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又说“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可见,自古以来,说话对于一个人,及至一个国家的前途是多么的重要。时至今日,语言在社交场合中,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关键的时候,往往只是一句话,就决定了你是身价倍增,还是声名扫地。所以,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首先要让自己成为一个会“说话”的人。
1.那些脑袋短路才会说的话
“你会说话吗?”这样问你,你一定觉得可笑,只要是正常人,说话谁不会?实际上,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谁都会说话,但有些人说话总是欠考虑。口不择言,像机关枪一样,一阵狂扫,只顾自己快活,不顾别人死活。
我们还是先看几个笑话:
一剃头师傅家被盗劫。第二天,剃头师傅到主顾家剃头,愁容满面。主顾问他为何发愁,师傅答道:“昨夜强盗将我一年积蓄劫去,仔细想来,只当给强盗剃了一年的头。”主人怒而逐之,另换一剃头师傅。这师傅问:“先前有一师傅服侍您,为何另换小人?”主人就把前面发生的事细说了一遍。这师傅听了,点头道:“像这样不会说话的剃头人,真是砸自己的饭碗。”
在寿宴上,客人同说“寿”字酒令。一人说“寿高彭祖”,一人说“寿比南山”,一人说“受福如受罪”。众客道:“这话不但不吉利,且‘受’字也不是‘寿’字,该罚酒三杯,另说好的。”这人喝了酒,又说道:“寿夭莫非命。”众人生气地说:“生日寿诞,岂可说此不吉利的话。”这人自悔道:“该死了,该死了。”
有一人请客,四位客人有三位先到。这人等得焦急,自言自语道:“嗐,该来的还没来。”一客人听了,心中不快:“这么说,我就是不该来的来了?”遂告辞走了。主人着急,说:“不该走的又走了。”另一客人也不高兴了:“难道我就是那该走又赖着不走的?”一生气,站起身也走了。主人苦笑着对剩下的一位客人说:“他们误会了,其实我不是说他们……”最后一位客人想:“不说他们就是说我了。”主人的话未完,最后一位客人也走了。
由此看来,如果我们说话时不加检点,就可能伤人败兴,引起误解。我们要注意说话的场合、对象、气氛,不要口不择言,想说就说。
口不择言地胡乱说话可能不是出于你本心,却往往会让别人对你产生不良印象。但要人们的每一句话都经过细心斟酌再说出来也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长期的实践,不断地总结和锻炼,我们才能自然而然地把话说好。
明人吕坤认为,说话是人生第一难事。像上面所说的情况,还不是太难的。只要注意语言修养,慢慢就会改善我们说话的纰漏和不足之处。说话难,最要命的就是说真话、说实话太难。
说话难,但也不能就此闭口不言,学会怎样说话就是很重要的事了。
技巧是要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原则,指鹿为马,曲意逢迎。如果胡乱地说话,那技巧就变成了恶行。
在生活里,我们要想真正地说好话,避免伤及他人,就一定要用心,把说好话锻炼成一种习惯,自然而然地说出来。实在不好说什么的时候,宁可不说。
2.说话要看场合
在不同场合中,人们对他人的话语有不同的感受、理解,并表现出不同的心理承受能力。你若想受人欢迎,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否则就会损害交际效果。场合有庄重与随便之分,有正式与非正式之别,有喜庆欢乐与悲伤哀痛之差,有公开与私下之异。
美国总统里根有一次在国会开会前,为了试验一下麦克风是否好使,张口就说:“先生们请注意,五分钟之后,我将对苏联进行轰炸。”一语既出,众皆哗然。为此,苏联政府提出了强烈抗议。
里根在特定的场合、时间里,开了个极为荒唐的玩笑,受到了大家的指责。因此,说话一定要分对象、场合,而且要把握说话的内容和措辞。
所以说,在人际交往中,说什么,怎么说,一定要顾及场合、环境,才有利于沟通。不顾及场合的心直口快是不值得提倡的。
有些人在思想上没有场合意识,不管什么场合他都习惯从主观意识出发,心里怎么想,嘴上就怎么说,丝毫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这样往往会冒犯别人。
小卫和小张平时爱逗闷子,几天没见,一见面一个就说:“你还没有‘死’呀?”对方也不计较,回一句:“我等着给你送花圈呢!”两个人,哈哈一笑了事。
后来小王因病重住进了医院,小张去医院看望,一见面想逗逗他,又说:“你还没有死呀?”这一次,小王变了脸,生气地说:“滚,你滚!”把他赶了出去。
小王正在病中,心理压力很大。小张在病房里对着忧心忡忡的病人说“死”,显然是没考虑场合,人家怎能不反感、不恼火呢?其实,小张说这话是想逗对方开开心,只可惜他缺乏场合意识,不该在那种场合开玩笑,闹得双方不愉快。
这个事例说明,有些人说话容易惹恼人,并不是他们不会说话,而是场合观念淡薄所致。所以,对于这类人来说,当务之急在于增强场合意识,懂得不同场合对说话内容和方式的特定限制和要求,时时不忘看场合说话。
克林顿之所以能当上美国总统,与他的说话技巧有很大的关系。在1992年10月15日第二次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中,辩论现场只设一个主持人,候选人前面都没有讲桌,只有张高椅子可坐,克林顿为了表示他对广大电视观众的尊敬,一直没有坐,并且在辩论中减少了对布什的攻击,把重点放在讲述自己任阿肯色州州长12年间所取得的政绩上。克林顿的这种以柔克刚、彬彬有礼的做法,立刻赢得了广大电视观众的好感。
在最后一次电视辩论中,克林顿以潇洒的姿态、敏捷的论辩与幽默机智的谈吐大出风头。他在对布什的责难进行了有力的反驳以后,很得体地对广大电视观众说:“我既尊重布什先生在白宫期间的为国操劳,又希望选民能鼓起勇气,敢于更新,接受更佳人选。”话音刚落,掌声雷动。
充分利用特定的交际场合,可以为你增添无穷的魅力,从而使你的社交能力进一步加强。
人们的言行往往带有一定的习惯性。这种习惯性使他们说话时来不及考虑就脱口而出造成与场合的不协调。
小姜陪女友购物,在人流熙熙攘攘的商场里,女友兴致很高,从这个柜台到那个柜台,买了这件又看那件,快到中午了仍没有离开的意思,小姜有些不耐烦了。
当女友提出买一条纯金项链时,他终于承受不住了,生硬地说:“你怎么见什么买什么,我能赚多少钱啊?我又不是百万富翁!”
这句话刚出口,顾客们都朝他们看,女友本来微笑的脸顿时变了样,生气地反驳道:“怎么,我还没有花够钱呢,你急什么?我就要买!你若怕花钱的话,咱们就此分手吧!”把小姜顶得说不出话来,难堪极了。
接着,发怒的女友什么也不买了,气愤地头也不回就走了。使小姜不解的是,女友的性格本来很温顺,交往以来,从来没有发过这么大的火。
可今天为什么她的火气这么大呢?很显然,是小姜忽略了场合因素,把其惯用的说话方式用到公众场合来,用生硬的口吻指责女友,刺伤了女友的自尊心,才引得女友为维护自己的面子而表现出强硬态度。
朋友,如果你是一个心直口快的人,你必须有意识地摆脱自己口语表达上的习惯性,养成顾及场合、随境而言的良好表达习惯。在交际活动中,要选择最恰当的方式说话,以使自己的谈吐既符合场合要求,又考虑到谈话对象的接受心理,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与交际对象的沟通。
3.用善意的谎言掩饰美丽的错误
买东西是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一种生活行为。人们普遍的购物心理是,自己能够用“廉价”购得“美物”,通常那些善于购物的人都具有这样的能力,那是精明人的一种象征。也许我们做不到精明人的精明,也不一定都是善于购物者,但我们还是希望我们的购物能力能够获得别人的认可。所以,当我们购买了一件物品后,要是自己花了50元,别人却认为只需30元时,我们往往会有一种失落感,觉得自己不会买东西。相反,当我们花了30元买了一样东西后,别人认为需要50元时,我们又往往会有一种兴奋感,感觉自己很会买东西。正是这种购物心态的存在,“遇物加钱”这种说话技巧便有了用武之地。
例如,张三买了一套样式挺不错的西服,李四知道市场行情,这种衣服两三百元完全能够买得下来。于是李四便在猜测价格时说:“这套西服不错呀,至少得花四五百元吧?”张三听后一定会非常高兴,往往会笑着说:“你没想到吧,我花200元就买下来了!”
这里李四的说话方式是很有技巧性的。他在知道这套衣服基本行情的情况下,故意说高衣服的价格,从而令对方产生成就感,当然会使对方高兴啦。
“遇物加钱”这个方法很能讨对方欢心,而操作起来又很简单,你只要对对方购买的东西的价格高估就可以了。当然“价格高估”也要注意,首先你要对商品的物价心里有底,其次是不能过于高估,否则收不到好的效果。
只要是人,又有谁不希望自己永远年轻而不要过早地老去呢?所以,成年人对自己的年龄是非常敏感的。例如,你是一位刚刚三十出头的小伙子,却被别人看作是中年人了,你的心里面能高兴吗?
出于成年人普遍存在的这种怕老心理,“逢人减岁”这种说话技巧便有了讨人喜欢的“市场”啦。这种技巧的特征在于把对方的年龄尽量往小处说,从而使对方觉得自己显得年轻,保养有方等,进而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满足。举个例子,一位三十多岁的女人,你说她看上去只有二十多岁,一个六十多岁的女人,你说她看上去只有四五十岁,这种“美丽的错误”,对方是不会认为你缺乏眼力,对你反感的,相反,她会对你产生好感,形成心理上的相容。如此,你又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逢人减岁”这种技巧通常只适用于成年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假如面对的是幼儿或少年,我们用“逢人添岁”(即把对方的年龄往大处说)的技巧效果会较好,因为他们往往有一种渴望长大的心理。
总之,我们这里所说的“遇物加钱,逢人减岁”,说白了就是投其所好。当然,我们的出发点是光明正大的,我们的这种“投其所好”,无论是对自己、对对方还是对社会,都是没有害处的,相反,这种说话的技巧往往能给对方、给社会带来欢乐。对于这样的“美丽的错误”与“善意的谎言”,我们说话时运用一些又有何妨呢?
“遇物加钱”与“逢人减岁”是两种在语言交际过程中,针对人们的普遍心理而采用的投其所好和讨人喜欢的说话技巧。对方喜欢什么就说什么,是打开交际之门的钥匙。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说话的技巧非常简单,但又是非常实用的,如果能够经常恰当地使用它,一定会为你的人际关系的融洽度增色不少。
4.没有谎言,只有妙语
陈女士有一天深夜醉醺醺地回到家中,当她老公帮她脱下外套时,突然发现她上衣口袋里有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个年轻英俊的小伙子,下面还有用笔写的一行字:“从第一次相会时,你总是令我难忘。”她老公本来就爱吃醋,看到照片便勃然大怒:“照片是怎么回事,照片上的人又是谁?今晚你到哪儿鬼混去了?是不是在外边养了个小白脸?”
陈女士当时心里一惊,但表面上依然很随便地说:“嗨,今晚公司聚会,有一个男同事让我帮忙把公司的一个女孩介绍给他,但他不好意思把照片给那个女孩子,只好让我转交给她了。看你大惊小怪的,醋坛子又打翻了吧。小气鬼。”老公听她这么一说,才转怒而笑。一场风波就这样圆满平息了。因为老公知道妻子是个热心人,经常在公司里为单身的男孩女孩介绍对象。
其实,照片是几位闺中密友送喝醉了的陈女士回家时,偷偷塞进她的口袋里的,是想做一个恶作剧。本来,这种恶作剧对陈女士醋意十足的老公十分奏效,但是在陈女士的谎话下巧妙地周旋过去了。
拿破仑有一次检阅军队,按照惯例,指挥官跑步到拿破仑跟前,以非常清晰的口齿报告:“报告将军,本部已全部集合完毕。本部官兵应到三千四百四十四人,实到三千四百三十八人。请你检阅。”
拿破仑非常满意地点点头,说:“很好。”回头又对他的参谋说,“记住这个指挥官的名字,数字记得这么准确的人应该受到重用。你们以后也得向他学习,给我汇报时尽量用精确的数字说话。不要用大概、可能、也许、差不多这样的话。”
实际上,这位指挥官对到场官兵的人数并未真正掌握。这位以谎言博得拿破仑好感的指挥官,说谎的时候真是干脆利落,显得异常冷静。其实,要说话,首先就得给人以最基本的信任感,别人才能相信你说的话。
在现实生活中,不得不靠撒谎从一些难堪处境中解脱出来的时候,这种谎言是必须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的,否则人家就会对你的答案产生怀疑,使你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许多事情要想达到目的,就不能直来直去,适当地制造一点假象,才能让人际交往得以顺利地进行。
在日常的交际过程中,给谎言加点真实的“佐料”,也能够迅速地拉近彼此的距离,让你们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亲切。
一天阿亮和阿伟一道去拜访一位教授,那个教授为人严肃,平时不苟言笑。坐了半天,除了开头说了几句应酬话,剩下的只是让人尴尬的沉默。
忽然,阿亮看到教授家养的热带鱼,其中几条色彩斑斓,游起来让人眼花缭乱。他知道这鱼叫“地图”,自己也养了几条,还很得意地为朋友阿伟介绍过呢。阿伟见他目不转睛地看着鱼缸,心里纳闷,他又不是没见过,怎么这样?教授见阿亮神情专注,就笑着问:“还可以吧?才买的,见过吗?”阿伟刚想开口,阿亮却抢先说:“还真没见过。叫什么名字?明儿我也打算养几条呢!”阿伟不解地看看阿亮,心想装什么糊涂,不是上星期还对我说起过吗?
教授一听,来了兴致,神采飞扬,大谈了一通养鱼经,阿亮听得频频点头。那位教授像是遇到了知音,说说笑笑,如数家珍地给他讲每条鱼的来历、名称、特征,又拉着他到书房看他收集的各类名贵热带鱼的照片,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他们本来打算坐坐就走,不料教授一再挽留,直到晚饭后才放他们走,临走时硬塞给阿亮几尾小鱼,还一直把他们从七楼送到楼下。
一句谎话使教授前后判若两人,本来几乎陷入僵局的交谈又顺利地进行下去了,这都归功于阿亮说谎的技巧,如果阿亮就“热带鱼”的问题实话实说,那场面可能就会继续尴尬下去,教授也不会有如此高的热情。
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面对无法解释清楚的误会时,善意的谎言往往是最佳的选择,因为此时我们越解释事情就越糟糕。无关宏指的小小谎言有助于我们摆脱窘境,减少麻烦。
5.多听多看少开口
西方有句谚语说得好:“上帝之所以给人一个嘴巴,两只耳朵,就是要人多听少说。”在为人处世中,有正人君子,也有狡猾小人;既有坦途,也有坎坷。在复杂的环境下,说话不长个心眼,往往容易招惹是非,授人以柄,甚至祸从口出。俗话说:“逢人只说三分话。”当然这里的意思就是还有七分话不必对人说出。也许你会以为大丈夫光明磊落,无事不可对人言,何必只说三分话呢?惯于交际的人,经常会只说三分话。或许你认为他们不诚实,其实,你这种观点未免有些偏颇、片面。与人相处,你要认清对方是什么样的人,如果对方并不是可以无话不说的人,那么你只说三分话,就已经够多了。
1956年,苏美最高领导人举行了一次谈判。赫鲁晓夫自认为比艾森豪威尔聪明,结果闹出了不少笑话。
在谈判过程中,无论赫鲁晓夫提出什么问题,艾森豪威尔都表现得稀里糊涂,总是先看看他的国务卿杜勒斯,等杜勒斯递过条子后,他才开始慢条斯理地回答。
据此,赫鲁晓夫便认为艾森豪威尔智力很低,而认为自己作为苏联领袖,当然知道任何问题的答案,不用求助他人。赫鲁晓夫便当场讥讽道:“谁是美国最高领袖?是艾森豪威尔还是杜勒斯?”
从表面来看,赫鲁晓夫显得非常聪明、博学,常常滔滔不绝;而艾森豪威尔却显得犹豫、迟钝,缺乏一种领袖气概。但事实却正好相反。
艾森豪威尔在谈判中谨言慎行,能够及时赢得助手的帮助,从而避免出错。而赫鲁晓夫刚愎自用,闹出了诸如用鞋子敲桌子的笑话。
纵观中国历史,有些人在为人处世方面会受到很大的损失,蒙受这种灾祸的原因,归根到底莫过于说话太多。
贺若弼是隋朝的大将,其父贺若敦是南北朝时期晋国的大将,由于说话太多,得罪了宠臣而丢掉性命。临死时,他用锥子刺破儿子贺若弼的舌头,让他牢牢记住这一个血的教训。
后来,贺若弼做了隋朝的大将军后,并没有记住父亲的教训,常常为自己的官位比他人低而怨声不断,自认为自己当个宰相也是应该的。不久,还不如他的杨素却做了尚书右仆射,而他仍为将军,未被提拔,他气不打一处来,不满的情绪和怨言便时常流露了出来。
后来一些话传到了皇帝耳朵里,贺若弼被逮捕入狱。隋文帝杨坚责备他说:“你这个人有三太猛:嫉妒心太猛;自以为是,自以为别人不是的心太猛;随口胡说,目无长官的心太猛。”因为他有功,不久也就被释放了。但他还不吸取教训,又对其他人夸耀他和皇太子之间的关系,说:“皇太子杨勇跟我之间,情谊亲切,连高度的机密,他都对我附耳相告,言无不尽。”
后来杨勇在隋文帝那里失了势,杨广取而代之成为皇太子,贺若弼的处境可想而知。
隋文帝得知他又在那里大放厥词,就把他招来说:“我用高颎、杨素为宰相,你多次在众人面前放肆地说‘这两个人只会吃饭,什么也不会干’,这是什么意思?言外之意是我这个皇帝也是废物不成?”贺若弼回答说:“高颎是我的老朋友,杨素是我舅舅的儿子,我了解他们,我也确实说过他们不适合担当宰相的话。”这时因他言语不慎,得罪了不少人,朝中一些公卿大臣怕受株连,都揭发他过去说的那些对朝廷不满的话,并声称他罪当处死。
隋文帝治罪贺若弼,贺若弼苦苦哀求皇帝饶他一条命。隋文帝念其平陈有功,只将其贬为庶民。
贺若敦父子两代人,同样是因言多而坏事。所以要避免那些不该讲的话,以免招致不必要的祸端。
古人说:“言多必失。”面对你不熟悉、不了解的人,却将自己的知心话和盘托出,对方的反应也未必好。因为你所说的话,都是你自己分内的事情,对方却不一定喜欢听你的诉说。
如果你们之间关系一般,你与他促膝深谈,就会显得你缺乏素质与修养;如果你说的话和对方相关,而你又不是他的诤友,他就会觉得你没有资格与他长谈;如果你一味地诉说自己的主张,而丝毫不顾及对方的感情,你就不会真正明白对方的主张。漫无目的地高谈阔论、畅所欲言,那样有时会招致祸患。所以,逢人只需说出三分话。
美国的艺术家安迪曾经对他的朋友说:“我学会闭上嘴巴后,获得了更多的威望和影响力。”大智若愚、有学问的人通常不胡乱讲话。只有那些胸无点墨且爱慕虚荣的人才喜欢信口开河。“宁可把嘴巴闭起来,使人怀疑你浅薄,也不要一开口就让人相信你浅薄。”这是一句值得大家牢记的名言。
所以说,与人交谈,首先要学会“少说话”。
平时我们说话要先看对象是什么人。不能对谁都无所不言,无事不谈。那样,好一点的结果是对方会很厌烦你,坏的结果可能会留下话柄,给你招来祸患。逢人只说三分话,并不是什么虚伪,而是一种现实保护自我的必要。你也许会反驳:“既然人人都要学少说话,那么,说话艺术就不必细加研究了。”其实不然,少说话虽然是一种美德,但在人们的生活中,只能“少说”而不能完全不说。既要说话,又要说得精短巧妙,这便是说话的技巧。
6.会做事也要会说话
人们常说:“会说不如会做。说出来的决心比不上做出来的行动,讲出来的承诺比不上做出来的事实。”细细琢磨一下,这些话中蕴含不少深层的大哲学和大道理。
只会做不会说,等于漂亮的茶壶少了个壶嘴。而只会说不会做也是不行的,在现实生活当中,有些人喜欢说大话、说绝话,尤其是那些雄心勃勃的人。他们为了显示自己比别人卓越,总是以表决心的方式,对亲人、对朋友、对女友,甚至对自己的竞争对手,夸夸其谈,自我炫耀,不可一世。
其实,他们不明白:唱得好的,不如说得好的;说得好的,不如做得好的。你在信口开河时,往往会把你的最初意图暴露给对手。或者说,你本身可以达到的目标,也会由于你事先泄露了秘密,而遭到别人的暗中破坏,使你半途而废。到后来,只落个说说而已,做是不可能的了。更有一些人,干脆是说过了也就忘了,根本不把说过的话放在心上,不去实现承诺。最终这种光说不做的人不只会被人视为爱吹牛、说大话,而且还会留下一个言而无信的臭名声,对于这种“嘴把式”的自吹自擂者,谁还愿意与其深交呢?
有人认为,不管做什么事,完全没有必要说出来。包子有肉不在褶上,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也就行了。这样,就走入了另一个极端,他们一个心眼认为,事实胜于雄辩。
当你做成了一件事情以后,用不着你去说什么,事实自然会为你说话的。如果事实果真如此固然好,但又往往事与愿违,假若别人对你所做的工作成就,视而不见,不予理睬,这岂不成了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所以说,当你干成了一件事后,千万别默不作声,你说说自己的功劳又何妨?但是你一定要把握好这个说话的分寸。假如你干了十分的成绩,你只说五分,你那一半儿累肯定是白受了,一般人是不理会你的谦虚的;相反,干了五分的活儿,你却说成十分,那你就夸大其词了,有时同事嘴上不说什么,但心里肯定不舒服,说不定会瞅个机会到领导那儿数落你一通。这样你的工作非但未赢得别人的好感,还落了个人品不好的坏名声,真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了。
还有我们经常看到那些本身并不显赫的人,为什么会在人们不知不觉中,一步一步地攀上权力的高峰呢?那些本来资金并不雄厚的人,为什么会在市场中战胜比自己强大的对手,成为人们羡慕的大老板呢?当人们追问起这些问题的时候,当记者采访这些成功人物的时候,当镜头对准这些当代名流的时候,大家都以为这些人身怀绝技,会说出什么秘诀来。
然而,他们会淡淡一笑,说道:“成功没什么秘诀,只不过是老实本分地去做事情罢了。”或者用调侃的口吻告诉人们:“我只不过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你看,他们说的话该是多么的谦虚啊!可是,又有谁因为他们说了这么句谦虚的话而忽略了他们所做出来的成就和所取得的成功呢?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只要你肯去做,也就有了“可能”的结果。
人有老实和奸猾之分,实在的人做事只干不说,奸猾的人做事只说不干。在现实中,太实在和太奸猾的人都不会受欢迎。只干不说,等于茶壶没嘴儿,只说不干,等于“嘴把式”,只有懂得把握说与干的尺度,但又不失一些技巧才能赢得更好的结果。
7.社交上绝对禁忌的话
正如说话要讲求技巧一样,社交场合中的说话也是要讲求禁忌的。我们不仅要掌握说话技巧,还要注意谈话的禁忌,避免误闯雷区。
现代人的生活富于变化,也非常忙碌,随着人们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交往频率也在不断加快,交谈在建立和协调人际关系方面的比重也越来越重要。
社交场合的谈话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让人愉悦的,另一种则是让人厌烦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谈话受人欢迎,能轻松地与人交谈。
在社会中与人交际,说话要有所禁忌:
(1)不要喋喋不休
喜欢抱怨别人的人,给人的印象就像沿街乞讨的乞丐。他们与人见面后,张口就说“我的命运太差”,闭口就说“我的工作实在让我心烦”,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不快之事不断向别人倾诉,常常哀叹上天对自己的不公。
其实,每个人都有烦恼与忧愁,但是不能对别人过分地唠叨与抱怨。过度的抱怨,只能引起他人的厌烦,而得不到他们的理解与同情。
(2)不要枯燥无味
有一些人说话枯燥乏味,没有一点儿波澜和惊奇的渲染,这也不会博得别人的好感。他们通常观念陈旧、言语单调,一旦开口说话,就会使别人感到厌烦与繁琐。这些枯燥干涩的话,很容易让聆听者失去耐心。
(3)不要有说教色彩
有些人往往会自认为自己的身份、地位和年龄比别人高,在内心产生很强的优越感,觉得自己比别人经验丰富,比别人了解得多,因此在谈话时常带有说教色彩。
当然,并不是说教不可取,有时也确实需要向别人发出正确的忠告,说服教育别人,但要注意方法。要避免目空一切,要拿出鲜明、生动、形象的事例让别人乐于接受,心悦诚服。
(4)不要自我吹嘘
与其自吹自擂,还不如礼貌谦逊。妄自尊大地夸耀自己,会使别人对你产生反感。
喜欢自我吹嘘的人,经常会说一些天花乱坠的事情,这些事情也许暂时会引起人们的兴趣,但时间一长,几乎每句话中都会出现一个同样的字——“我”,这个字重复多次,别人就会感到厌烦。
喜欢自吹自擂、妄自尊大的人最终会给别人留下庸俗浅薄的印象,会逐渐疏远自己与他人的亲密程度。
(5)不要言而不实
言而不实的人说话很少算数,常常是嘴上一套,做事又一套,往往与事实本身不符。这样一来,天长日久就会使别人对他失去信任。
有些时候,言而不实的人未必说的都是假话,一般情况下是确有其事,只不过话从他嘴中说出来就走了样,不是夸大其词,就是多有虚构。因此,对言而不实人的谈话,你只能随便听听,必要时还要亲自调查一下,以便获得准确、贴切的信息。
(6)不要尖酸刻薄
有些人自认为伶牙俐齿,言语逼人,攻击力非常强,而且时常伴有冷嘲热讽,遇事不留情面,实际上他只是言语尖酸刻薄。
言语尖酸刻薄的人,通常会因为一句话就失去别人的信任。人与人最好能够平等相处,没必要用尖酸刻薄的言语去伤害人心。言语刻薄的人不易改掉这种说话方式,这与他的修养、气质、性格都有关系。这些人通常自私、冷漠、无情。
(7)不要凡事都争辩一番
有些人说话好像故意与别人争论,并不是为了真理而争论,而是为了争论而争论。不管别人的观点是对还是错,他总要拿出不同的或相反的观点与别人争论,似乎这样做很有趣。把这种人称为“争论狂”一点儿都不夸张。
“争论狂”总会使每一次谈话都转化为辩论,在辩论过程中,他们毫不控制自己好斗的个性,经常与别人争论得面红耳赤,唾沫飞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当中遇到的事情,没有几件是值得我们非要去争辩取胜的,如果你偏要这样做,那你的精力和时间会不值一钱,更不要说到感情的损害了。
那样的话,你一点好处也得不到,相反害处会随着增多:你损害了别人的自尊,别人对你产生反感;会使你很容易犯下专挑剔别人错误的恶习,你将因此失掉所有的朋友。
自古以来,尊重别人就是谈话艺术最起码的必需条件。专门为难对方,逞一时之快,于人于己都无好处。你不想让别人损害你的尊严,你也绝对不能损害别人的自尊心。
我们要想成为一个能说会道的人,就要做到三思而后说。如果说得不合时宜,闯入了说话的禁区,很可能会使你遭受尴尬和报复。掌握了社交场合说话的规则和技巧,会使你进退自如、如鱼得水,从而赢得良机。
8.用真心说假话
说到谎言,只要是善意,多多益善。比如:一天清晨,王小姐离开下榻的酒店,坐上的士,对司机说:“去昆仑饭店。”
司机说:“国都,丽都,首都,王都,新大都等,我全知道,您要去的昆仑,我更知道。”
王小姐心想这是个幽默的司机,还没有来得及说什么,他又开口了:“小姐,你是干什么的?”
“你看我像干什么的?”
“像老板。”
“我才不要当老板啦,多累。”
“累?开车的,没有客人急,有了客人累。开餐馆的,没有客人急,有了客人累。什么时候不累,去见马克思就不累了。”这个司机从反光镜看了王小姐一眼,又说,“姑娘,你十七八岁的时候,一定很好看。如果我还年轻,一定会站在马路上追你。”
“我现在可早结了婚啦!还有两个孩子呢!”王小姐笑着说。
“结婚啊,你听过没?结婚是错误,离婚是醒悟,没有孩子是废物,有了孩子是失误,再婚是执迷不悟。”王小姐不知道他从哪里听来这么一长串笑话。
不一会儿,王小姐的目的地到了。下车时,司机又说了:“你笑得这样阳光灿烂,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再见到你。”
你说这位司机说的是实话还是谎话?其实,赞美的真假并不重要,说者高兴,听者更高兴,不要太认真。彼此没有伤害,你好,我好,大家好,这个世界不就更和谐嘛。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难免会遇上尴尬困境的时候,这时,如果我们能恰到好处地运用说谎的技巧去赞美,说不定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美国费城电力公司有一个电器推销员,他曾到农村去推销电器,去了很多次都没成功,他这次准备改变策略。一家经营鸡蛋生意的人家,户主是个上了年纪的老妇,对方一见是电力公司推销电器的,就赶紧关门。这个电器推销员一看事情不妙,就巧妙地撒了一个谎:“很抱歉,打扰您了。我知道您对用电不感兴趣,所以我这次来不是做生意的,而是买鸡蛋的。”老人将信将疑,电器推销员又继续编造自己的谎言:“我看见您喂的道明尼克种鸡很漂亮,想买一打新鲜的鸡蛋回城。”
听到他这么说,老人家也耐着性子跟他搭起话来,并问道:“你大老远地跑来就为买鸡蛋?”电器推销员充满诚意地继续说着自己的谎言:“因为市场上卖的蛋是白色的,做蛋糕不合适,我的太太就要我来买些棕色的蛋。”
这时候,老妇人走出门口,态度很温和地跟电器推销员聊起了鸡蛋的事。但电器推销员这时便指着院子里的牛棚说:“老人家,我敢打赌,你丈夫养牛赶不上您养鸡赚钱多。”
老妇人的心被说乐了,的确如此,但是她丈夫总不承认这个事实。于是她将电器推销员视为知己,带他到鸡舍参观。电器推销员能说会道,说的话句句入耳,趁此机会,推销员开始说出自己的实话了:“如果用电灯照射,鸡产的蛋会更多。”在谎言的赞美下,老妇人好像忘记了自己本来是打算拒绝购买电器的事,反而问电器推销员用电是否合算。当然,她得到了完满的解答。两个星期后,电器推销员接到了老太太电话,要购买鸡舍使用的电器。
从这个实例来看,如果电器推销员开门见山要老太太买电器,一定会触动老太太的倔脾气,因此他先巧妙地撒了一个谎,用赞美打开老妇人的心扉,然后以拉家常的方式,说一些恭维的话,很自然地扯到了用电的问题,说明用电灯照射,鸡产的蛋会更多。电器推销员的“花言巧语”博得了老妇人的信任,使她主动提出要使用这个电力公司的产品。
当事情陷入困境时,我们一味地懊恼、诅咒都是于事无补的,如果我们要想得偿所愿,记住,使用善意的谎言好好地赞美对方一番,往往是我们取得胜利的最佳武器。
9.打死也不当“炮筒子”
对于说话的技巧,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我们要明白一点,直爽并不等于言语毫无顾忌,只图一时之快,不讲方式方法。而那些因说话直而得罪人的人,问题就出在方法上。有的人说话不分场合,比如批评别人,虽然你心地坦然,毫无恶意,但因为没考虑到场合,使被批评者下不了台,面子上过不去,一时难以接受。对方的自尊心被伤害,当然会对你有意见。
再有一种情况,可能平时说话时没有注意,触动了别人的短处或隐私,无意之中也得罪了人。
一旦知道自己说话直得罪了人,就要找机会真诚地向对方道歉,取得谅解。如果你是在公共场合伤了他的自尊,你不妨在原来听到的人都在场的情况下,巧妙地以意义相反的话抵消前面话的副作用,对方见你已经改正错误,自会谅解你。
不过,如果你一向说话很直,经常得罪人,你千万不要靠道歉来取得别人的原谅,因为如果你经常伤害一个人,又经常向他道歉,他一定会认为你是口是心非的或是有意伤害他。
你不妨回过头来检查一下自己:是不是忽略了场合,说话方式是不是触及了别人的隐私?同样是提意见,为什么不以好的方式达到预期的效果呢?说话时先为对方着想,不要动辄以教训的口吻指责别人,要注意维护对方的自尊。这样你就会成为一个受欢迎的直率的人。
另外,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不能在背后议论同事,即使你的领导已主动开了头。
“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这话虽然说得有些绝对,却也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大多数人都多多少少地在背后说过别人,只是所说的是好话还是坏话就无从考证了。不过有一点,经常在背后说别人坏话的人,肯定不会是受欢迎的人。因为凡是有点头脑的人,都会自然而然地这么想:这次你在我面前说别人的坏话,下次你就有可能在别人面前说我的坏话。这样一来,你在别人的印象中就不可能好到哪里去。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别人在你面前说另一个人的坏话,对此,你就得端正态度,用辩证的思维去考虑这种情况,把握好应对的分寸。
另外,有些话不可说过头,讲话宜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例如,提建议或意见时,不宜伤人自尊,同时又能使人接受,所以就不能直接指出他人的缺点而不给对方留下情面。
俗话说:“臭棋篓子下棋,越下越臭,炮筒子说话,越说越糟。”由于性格直爽进而连说话也直言无讳的人,往往最容易得罪人。看不惯,就背后大加议论一番,看到问题,就当面直言指责,这样的说话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合时宜的。同样是直爽性格的人,有的人处处受到欢迎,而有的人却处处得罪人,人们都不愿意与他交往。炮筒子说话越说越糟,我们不可不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