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山,那道堂、道院依旧古香古色,有一种时光沉淀的味道。前院地上铺满了枯叶,后院还有四坛水满满待饮。
陈之晋回到道宫的时间约是上午九点,平常这时候陶祝都在道堂里念经。陈之晋安置好白雪照月,就直入道堂去。
但道堂里却并没有陶祝的身影。陈之晋心里暗道:莫非我一走就不装样读经了?
他又在其他地方找寻陶祝,都没有找到。陈之晋又心道:“怕是出去了,也不知什么时候回来。”
陈之晋头次见到陶祝,就是恰逢陶祝从外归来。所以他很清楚陶祝也是会外出的。在他看来,陶祝应该又是出山玩去了。
接下来,陈之晋又去后山找到蛇女,知会其以后要继续送饭。回到道院,陈之晋掏出《通德经》念了几遍。
只一日不念经,他却觉得再读经文,又有许多新理解、新感悟。读完经,陈之晋去找了纸笔,在纸上写字。
他写的是陶祝传他的筑基口诀。自小都是拿着书读,让他突然默认口诀,便觉得有些生涩。所以他决定写下来,再好好习读。
“仙基容身,定一静一。”陈之晋读着第一句口诀。
他又配合陶祝传的解释理解道:“是说仙根筑基,总体就是要修一个灵湖,一双灵眼啊。”
“定者惟以湖,静者惟以目。湖作百年修,目是一朝成。……”陈之晋继续读,继续理解。这口诀涵盖的内容颇多,过了一个多小时陈之晋才通解一遍。
陶祝教言:修要以慎,行事必专。
为保无错,陈之晋又花时间把筑基口诀读了两遍。然后他就拿了个蒲团,跑到前院那老树旁,盘腿打坐。
也不知是何原因,陈之晋就是感觉在那老树附近待着,心神气血特别畅快。所以今日第一次修行,他特意选在这老树底下进行。
灵湖的构建,并不难。陈之晋的仙根品质极佳,只半个小时的时间,其丹田里就多了个半球形的薄壳。
这灵湖通体白色,有几丝绿意在外表面游走不休。那绿意是生气,是陈之晋本身含有的大部分生气所化。这几缕生气若是散出体外,陈之晋也就离寿尽不远了。所以有些人筑基时修行出错,灵湖散去,然后过几日就死去了。
有了灵湖,陈之晋便开始吐纳了。吐纳其实就是沉淀的过程,把外界一丝丝散乱的灵气吸入体内,压到灵湖里,慢慢融化成雾状。
修行吐纳是极舒服的,不知间陈之晋已打坐了五个多小时。其间那蛇女曾来过一次,把饭菜放下就离去了。
再睁眼时,陈之晋觉着世界变了。眼前每样东西都蒙了一层白光。但只两三妙,那些白光就消没了。
只是初次修行,陈之晋感觉与往常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那种打坐修行的感觉,在他看来,是极其美妙的,实在恨不得时时刻刻都打坐,不做其他事了。
但肚里那阵阵虚弱感,却让陈之晋不得不醒过来,把院门放着的食盒拿到屋里,摆餐吃了起来。
飞速吃完,他心急地又进入了吐纳的心境里。过了会儿,蛇女又把晚饭送来,自顾把陈之晋放在院里的空食盒拿回去了。
晚上十点,陈之晋又醒了。四周黑漆漆的,月光照下来,如给万物披一层薄薄的灰纱。
站起身来,陈之晋直觉神清气爽,提起院里的食盒,又是草草吃完。再出房门,他却不再想去打坐了。
他方才醒来,并不单是因为饥饿感。他是感觉到灵气的感知越来越难,最后四周一点灵气都感受不到了。
这大概就是陶祝传道有提及的仙根极限问题。吐纳灵气,主要就是靠仙根感知灵气并产生引力,将灵气吸入体内。但仙根是有灵性的,会有疲惫感,所以长时间打坐,在筑基时是不可能的。
而由于仙根存在极限,于是又有了仙根利用的充分问题。即仙根可用时间达到七层后,其作用已经几近于无了。无论哪种品质的仙根,都是如此。
陈之晋方才也有感受到灵气感知的突然减少。但那种蕴化灵气的舒适,实在让他上瘾,所以他才一直打坐到仙根完全失效。
“我每天可行的吐纳时间,应该是在四个时辰左右,若不顾浪费时间,修行到仙根完全失效,则应该可以入定打坐五个多时辰。”陈之晋根据首次修行打坐,推测出了自己的情况。
陈之晋本来就勉强达成无眠境界,如今正式吸纳灵气,更是睡意毫无。既然不能打坐,又不用睡觉,他便去了后院,抄起大碗,开始喝水。
喝喝停停,有过一次灵气的洗礼,陈之晋感觉自己能喝下的水都变多了。
一夜,也就这样过去了。旭日东升,陈之晋把陈云送自己的那把宽剑拿出来,在前院舞剑。
前段时间,他在道宫里没有找到刀剑,所以没办法晨练。如今有了剑,他当然要拾起多年的好习惯。
这一天,陈之晋又是读经打坐度过去了。陶祝依旧没有踪迹。
五日后,陈之晋有些烦闷了,遂想起后山的蛇女,想着去寻她玩玩。
见了面,蛇女对陈之晋客客气气,却生分许多。陈之晋深感无聊,便问道:“你知不知道陶公去哪里了?”
蛇女用秀指修整眉发,轻声道:“陶公近几十年不会回来了。他留了书给你,放在清宝道堂里。”
清宝道堂就是指陈之晋目前居住那道宫里的道堂。陈之晋回到道堂里,果然看见陶祝书案上摆了一本书。
那书本封面无字,第一页写有:吾徒晋亲阅。这第一页纸是一道封禁,若非陈之晋之人,强要看后面的书页,会触发阵法。
陈之晋打开后一页,静静读了起来。
纸上:吾新徒晋,为师修假道,恐难领你修行,故今离去,勿念。
我所传你筑基、名丹口诀,涵盖甚多,你照其修行,必无大错。但你欲报仇,还需另拜高士。
我有一友,为本地大士,主一地神社。你去他名下修行,必有所获。地图其后备有,离乡稍远,望尔自励。
几日虽短,尔却伴我深情。吾观汝,心坚气满,天缘犹在,日后必有大成之日。只期尔莫忘初志,莫迷道心。
临别书此,实属心有慌乱,吾徒自强矣。
——清泉君陶祝修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