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529500000015

第15章 第九十六届(2003年):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

获奖者: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John Maxwell Coetzee,1940—),南非作家。

获奖理由:精准地刻画了众多假面具下的人性本质。

获奖作品:《耻》(又译《耻辱》)(小说)。

本届诺贝尔文学奖公布得也较早,说明瑞典文学院意见一致。世界文学界得知南非作家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独占花魁”,没有像前几届那样大惊小怪。曾两次获英语文学界公认的布克奖的库切,虽算不上世界最好的作家,也称得上非常好的了。况且,瑞典文学院并不在意将诺奖一定颁给所谓的世界第一的作家。这里不是体育竞赛,按数据决定一切。

库切获诺贝尔文学奖算是众望所归了。但他对获不获奖并不十分在意,他一生悲观、孤僻、低调,不重名利,更看重自己的作品。两次摘得布克奖桂冠,他都没有去凑热闹,没有接受鲜花和美酒。他决定到瑞典领奖,算是破例,这个面子他若不给,就真有点自绝于世界之嫌了。尽管他十多年从无笑容,能步入最高文学殿堂,确实也令他欣慰。

库切的作品总要创造一个新的世界,用新的文学技巧形象地表现这个世界,而这个世界里,城市现代工业文明与农业自然田园文明间充满了冲突和对立,人性也在这种对立中沉沦。说白了,库切对现存的工业文明总是持怀疑和批判的态度,对人生也抱有悲观态度。但是,库切的这种悲观,却跨越了狭隘民族、种族的障碍与偏见,直抵人性的最深处,饱含博大忧患意识和对芸芸众生的人文关怀与悲悯。库切作品的悲剧意识和美学意义,也正在于此。

长篇小说《耻》创作于1999年,是库切从内容到寓意都十分丰富的重要作品,体现了库切从怀疑主义视角出发,对历史、殖民主义、现代文明的怀疑和批判,特别是对人性的深挚关切和追问。在艺术手法上,库切运用后现代主义,放弃卡夫卡把人置于自己的寓言里来表现的套路,把自己的寓言放进鲜活的人生里,打破简单地用是与非、好与坏、对与错二重对立的束缚,来表现世界和人性。

《耻》的故事如下。

开普敦大学发生一件丑闻,弄得沸沸扬扬。文学与传播学卢里教授被学生梅拉妮勾引,二人有了床笫之欢。为此,卢里私自改动梅拉妮的旷课记录和成绩。原本梅拉妮并未参加考试,卢里还是给她记了七十分。第一次发生性关系后,他体会到前所未有的激情,并对她动了真情。只是梅拉妮男友的出现,让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校方为挽回声誉,要卢里公开悔过,遭到拒绝。卢里离开学校,到边远的乡下,与独自谋生的女儿露茜一起生活。因多年离散,父女之间难以和睦相处,再加上让大学教授难以接受的事情时有发生,如不得不与他看不起的人打交道,到护狗所去打工等,让卢里很难适应。

但是,发生了一件事,改变了卢里的生活。一天,女儿露茜遭到三个黑人的抢劫和轮奸,施暴者中竟然还有个乳臭未干的孩子,卢里在保护女儿中还受了伤。

受蹂躏的露茜,没有责备三个暴徒,也未诉诸法律。她觉得过去白人在这里做过那么多坏事,罪孽深重,现在轮到他们了,他们有权这么做。

卢里很不理解露茜为什么这做,露茜回答说:“你不是想知道我为什么没有向警察告发这件事吗?我告诉你,只是你从此不许再提它。原因就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完全属于个人隐私。换个时代,换个地方,人们可能认为这是件与公众有关的事,可是眼下,在这里,这不是。这是我的私事,是我一个人的事,这就是南非。”在那个时代的南非,因种族问题产生了不同的道德标准,是非和正邪已经混淆。所以露茜选择把被强奸当成纯粹的个人隐私。露茜也没有逃避,留了下来,把财产也捐出来。她甚至放弃尊严,做了强奸她的黑人邻居的情妇,以换取对她的保护。面对未来的南非,不计较过去。

强奸案不了了之后,卢里想将这一切创作成歌剧《拜伦在意大利》。后来露茜怀了孕,卢里要写的歌剧,始终在他脑海里盘旋。

他从乡下回到开普敦,听说已当了演员的梅拉妮排的戏已经上演时,忍不住去剧场观看,却被冤家对头梅拉妮的男友发现,斥道:“你这类人,一边待着去!”

曾经的殖民主义者闯到南非后,当了这里的主人,压榨奴役着本土黑人,如今乾坤扭转,殖民者及其后代白人“沦落”为必须付出尊严和身体为代价,在黑人的庇护下苟活。尽管对此库切写得很适度,但给人留下太多的思索。

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于1940年2月9日在南非开普敦一个律师家庭降生。父亲是荷兰裔南非律师,母亲是小学教师。后来父亲丢了职位,全家搬到乡下生活,那里成了少年库切的天堂。农场里人少,也没外来人,他不习惯与外人交往,对集体也有距离感,库切的孤僻性格的形成与此有关。

1956年,十六岁的库切就进了开普敦大学,二十岁以英语文学学士学位和数学学士学位毕业,便去了伦敦放逐自我,闯荡世界。为了生计,他当过电脑软件程序员。

1963年,库切与朱博结婚。两年后,库切受聘到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当助教兼研究人员,并在那里以写关于贝克特的博士论文获得文学博士学位。1970年,库切到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任讲师。天不遂人愿,因得不到绿卡,库切被迫回到南非,在母校开普敦大学任英语系教师。

一直在文学之路上跋涉的库切,终于在1974年出版了第一部小说集《灰暗的国度》,由《越南课题》和《雅各布·库切纪事》两个中篇组成。前者讲述一个美国心理学家在越战中的经历和对其人生的影响,后者描写一个18世纪荷兰殖民者与黑人发生冲突,屠杀一个部落的前前后后的故事。

1977年,库切的长篇小说《内陆深处》出版,叙述的是一位荷兰裔南非老姑娘玛格达与鳏居老父,在种族隔离的农场过着与世隔绝生活的故事。父亲与黑人工头的妻子偷情,玛格达认为父亲此行径是对白人和自己的背叛,亲手杀了老父。孰料,玛格达被这个工头强奸,自家的农场也落到工头手里。

1980年,库切新出版的长篇小说《等待野蛮人》,让他一步登上世界文坛。小说的名字,取自希腊诗人卡瓦菲写于1904年的一首诗的题目。小说讲述了一个小镇的行政长官如何与当地“野蛮人”友好相处,在同情和救助“野蛮人”时,爱上了他们中间的盲女,而被定为叛国罪的故事。这是一则关于文明世界里的居民往往是真正的“野蛮人”的寓言。

1983年,长篇小说《迈克尔·K的生平和时代》问世。这是库切的又一部成名之作,可视为卡夫卡式风格、贝克特式语言之当代《鲁滨孙漂流记》。小说写迈克尔·K,在南非种族歧视日益激化的背景下,带着老母,到渺无人迹的内陆去生活,备受磨难的故事。

1986年,小说《福》发表,这是库切根据笛福小说《鲁滨孙漂流记》改写的,讲的是现代文明与乡村自然文明的对立关系。1990年,库切出版《铁器时代》,小说写卡伦太太目睹警察杀人,还杀了她的黑人女仆,她没有参加公开的抗议活动,而是“要从我自己心里发出声音”。

1994年,库切出版了解读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人生和作品的长篇小说《彼得堡的大师》。五年后出版反映南非种族矛盾、土地、犯罪等社会问题的长篇小说《耻》,不仅引起热议,也为他赢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20世纪90年代末,库切还发表了《童年》(1997)、《动物的生活》等小说。

2002年,拒绝各方盛邀,六十二岁的库切移居澳大利亚,在阿德莱德大学执教,同时还兼美国芝加哥大学客座教授。更重要的是,库切一改诸多名作家在成名或晚年忙于四处演讲,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从而创作力衰退的现象,不为声名所累,潜心创作,夕阳之年,竟然佳作连连。2002年后,他出版了小说《青春》(2002)、《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2003),后者是演说与小说混杂,讨论人和动物关系、主人和仆人关系的作品。2005年,库切又出版小说《慢条斯理的人》,小说中虚构的文学教授考斯泰罗,就老人的行为,与另一人物对话,做出评价和纠正。小说甫一面世,即再度获布克奖提名。2007年,他的小说《灾年日记》出版,即获好评,英文版套封上的评语是:该书“是出自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作家和最深刻思想家之一之手的当代杰作。它讨论的是全世界民主国家无数人民的深深不安”。《灾年日记》与《慢条斯理的人》一样都属于“后设小说”,其艺术特点是以讨论的方式写小说,并明显带有浓厚的自传色彩。是的,这是库切独特的艺术风格。

此外,库切还写过不少散文随笔集,如《白人写作》(1988)、《双重视角:散文和访谈集》(1992)及《陌生的海岸:1986—1999散文选》等。

库切的文学,继承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卡夫卡、贝克特的现代主义传统,他是一位既流连于社会生活之中,又能跳出来从外面看风景的作家。

同类推荐
  • 读者精品——成长心声

    读者精品——成长心声

    读者俱乐部推出的这本《成长心声》,是由一篇篇短小的文章组成的,里面包含了成长过程中的诸多方面,讲述了各自在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以及所感受到的,是一本阅读性很强的书籍。
  • 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

    本文讲述的是一位法国博物学家赴美参加科学考察活动后,正准备返回法国时,应邀登上一艘驱逐舰,参与驱逐盛传的海上“怪物”。然而,博物学家等人非但未能驱逐掉“怪物”,反而被“怪物”所俘获。其实,所谓的怪物,竟是一艘当时尚无人知晓的潜水艇。他们虽身为俘虏,但却受到艇长尼摩的善待,只不过,为了保密的缘故,不许他们离开潜水艇。因此,博物学家一行被迫随潜水艇游历各个海洋。后来,他们几经艰险,终于逃脱,终将这一海底秘密公诸于世。
  • 草庐漫话

    草庐漫话

    本书写了甲子七月之初,爱子溺水亡命。他用十二岁的稚嫩身躯,在我心上划了一道血泪奔流的新台湾海峡。顿失骨肉的巨大哀伤与痛楚,似一场无法预期的山洪爆发,将我身心吞没。老辈人用“是儿不死”这些老话儿一遍遍为我的心灵的创伤包扎止疼。好不容易,我才从泪眼模糊中回过神来,我清楚,为了雪压双鬓,垂垂暮年的双亲,还有早已木偶般发呆的妻子,自己必须要振作起来。我咬咬牙,把爱儿往昔影像,一股脑压进了深深的记忆底层,决心不再想他。在人生最难熬的一段岁月里,我拼命读书,试图从书籍中寻找我灵魂的寄托与安慰。
  • 苏天赐文集一:著述画论卷

    苏天赐文集一:著述画论卷

    《苏天赐文集一:著述画论卷》的字里行间表现出苏天赐先生对于西方现代艺术、对于恩师林风眠先生、对于母校杭州国立艺专、对于终生为之献身的艺术教育事业独到的论述和发挥,见解深刻、感情真诚,体现出苏先生的艺术文化理念和重建中国艺术语言和审美价值的信心。
  • 唐代诗文创新研究

    唐代诗文创新研究

    本书从对独领风骚的大家的创新求变加以阐释研究,通过对大唐创新推进的重新审视,激励今天的我们继续发扬创新精神,而这种创新精神不仅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发展,对新时代人类的生命价值和意识的提高,对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以及培养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和民族素质都所有启迪和借鉴。
热门推荐
  • 陪着你们看尽世间繁华

    陪着你们看尽世间繁华

    这是一个悲伤逆流成河的故事……这是一个屌丝和几个女神之间的爱恨情仇……很多朋友说故事的主角是活在现代的韦小宝……可现实真是这样吗?在这个故事里你会隐约的感到……一丝淡淡的忧伤……一丝淡淡的喜悦……一丝淡淡的哀愁……一丝淡淡的满足……还有稳稳的幸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傻白甜的高冷男神:追爱99次

    傻白甜的高冷男神:追爱99次

    被自己的青梅竹马给甩了?不怕,她本着打不死的小强的精神再接再厉,不信拿不下你!被自己的青梅竹马逃婚了?不怕,她一手拿着追踪器,一手握着橙汁,小样!被自己的青梅竹马表白?从此,她迎娶高富帅,出任ceo,走上人生巅峰!······【本文独一无二,苦涩青春亿万豪门应有尽有,欢迎入坑】
  • 纯白之羽
  • 会有天使替我爱你

    会有天使替我爱你

    小米因为死去男友的心脏移植给了另外一个男孩而转学来到了他所在的学校,这个男孩——尹堂曜同明晓溪所有小说中的男主角一样,高大英俊,家境优越,帅且酷……小米用尽一切办法去接近尹堂曜,替他写作业、跑1500米……终于,尹堂曜接受了小米并开始同她交往,但有一天,小米突然发现,他死去男友的心脏其实并没有移植到尹堂曜的身上……而尹堂曜也发现了小米接近他的真实目的……
  • 都市极品神医

    都市极品神医

    神医圣手下山归来,重回都市!青年李风偶得医圣宝典。英雄救美成为都市最强神医。且看李风如何纵横都市!
  • 我为至尊

    我为至尊

    “小子,追求自由的前提是拥有追求自由的实力!追求多大的自由,就要拥有与之匹配的强大实力!否则一切都是空!”“那我要追求无限的自由呢?”“....”手握一柄钢刀,身怀拥有无限潜力的四色液滴,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天源大陆中紫枫为了心中的无限自由,凭借自己的努力用手中的钢刀劈出属于自己的英雄传说!激情!热血!爱情!亲情!兄弟情!本书都会有,喜欢的就来看看吧!新书期间求点击、求推荐、求收藏!新人期间求指导、求鼓励、求支持!
  • 京剧奇葩四大名旦

    京剧奇葩四大名旦

    徐城北任公明耀是我的前辈,为任公这本书写第一篇序的马老少波,更是我的前辈。有马老的序在前“开路”,应说一切都已尽善尽美。为此,我曾坚辞数次,然而任公不许,一定要我写一写我对于四大名旦的看法。余生也晚,只在五十年代的中后期,看过梅、尚、荀三位很少的几场戏。即使如此,也还约略感受到京剧盛期中的那种峥嵘气象。当时的我,并来因此形成进入梨园工作的打算,但却萌生了去“做”一番传统文化事业的决心。“文革”之后,我调入中国京剧院,最初只想当一名好编剧。但事与愿违,“承包风”把国家剧院的正常生产秩序刮得七零八散。
  • 沉默的达纳特斯

    沉默的达纳特斯

    如果有一天,当你打开房门发现有一个陌生男人站在你的家里,他身穿一袭黑色正装,提着一个银白色的手提箱,还有最重要的,对方是个面瘫。那么,请不要报警。此行的目的,只是提醒一下……你已经死了。ps:达纳特斯古希腊神话人物中的死神
  • 封天魔道

    封天魔道

    『白龙渊文学社,编辑饶安推荐』魔道又如何?我照样逍遥天地间!杀人万千又如何?我杀的都是该死之人!桀骜不驯又如何?我就是喜欢逍遥自在!废物一个又如何?我有魔尊你有吗?这寥寥苍天凭什么束缚我?我的登天之路,挡我者,死!管你是妖道,正道,魔道!管你是仙是人,是鬼是妖?我等生来自由身,谁敢高高在上?天做棋盘星做子,谁人敢下?地作琵琶路做弦,何人敢弹?封天魔道在此,谁人胆敢放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