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死如事生!】
何杰和张凯还是第一次走进王殿。对王殿中的一切,他们充满了好奇。
上了彩漆的木桩在晨光中,泛着光亮。木加上摆放着的海螺、犀牛角、巨北等各式的奇珍异宝。三张虎皮并排挂在正堂之上,其下还有一只经过特出处理的黑熊标本。
但他们只能到外堂为止。里头内室更为奢华的装饰,他们是无缘欣赏的。据说,大祭司的房间里,有玉器数百件,分别取自华夏九九八十一处的玉石打造。
但陈芳的心情却完全不同。在这里,睹物思人,不禁潸然泪下。
偌大的王殿,空空荡荡。威严的大祭司,慈爱的王,尽心尽职的老侍女,都已离去。
王的熊猫坐骑,也躲进了山中的竹林,孤独地了却此生。偶尔,它也会得到来自大虎的问候。
璞在王殿里外张罗着,哪些东西要搬出去用以祭奠,哪些东西又要搬进来平时用度。
往后很多时候,陈芳都住在玉公主殿这一边。
………………………………………
加冕仪式和祭祀仪式同时举行。在程序上,先由新任大祭司完成对前任大祭司的祭奠后,再行进行加冕。
良渚王城主祭司台上,新的墓穴已经准备好。
大祭司的墓穴和王的墓穴挨在一起。
玉公主本想把她们葬在一个墓穴之中。但按照良渚人的传统,大祭司的是主墓穴,王作为她的守卫者陪伴在侧。
老侍女的墓穴被定位在离大祭司墓穴不远处。但只是一个衣冠冢。平民家庭的成员并没有资格被放入祭祀台中。
她的衣冠冢之所以放在那边,是为了在另一个世界继续服务于大祭司。
她的真身,半个月前已被族人以船葬的形式送往了东海的方向。
或许,在深海之中,她还会遇到玉城的老祭司。
没有感到丝毫恐惧,只有无限的悲伤。
墓穴之中并没有后世那么精美的棺木。
良渚人有着玉崇拜,玉葬是最高利益。王殿中的数百件玉器都被搬进墓穴之中。
大祭司的主墓葬的左侧,堆满了她日常使用的玉璧。在另一个世界,她可以继续使用玉璧
右侧,是形态多样的玉琮、玉璜、玉钺等。头的附近,放着她平日最爱的彩漆木碗、各式陶罐。脚的附近,则摆放着象牙、犀牛角、野猪獠牙、海贝等珍贵物品。
她的身上则和活着时候那样,穿上了彩色丝袍,戴上五色羽冠,配备各式玉配件。
最上一层,覆盖的是稻秆。玉公主将一罐白盐倒在了墓穴的四周。
事死如事生!
王的墓室中只有少量日常用度的玉器,以及代表军权的玉钺。这把玉钺和大祭司墓中的玉钺是一对。
但与王墓室中丰富的陶器相比,老侍女的衣冠冢只有少量的陶器,以及玉公主偷偷放入的一只玉璜。
毕竟,对于平民家庭来说,上好的陶器更应一代代传承下去。
盖上稻杆,覆土,夯实。
这些工作都由玉公主来完成,作为一代代大祭司的传承。
一头家猪,一头山羊,一头鹿被现场宰杀,三牲红色的血液浸满了祭祀台脚下的泥土。
它们是大祭司在另一个世界的享用之物。
四周弥漫着一种令人作呕的气味。
但陈芳还要强忍住,从祭司到加冕环节,每一个程序都不能省略。
没人知道这套程序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是谁建立的。大家只知道,这套程序必须严格履行完毕,否则,便是对神的不惊。
陈芳捧着玉琮王,先是跪在大祭祀台第一土层由三牲鲜血浸湿的土上。上头还撒上了白盐和稻穗。
这代表着感谢上苍赋予的食物。
一阵鼓声翘起,大祭祀台的四周传来了年轻祭司们的歌声,一会透着悲哀,一会又渲染出高兴的情绪。
陈芳站起,往上走向大祭祀台的第二层的大祭司墓上。
她再次跪下。这代表着她从大祭司那里继承了职位。又是一阵鼓声翘起,又伴着年轻祭司们的歌声。歌声中传来了感激之音。
陈芳再次站起,往上走想大祭祀台的第三层,直到顶部的圆石之上。
她再次跪下。主持祭祀给她带好了五色羽冠后,便自行退下。
四周一片安静,下头的人们大气也不敢出。
一声长唤从上头传来。那是陈芳唱起了祭司之歌。
鼓声带着节奏,一敲一停。悠扬的长笛从四角传来。
男女祭司各居其位,一唱一和。
只见陈凡慢慢挺起身板,将玉琮王举过头顶。
突然,玉琮王发出了亮丽的光芒。那光芒四处散开,仿佛覆盖在了整座王城之上。
底下的人们一阵欢呼,纷纷扑倒在地。
这奇异场景太过出乎意料,何杰、张凯、王大毛等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这,这,这到底,是,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玉琮会放出光芒?”何杰有些语无伦次了。
身边没人能解释这个现象。
大家只知道,玉公主陈芳,现在,已成为大祭司陈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