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的背后,是感恩与信心。】
掌玉祭司现在很头痛。
她不懂军事。
玉圭家族中唯一的亲兵兵领远在大阴山城,归途又被拥护玉公主的水军切断。
她现在终于明白,玉鸟家族百年来能够有效控制整个王国,靠得不仅仅是玩弄封赏、联亲、妥协的把戏,更为重要的是,她们几乎垄断了亲兵团。
除了宫城内有限的家族亲兵,她无法将其他亲兵成员收之麾下。
即使最终如她所愿继任了大祭司一职,但她却无法成为集神权与王权一身的良渚王。
她缺少从军的经历,亦缺少一个可以像王那样可以分担军权的丈夫。
先前掌玉祭司对大祭司组织操练五人阵不以为然,她只是没有意识到,因为人口扩张和技术的进步,军事技术以及组织模式的变革期已经到来。
原本可以掌控的新军却被她推到了玉公主的一边。在这些新军的身后,是更为众多的技师、平民家庭。
“我们现在就是要把朋友搞的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张凯颇有一番得意。
众人突然感慨,他们从小学习的知识,都是中华民族5000年来文明的积淀,是老祖宗们认识这个世界、改造这个世界的间接经验传授。
“我以前还逃过课。”何杰突然内心有些自责,“我们或者把那些名著、兵法、六经束之高阁,或者把它们用来当作充面子的东西,却不知道这些书籍、这些知识背后都是5000年来奋斗的成果。”
“都浸透了血和汗!”玉公主陈芳体会更深。
…………………………
一切准备妥当,艳阳正好。
祭祀台上摆上了一块白色的玉璧,其下,是一个小盆篝火。
玉公主陈芳独自一人登上了祭祀台,邋遢祭司站在下方服侍。其他人等都站在一个白盐散成的圆圈之外。
只见玉公主从邋遢祭司手中接过火把,点燃了篝火,烘烤玉璧。
这是良渚人特有的一种占卜方式。和后世商周利用龟壳来占卜那样,良渚先民利用火烤玉璧来接受神的旨意。
都说真玉不怕烈火烧。但在高温烘烤下,玉会因为内部分子结构的不稳定,产生细微的裂缝。
祭司们就依据裂缝的走向来判断是否利于出兵。
陈芳等人很清楚,这玉石的火烧裂缝走向,其实和兵戎没有直接联系。
这种火石之间的化学反应,更是一种随机现象。
关键,就看祭司们怎么解读。
“剑指南方,利兵!”玉公主将发烫的玉璧举在头顶。
众人高呼,信心十足。
之前,大家对良渚王城高耸的城墙心存畏惧。现在,神给了玉公主旨意,必定可以攻下。
何杰、张凯、王大毛相互之间满意地交换了眼神。何杰突然想起老子的一句话:民不可使知之。
玉公主的军队搭乘百艘木舟,浩浩荡荡地开出了大竹山。
这些军队方舟之后,还跟着众多商人、平民的舟队,上头存放着大量的粮草物资。
有信心打仗是一回事,要打赢仗又是另一回事。
那一个个塔洲便是横亘在玉公主大祭司道路上的一道道封锁线。掌玉祭司已经提前组织人手,命令各塔洲户主砍伐大木,阻断水路。
每座塔洲只留下两叶快舟,作为信使专用。
很快,先头部队就遇到了第一座塔洲阻隔。拿下塔洲很容易,但疏通水道却要花费一番经历。
在这个功夫,塔洲的信使早将玉公主军队的行迹报告给了掌玉祭司。
掌玉祭司正在王城大祭司殿东室的天地堪舆图前,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部署。
按照她的部署,玉公主的军队攻到城下之时,也至少要十日之后。而数日之后,五星连珠将在天空出现。
现在,需要和时间赛跑。
看着正在清除塔洲障碍的亲兵、船夫,良猛心中焦虑不已,这前头可还有着十余座塔洲。
只见他脱掉了上衣,加入了清障队伍。
在他的带领下,有人负责压翘杆,有人负责力推,有的负责清障,众人三喊一推,终于将一颗半米直径的大木推出了航道。
良猛满意地回头看一看,希望得到玉公主肯定的眼神。
但玉公主们并不在队伍之中,他们又去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