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093300000007

第7章 最早去美国的中国人

1840年代,随着加利福尼亚等地金矿的发现,中国劳工开始移民美国,加入了西海岸淘金者的行列。到1851年底,这样的淘金客人数已多达大约25000人。在这股来势汹涌的移民潮之前,有没有中国人踏上美利坚的土地呢?也还是有的,从各种零星资料中可以得知,前此有若干零星的先行者,他们活动区域主要在美国的东海岸。

中美之间的直接交往开始于1784年,这一年一艘名为“中国女皇号”的商船于2月22日离开纽约,同年8月28日到达广州,次年5月12日返回纽约,共投资12万美元,获利3万美元,利润高达百分之二十五。跟中国人做生意可以赚大钱,这一消息传出去让商人们极为兴奋,纷纷行动起来,致力于对华贸易这一大为有利可图的事业。最早去美国的中国人正是跟着这样的商船漂洋过海来到新大陆的。

第一艘将中国人带到美国的商船是“智慧女神号”(Pallas),当时它主要在印度和中国之间进行贸易,但是当“中国女皇号”的消息传来之后,船长奥多奈尔(John O'Donnell)立刻决定将在中国购买的茶叶、生丝等商品直接运往美国。为了完成这次环绕地球半圈的长途航行,他招募了一些印度水手和3名中国人。“智慧女神号”绕过好望角,穿越大西洋,于1795年8月9日到达巴尔的摩。上岸之后,奥多奈尔重利轻义的本性立刻暴露出来,他不但没有支付给手下人承诺的报酬,甚至连回国的路费也想赖掉。面对这批陷入困境的水手,一位名叫霍灵斯华斯(Levi Hollingsworth)的正义之士伸出了援助之手,他把这批可怜的水手接到自己家里安顿下来,几个月后又把他们带到了费城,向当时的最高立法机构——大陆议会(由东部13个州的代表组成)提出申请,要求在这批水手被遣送回国之前,一切费用由议会承担。议会相关部门经过审议后,决定由费城所在的宾夕法尼亚州承担这笔费用。当时负责宾州行政工作的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学者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他一直对中国和中国人很感兴趣,欣然接受了议会的决定。这3名中国人和其他印度水手在费城生活了10个月后,又被带回到了巴尔的摩,这时奥多奈尔船长已经回心转意,准备把他们送回中国。然而就在此时,这一批水手突然失踪了,他们后来是回到了故土,还是继续留在了美国,命运又如何,没有任何文献记录,成为一大疑案。

就现有的文献来看,最早见过中国人的,无疑就是美国巴尔的摩和费城两市的居民。

下一批踏足美国的中国人是跟随范罢览(Andrew E.van Braam)而来。范氏出生于荷兰,1758年被荷兰东印度公司派往中国,在澳门和广州先后工作了15年,他很早就表现出对美国的兴趣,1783年英美签订《巴黎和约》宣告美国正式独立后,他移居到美国并于次年成为美国公民。此后他又重新效力于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广州出任代理人。1794年他作为荷兰德胜(Isaac Titsingh)使团的一员前往北京庆祝乾隆登基60周年纪念。此后不久他与东印度公司闹翻,辞去在广州的职务准备返回美国。在广州,范罢览收集了大量中式家具、瓷器和绘画作品,为了把这批宝贝安全地运抵美国,他雇用了一批水手,其中有5名中国人。他们乘坐的“路易丝夫人号”(Lady Louise)于1796年4月10日到达费城。范罢览在卜居费城期间为当地人办了一次中国艺术品展,成为美国历史上的首次。但是费城人并不因为这次视觉的盛宴而感激范罢览,反而很眼红他的财富,不断给他制造麻烦。1798年7月不堪忍受的范罢览离开美国回到了荷兰,后于1801年11月在阿姆斯特丹去世。关于范罢览的生平有不少历史资料,但其中很少涉及他带到美国的那5名中国人,所以他们后来的情况现在已不得而知了。

继前面两批中国水手之后来到美国的是一名中国商人,他在美国的文献记录中被称为Punghua Wingchong。他于1807年秋天抵达美国,目的是向几个美国商人收回欠债,这几个商人在广州做生意时曾向他的父亲借过钱。1808年夏天当他结束讨债准备返回广州时,美中之间的航路已经中断。原来此时英美之间关系紧张,战争随时可能爆发,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总统下令所有美国船只停运,以免在航行中被英方捕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绝大多数船主都服从了政府的命令,但也有个别商人想发国难财,其中最为蠢蠢欲动的是心术不正而精明能干的阿斯特(John J.Astor),此人看到禁运已经使中国货特别是茶叶、丝绸等商品短缺,借此正可以大捞一笔。当他听说Punghua Wingchong急于回国的消息,立刻灵机一动想出一条妙策,怂恿这位中国债主给美国总统写信,要求网开一面,允许他雇用船只打道回府。总统在权衡之后同意了申请,主要是觉得这样的亲善之举早晚会被清政府了解,有助于维持和发展两国间的关系。1808年8月12日,阿斯特的“海狸号”(Beaver)在众目睽睽之下堂而皇之地开出了纽约港,向广州进发。Punghua Wingchong最终安全地回到了老家,几年后一位美国商人提尔登(Bryant Tilden)还在广州见到过他,并在日记中写下了他们之间的交谈。从提尔登的日记中我们又可以得知,他本人在1813年曾经带一位名叫Washey的广州人到了美国,Washey在美国呆了两年后又回到了广州。

此后来美国的5名中国人有一个共同的经历,他们都曾在位于康涅狄格州康瓦尔(Cornwall)的传教士学校学习过。这所学校由美国海外传教部总会于1817年建立,目的是培训外国的年轻人成为牧师,学成后回国传播福音。第一个注册的中国学生名叫Wong Arche,他是由一位美国商人从广州带来的,但他对于学校的各项严格的规章制度显然很不适应,1818年入学不久,就因为屡次触犯纪律被勒令退学。在他之后来的是出生在马来半岛的中国人Botang,他小时候被人贩子卖给了一个广州商人;是美国驻广州的第二位领事斯诺(Samuel Snow,1794—1804在任)将他带到了美国,但他同样不适应传教士学校的规矩,很快也就退学了。此后就读于这所教会学校的是兄弟俩——Ah Lan和Ah Lum,他们的父亲——很可能是一位广州商人——希望儿子在这里能够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但这一对难兄难弟学业很不上心,经常打打闹闹,在这个学校1825年关闭前勉强完成了两年的学业。该校最后一名也是最好的一名中国学生是林阿适(Liaou Ahsee),他于1820年左右流落到波士顿,举目无亲,靠做手工糊口,后来在当地著名牧师詹克斯(William Jenks)的帮助下来到了康瓦尔,他在传教士学校攻读了3年(1822—1825)后,于1825年底返回广州。林阿适后来为人所知,主要是因为1839年他被林则徐聘为英文翻译,英美早期的来华传教士如马礼逊、雅裨理都曾经在著作和书信中提到他的这一工作。为人们所忽略的是,林阿适很可能是近代中国最早的新教教徒之一,虽然没有确切的记录,但考虑到他在教会学校长期学习,以及良好的表现,他在学校期间加入新教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林阿适是一个值得记住的名字。

以上的这些中国人都是男士,19世纪早期是否有中国女士来到美国呢?有的,但可悲的是,都是作为展览品被运到美国去的。她们的容貌、身材特别是小脚成为美国观众猎奇的对象,“进口”她们的是美国的一些马戏团和展览团体。她们大抵没有留下姓名,唯一一个有名有姓的是Pwan Yee Koo,关于她的广告词是这样写的:“一位真正的中国美人,两英寸半的小脚,17岁的妙龄,第一位来到蛮夷之邦的大家闺秀。”也许因为是大家闺秀,所以留下了姓名吧,至于她如何会流落到蛮夷之邦,则已经完全不得而知了。

原载2012年5月9日《中华读书报》

同类推荐
  • 技术的真相

    技术的真相

    技术是什么?技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技术的进步是否让世界更加美好?在本书中,厄休拉·富兰克林为我们揭开了技术的真实面貌。在富兰克林看来,技术远不是齿轮与传输器的总和,而是一个系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仅改变了我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还强迫我们重新定义力量与责任的概念。与传统上的技术解放人类的观念不同,富兰克林认为技术从未像它允诺的那样解放劳动力,而且很可能将我们引向一个命运未卜的未来。通过将技术视作一种实践、一种催化剂、一种媒介,以及最重要的,一种体制,富兰克林全方位地展示了我们生活中的技术,以及技术带来的服从文化。
  • 校长学校生活与环境的管理(下)

    校长学校生活与环境的管理(下)

    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不定期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整体优化学校教育工作,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
  • 《纽约时报》是怎么做新闻的

    《纽约时报》是怎么做新闻的

    本书是对21世纪以来《纽约时报》的数字化发展策略和新闻工作现状的近距离考察。互联网普及,社交媒体大行其道,使得《纽约时报》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动荡。一方面,纸质版的竞争变成了电子版的竞争,不仅是同行之间,在《纽约时报》内部,纸电亦是敌友难辨;另一方面,受众不仅要求新闻的获取及时、方便,甚而要求与之互动并参与新闻生产;而社交媒体在成为新闻记者信息源的同时,也冲击了记者和媒体的传统工作方式以及权威性。作为全球媒体的标杆,《纽约时报》上至企业管理制度,下至新闻工作流程和记者的个人技能、岗位,都不再能够满足当下新闻工作的需求,不得不大量引入编程、网页设计人才并与众多博主、网络极客合作,进行各种探索和实践。这些方方面面的转变值得新闻从业者和研究者思考、借鉴,对于有志从事新闻工作者或者关注时事的网民也未尝不是有趣的读物。
  • 新闻与传播学国际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新闻与传播学国际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以互联网为依托,各种新兴的媒介形式以种类繁多的样态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大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场景和对于媒介的感知,媒介化生存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针对这种情况,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的媒介,或者加强自身的塑造,或者适应新的情境的变化,总之媒介的样态以融合或者求新求变的形式也进行了诸多的改造。媒介从此步入后媒介时代。所谓后媒介时代,就是指在网络等的影响之下,各种媒介形式适应新的情境变化而在技术、内容以及传播效果等方面所作出的一系列的调整和改变而重新建构的媒介世界,它相对于传统媒介的时代而言,是新兴的媒介时代。
  • 新闻哲学的思考:以人类认知为参照

    新闻哲学的思考:以人类认知为参照

    全书100万字,分认知之路(引论)、新闻之路、新闻本质论、新闻复杂论、新闻价值论、新闻表现论、新闻超越论七大部分。这是一部构建新闻哲学大厦的奠基之作,一部揭示新闻深层奥秘的鸿篇巨著。它以一线新闻记者的探索和感悟为基础,吸收了新疆经济报20年新闻改革的理论成果,集中西新闻思想之大成,以最新科学哲学理论成果为支撑,填补了中国大陆“新闻哲学”领域的学术空白,为信息时代新闻理论创新做出了新的探索,具有重大学术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热门推荐
  • 终会有一人爱我如生命

    终会有一人爱我如生命

    28岁的恨嫁愁嫁剩女,但再怎么想嫁也始终说服不了自己将就。我只是想嫁个爱我的我也爱的男人而已,不难吧。我只是渴望得到一个人全心全意的爱罢了,不难吧?日复一日的相亲却让我更固执地等待爱情。朋友都说我脑子被门挤了,爱情这种东西是我们这种平凡女屌丝等得起的?
  • 带着母星去流浪

    带着母星去流浪

    末世300年,作为最后离开的丧尸王苏溪,一下突发奇想,用空间异能装下整颗母星,导致时空通道崩塌。被差点格式化的废品系统绑定,开始时空流落的故事。系统小废:谁能告诉我,这没有灵魂的丧尸是怎么被我绑定成功的!苏溪:不可说!懵懂的黑心灵:刚刚好像被什么东西绑定了?
  • 抑郁不如当个拽姐

    抑郁不如当个拽姐

    神明没收了人类的胆怯,所以少年们的青春总是轰轰烈烈。教室里――“你多高啊?”“嗯?怎么了?”“没事,就报一下。”少年愣了愣:“那你站起来。”班里顿时响起了起哄的声音:“哇哦――”“笨蛋,是报一下身高。”在那个格外燥热的盛夏,两个“表里不一”的人都在对方的心里留下了一道不可磨灭的印记
  • 巫术皇后

    巫术皇后

    为了救同学,莫沫竟将爷爷的嘱咐抛之脑后。低下头,用力咬自己的手指头,慢慢靠近古墓,将手指头上的鲜血滴在古墓上。莫沫感觉到一股强大的吸力扑面而来,眼前一黑,便什么也不知道了。等醒来时,竟发现自己穿越了。这还不是问题,问题是都没拍过拖的她居然成了皇上的冷宫妃子。对于这个突然间冒出来的老公,她真的是恨得牙痒痒……
  • 重生机械帝国

    重生机械帝国

    季悠然,2020年新一代的天才人物,她是学校中的公认的好学生,是家人邻居眼中的好孩子,是后来名震各国研究所的天才人物,更是后来被埋尸深海的悲惨女孩儿。然而,当时间回转,那个曾经声名鹊起却又很快陨落的天才机械师又将创造怎样的辉煌,那些曾经欺她辱她的人又会有怎样的下场。所以,为了能一步步走上巅峰,她只有不断的前进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划向深渊,她季悠然自认不是什么好人,那么这一次,就让她做一次所谓的枭雄吧!直到拥有可以站在顶尖的力量。不过……那个拥有深情脉脉眼神的男人可以陪她一起地老天荒吗?
  • 蒹葭倚玉树

    蒹葭倚玉树

    卫君琪空活十八个春秋没谈过一个女朋友,一场车祸却意外让她穿越成绥国女王的王妃,直接闪婚。本来她并不喜欢霸道总裁款的女王燕韶心,只是以为一日夫妻百日恩,就尽心尽力地讨“夫君”的欢心。只可惜燕韶心对同性半点好感也没有,连恋爱也没谈过的卫君琪感受到婚姻破裂的前奏,走投无路无可奈何之时只能转身投奔“娘家”勍国。一到家见到国王才知道,自己的亲哥卫君遥也穿越了过来,不仅要如坐针毡地处理国事,还要焦头烂额地应对情感危机。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
  • 契约之未殇

    契约之未殇

    暮氏集团的养女,刚来到天琦学院的高一生暮冉,竟然与这所学院大半年前死去的学院宠儿,完美的女孩泠曦长相相同,同时学院中新生仪式上的迷宫淘汰赛华丽上线,与神秘冷酷的少年晟的相遇,以及废弃基地中邂逅的长刀少女冥魇等一系列神展开,一直相伴在身侧十六年的所谓的哥哥,也就是学院的万恶学生会会长暮枭也瞒着自己事情的真相。自称是格非·特尔斯洛特的白发少年似乎给真相带来新进展。一个巨大的,围绕“契约”展开的真实竟残酷冰冷。在必须要有人牺牲才能进行下去的游戏中,暮冉的选择是?
  • 诸天万界随机系统

    诸天万界随机系统

    【欢迎光临,这个世界是个随机的世界。你干什么都靠扔两颗六面骰子。如果通过则成功,没通过则失败。】
  • 武道修练

    武道修练

    主角靠着两世的记忆,有两种修炼方法因为他的两世是在两个不同的修习世界,和得天独厚的自身条件,纵横大陆。
  • 破碎星海

    破碎星海

    武道之极,破碎星海。这是一个殖民行星最下层的流浪儿,最终改变整个宇宙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