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地做事,更要做正确的事
正确地做事,更要做正确的事,这不仅仅是一个重要的工作方法,更是一种很重要的工作理念。任何时候,对于任何人或者组织而言,“做正确的事”远比“正确地做事”重要。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在《有效的主管》一书中简明扼要地指出:“效率是‘以正确的方式做事’,而效能则是‘做正确的事’。效率和效能不应偏废,但这并不意味着效率和效能具有同样的重要性。我们当然希望同时提高效率和效能,但在效率与效能无法兼得时,我们首先应着眼于效能,然后再设法提高效率。”
多么经典的论述!请注意,在这段论述中,彼得·德鲁克提出了两组并列的概念:效率和效能,正确做事和做正确的事。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企业的商业行为,还是个人的工作方法,人们关注的重点往往都在于前者:效率和正确做事。但实际上,第一重要的却是效能而非效率,是做正确的事而非正确做事。正如彼得·德鲁克所说:“对企业而言,不可缺少的是效能,而非效率。”
“正确地做事”强调的是效率,其结果是让我们更快地朝目标迈进;“做正确的事”强调的则是效能,其结果是确保我们的工作是在坚实地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换句话说,效率重视的是做一件工作的最好方法,效能则重视时间的最佳利用——这包括做或是不做某一项工作。麦肯锡卓越工作方法的最大秘诀就是,每一个麦肯锡人在开始工作前必须先确保自己是在“做正确的事”。
“正确地做事”与“做正确的事”有着本质的区别。“正确地做事”是以“做正确的事”为前提的,如果没有这样的前提,“正确地做事”将变得毫无意义。首先要做正确的事,然后才存在正确地做事。试想,在一个工业企业里,员工在生产线上,按照要求生产产品,其质量、操作行为都达到了标准,他是在正确地做事。但是如果这个产品根本就没有买主,没有用户,这就不是在做正确的事。这时无论他做事的方式方法多么正确,其结果都是徒劳无益的。
正确做事,更要做正确的事,这不仅仅是一个重要的工作方法,更是一种很重要的管理思想。任何时候,对于任何人或者组织而言,“做正确的事”都要远比“正确地做事”重要。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言,“做正确的事”是由企业战略来解决的,“正确地做事”则是执行问题。如果做的是正确的事,即使执行中有一些偏差,其结果可能不会致命;但如果做的是错误的事情,即使执行得完美无缺,其结果对于企业来说也肯定是灾难。
对企业而言,倡导“正确做事”的工作方法和培养“正确做事”的人与倡导“做正确的事”的工作方法和培养“做正确的事”的人,其产生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保守的、被动接受的,而后者是进取创新的、主动的。
保证工作高效能,我们要正确地做事,更要做正确的事。以下是一些参考方法:
1.找出“正确的事”
工作的过程就是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过程。有时候,一个问题会摆到你的办公桌上让你去解决,问题本身已经相当清楚,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很清楚,但是,不管你要冲向哪个方向,想先从哪个地方下手,正确的工作方法只能是:在此之前,请你确保自己正在解决的是正确的问题——很有可能,它并不是先前交给你的那个问题。
2.开始时就怀有最终目标
每一件事和每一项工作都会有其特定的最好结果,这个最好结果就是我们做一件事和一项工作所期望达到的最终目标。在开始做事之前,只要明确地记住了最终目标,就能肯定,不管哪一天干哪一件事都不会违背你为之确定的最重要的标准,你做的每一件事都会为这个最终目标作出有意义的贡献。
如果没有目标,就不可能有切实的行动,更不可能获得实际的结果。高效能人士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他们往往在做事之前,就清楚地知道自己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清楚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哪些事是必须的,哪些事往往看起来必不可少,其实是无足轻重的。他们总是在一开始时就怀有最终目标,因而总是能事半功倍,能卓越而高效。
3.编排行事优先次序
一个人在工作中常常难以避免被各种琐事、杂事所纠缠。有不少人由于没有掌握高效能的工作方法,而被这些事弄得筋疲力尽、心烦意乱,总是不能静下心来去做最该做的事,或者是被那些看似急迫的事所蒙蔽,根本就不知道哪些是最应该做的事,结果白白浪费了大好时光,致使工作效率不高、效能不显著。
4.精心确定主次
做要事而不是做急事的观念如此重要,但常常为我们所遗忘。必须让这个重要的观念成为我们的工作习惯,在每开始一项工作时,都必须首先让自己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事,什么是我们最应该花精力去重点做的事。
5.了解事情的四个层次
我们每个人每天面对的事情,按照轻重缓急的程度,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层次,即重要且紧迫的事;重要但不紧迫的事;紧迫但不重要的事;不紧迫也不重要的事。
(1)重要而且紧迫的事情。这类事情是你最重要的事情,而且是当务之急,有的是实现你的事业和目标的关键环节,有的则和你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们比其他任何一件事情都值得优先去做。只有它们都得到合理高效的解决,你才有可能顺利地进行别的工作。
(2)重要但不紧迫的事情。这种事情要求我们具有更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从一个人对这种事情处理的好坏,可以看出这个人对事业目标和进程的判断能力,因为我们生活中大多数真正重要的事情都不一定是紧急的。比如读几本有用的书、休闲娱乐、培养感情、节制饮食、锻炼身体,这些事情重要吗?当然,它们会影响我们的健康、事业还有家庭关系。但是它们急迫吗?不。所以很多时候这些事情我们都可以拖延下去,并且似乎可以一直拖延下去,直到我们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重视,没有早点来着手重视解决它们。
(3)紧迫但不重要的事情。有这样的事情吗?当然,而且随时随地会出现。本来你已经洗漱停当准备休息,好养足精神明天去图书馆看书时,忽然电话响起,你的朋友邀请你现在去泡吧聊天。你就是没有足够的勇气回绝他们,你不想让你的朋友们失望,然后,你去了。次日清晨回家后,你头昏脑涨,一个白天都昏昏沉沉的。你被别人的事情牵着走了,而你认为重要的事情却没有做,这或许会造成你很长时间都比较被动。
(4)既不紧迫又不重要的事情。很多这样的事情会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它们或许有一点价值,但如果我们毫无节制地沉溺于此,我们就是在浪费大量宝贵的时间。比如,我们吃完饭就坐下看电视,却常常不知道想看什么和后面要播什么,只是被动地接受电视发出的信息,往往在看完电视后觉得不如去读几本书,甚至不如去跑跑健身车,那么刚才我们所做的就是浪费时间。其实你要注意的话,很多时候我们花在电视上的时间都是被浪费掉了。
6.把重要事情摆在第一位
工作是要有章法的,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分轻重缓急,这样才能一步一步地把事情做得有节奏、有条理,达到良好效果。我们永远应该将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放在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之前做,不要让一时的紧急迷失了你的视线。高效能地工作,就要去做最重要的事情。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Do It Right The First Time,简称DIRFT)”是著名管理学家克劳斯“零缺陷”理论的精髓之一。第一次就做对是最便宜的经营之道!
到中国一汽大众的现代化车间参观过的人,都会在感叹那里汽车流水线现代化的同时,发现在车间的醒目位置上,有一排巨幅广告——“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初看之下,众皆哗然。怎么这么“现代”的车间里,竟然会有这么“不客观”的理念?这样的广告,不禁让我们思考: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可能性到底多大?
静下心来想一想,不禁为一汽大众的理念所折服:
要把事情做对,需要多少次?是四次,还是三次?最好是几次呢?当然是——一次!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是对员工的期待,它时时刻刻警醒员工们,要尽最大的可能,在接手每一件事情时,抱着“一次就做对”的信念。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是对“质量”品质的要求,只有“第一次就做对”,才能尽可能减少废品,保证质量。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需要员工有扎实的职业技能基础,需要员工对“第一次”从事的工作有充分的准备。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这几乎是每个企业对员工最基本的要求。但在工作中,有时即使是最简单的工作,还是有人一再出错。
某广告公司的员工就犯过这样的一个错误,在为客户制作的宣传广告中,将客户的联系电话中的一个数字弄错了。当他们把制作的宣传单交给客户时,由于时间紧,第二天就要在产品新闻发布会上使用它,客户没有详细审核就接收了。直到新闻发布会结束后,在整理剩下的宣传单时,才发现关键的联系电话有错误,而这样的宣传单已发放了5000多份。
客户一怒之下,向广告公司要求巨额赔偿。由于错在己方,而且客户召开新闻发布会的费用的确巨大,无奈之下,广告公司只好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了赔偿。但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这件事情传开后,广告公司便在客户中失去了信誉,渐渐没有生意可做了,因为没有人再敢把自己的业务交给他们去做,害怕再出差错给自己造成麻烦和损失。
一次小小的失误,就把一家本来极有前途的广告公司打垮了。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假如广告公司的员工在工作中能细心点,能一次就把事情做对,那么,这样的现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虽然企业如此要求自己的员工,但是,部分员工却错误地认为这个要求太苛刻,不近情理,因为“我们都是凡人,怎么可能不犯错误呢”,有的员工甚至认为在工作中出现一点小错是很正常的。比如,生产工人认为一个零件不合格,对公司并不能造成什么明显的损失,没有必要小题大做,因为规章制度中就允许合理的损耗。
但是,在很多成功的企业里,“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须的。
在麦当劳,炸鸡腿、鸡翅的时间是用秒来控制的。少一秒,鸡肉没熟透,多一秒,鸡肉会显老。也就是说,无论多一秒还是少一秒,都会影响鸡肉的口感。因此,每个麦当劳员工都必须一次做对,因为顾客还在服务台前等着。福特公司也如此要求员工。在整条流水生产线上,每一个零配件生产出来之后,马上就被送去组装,因为没有库存,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导致全线停产,所以必须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没有任何回旋或找借口的余地。
第一次没把事情做对,不仅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还会给上司和同事带来工作上的不便,严重时还会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或形象损失。对于上司安排你去做的事,你不去做,上司就要去做;你做不到位,上司就要返工。从管理角度来说,公司花了高薪聘请你的上司,成本是你的10倍以上,从经济意义上来说,他花1小时能做好的事,你花1天的时间做好也值。同样的道理,一件小事,你花了1小时做完交给了他,当他发现了不完善的地方,再去补充、修改,花半个小时,如果这样,还是你费半天时间把事情第一次就做好要合算。你把小事做到位了,他的工作效率就提高了。
所以,只要在工作完成之前想一想出错后可能给自己和公司带来的麻烦、造成的损失,就应该能够理解“一次就把事情做对”这句话的重要性。
专注于有效的工作,把工夫用在点子上
每一个企业、每一个老板都有自己的发展目标。作为企业的一名优秀员工,必须与公司制定的目标保持步调一致,才能把握自己努力的方向,为企业创造财富。
美国的时间管理之父阿兰·拉金说过,“勤劳不一定有好报,要学会聪明地工作”。拉金先生的意思是,一个人只靠忙并不能保证取得好的结果,只有善于掌控时间,能够时刻忙于要事的人才能够取得好的结果,成为工作和辛勤劳动的受益者。
能够时刻忙于要事,是一个人提高工作效能的关键。区别一个人工作效能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不是看他工作有多么努力,而是要看他能不能时刻忙于要事,是不是忙在点子上。
有这么一个小故事,生动地反映了时间与工作效能之间的关系。
在一节课上,一位教授在桌子上放了一个装水的瓶子,然后又从桌子下面拿出一些正好可以从瓶子口放进瓶子里的鹅卵石。教授把石块放完后问台下的学生:“你们说这瓶子是不是满的?”
“是!”所有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
“真的吗?”教授笑着问。然后又从桌子底下拿出一袋碎石子,把碎石子从瓶子口倒进去,摇了摇,又倒进去一些,然后又问学生:“你们说,这瓶子现在是不是满的?”这时他的学生们不敢回答得太快。最后班上有位学生怯生生地回答道:“也许没满。”
“很好!”教授说完后,又从桌子下面拿出一袋沙子,慢慢地倒进瓶子里。倒完以后,再次问班上的学生:“现在你们再告诉我,这个瓶子是满的,还是没有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