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传
自己的专业原来是印度古代语言学,后来扩大到印度古代历史和梵文文学,以及中印文化关系史、印度佛教史等。
三十多年来,我一方面对年轻时候从事的研究工作无限留恋,以不能继续研究下去为终生憾事;一方面又东抓西抓,翻译与写作并举。
把我同“文学家”或“作家”联系在一起,我有时候觉得颇有点滑稽。
1980年8月
自传
从中学时代起,我就开始学习着写一些东西,也曾翻译过一些欧美文学作品。
在德国十年,我主要致力于语言的研究,对于印度古典文学很少涉猎。
回国以后,研究印度古代语言和吐火罗文有了困难,我就更加注意搜集中印文化关系史的资料,写过一些文章。
我不但翻译文学作品,自己也从事创作。少年时代大概也写过诗。从高中起就专写散文,迄今未断。
我这一生是翻译与创作并举,语言、历史与文艺理论齐抓,对比较文学、民间文学等也有浓厚的兴趣,是一个典型的地地道道的“杂家”。我早已年逾古稀,至今仍无改变的迹象和意愿,我恐怕将以“杂家”终了。
1988年4月15日写完
1992年补充重抄
我写我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我”,二者亲密无间,因为实际上是一个东西。
我认为,我是认识自己的,是有点自知之明的。
我承认自己是一个好人。
我是一个感情充沛的人,也是兴趣不老少的人。然而事实上生活了八十年以后,到头来自己都感到自己枯燥乏味。
现在,我的人生之旅快到终点了。我曾问过自己一个问题:如果真有那么一个造物主,要加恩于我,让我下一辈子还转生为人,我是不是还走今生走的这一条路?我的回答是:还要走这一条路。但是有一个附带条件:让我的脸皮厚一点,让我的心黑一点,让我考虑自己的利益多一点,让我自知之明少一点。
1992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