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门、城门早已解封,锦衣卫还在四处抓人,百姓们对此早已司空见惯了,不过此次不同,以前只要看到锦衣卫百姓们都畏如蛇蝎,生怕一不小心把自己牵连进去,现在都可以对着锦衣卫指指点点而不担心被抓了。
原来叶向高等人入宫见驾后,就以内阁的名义发出了安民告示,告示上说:“宫中珍宝被盗卖,而那些珍宝是陛下和殿下打算拍卖的,所得银两将建立一所皇家农学院,研究如何提高土地产量,以解决百姓生存问题,锦衣卫在抓那些盗卖珍宝的人,让百姓们不要慌乱。”
百姓们三三两两的凑在一起聊着这件事。
“你们看过朝廷发的告示了没有?”
“早看过了,现在整个京城谁没有看过。”
“那你说陛下和殿下要建立什么~什么学院”
“是皇家农学院”
“对,就是皇家农学院,这事儿是真的还是假的?”
百姓们关心的是能不能吃饱,只要能吃饱肚子,有一个住的地方,又有谁愿意颠沛流离去当流民去造反,大明百姓就是这么的纯朴。
京城有名的烟花之地不夜宫内的一处,一群文人学子聚集在一起也在谈论着这件事,不过他们的关注点与百姓不同,他们在意的是他们的前程,如果建立皇家学院,那他们考上的话不就是~~
内阁,叶向高、韩爌、孙承宗三人在那里不停的什么。
又写了一张,孙承宗停下笔问道:“叶阁老,你写了几份了?”
“我写了五份,你呢?”
“下官也写了五份。”二人又同时看向韩爌,韩爌苦笑着说道:“你们看着我做甚,我们三人是同时下笔,我怎么可能比你们多写呢。”
休息了一会,叶向高说:“我们还是快写吧,这还有三十多份呢,再不抓紧写,估计晚饭都吃不上。”
“说的也是,殿下为了不泄露消息,不让我们找人代笔,我这写的手都酸了才写了五份,哎呦我的老腰,都快直不起来了。”孙承宗双手叉着腰叫苦不迭。
“好啦~好啦~都别发牢骚了,殿下还不是为了我大明百姓,我们受些苦赶紧写完发出去吧。”韩爌也无奈的说道。
三人一直写到下午六点钟才将所有旨意写完,叫来金吾卫右统领吩咐道:“陈统领,殿下让你召集三百金吾卫听从本官的安排你可还记得。”
“末将记得,请阁老吩咐。”
“好,这里是五十份旨意,你派侍卫们快马加鞭送到他们手里,记住一定要亲手交给本人,然后护送他们尽快回京,地址在信封上。尽快发出去吧。”
“末将遵令。”陈振江说完便召集了三百金吾卫分派任务,让他们立即出发赶往各地。
锦衣卫将所有参与盗卖珍宝的人都抓到了镇抚司,所以这几日朱由检每日都在镇抚司那边忙碌,也没有顾得上来承平殿,他并不知道自从那日朱由校和他说了那番话之后就再也没有来过承平殿,所以他今日来的时候殿内空无一人,殿外也只有侍卫把守。
紫禁城承平殿朱由校并不在,只有朱由检一人站在殿中看着上边的龙椅出神的想着昨天发生的事,昨天叶向高三人走后,朱由校打发了所有人,只剩下兄弟二人在承平殿,朱由校坐在龙椅上叫他“由检,来,你上来。”
朱由检不知道叫他做什么,但他还是走了上去。
“来,坐,坐这。”朱由校站起来按着朱由检坐到了龙椅上,朱由检的屁股刚碰到龙椅上就跳了起来,把朱由校给撞了一个趔趄。
“皇兄,你这是做什么?”
“由检,坐,坐下说。”朱由校又要伸手按着朱由检往龙椅上坐去。
“皇兄,等等,有什么事你说,你这样臣弟该如何自处。”朱由检说什么也不坐。
“由检,朕这些日子想了很多,朕觉得你比朕更适合坐在这龙椅上。”
“皇兄~”
“你先听朕把话说完。朕一直以为朕是个好皇帝,可这些日子朕看到的听到的都打破了朕的认知,百姓们面黄肌瘦,富人们却骄奢淫逸,朕却~~”
“直到这段时间朕看到你的表现,从训练侍卫、建议建立书院、到清查内帑、抓捕盗宝之人,恩威有度,连叶向高等人都安心听你调度,朕心甚慰。所以朕决定效仿饶舜禅位与你。朕就安心的做一个木匠皇帝。”朱由校说木匠皇帝的时候,有一种说不出的落寞。
是啊,他也想做个好皇帝,受万民称颂,可不管是朝中大臣还是宫中宦官都欺他年少,都瞒骗于他,让他担负骂名。他是累了,心真的很累。
朱由检听到朱由校要禅位给他懵了,这和历史不符啊,这皇位不是朱由校临终前才传位给他吗?这怎么现在就~
“皇兄,你~”朱由检本来想说你再帮我顶几年,我现在还小压不住场子啊。
“朕知道有些难为你了,可你想想朕也是十几岁做了皇帝,再远一些神宗皇帝更是十岁就当上皇帝,不也将大明治理得井井有条。朕真的累了,真的不想再管这些糟心的事了。”朱由校一脸的疲惫,那样子不像是一个十八九岁的年轻人,更像是七八十岁风烛残年的老人,让人看了很是心疼。
朱由检一脸纠结,他既心疼朱由校,又想当皇帝。他现在可以说是一穷二白要人没人要钱没钱,还想着皇家学院成立后努力的培养人才,等过个几年,到时候人才济济,他在上位,也不怕再像现在这样谁都敢欺瞒。
“再说了,朕也不会现在就让位,朕打算今年先让你执掌兵权,等过个一两年朕就会禅位与你,现在告诉你是让你有个准备。”
“好了,言尽于此,从明日起朕就不来这了,奏章你自己看着办吧,有什么不懂的你可以问叶阁老他们,他们都是朝中老臣了。”说完不等朱由检回应就急匆匆的走了,留下朱由检一个人在殿中。
“这就走了~这就走了~我话还没说完呢”朱由检一个人直愣愣的站在那里,
朱由检想的出神,他下意识的喊出了那个他最信任的人:“王伴伴~~”殿内无人应答,朱由检环视四周,这才想起王承恩在珍宝库那边,也不知道王全将被盗卖的珍宝统计出多少来了。
“来人~”朱由检对着门外喊道,不一会门被推开了,陈安走了进来。
“奴婢陈安参见信王殿下。”
“怎么是你?你不是我皇兄的随堂太监吗?你不跟在我皇兄身边跑这来干嘛?”朱由检一连串的问道。
“回禀殿下,陛下前几日就吩咐奴婢跟随殿下,不止是奴婢,整个宫中陛下都吩咐了。”
“皇兄这是搞什么,不是说好了再顶几年吗?怎么现在就撂挑子不干了。算了~算了,不想了,没他张屠夫我还能吃带毛猪?没他朱由校我还玩不转这大明?好歹我也是穿越过来的,拥有主角光环的。”
“陈安,你去珍宝库把王全和王承恩给叫过来,本王有事找他们。”
“是殿下”
不一会王全和王承恩两人就来了,“王全,被盗卖的珍宝统计出多少来了?”
“回殿下,奴婢与王公公昼夜不息,共统计珍宝库金库中被盗卖的珍宝有十万零三百七十八件,其他珍宝库尚未统计。”
“王全从即日起由你掌管珍宝库,所以你们要加快速度了,另外你将库中能变卖的珍宝也统计出来。过几日会有被追回的珍宝入库,你一定要把好关,做好入库登记。本王这有一物能帮到你。”说着便从旁边的桌子上拿起一张纸递给了王全。
“殿下,这是~~”纸上只有一个个的方格,王全看了半天没看懂。
“这是本王特意做的,名为表格,你用它可以将所有珍宝分门别类的统计在上面,出库入库也一目了然,能够做到省时省力。”
“奴婢谢殿下体恤之恩。”
“嗯,你去忙吧,要尽快做好,本王看好你。加油!”朱由检一手握拳上下挥动。
朱由检这一动作看愣了在场所有人,王全则被朱由检说的热血沸腾,下意识的跟着做了相同的动作,说了同样的话。
王承恩和陈安目瞪口呆的看着王全,王全这才意识到自己失仪了,连忙向朱由检赔礼:“殿下,奴婢失仪了,请殿下恕罪。”
“无妨~无妨”朱由检连连挥手。
“殿下,那奴婢就先行告退了。”王全见朱由检不再说话了,知道自己该走了,连忙向朱由检行礼告退。
“嗯,你去吧”
等到王全快走出殿门时,朱由检又冲着王全喊道“加油!”
王全回身喊道“加油”喊完之后一愣,王全又意识到自己再次失仪了,他也顾不上赔礼了,赶紧低头跑了出去,他知道自己待的时间越长错的越多。
等到王全出去了,朱由检突然前俯后仰的哈哈大笑起来,王承恩和陈安是一头的雾水,他们都不明白殿下在笑什么,等看到朱由检手指着门外的时候,他们这才明白了什么,也都低声的笑了起来。
又笑了几声,朱由检不笑了,“走吧,陪本王去一趟镇抚司吧。”
镇抚司,朱由检刚到,听到消息的锦衣卫指挥使严增洪便跑来了。
“殿下,末将参见殿下。殿下,库监牛有德从昨日开始就不吃不喝,吵着闹着要见殿下,殿下您看是不是~见一见他”
“你这么着急跑来当说客是不是收他好处了?”朱由检坐在那里歪着头看着严增洪。
“没有~没有末将怎敢~”在朱由检的注视下严增洪的声音越来越低,他心虚的低下了头。
“说吧,他给了你多少好处费?让你这么着急的跑过来。”
“回殿下,三千两”严增洪伸出三根手指
“嗯~”朱由检的声调高了一点
“不是,是~~是一万两”严增洪颤颤巍巍的说道。
“哼,到现在还死不悔改,真是死有余辜。”朱由检把手中的茶杯重重的摔在了面前的案桌上。
朱由检知道自己说的是库监牛有德,但严增洪指挥使不知道啊,严指挥使噗通跪在了地上,不停的搧打自己的脸,嘴里哭喊着:“殿下饶命,末将有罪~末将有罪啊!”
朱由检顿时体会到了朱由校的苦衷,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句话被严指挥使展现的淋漓尽致。
“说吧,他到底给了你多少?”
“十万,是十万两,殿下饶命。”
“严指挥使,你可真让本王大开眼界啊,本王对你信任有加,这才让你负责查抄和抓捕,看来是本王错了,由此可见你这次也没少捞。”
“殿下饶命,饶命啊,末将再也不敢了。”严增洪磕头如捣蒜,很快便将额头磕破了,猩红的鲜血顺着额头流了下来。
“本王饶你不死也不是不可以,只要你能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将此次参与分赃的人列出名单和分赃金额,第二将这次所贪赃款全部吐出来,第三缴纳二十万两银子作为赎罪银。”
“殿下~二十万两这是不是~”
没等严增洪把话说完朱由检就给他怼了回去:“四十万~”
严增洪还想说什么,可看到陈安一直在给自己使眼色,到嘴的话又噎了回去,“是,殿下。末将这就去办。”
朱由检忽然站了起来,双手按在案桌上说道:“记住,机会仅此一次,往后办差时你要是还敢胡乱伸手,罔顾本王信任,本王必亲手杀了你,不要觉得本王是小孩子就不敢杀人。”
这句话说的杀气腾腾,严增洪指挥使都觉得一股杀气扑面而来,等他走出房门时被风一吹才发觉自己全身都已湿透了。心想:“以后老老实实办差吧,这信王殿下比陛下还难糊弄。还有这信王殿下哪来的这么大的杀气,比我这锦衣卫指挥使的杀气还重。”
等严增洪走后,朱由检让陈安去把此次查抄的账簿拿来送到宫中,并将所抄财物一并送入宫中交给王全,然后他就带着王承恩回到了紫禁城。
回到紫禁城的朱由检直接来到了侍卫营,侍卫营的操场早已大变样,以前平整的青石板早已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障碍物。原来在朱由检醒来后就让工匠们把操场按照后世军营给改造了。
操场上有侍卫们在那里笔直的站着,炙热的阳光把他们晒得汗流浃背,不知情的人会觉得那些侍卫都是傻子,那么大的太阳站在那里不觉得热吗?只有朱由检知道他们是在站军姿,因为他们的训练大纲是由他制定的。
朱由检刚要走过去,却发现操场上训练的侍卫们并不多,他问王承恩:“王伴伴,宫中侍卫只有这么多吗?”
“回殿下,可能是有些人怕苦怕累躲起来了吧。”
“走,我们过去看看。”说完走向了操场。
“全体都有,向右~看齐”突如其来的喊声打破了操场的安静,侍卫们都被搞蒙了,是谁在发号施令,统领也没在啊,但这几个月的训练没有白练,侍卫们都按照命令执行了。
朱由检看在眼里满意的点了点头,走到了侍卫们的面前。
“很好,很整齐,告诉本王你们还训练了哪些科目?”
侍卫们都没有说话,这两个多月来,信王殿下虽说没有经常来,但他时不时冒出来对着他们发号施令,只要有人做错那就是加练,当他们从统领口中知道这些训练方法都是眼前这位一手制定的,更没有人敢动敢说话了。
“很好,既然没人说,那本王就下令了。”
“全体都有,向右~看齐,向前~看,向右~转”一连串的口令下达,侍卫们无一人做错。
“好~好”朱由检拍着手,心里还是有些不满意,他们距离后世那个最帅天团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勉强能看的下去吧,毕竟他们训练的时间还是很短,比不上是情有可原的,不过只要给他们时间还是有望能追的上的。
朱由检还要说些什么,陈安却找了过来,“殿下,叶阁老和韩爌韩大人孙承宗孙大人在承平殿等候,另外还有两位大人,奴婢瞧着好像是徐光启徐大人和孙元化孙大人。”
“哦,他们来了,我等的花都谢了终于把他们等到了,正好你把今日在场所有侍卫的名字记录下来,每人赏银十两,另外把他们都从金吾卫中调出来调到王府当侍卫,以后由本王亲自训练他们。”
侍卫们在听到每人十两银子的时候都高兴的想跳起来,可又听到要把他们调到王府当侍卫,还是信王亲自训练都暗暗叫苦。
朱由检说完转身就走了,来到承平殿,叶向高等人早已在殿内等候,太监们也已经将茶水奉上,见朱由检进来,几人都站起行礼:“臣等见过信王殿下。”
“几位大人不必多礼,都请坐吧。”朱由检摆手让他们都坐下。他也坐到了旁边的位置。
“想必二位就是徐光启大人和孙元化大人吧。”朱由检看向坐到后边的二人。
“臣徐光启(孙元化)见过信王殿下。”二人见朱由检看着他们,赶紧站起来行礼。
“二位不必多礼了,坐~坐下说话。本王久仰二位大名,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你们盼来了。”
“王伴伴,你去安排一下,我们马上赶去皇庄。”
“是,殿下”王承恩立马转身去安排了。
等了一会王承恩回来了,“殿下,都安排好了,可以出发了。”
“好,我们马上出发。几位大人请”
几人都不知道信王殿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徐光启和孙元化更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这信王着急忙慌的把他们召回京城难道就是为了让他们去皇庄?
几人都是满腹疑问,可看到朱由检在那里等着他们,他们也只好听信王的安排了。一路上谁也没有说话,很快一行人就到了皇庄。
徐光启到底是农业专家,当他一看到地里的庄稼不是水稻和小麦,而是另一种农作物,他惊喜的问道:“殿下,这是~~”
朱由检点了点头“你猜的没错,早在两个多月前本王就命人收集种子试种,现在你看到的是玉米,种了大概有五亩,再往前走就是马铃薯也有五亩,还有甘薯也是五亩,因为是试种,所以种的并不多。就算是颗粒无收,以本王的月俸还是能赔的起的,再多可就不行了,毕竟本王还未成婚,总是要攒一些彩礼的。”朱由检小小的开了一个玩笑把众人都给逗乐了。
“殿下,此次召下官回京?”徐光启有些激动,自己被人认可了,自己的毕生所学终于能派上用场了。
“本王前些时日向陛下提议建一所皇家学院,其中包含农学院,军事学院等等,陛下也应允了。”朱由检说道这给叶向高使了个眼色。
叶向高瞬间会意,他知道信王不想暴露自己的秘密,“陛下和殿下曾问老夫有哪些人才推荐,老夫就推荐了你们。而殿下在一听到你徐光启的时候就指定你为农学院院长。”
“徐大人,不知你敢不敢接?”
“下官多谢信王殿下厚爱,只是~~”徐光启面露难色
“只是什么?有什么困难和麻烦你一并说来,本王都可以替你解决。”
“这样吧,本王将所有条件都告诉你,你再想想要不要做这个院长。第一皇家学院的院长是陛下,副院长是叶阁老他们三位,第二农学院负责培养农业人才和培育优良高产的种子,其它的是一概不管,也没有人敢找你们的麻烦。”
“只要你徐光启接下这个差事,本王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只要你开口我大明有的本王都给你找来。”
“下官多谢殿下厚爱,这个差事下官接了。”
“好,爽快。”朱由检伸出小手握住了徐光启的手激动的说道。
“二位一路舟马劳顿,如若不嫌弃的话,就在这皇庄之中歇息一下,吃顿便饭,由本王和三位大人作陪,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徐光启和孙元化站出来说道:“一切但凭殿下安排。”
一行人边走边聊,朱由检口中时不时的冒出一些他们没听过的话,什么杂交水稻、抗病虫害,盐碱地、农业机械等等,徐光启从中受益颇丰,他明白信王不只是说说而已,他是真心为百姓谋福利,这也更加坚定了他的心。
第二天,朱由检要赶回城内,邀请徐光启同行,徐光启婉拒了“殿下,下官想尽快建立起农学院,早一日建好便能早一日培养出专业的农业人才。”
“那好,本王就不勉强你了,回京后本王会将一应物资和工匠们尽快安排到位,以后就有你多费心了。”
“殿下慢走,下官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回到京城的朱由检立刻安排工匠和物资赶到皇庄由徐光启安排,他也和孙元化聊了聊,孙元化也满心欢喜的去找地方了。
就这样时间过得飞快,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名单上的人也都差不多都来到了京城,一时间后世人评论出的明朝末年的忠臣名将云集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