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530700000007

第7章 谈简朴生活

张炜

简朴的观念

谈简朴生活、表达这方面的观念的书,已经出过不少,写得大多好读,有趣味。不过其中有一些,其实是讲衣食无忧之后,怎样过日子才更舒服、更雅致的。有人以为它正好和现在这种欲望的消费的社会是对立的——但作为对立的观念推广出来,却多少有些不对位。欧洲出过这种书,美国也有,而且很畅销。看来追求雅致的生活,已经超过了追求实用和简朴。

许多人认为中国人这段时期特别需要简朴地生活着,不要大手大脚,需要多灌输这种理念,需要讲讲它的道理。人们认为简朴生活能够挽救和赢得未来。怎样把简朴生活的好处讲足,并尽力讲得通俗易懂,讲得很市民化,也不容易。

中国人口这么多,不提倡简朴生活,不建设节约型的社会,对能源的消耗会不得了,对人类生活空间的争夺会不得了。当然倡导这种生活的理由很多,也很现实。至于精神层面的讨论,要深入下去就难了。

在一个以消费拉动生产的资本主义理论大框架下,要谈简朴生活不仅困难,而且容易变成一种奢谈。现在的主要潮流是千方百计地引导消费,千方百计地让人把手中的钱花出去,这又怎么会简朴下来呢?

这样看,好像奢华生活的对立面,就是简朴生活。但也有人认为,过惯了奢华生活之后,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才有了简朴的理念。这里可以注意,他们的这种简朴,其实是一种更加讲究和雅致。于是,这种简朴需要极大的经济保障,需要有闲,需要具备比较精致的文化修养。

结果这样的简朴就有了许多的烦琐,有了大量的准备,大量的功课,而后才能进入简朴的境界。

简朴即便作为一种进步,在这里也被大大地复杂化了,概念化了。

不错,简朴谈的是人和物质的关系,但简朴就是简朴。

不被物质所累

一位海外朋友说,有一次一个政客在拉选票时,不停地谈今后要怎样为当地搞来更多的钱。当地的一位老太太听着听着就插话说,我们不再需要这么多钱了,我们的钱已经足够花了,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要我们的孩子还能够继续到海边捡贝壳。

老太太的话让在场的人一愣,随即一片掌声。政客是蒙的,一时对不上口,因为他一辈子也搞不懂这是怎么一回事、怎么一种逻辑。

老太太的要求简单至极,而且这么具体:能够让孩子捡到贝壳。她的要求看起来极小,其实很大。因为海边的贝壳没有了,要解决这个问题看来不是个小问题。究竟是怎么将贝壳弄没了的,这可能是一个极复杂和极长的过程。这显然并非是一日之功。所以老太太的要求看起来小,实际上大得不得了。

海水污染到怎样的程度,又经历了怎样的阶段,老人没有谈得太多。她只是要求捡到贝壳。类似的要求,有的地区还化为了行动。比如有的地方为了保卫自己的生存之地,民众能够一起躺在海滩上,躺在隆隆前进的机器前面,宁可死了也不让开建有害的工厂。这样的民众一个会等于一万个,所以有没有这个力量大不一样。西方人说“牛奶不好,奶酪也不会好”,就是在说民众的普遍素质与管理者的素质,讲这二者之间的关系。

所以我们平时也需要从讨论“牛奶”开始。可是我们现在很多的时候,仅仅放在讨论“奶酪”上,却忘了奶酪是从哪里来的了。当然,后一种讨论也是必需的、紧迫的。

小资的生活理念很畅销,这可以理解,但不能不将其加以分析和区别,特别是不能将它混同于简朴生活的理念。在大资们看来,小资们已经很简朴了,这种生活简单而又不失体面,故可以谓之“简朴”。其实呢,简朴与否,这不仅是个物质保有的程度问题,还有精神质地的问题。小资的简朴理念与真正的简朴生活理念,这之间的区别当然很大。

粗粗一看,小资们似乎涉及简朴生活,大谈小城或郊外风光,还有旅游远足之类。这就是简朴吗?那么怎样的奢华才算是不简朴?如果仅仅是走向了这种所谓的“简朴”,离更大的奢华大概也就不远了。

自然环境回到原来的、好的生态时期,对自然环境来说就是一种简朴。人文环境回到诚实和有信,对人文环境来说就是一种简朴。简朴就是真实无欺,就是极为符合人性的一种简单。简朴当然不会是简陋,不会是穷棒子精神。

现在这个时期的中国,刚开放不久,向西方学习,很向往资产阶级,特别是小资产阶级的生活。因为大资产阶级学不了,台阶更高,所以先学学小资。将来有了条件,就肯定会学大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现在不学小资,不是觉悟,而是财力所限。所以这时候围绕着小资话题,从这个角度,谈了那么多的简朴和简单,实际上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是退而求其次的做法。

简朴生活不是在对比中被确定的,小资生活也并不能因为大资的对比而变成了简朴生活。简朴是一种生活质地,是精神也是状态,这与第三世界初来乍到的小资生活毫无关系。

有人在商品经济中发了财,然后就卖力地推销一种生活方式,什么怎样抽雪茄,怎样吃巧克力、喝红酒,这方面的知识印成的图书一排排的。小资的欲望调动起来是很容易的,调动者完全不负责任。据说这可以让人变得高贵。他们闭口不谈这样也可以让人变得轻浮。要知道雪茄巧克力之类并不是土生的国货。把洋化生活等同于高贵的生活,这是什么心态和逻辑?

有人引进欧美,特别是美国简朴生活的概念。我们觉得不是那么回事。讨论一下什么是简朴,简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简朴的理念,在这个时期十分必要。因为不同的理念会引导不同的生活。这些都得想透,不能人云亦云。关于整个欲望社会、消费社会,从能源消耗到伊拉克战争,不妨什么都想一想。因为这是一个立体的问题。有人不断地举例,说一些欧美头面人物所谓的日常“简朴”,我却深深怀疑。

谈简朴不是反对人类强烈的求知欲,不是反对科学,不是推广愚昧,不是清教徒,不是反对俗世。简朴正是回到真实的俗世,是不为物质所累。简朴会让人类社会生气勃勃,会保持和推进人类的文明成果,会让人类长存。不妨回头看看自己的历史,如春秋战国。

齐国的科技和物质在当时是最进步最丰饶的,出土的车马文物何等华丽精巧。轿车上都铺着地毯,漂亮得不得了,到现在看也是极为舒适的,上面还有酒柜,有精美的酒具。在艺术上,像韶乐,令孔子听后三月不知肉味。但这样一个大富大贵的齐国,最终却被秦国灭亡。而同时期的秦国粗陋多了,他们却举着冷兵器从西部打过来了。

齐国被物质所累,上层人士一味追求奢华,哪里还谈得上简朴生活。齐的鼎盛时期是威王宣王阶段,那时的国都临淄如何了得。齐的昌盛与占领东莱古国有关,这个古国在胶东,可能以今天的蓬黄掖为核心。齐国从此大得渔盐之利,还据有了天下最大的铁矿、最先进的炼铁技术。它的边界最远的时候到了莱芜。从此齐国的纺织、大米天下无双,还有无数的战马和铁器。这就有了后来临淄国都的“举袂成云,挥汗成雨”。

它物质上这么发达,在当时是最不愿过简朴生活的一个国度,所谓的最繁荣、科技最进步、生产力最先进,但就是被最不发达、最粗蛮的秦国给灭亡了。物质和文明是伟大的创造物,但是它也能使一个民族很累很累。

看来一个民族真是需要简朴的生活理念,要活得清爽一些。

时间和生命

文明走向烦琐,物质走向奢靡,结果会是极可怕的。如今天,有的城市上班路上需要花掉四五个小时,这种情况已不罕见。私家车特别多,中国的交通状况不行,道路永远车满为患。看来这部分挤车烦得要命的人,要忍受一辈子了。省会以上的城市,才刚刚开始这种厌烦的生活,他们厌烦这种无边的烦琐和无处不在的物质主义。

大概有智慧的人,以后要设法躲开省会以上的城市了。为什么?就因为耗不起,就因为时间是生命。生命不是无限的,它有长度。在城市长期煎熬,这太可怕了,而且每天如此、年复一年。

怎样变成小资这一套,有人可以到处作报告,推销他们的理念,还说是过简朴生活。其实这全是骗人的胡说。跟上他们跑,单是时间上就花不起。

在海外有位佛学大师,感动了很多人。她的钱多得不得了,开办了很大的医院和大学,在世界上的许多地方做慈善事业,影响极大。但大师并没有丢掉本色,每天还要体力劳作,起早诵经,种地制茶,做蜡烛卖,还开了个有名的蜡烛作坊。吃饭也非常简单。大师是弘法的,但她从简朴生活开始做起。

大师事业搞得很大,也就有了一些很漂亮的场所,有星级宾馆。但无论物质搞得多么好,多么丰足,都尽可能不被它所累,而是用来回报社会,比如说办教育、办医疗,还有一个很大的出版作坊,自己印刷,自己发行,把向善的精神传遍四方。世界各地,甚至非洲,都有大师援建的项目。

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尽可能多的事业,将一切的耗费时间的无聊之事都尽力地压缩掉,这不是最大的简朴吗?其实人间最大的浪费和奢华就是把时间糊糊涂涂地打发掉,把时间贡献给不值得的东西。前一段有个口号,叫作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哪里是什么金钱,时间是更要命的东西,是生命。不要时间,就是不要命。

清清爽爽的人生,就是只看重时间的人生。这种朴实的认识与简朴生活的理念当然是一体的。

简朴就是劳作

只想享受,不想劳动,哪里会有简朴。有人只想做一些简单的工作,用以调剂日常生活,这不是什么劳动。劳动是出力和流汗。所以有的谈简朴生活的书,说的都是怎样到室外活动,干一点无伤大雅的活儿,说这样对身体和精神有利。这是养生。这样的设计与简朴无关,与精打细算的生活也无关。

如果一个城里人戴上斗笠扛着锄头,大兴劳动之风,大壮劳动之势,就是简朴了?这在老百姓看来不过是细粮吃腻,代以红薯,追求健康而已。这也没有什么不好,只是不要硬扯到简朴两个字上。

劳动反对烦琐的礼节,尤其反对虚荣。劳动是量力而行,户外户内一律平等。劳动要真实,不耍花架子,不是给人看,闷声而做,做完回家。

一个劳动者想不简朴,其实是很难的。仨瓜俩枣收存起来的岁月和日子,在某些知识分子看来是很美的,在过惯了粗茶淡饭的劳动者看来却是平淡无奇的。

而在物质主义者简朴的家里,却会发现最大的奢华。物质主义者放松下来的时候,一切都无所谓了,他随意处置起物质来的那种洒脱劲儿,有时会让人目瞪口呆,这也容易和一般意义上的简朴混淆起来。

物质主义者通常是用更大的消耗,来换取所谓的简朴。

(选自《文艺报》2013年1月30日)

同类推荐
  • 落花镇

    落花镇

    本书是一本散文作品集,作品包括:“到阳村去看油菜花”、“三嫂的手镯”、“天堂里的红嫁衣”、“干了这杯酒”、“来年的来年”等。主题积极,内容健康,语言流畅。
  • 闻一多精品集

    闻一多精品集

    闻一多是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新月派代表诗人,本书收录了其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名篇佳作。
  • 万物皆有欢喜处

    万物皆有欢喜处

    这是一本关于当下喧嚣社会中静得下来的那群人的书,讲述的是45个城市手艺人的故事。他们中有我们身边常见的蛋糕师傅,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有上过《国家宝藏》的传统染料制作人仇庆年老先生,也有网红手艺人。打铁、制香、染布、修笔、斫琴、做团扇、刻砚、金缮、刺绣、铸剑、竹艺、酿酒、做面……他们一辈子只做好一件事,他们代表一种惜物的生活美学态度,他们教给我们在虚无的人生中找到意义,在为生计所苦的同时发现美好。
  • 与白云最近的地方

    与白云最近的地方

    本书是当代著名作家吉狄马加关于丝绸之路的散文精选。从苍茫寂寥的大凉山走到历史纵横的古都北京,又从历史纵横的古都北京走到灵魂直接天际的青藏高原,吉狄马加始终坚持自己是一个彝族文化的守望者。他的散文与他的诗歌一样,视域宏阔,洞察敏锐,警譬精妙,蕴含着超凡脱俗的慈爱与悲悯,从而具有了超越种族局限的人类情感,具有了穿越时空暌隔的深邃伦理,具有了史诗的气质和力量。
  • 我的彩云南

    我的彩云南

    本书为诗人邓耀泽的抒情诗集。分为五个板块,以浓郁的感情抒发了诗人对彩云南大地和人民的热爱之情,饱含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民的热爱之情。
热门推荐
  • QQ书城月刊第4辑
  • 易夫人可真抢手

    易夫人可真抢手

    你可别说这堂堂易大少爷真的是把自己的小青梅宠的无法无天了
  • 陨落的方舟

    陨落的方舟

    大地环绕日月的世界,战火纷飞的混乱年代。本以得天独厚的优势远离纷争的祈愿小镇,却因发现了万年之前的遗迹而平静不复。五湖四海,旅人汇聚;奇人异士,八方云集。鸟笼中的表演就此拉开序幕。
  • 彼岸重回五岁人生

    彼岸重回五岁人生

    如果,当初忍住只做朋友,如果,当初更优秀一点,如果,当初更冷漠一点,是不是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 遇见青春的三秋温暖

    遇见青春的三秋温暖

    初次见面我叫七七我呢!一座普通城市一所普通初中的一名普通初三学生我的过去应该也是许多十五六岁的女孩会经历的十五岁花一样的年纪吧十五年来发生了很多事从一个幼稚单纯的小女孩到一个接触社会的坏女孩又到改变…我一个看爱情电影都会哭很久的女孩在这个青春里居然会面对那么多虽然不是合适的年纪可我遇见了你们一切都从那个秋天开始.
  • 咖啡馆事件簿

    咖啡馆事件簿

    L在T眼中像一个神奇的谜团,她不知道自己的上司来自哪里,不知道她的身世,只是和她一起出入在或是阴森诡谲,或是血腥恐怖的命案现场,在这过程中,她们身边志同道合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原来,正义的道路并不孤独,请看这七位性格迥异丰富的侦探们,怎样度过他们惊险却温馨的人生……
  • 我是大佬的白月光

    我是大佬的白月光

    众人皆知时二爷高冷矜贵、不容侵犯,却不知他被某个小女人一晚踹下床n次!助理磨刀霍霍,可当事人却掏出户口本:黎小姐,我今年二十九,帅气多金,温柔贴心,对待感情忠渝不二,你要不考虑一下嫁给我?黎微微扶额,为什么这个男人跟外界传说的设定完全不一样?总是变着花样来攻占她的心!【论大灰狼如何一步步的诱拐小绵羊,过上宠妻无度的撒糖生活?】
  • 亲爱的快乐

    亲爱的快乐

    有些人家徒四壁,他不快乐,有些千万富翁,他也不快乐;有些人家庭破裂,他不快乐,有些家庭美满,他还是不快乐。什么是快乐?明明很简单的发音,都是四声,一气呵成。但它怎么就跟鬼一样,听过,就是没见过。
  • 鬼王之封印

    鬼王之封印

    神、人、妖、魔,顺应天道出现在大地之上。神灵泽被天下,立于云端之上,受人供奉;人类崇拜神灵,行于大地之上,供奉神奉;妖魔魅惑众生,存于天地之间,视为妖邪;鬼,那是神秘的存在.鬼王莅临人间究竟会带来什么,让我们拭目以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