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天体距离最基本的方法是三角视差法。只要相隔半年时间,在地球公转轨道直径的两端观测同一颗恒星,则不难得到该恒星对地球轨道半径的张角π,称为恒星的视差。地球轨道半径是已知的,约为1.5亿千米,于是由视差π就可以推算出恒星的距离,称为几何距离。
天文学家已经找到了好几种确定天体光度的方法,最为著名的当推造父变星的周光关系,即利用这类变星平均光度与光变周期之间存在的确定关系,由光变周期来求得光度,适用范围可达500万秒差距,远远超出三角视差的能力范围。某些天体具有比较确定的光度,它们可以作为宇宙中的“标准烛光”,并由此推算出天体的距离。
1927年,哈勃在证实河外星系的存在后不久,发现河外星系普遍存在谱线红移。所谓红移是指由于天体远离我们而去,因多普勒效应引起的天体光谱线向长波端的位移。只要知道哈勃常数并测出红移,就可以确定遥远天体的距离,称为宇宙学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