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我不相信爱情,我只相信人类基因中铭刻的本能,爱情就是被冠有美好和浪漫之名的荷尔蒙之互相吸引,简单一点说就是将交-配美化、仪式化。
--林亦清2011情人节
…………………………………………………
林亦清推开出租屋的门,漆黑一片,他却是连灯都不开就进去了。关上门,屋外走廊的灯照不进来,更加显得伸手不见五指。
人类一般情况下会本能的害怕黑暗,因为在黑暗中不可视物,人对不掌握的、未知的情况总是会出现恐惧。加上千百年来人们对鬼神一类的想象将迷信推向了一个高峰,虽然现在宗教迷信在华夏并不繁荣,但作为一个刚刚见鬼的人,而且是一个正常、没有异能的人,林亦清甚至都不怕从角落里突然蹦出个鬼来。
作为已经有20年历史的三十一路鬼车,只要保守住心神,除了那几个实体化的哪个可以伤的到林亦清?而且按当前的新闻舆论的情况来看,能实体化的鬼并不多,林亦清需要防止的是其他异能因素。
“看来还是得进入‘那里’吗?”林亦清在阳台上吹着夜风,房间里没有开一盏灯,从外面看林亦清就像一个鬼魂的黑影。
洗完澡了之后,林亦清躺倒在床上,再次露出了中规中矩的睡姿--这是他经过多次实践得出的最适合他的睡姿--既能让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入睡,又能尽量避免一些睡觉的后遗症。
很快林亦清便进入了睡眠状态,在梦中他的思维依然和醒的时候一样清晰。在进入梦中的一瞬间他总是会得出一个结论:我在做梦。
通常来讲,只要在梦中醒悟了自己是在做梦,那么只要心中想什么就会发生什么,就相当于高配版的我的世界创造模式。(作者亲身经历过。)
但林亦清在这个梦中却不能这样做,思维很清晰,但他在梦中更像一个穿越过来的普通人,而不是上帝……
林亦清睁开双眼,入目之处遍是迷雾,各种颜色的迷雾像流水一般流动着,像岩浆一样的流动着。上不见日,下不着地,说是置身于寰宇之中吧,偏偏又没有那深邃而黑暗的背景和耀眼而璀璨的星辰。(参考我的世界夜晚掉下虚空的场景,去掉上面的基岩和下面的太阳,多加点五颜六色的迷雾就对了。)
林亦清在没有过大的外界场景影响中每次进入的都是这个梦境,接下来的剧情已经耳熟能详:迷雾退散后空间破裂。若是按照林亦清平常那种一动不动等死的态度,也就是脑袋挨一锤子呼醒,但这次林亦清却不准备这么做……
好像是有一个抽风机在运作似的,迷雾在快速的往四面八方散去,只给林亦清留下明亮却有些灰蒙蒙的空间。脚下是不见底的白,若是有恐高症患者在这里恐怕会直接吓得晕厥过去--因为这里你看起来不是站在一个平面上,而是脚下的一切都相同,看起来就像是在不断下落一样,而且是永远都落不到底的那种。
[到了。]林亦清在心中默念时间,心念一动的那一刻空间也轰然破裂,像是无数面破碎的镜子围成的一个空间。透过镜与镜之间的空隙林亦清可以看到外面确实是漆黑而带有点点星光的(参考我的世界末地传送门),只是不知道那是不是真正的宇宙。
[只有三分钟时间。]林亦清早就经历过无数遍这个梦境,通过自身的心率计时他也是很早就算出每个场景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而且算过很多遍从而减少了误差,错误率基本为零。但实际的闯就只有这一次,简而言之,这是林亦清第一次。(别想歪了)
但林亦清并不慌。
(在真正的梦境中数自己的心率还是不要想了,这又不是真正的梦境,而且林亦清是通过现实中细致入微的观察并且用他那妖孽一般都大脑仿真模拟出来的,在梦中一样有效,如果你能你也行,具体实验步骤我就不说出来了,免得又有凑字数的嫌疑,等等,那个“又”只是打字错误而已,事实并没有。)
[在那么多‘镜子’里肯定有一个是真正的路面,而‘镜子’的影像就是从那里倒影而来的。]这并不是林亦清当下想出来的,而是早就推理出来的结论。
[还有两分钟一十二秒。]林亦清已经找到了那个奇特的“路面”,其实就是找到能够连成一条路的“镜面”就行了。但怎么过去是个问题,说到底还是林亦清没有实际的在这个“梦境”中动过,不知道脚旁边的是可踩踏的还是会掉下去的虚空。
[还有一分三十七秒。]林亦清静静地观察着分裂成无数面镜子的虚幻空间,似乎心中一点都不急。[嗯,既然分裂出的是‘镜子’,那‘应该’是可以踩踏的,而有些则不是‘镜子’,而是踩踏过去就会坠入虚空的‘装饰’。那这样就只用找出真正的‘镜子’来就好了。]林亦清好像随意的大胆猜测,他因为某些原因可以获得理论上的“无数次机会”,而正常人却只有2-5次左右。
[还有一分钟。]林亦清直接向一面“破碎的镜子”迈出了脚步,好像要放弃治疗似的,但……那并没有掉下去。[既然是‘镜子’的话,那么……只有对准要反映出来的‘原事物’才能反映出来吧。]想到现在,只要懂得一点镜子折射原理的就能顺利通过了。但其实这都是建立在基础的“猜想”能够成立的情况下才能成功的。
看似随意的猜想实际其中的奥妙只有林亦清自己才懂得。(包括作者也不知道)
[还剩四十三秒。]林亦清心中这样想,脚步却不见得加快,身形又像是在空间里兜兜转转,离“真正的道路”的距离却是一下缩短,一下拉长,完全像是在原地踏步。
终于在一个瞬间,林亦清在落“镜”的一刹那倏然跳起--因为他知道那已经是最接近“道路”的“镜子”了,最好的时机就是现在。[还有二十一秒。]在空中的林亦清如是想到。
从落“地”的那时开始,林亦清便一改之前散漫的风格,用完全可以媲美省级运动员的速度百米冲刺着,不断地拉进着与“终点”的距离--那是一道五颜六色的“薄膜”。
林亦清一鼓作气冲过了那个薄膜,[这是不是就是那些,被吸来的迷雾?]眼前一阵白光,林亦清这样想到。
(等下或许还有一章,是的,或许,那就要看我的码字速度了。ps:我从来就没有存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