整理内务打扫卫生他也比别人干得多干得好。我觉得钢铁不是一天炼成的,只有平时过得硬,关键时刻才顶得上,如果没有平时打下的思想基础,平时养成的过硬作风,没有对战友的深厚感情,他不可能在危急关头做出这样的壮举。

我们连队党支部平时特别重视抓党员的教育,组织生活制度落实得非常严格,有意识地把党员放在第一线摔打,就是要让党员时刻认识到自己不同于一般的群众,任何时候都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魏登科就经常给我提建议,说重大任务的时候应该组织党员突击队,带动全连官兵攻坚破难,争第一、扛红旗,简直跟我想到一起去了。事实上我们也是这么干的。每次驻训、打靶、演习他都积极要求参加,前年底他五年超期服役满了,能不能转志愿兵还悬着,他二话不说主动请缨参加演习,还冒着生命危险钻到燃料车里排除故障,发挥了关键作用。

这个兵的团结状况很好。连里的兵跟他关系都很融洽,我和连长也非常信任他。什么事但凡交给他办,那你就特别放心。我们从来是把他当干部用的。这些兵里头,你要我说一个放心的,那肯定就是他。上次有个新兵夜里突发急性阑尾炎,他立马给背到营部卫生所,卫生所看不了,他又一直给送到医院,通宵陪着,把那个兵感动得眼泪哗哗的。

我建议给魏登科记功,不记功实在说不过去。最好能是个一等功,实在不行二等功也行。你看他脸烧成啥样了?另外,我建议把他作为典型上报,好好宣传一下。我看他的事迹比报纸上很多典型过硬多了。

那要看怎么说了。雷锋当年也是事故,毛主席他老人家不也号召全国人民向他学习来着?事情要辩证地看,要抓住主要矛盾,我觉得团党委、团首长应该有这个眼光。如果把魏登科这个典型树起来,一方面可以让团里免受责难,有利于鼓舞士气;另一方面也是团里的一个成绩和亮点。反正我是这么看的。

没戴面具这事我还真不太清楚,当时我没在场。连长在,他是这个专业出身,有发言权,不像我原来是学后勤的。不过我听说魏登科他们去执行任务的时候有一个面具有问题,他把他的让给刘宝丰戴了,对,就是那个被他救了的新兵。魏登科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让给战友,这也是很感人的一幕。

优点就是爱党忠诚、爱军精武、爱兵尊干、爱岗敬业。最大的优点,应该是听招呼,叫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让干的坚决不干,组织上很放心。

刘宝丰应该没啥思想问题,一个新兵,还是第一个单放的专业兵,脑瓜聪明,表现不错,目前思想比较稳定。

李来军这个兵表现也不错,不然连里不会同意他超期服役。去年底全连超期服役的一共两个,要是他表现不好的话我们也不可能留他。

刚看第三段笔录时,我还不太确定这位指导员彭勇是不是去年刚转业的团政委彭勇,毕竟也可能正好重名。不过看完这一段,我确定他们就是同一个彭勇。前年军校毕业刚分到团里,彭政委专门给我们这些新分配来的干部讲过一次话,口才真是好极了,听得我们群情激奋热血沸腾,恨不得一头扎到连队去建功立业,那次讲话的风格基本就是这段笔录的升级版。不料下到连队才发现,连里那帮老家伙们竟然对他恨得牙痒痒,没有一天不在骂他,要按老家伙们的意思,明摆着是要把他拖出去毙了。据说他干了八年政委,并准备被提拔到另一个旅当政委的,不知道为什么又转业了。好在我并不关心领导的事,我只是为自己在笔录里发现一个认识的人而感到有趣。

不过再往下看,就全都是陌生的名字了。

谈话人:三连少校技师马上进

谈话内容:

我感觉魏登科这个兵肯吃苦,爱学习。一下连就是我带他,这个兵能把专业书背下来,这就比较吓人了。说实话连我有时候还都要去查书,这一点我从来没见过哪个人能跟他比。可以说现在全团搞氧化剂这个专业的没人比他强了。

这次的事一看就像是他干的,别人估计干不出来。前年参加演习,燃料车出了故障,燃料泵突然就不工作了,连长急得简直要上吊。还是小魏主动跑去说他个子小,可以钻到车里手动操作。其实这不是我们的事,燃料班他们自己也可以派人钻,可是最后还是靠小魏把问题解决了,不然非误了大事不可。不过你也知道燃料那玩意儿有毒,小魏回来好长时间胸闷气短,夜里老是咳嗽。他那时候不知道干这行容易伤精子,要不怎么连里百分之九十的后代全是闺女,包括我自己。

至少他那个时候不知道。我估计他女儿生出来以后才知道。专业书和操作教令只说那东西有毒,要做防护措施,肯定不会讲会影响后代,再说这东西也不是绝对的,连长不就生了儿子了?所以人家也有人家的道理。

他要知道了还会不会往里钻我不敢说,反正当时他是钻了,这是事实对吧?我亲眼所见。

缺点方面,我觉得小魏没啥,挺好的。就是有时候不太敏感。

不是政治上也不是工作上,政治上工作上都没问题。

这个例子不太好举,因为说出来也不叫个事。其实主要就是生活上一些琐事。你比如他不爱洗澡,平时澡堂每周开放,他一个月才去一次。问他为什么不去,他说他当兵以前一个冬天都不洗澡,只有夏天才到河里去洗洗。他又说洗澡伤元气。他当新兵的时候就这样,以前我还为这事骂过他,后来看他改不掉,我也懒得管了。这小子还喜欢乱开玩笑,你像每次打弹,他都在那里装神弄鬼,说这发打得中、那发打不中,这明显是不讲科学。不过有时候还真叫他蒙对了。

再有的真就不能说了,不好说,不过你们放心,肯定跟工作没关系,也是生活上的。

你们机关领导一定要我说那我就说一下。你们可能不了解,他和他家属是父母包办结的婚,他们那地方都这样,封建得很。他和他家属结婚前连面都没见过。他探家回去结婚,归队以后就来找我,问说女人下面那东西到底怎么回事,又说他在家的时候一直没弄成,他家属也不懂,怪不得人家说金娃配银娃西葫芦配南瓜,两个呆瓜遇上了。他还没搞清楚女人是咋回事,假期就到了。他回来以后问我到底应该咋办?你说这事我怎么教他?我没办法,就上街给他买了几本生殖健康的书叫他看,下次他家属来队的时候才算是成功了。不过,不过也就这些了。你看,人有时候就这么笨。这事你们还是别记了,这又不是什么事迹。

谈话人:三连专业军士赵建平

谈话内容:

出事那天我没在现场,再说我是搞装配的,不懂他的专业,不好随便乱说。不过我觉得魏登科技术上没说的,从来没出过问题。他这个人就是这样,对领导和战友都比较实诚,对他老娘也孝顺得很,每次探家归队都给他老娘磕三个响头才走,每月工资一发,第二天就给他娘寄二十块钱。我们一个月才拿一百多,你想想,很不少了。

我当然知道,我和登科是一个村的。我们连那年超期服役的就留了我们两个。他搞加注,我搞装配。

他表现当然好,要是不好也留不下来。志愿兵不是那么好转的,不过我们都是干工作干出来的。

给组织提条件要工具的事我不清楚。我觉得不至于那样,登科一直挺听话的,据我所知他没跟领导提过条件。你像那次,他请假探家,火车票都买好了,突然来了任务叫他先不要走,他立马把票退了,我看他也没有不高兴,要有怨言的话怎么也会给我说,你看他也没说。

也不能说没犯过错。不过那都是好几年以前的事了。就是在院子里开水车,开得快了点没收拾住,把围墙给撞了一下。

是把墙撞倒了一截,也不严重,就几米宽的样子,我们半天就又给垒起来了。车就是保险杠变了点形,我们找了个报废车给换过来了。再说连里也叫他在军人大会上做检查了,他还写了好几页的检查。那时候年轻,现在肯定不会了。

谈话人:三连上尉连长王启

谈话内容:

这事我现在不谈,等专家组有了结论再说。反正不管是车有毛病还是人有毛病,我这个当连长的都脱不了干系。车有问题那是我们兵器维护不到位,人有问题那是我们教育训练不到位,反正肯定是什么都不到位,对这个情况我有思想准备。我等着受处分,然后年底转业。

我没情绪,谁说我有情绪了?我要有情绪我就不来跟你谈了。你我同学归同学,工作归工作,我不会那么没觉悟。没撤职没转业之前我还是连长,我肯定还会负起连长的责任。

魏登科这个兵我可以说一说。这个兵是个好兵,专业肯定是一流,至少在团里是一流。每次专业考核他都是第一,兵器展开、操作、撤收他都比别人好比别人快,所有号手专业全都精通。他比别人强的关键一点是他还能排故,好多号手操作可以,但一出故障就毁了,完全抓瞎。凭这一点他就把别人都比下去了。平时他对干部也很尊重,不像有的兵,一转了志愿兵就大变样了,连风纪扣都不肯扣了,说话办事稀里马哈的,他没这个毛病。随时安排工作都利利索索,这点我很满意。

面具这事你一说我想起来了。他是不愿戴面具。冬天戴还行,夏天他确实受不了。以前他不这样,防毒面具、防护服、橡胶手套都穿戴得好好的,都是按操作教令来的。就是前年演习燃料车出故障,他主动要求进去打手泵,吸进的燃料蒸气多了,肺部受了损伤,以后夏天他就不愿意戴了。我说过他两次,他说不是他不想戴,主要是一戴上就喘不上气。我也不好再说他了。你也知道那个破面具,正常人戴上都憋得慌。

他是挺勇敢的,他最知道被氧化剂烧伤是啥后果了。我个人也认为把他树成典型是好事,但是说到底这还是个事故。不过事情没有结论之前,我不发表看法。

雷锋跟他不一样。雷锋没牺牲之前早就是典型了。我看书上说,当时专门有个宣传干事负责给他照相,不然那个年代他哪来那么多照片?魏登科到现在也没照过几张相。雷锋人家那是一点点培养出来的,那时候的社会环境跟现在也不一样,肯定不会有人能超过雷锋了。

是给过他一套工具,他也给我提过想要一套工具,说是以后回家能用得上,他说的时候可没有附加什么条件。所以也不能说这是给组织上提条件,而且是演习归建以后才把工具给他,算是奖励吧,其实也值不了几个钱。

正看到这儿,股长突然推门进来了。

“看什么呢?这么认真。”

“没啥。”我有种干坏事被逮住的感觉,慌里慌张地说,“看到一个记录本,随便翻翻。”

“我看看。”股长伸手拿过去翻了翻,随手扔在纸箱子里,“这东西没用,直接扔掉就对了。怎么样,整理得差不多了吧?”

“正在整,估计再有个两三天就差不多了。”

“好。”股长点点头,“整理完了就准备和我们一起加班写材料吧。”

“是。”我说,“股长,你认识一个叫魏登科的兵吗?”

“没听说过。怎么了?”

“我看资料上说,这个兵1991年的时候为救一个新兵,结果脸让氧化剂给烧伤了,好像还给他立了功,还要在报纸上宣传,挺有意思的。”

“要是二等功我肯定知道。咱们团组建这几十年,一共就立了三个二等功。一个是学雷锋标兵,一个是技术革新能手,还有一个我都忘了怎么立的。要是三等功话就搞不清楚了,1991年我还上初中呢。”股长说着打开我整理过的柜子检查起来,“材料你不用看那么仔细,主要留我们以后写材料可以参考的东西,其他不涉密的该扔就扔。你看,这些一模一样的书要那么多根本没用,还占地方,留两三本足矣。”

等股长离开,我把那个蓝皮本捡回来塞进自己的包里,然后继续整理剩余的材料。十一点钟回到宿舍,洗漱完毕,躺在床上拧亮台灯,继续看那个本子。

谈话人:三连少尉司务长韩小柴

谈话内容:

谁说魏登科到炊事班拿过东西?这肯定是瞎说,太不负责任了。我们的主副食管理很严格,一笔笔登记得清清楚楚,不要说他没拿,他就是想拿也没那么容易。

我主要负责后勤,和魏登科交流得比较少,也没有甚可说的。他表现当然是很好的,各方面都很拔尖,吃馒头都比别人吃得多。上次他和马技师打赌吃馒头,他一家伙吃了十二个,结果站起来就坐不下去了。人也比较实在,领导和我们都很喜欢他。新兵怎样跟他开玩笑他也不生气,不像有的人把老兵新兵分得那么清楚。

真看不出有甚缺点。不过人总是有缺点的对吧?不过这事我也是听说的,不一定是真事。就是上次我给他报销探家车票,发现一张票上的日期有点问题。我问他咋回事,他说他的票丢了,就另找了一张,我看反正票价都一样,就给他报了。后来有一次我听营部他一个老乡说,他们两个相跟上探家,魏登科穿着军装,光买了一张站台票就跟上他上车了,上车以后就找列车员,说要帮人家打扫卫生,又和人家拉话。人家叫他补票,他也不补,拿个拖把又给人家拖地去了,弄得人家不好意思撵他。下了车他也不走,等在出站口花五块钱买上一张人家没用的卧铺票,还专门买下铺的。我估计有问题的那张票就是当天没买上,过两天又去车站买的,所以和他探家的日子对不上。其实我挺佩服他的,这事打死我我也做不到。我听赵建平说他老娘一直瘫在床上,家属也没工作,小孩又小,家里应该是比较困难。再说他也享受硬卧的待遇,只要不违反纪律,他怎样办也没有什么不对的。

谈话人:三连上等兵麦戈

谈话内容:

出事的时候我在兵器车上,我是二号手,那是我的战位。出了事我从车上跳下来喊水车,可是水车来得晚了,估计是谁也没遇到过这情况,都慌了。我一看水车还没开始冲水,我就从驾驶室拿了瓶矿泉水往魏班长脸上倒。氧化剂这东西太厉害了,烧得他脸上冒着一层白泡,矿泉水浇下去再一看,简直就跟煎到七分熟的牛排一样。后来连长说我反应还比较快,那瓶矿泉水还是起了一定的稀释作用,不然后果更严重。

魏班长对我们当然好了,特别好。上次我得了阑尾炎,他硬是把我从连里背到卫生所,我这么胖他那么瘦,我都不知道他哪来那么大劲。完了又一直把我送到医院,每天都去医院看我,跟我大哥似的。业务训练也特别有耐心,刚开始我不想干这个专业,就是冲着他我才待下来了。我们这批兵不爱吃面条,他就去给连首长反映,让炊事班做面条的时候加个蛋炒饭,弄得炊事班对他还挺有意见。也不知道班长他现在咋样了,听说市里医院治不了,要送到北京去,要真是那样,我得找找我大姨,她在北京,也是医生,肯定能帮得上忙。

还有,连里住的是老房子,上次半夜下大雨正好漏在我床上,被子打湿了我才醒过来。班长发现了以后就让我睡他床上,他自己去俱乐部乒乓球桌上睡了一宿。他也不像有的班长那样喜欢骂人,他从来不骂人,别的班长骂我们他也不干,跟人家吵。人家说他护犊子,其实我觉得他那是关心我们。我这人就这样,别人敬我一尺我敬他一丈,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不过现在我也没法报,见都见不到我们班长。

我觉得他没缺点。

是应该有,每个人都应该有,可我就是觉得魏班长没有,反正我说不出来。

我认为不爱洗澡不算缺点,那是他的个人生活习惯,不能算是缺点。就像抽烟喝酒也不能算缺点,何况我们班长不抽烟也不喝酒。

还有,我们班长夜里总咳嗽,他每次都等我们睡着了他才睡,怕吵到我们。

谈话人:三连中尉副连长李建设

谈话内容:

我刚从三营调过来没几天,主要分管后勤,对魏登科不是很了解。不过能感觉到大家对他评价比较高,一个是专业好,一个是人品好。

没任务的时候他经常带班里战士去菜地和大棚干活,还经常去炊事班帮厨,他切土豆丝比炊事员切得还快还细。

其他没有了。我自己倒有件事想麻烦领导。我副连干了三年半了,一直也没给我调,本来三营准备给我往上报了,现在又把我调到一营,这事又不知道又要拖到啥时候。请领导帮忙给反映一下。

谈话人:三连中尉排长兰劲光

谈话内容:

老魏这下出名了。我看应该给他立个一等功,能授个荣誉称号最好了。

老魏挺好的,挺不错。有他这样的兵在,我这个排长好当多了。

老魏对连队有感情,真有感情。他私下里给我说过,他家属的命是连队救的,他要好好工作来报答组织上的恩情。

就是连里给他家属献血的事,他们都没说?我以为前面他们都已经给你汇报过了。

是这样,去年老魏家属来队,来的第一天夜里,连里突然紧急集合,说是老魏家属在医院急需输血,让B型血的都去献血,不知道血型的也一起去。连里呼呼啦啦去了二十几号人,坐上车就去了医院。我也去了,我正好是B型血,就献了两百毫升。

也不是什么病,听说他和他家属晚上折腾得太厉害,结果把他家属搞得大出血,把他吓坏了,赶紧往医院送。这是听说,听说的,不一定对。

这事我也搞不懂,按说两口子那点事不至于搞得这么惊天动地,所以我也一直纳闷。反正老魏这家伙够猛的。

接下来还有最后半页纸记录,却被蘸着浓墨的毛笔严严实实地涂掉了,什么也看不到。

第二天上午,我把这个本子带回资料室,重新放回了那一摞录像带后面,继续整理剩下的资料。快下班时,我在一个大牛皮纸信封里看到了用曲别针别在一起的几份材料,竟然是关于魏登科的。最上面是一份油印的《关于魏登科同志事迹的调查情况》,用的是正式报告的格式,后面附有一份《魏登科同志先进事迹调查记录》,翻看一下,人名与我发现的那个蓝皮本上的笔录相同,但我感兴趣的那些细节都不见了。这沓材料的最后一页是一份《电话记录》:

来话时间:1991年9月7日15:00

来话人:军政治部组织处许干事

受话人:团政治处组织股陈干事

来话内容:经军党委常委会议研究确定,你团一营三连1991年8月2日发生的氧化剂加注伤人问题,性质为一起操作失误导致的责任事故,不能作为事迹进行宣扬。你团党委、机关要深刻检查反思工作指导和法规落实上存在的问题,汲取教训、举一反三,振奋精神、埋头苦干,确保完成好年底前各项工作任务。受伤战士魏登科的后续治疗问题,由你团在军后勤部卫生处的指导下进行,所需经费由你团承担。

(《西南军事文学》2011年第5期)

同类推荐
  • 红军东征

    红军东征

    《红军东征》让我们回味历史,每个人内心深处都会燃起一团激情的火焰,从艰苦作战的历史环境穿梭至今日的美好生活,人们感叹时光飞逝。而无产阶级先辈用他们闪耀的人格魅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奇迹。几十年后的今天,人们重温历史,铭记那些为了革命逝去的义士,无不肃然起敬。
  • 新婚告急

    新婚告急

    电视台记者于晓彤终于追到了她一见钟情的男人——年轻的法官陆永,可是看似甜蜜幸福的婚姻却处处暗藏危机,与婆婆的不合、丈夫前女友的出现、一场惨烈的意外以及彼此工作中遇到的危机,都考验着这对小夫妻原本就不坚实的婚姻基础。于晓彤的好友杨诗歌因为成长经历的缘故,对丈夫和公婆很疏远,在她生下一个脑瘫的孩子后,公婆竭力的照顾让她从内心接纳了丈夫一家人,可是生活的现实之处在于,它总会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发生转折……
  • 楼村,楼村

    楼村,楼村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然而,在高楼大厦的阴影下,在光鲜亮丽的背后,却是无数来自全国各地的民工付出的辛勤与汗水。改革开放初期,人们为了金钱和物质出卖肉体和灵魂,人性的扭曲,精神的背叛,作者以朴实的笔触真实地记录了那个时期底层民工的挣扎和面对现实的无奈。
  • 时震

    时震

    《时震》是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大师冯内古特写于1997年的封笔之作。他运用科幻小说的形式,后现代主义的笔法,幽默讽刺的文字,精心构建了一个特殊的世界,即“时震”:宇宙中的时空统一体因出现了自信危机,突然收缩而产生了“时震”,并决定要寻寻乐子调剂一下,将世界重新弹回到10年以前。每个人都在一种“似曾经历过的错觉”之下,完全一样地重复以前所做的一切。一个个忍俊不禁的故事,一句又一句的经典语录,将一个反传统,无中心的荒诞主题“时震”巧妙的写出了可读性。作者并没有像正常科幻小说做什么预言或发明,而是直指人的本性,乃至人类的命运与灵魂,字里行间的愤懑正是无奈与玩世不恭的综合体,幽默与犀利的集大成者,不愧是冯氏一生的压轴力作。
  • 缅甸岁月(奥威尔小说全集)

    缅甸岁月(奥威尔小说全集)

    本书以《一九八四》作者乔治·奥威尔早年真实的驻缅经历写就,也是奥威尔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我要写的是自然主义风格的鸿篇巨制,以悲剧为结局,而且要有语出惊人的譬喻和细致入微的描写,还要辞藻华丽,追求文字音韵的美感。事实上,我第一部完整的小说《缅甸岁月》就是这么一本书。”——乔治·奥威尔
热门推荐
  • 火影之再不斩

    火影之再不斩

    出生血雾里地狱难度开局首先要活下来然后下带土眼皮子底下搞事儿
  • 魔法弃徒

    魔法弃徒

    本书太监了,写的太烂了,新书《迷宫中的圣徒》求支持品格决定地位,信仰成就高贵,万法殊途,唯在于人!命运是一个无尽的迷宫,圣徒与罪人就在一念之间。“无端的命运啊,无尽的迷宫啊,我永远都未曾找到真正的出口,我要把圣西斯廷的光辉撒满整个大陆,我要将我挚爱的紫色鸢尾花种遍我的所见之处。”(中间有几张写的时候很匆忙还没来得及改,可以不要看那么细,请坚持到第二卷谢谢!)
  • 盘古梦,

    盘古梦,

    常常拷问自己人生之意义何在?未尝得到满意之答案,勉强要拿一个出来的话,便是传承。所以便决定写我所想!若有人有所得,则此生足矣!!
  • 千古名将

    千古名将

    昭陵城前,关二爷阔刀写大义;伏龙岭上,张翼德蛇矛挑六将;平缓关前,老黄忠三箭杀名将…穿越后,被逼死,又重生,还把自己的金手指搞坏的项起,看着这些三国名将,他表示压力很大啊。
  • 去死吧外挂

    去死吧外挂

    魔法与剑的精彩世界,奇幻大陆英吉利迎来了一位穿越者。“耶!太棒了!我穿越了!”会发生些什么有趣的故事呢?吴谛满心期待地,正打算踏上充满挑战的旅程。“恭喜您获得最强外挂系统!”“什么?外挂?滚滚滚...我不要外挂!开挂有什么意思!不要!”“抱歉,本系统无法卸载,无法关闭,无法拒绝...”“什么意思?我不想开挂还不行?那还怎么玩?乐趣在哪?”“是的您真睿智,本系统的目的,便是让宿主以最快速度到达宇宙无敌的境界,彻底摧毁宿主的乐趣...”“等等!为什么?你和我什么仇什么怨?”“事不宜迟,开始吧!”“别!别毁了我的穿越之旅啊!住手啊啊啊!!”PS:(轻松日常+偶尔正经的冒险)
  • 东京任务

    东京任务

    少女失踪案背后有什么样的秘密?时间紧张,跨国营救。我和曹金山受失踪少女家长的委托深入东京,拨开重重迷雾,直面危机,所见竟只是冰山一角。初涉东京就引起了各方敌对的注意,在抵达东京的第一天,我们结识了来自中国大陆的AV女优张丽,在她的帮助下,我们了解到少女失踪案的背景,并结识了与日本黑恶势力周旋多年的“表哥”。行动同时也很快引起了警方的注意,我们一方面与黑恶势力斗智斗勇,一方面收到来自警方的监视和控制,并要抓紧时间、争分夺秒地打探失踪少女的下落,设法营救她们。坏消息接连而至,谜团一个接一个。闻所未闻的残酷和令人发指的哦行暴露了邪恶与贪婪。信息技术既是这些邪恶罪行的传播和保护手段,也成为我们制胜的法宝。电子锁,电子锁,一道道地破解电子追踪,我们终于离核心人物越来越近。拨开迷雾,却揭示出更为深邃的黑暗。
  • 蛊魂传

    蛊魂传

    一、天抱雪,地结白,百丈寒天。位于西南方的寒天魔,一直嫉于蛊王的王位,想吃掉蛊族,一统魔界。二、红莲兮,落雨兮,惜惜生烟。位于西方的烟雨魔也在所有邪魔中脱颖而出,成为四大魔中的一位。三、狂风吟,霜满天,万里穿洋。近年来东南方的魔兵在赫洋(穿洋魔)的带领下突然崛起,对蛊王的统治也一直很乖顺。四、蛊姗来,蛊姗来,忽来忽去。位于正南方的蛊魔,实力在其他三魔之上,乃四魔之首,由蛊王(乾天游)统治魔界。魔界四大派为了寻找蛊魂即将上演一场前所未有的争霸斗争。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喃风未起思你成疾

    喃风未起思你成疾

    燃烧着梦想的青春,敢拼,不服输,不是因为勇敢或者冠冕堂皇的理由,仅仅是因为有你守在身后。如果努力的尽头是你,那我拼了命的也会去见你。这是我们的喃风。
  • 杀神之戮

    杀神之戮

    当众神参战,法则苏醒,渺小只能被杀戮,强大才能引领杀戮以杀止杀。亲情,爱情,友情,在强大的力量面前,一文不值。我要一步一步,一步一步的走上去,我要众神,不敢以万物为邹狗;我看这杀戮,不再无拘无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