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说过,老年才是自我的真正开始,你也该借此机会享享清福了,儿孙自我儿孙福,你该放手的就放手,别把儿女的责任往自己身上揽,别为儿女的工作操碎心,也别再为儿女的婚嫁累坏了身,愿你多为自己想想,拿回生命的主动权,找回自己年轻时的梦,过一个快乐、充实、多彩的晚年……
老爸老妈:
你们好!想跟你们说说上个月在我身边发生的一件事,让我感想颇多……
记得那天天气十分闷热,人们晚饭后都出去散步乘凉。邻居王大妈家六岁的小孙子总是在奶奶家居住,他的生活基本上是由奶奶照顾着,因此小孙子和奶奶有着深厚的感情,更十分依赖奶奶。那天晚上,孙子吵着、闹着让奶奶带他去看喷泉,王大妈就带他去了。孙子和小朋友们在喷泉附近玩得不亦乐乎,回家时孙子说他累了,让奶奶背着,夜色已深,奶奶眼神不太好,再加上四周闪烁的霓虹灯晃花了眼,从台阶下来时一脚踩空了,在那突发的一瞬间,人的本能意识和条件反射应是双手去撑地,以防止头部和脸部着地,可是王大妈背搂孩子的双手却丝毫没有挪动,而是依然紧紧地背搂着孙子,结果可想而知,她的脸部着实地趴在了水泥地面上。那一幕真是惨不忍睹,她的面部血肉模糊,而小孙子始终在她的后背上,安然无恙。
王大妈的此举不仅仅是出于对小孙子的疼爱,也是出于对儿女们的爱及责任,她宁愿自己受伤,也不想让孙子受到丝毫的伤害。想想她一生为儿女们操劳,总算儿女们成家立业,结婚生子,本该是安享晚年的时候,还得承担起看管小孙子的义务,这难道不是当今社会很普遍的现象吗?一个人的一生似乎就是为了孩子而活着,从孩子出生、上学、立业、成家、生子,哪一步不凝聚着父母的血汗呢?总算熬到安度晚年的时候了,却还要看管第三代,为儿女们承担本应是他们应尽的责任,有的甚至在临终时还放心不下,闭不上双眼,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
老爸老妈,我不想你们像王大妈那样操劳,儿孙自有儿孙福,该撒手时就撒手,别把儿女的责任往自己身上揽,没事多给自己找找乐,你们二老也该享享清福,安度晚年了,你们二老也要真正地为自己活一回啊!愿二老开心每一天。
爱你拉的女儿
你还在为别人活吗
乾坤扭转不了,被动总可改变
有的人认为,自己退休了,人也老了,离天越来越远了,离地越来越近了,轻视生存价值,在生活中渐渐迷失了自己,找不到以后人生的航向,常常失落悲观。许多人退休后任子女摆布,子女叫干啥就干啥,宁愿当保姆,整日为着三餐转,与外界隔离,专为儿孙做家务。有的退休者把财产全部交给子女支配,由于财物的管理权不在自己手上,自己很难开口跟子女要钱,一切处于被动之中。这样的生活给一些人带来了一系列心理和生理逆差,使之无所适从。许多退休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因而产生情绪焦虑,多愁善感,对生活感到厌烦,以致失去生活乐趣和生存意义。退休后的被动生活,常常使他们感受不到生活的乐趣,常因情绪失衡,引发各种身心疾病,因此,建议退休老人不要被别人左右,拿回主动权,晚年找回自己青春的梦,丰富、充实退休后的人生。
该放手时就放手
中国的父母疼子女是出了名的,自己能省就省,只求子女过上好日子,最好自己过世后还能给子女留下一笔丰厚的遗产。这似乎成了父母的义务。
父母们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若有个儿子,在城市则要给他买套房,在农村,尽全力就给他盖一栋;若是女儿,就要给她存笔钱,办嫁妆。否则就对不起子女。
受这种传统意识影响,老人们到了晚年还要四处奔波,不得安宁,能多挣点就多挣点。
老年人这种过分在意遗产的态度,不但有损自己晚年的生活质量,也未必有利于子女的成长。林则徐说得对:“子孙若我,留钱干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干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古往今来,子女们为庞大家产你争我夺对簿公堂的事并不罕见。有句老话说得好:“家有藏书能教子,遗金满堂常作灾。”
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式的老人,你应该学习朱德同志,把遗产都交了党费,淡化遗产意识,有就留点,没有也就算了。别把给子女留份家产当做必须完成的任务,说实在的,你生他养他,替他操了那么多年的心已很不容易了,何必还要在晚年把自己搞得那么辛苦呢?
1子女的工作你莫操心
当子女面临下岗危险时,有些老人会怨自己无能,无法给子女安排一个好工作,若自己有钱有势,子女又何必那么辛苦呢?其实这根本就不是你的事,儿女大了就应该到社会中去搏击风波,你还能管他一辈子吗?也不应该管他一辈子,你没必要自责。
社会上有权有势的父母为自己儿女安排工作的现象是有,你看了也许会感到心理不平衡。但不经过奋斗就能坐享其成的人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人还是和你我一样是普通人,需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营造自己的生活。既然别人可以,你也可以,你的子女当然也可以。
子女们都还年轻,即使下了岗,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再上岗,也许还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呢!比起那些中年下岗还要负担家中老小生活的人要幸运得多。你也要少为子女的工作操心,毕竟生活的五线谱需要自己来画,不是吗?
2儿女的婚嫁你别忙活
若子女到了婚嫁年龄还未有婚嫁迹象时,老人们就要开始忙了。对子女旁敲侧击不说,还找媒人安排一场接一场的相亲,真有“皇帝不急,急死太监”的味道。
其实这些事本不必你太操心的。子女有子女的打算,你这样替他们张罗忙活,你们的心情做儿女的都能够理解,但你这样瞎忙活未必是好事,没准还帮了倒忙,把儿女有条不紊的生活弄得一团糟。
若你想早点抱孙子,可以直接和子女谈谈,可别催得太紧,那样会引起子女的抵触心理或反感情绪。
对于儿孙子女,老年人总是过分牵肠挂肚,常会使身心陷入过度疲倦之中,从而加速衰老。其实,老年人的这种操心大多是“操空心”。孩子们成人后,倘若对他们仍然像小时候那样事事关心,处处不放心,对他们反而是一种束缚,造成年轻人的逆反心理,有时甚至成了两代人矛盾的源头。所以老年人可以为晚辈出出点子,想想主意,但不要包办代替,应该放心让他们自己去干,不要过多干涉。要相信年轻人总会成熟起来,毕竟你不能管他们一辈子,越早放手,他们可以越早学会独立生活的本领。
尽快适应你的角色转变吧
退休后,角色转变的不适
有人几十年都把工作当生命,平时从来没有星期天、节假日,退休后每天都成了星期天。过去是处于社会舞台中心的“忙人”和“要人”,现在却成了社会边缘的闲人一个,谁都难免会感到茫然和不知所措。
和普通工人相比,担任过一官半职的人由于落差更大,失落感就更强了,收入和待遇随之减少,坐车也不太方便了,于是便尝到了“世态炎凉”的滋味。
对大多数老年人来说,离退休后往往会遇到以下适应性障碍:
1思想上不适应
对于离退休后各方面情况的变化,不少老年人不能正确认识与对待。因此,对这种社会环境不适应,对于从紧张忙碌的工作中退下来而感到不知所措,空虚、失落油然而生,抑郁忧伤、沉默寡言、多愁善感、焦虑不安、闷闷不乐,思想上难以适应。
2情绪上不适应
老年人在离退休后,生活节奏明显放慢,与原来的朋友、同事逐渐疏远不见面了,这时极度悠闲沉寂、无所适从的心理情绪逐渐滋长,进而产生失望、沮丧、冷漠、焦虑、怨恨等多种负面情绪,这种负面情绪会严重地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一些心身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会相继出现。
3生活上不适应
老年人在离退休后原有的生活规律被打破,不用按时按点上班了,由原来忙而不乱的紧张状态进入到一种清闲自在、无拘无束的松弛状态中,这对于一个生活作风严谨、责任心强、习惯于忙忙碌碌生活的老年人来说,无疑会产生一种无用感,认为自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已经被社会所抛弃,并因此而感到茫然若失,没有寄托,无所事事。
4习惯上不适应
老年人在几十年的勤奋工作中,在心理上及生理上已经形成了习惯,即有节奏的、按部就班的生活规律,这种习惯已经在大脑中建立了一个固定的生活模式,并形成了一种较为牢固的条件反射。一旦放弃这几十年中形成的习惯,突然转向闲散松懈而无规律的家庭生活,往往会有习惯上的不适应。
5社会角色的不适应
一般来说,老年妇女比较容易适应这种角色的转变,而部分老年男性适应角色转变较为困难一些,特别是在离退休之前是受人尊敬与爱戴的领导干部,由原来的身居要职的权威性角色变成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地位变了,角色也变了,也许不像以前那样再发号施令了,故往往一时适应不了。
6人际关系上不适应
老年人在离退休后,其人际关系发生了以下变化:由集体的大范围而转向家庭生活的小圈子;由接触的人多,变成接触的人少、事少;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昔日门前车水马龙、室内高朋满座、谈笑风生,如今门可罗雀、无人登门、冷冷清清。
退休后的角色如何摆正
老年人面对如此之多的角色转变,该如何摆正自己的角色定位呢?专家认为老年人适应自己的角色转变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1树立坚定的生活信念
离退休后的老年人一定要消除无用的悲观心理及消极情绪,树立坚定的信心,重新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活到老,学到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工作和活动,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安排好富有意义的生活和学习。
2生活起居要有规律
有规律的生活对人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要,老年人也不例外。离退休老年人因为摆脱了忙碌的工作,进入一个轻松自由的休养环境,有些老年人生活变得不规律起来。所以,离退休后老年人也需要给自己安排一个切实可行的作息时间表,按时活动,按时学习,读书看报,井井有条,这样可消除失落感和孤独感。
3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
老年人可参加一些文体活动,如唱歌、跳舞、打太极拳、舞剑、打球、下棋、写字、作画、垂钓、养花、养鸟,这样可以陶冶情操,分散注意力,忘却孤独寂寞,帮助解除烦恼,驱除孤寂。
4改变旧有的生活环境,扩大人际交往
老年人要多参加集体活动及各种公益活动,打破自我封闭的局面,并在人际交往中开阔自己的眼界,在交往过程中要学习他人良好的性格,为自己性格的改造创造良好条件。要多交几个性格开朗的朋友,遇事多与朋友协商,取得朋友的热情帮助,而不要闷在心里。
5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消极情绪对老年人的健康十分不利,虽然老年人喜欢怀旧,但在怀旧的同时易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所以老年人应为未来光明的前景而欢欣,并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老病死或其他不顺心的事。
拿回本属于你的生命控制权
从今天起“为自己而活”
现在的中老年朋友都是在一种很封闭的环境中走过来的。年少时,大都经历了苦难,工作后又开始投入到一种革命化的工作环境之中,习惯了服从领导,听从安排,接着就是结婚成家,为人父,为人母,孩子又成了其生活重心,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坚位置,既要工作养家,又要尽忠尽孝,好像从来就没有过可以替自己着想的机会。如今,恐怕连自己掌握自己生活的想法都没有了,似乎完全失去了自我。
随着时间的变迁,子女们大多都已成家,你们也都年过半百。退休让你们重新拥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本来可以好好计划一下自己真正的生活,享受一下自由自在的快乐,但是已经习惯了听从环境和压力的驱使,反而现在感觉无所事事、生活无望了。
其实,自己掌握自己的人生也是一种能力,它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始终不变的,这种能力也必须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锻炼才能获得,才能运用得更好。
从现在起,树立起一种“为自己而活”的思想观念,希望你们活得更好,身心更健康。
把错过的东西找回来
中老年朋友在以前工作时,有许多渴望去做却没有时间做的事,现在退休了,终于自由了,取得了安排自己生活的主动权,怎么反而会无所适从了呢?
退休后,老年人拥有了真正的自我,也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就有责任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有必要重新发挥自身的潜力,努力找到自己真正梦想拥有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