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驹河赶海,这个名字源自驴驹河——天津海边的一个小渔村,距塘沽市区仅10公里,是沿海滨大道去天津海滨旅游度假区的必经之路。“苦海盐边一精灵,驴驹显圣指迷津,踏出金光生财道,人间绝路可逢生。”诗句中所描述的正是这个位于塘沽南部的小渔村——驴驹河,相传“驴驹”就是过海八仙中张果老的坐骑。
驴驹河是靠海的一个小村庄,相传原来这里寸草不生,集聚着几十户贫困人家。由于生活所迫,一些年轻人就冒着危险下海,结果往往有去无还,村里一连丢掉了好多性命。一天晚上,风雨交加,雷鸣电闪,村里人突然听到有驴在嘶叫。大家非常奇怪,就赶紧跑到海边,借着闪电,看到一头金色的小驴驹在海滩上奔跑。人们看到凡是金驴踏过的地方,在海滩上就冒出一道道金光。等天亮了,雨停了,金驴驹不见了,但在它踏过的地方,一道道金光变成了一条条细细的小河,人们顺着小河水道向海里跑去,发现小河尽头和大海相连,那里的鱼虾特别多。于是人们赶紧设网捕鱼,收获很大。人们相传这头金驴驹就是当年“八仙过海”时张果老骑的那头驴。人们为感谢和怀念金驴驹,就把村庄起名“驴驹河”。
而今“金驴踏海”又有了新的形式,这也算是驴驹河赶海的另一个特色。由于驴驹河的海域滩涂平坦开阔,退潮时都是由机动三轮车拉人下海赶海,远远望去,好像好多“金驴”重回驴驹河。当然,用天津话说这种三轮车还更有意思,叫做“狗骑兔子”,为什么叫这样一个名字,你只能问问天津人了。
关于驴驹河名字由来的另一个版本, 1985年出版的《天津市塘沽区地名录》的记载是这样的:“在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这里由于海潮冲击,贝壳日渐淤积成沙丘。明永乐三年(1405年),山东无棣县一对逃难的刘姓夫妇至此定居,以捕鱼为生。之后居民不断增多形成村落。”相传,当时庄子周围长满了一种红里透白的小草,有人说这地方一定有金马驹保佑人们平安度日,就叫“马驹海”吧。可是当时的县官名叫马海,县官认为这有些不妥,遂下令将“马”改成“驴”、“海”改成“河”了。由此“驴驹河”之名传谓至今600年。
驴驹河的传说无从考证,但驴驹河的人们是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利用自己独特的海边优势开辟了下海之路,几百年来,捕鱼一直是这里村民们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他们至今还采用一种延续了600多年的古老捕鱼方式——“地撩网”,这是一种网连着网、沿海岸线长度可达17公里的渔网。如今,这种捕鱼方式仅存在天津一带的海滨、海河三角洲上,可谓现代化都市周边的一个奇迹。
现在这里又发展成为一个具有滨海特色的旅游景点,然而,村民们依然对传说中给人们带来希望、吉祥的金驴驹十分怀念和爱戴,所以就铜铸“金驴踏海”雕像,于2000年5月18日安放在村口大海边,以勉励人们在生活的道路上要充满信心,遇到困难总是能够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