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德风走后,家人们也从未停止过对他的牵挂。一路路途遥远,尤其是母亲的牵挂。不是有句老话儿说得好吗──儿行千里母担忧吗?这正是眼下母亲的真实写照。可媳妇儿也像是度日如年,一天一天地在心里数着,又不能表露于外表,让家人为难,母亲的担忧也不亚于新媳妇儿,正所谓母子连心,儿子是母亲的心头肉。
大家一直盼望着能早一点儿得到德风的消息,不知路途上可否平安顺利,身体是否有恙,人走了数日也不曾有个音讯,都很牵挂,尤其是新婚的燕儿。为此,家人也特别照顾她,怕她一个人晚上睡觉害怕,就让芫芫去做伴儿。俩人也好有个说话的,磨磨牙,减轻这寂寞而漫长的夜晚。新媳妇识大体,懂规矩,又孝顺公婆,尊敬老人。每日早晨起来,都要去老人屋里问安,准备洗脸水,争着烧火做饭,清扫院子,帮忖婆婆打理一家人的针线活儿,可谓一把好手,时常得到老人的好称赞,姊妹们的肯定。
因为丈夫出门儿数日,牵挂有加,便时常到村口去瞭望,等待夫婿的平安家书。一日,晌午的光景,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新媳妇儿正忙着整理小院儿的卫生,忽听到邮差的铃声,她掩饰不住那激动和多日的思念之情,放下手里的活计,三步并两步,快速地跑到门口。拿到夫婿的家书,先看到背面儿那淡墨挥就的一湾碧清的湖水,水中青莲逸逸,一花独秀,便心神领会了,知道牵挂的人已平安到了京城,那颗多日悬挂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从来没有出过远门儿的新媳妇儿,猜想着京城的模样,但也始终想象不出是什么样子。她最多也只是到过小小的城镇、乡村集市,也不知和集市有多大区别,都有些什么。只是认为一定是比集市大,买卖的东西多,人也一定很多,很热闹……
虽然看到了两人约定的信息,可更想知道丈夫在信里还说些什么,还说了些什么新鲜事儿。于是,接着她拿着家书,三步并两步走到屋里,又神定自若地把它交到公爹手里,“爹,快看,德风他来信儿了,他已经平安地到京城了。”
“快给我看看!家里人可都牵挂着他呢!”永宾也想知道儿子的信息。
“爹,您快打开看看,他还说些什么?他还好吗?现在怎么样了?……”媳妇儿小嘴儿不住地问着。
公公看了看心急的儿媳,又看了看老伴儿和在场的家人,小心翼翼地打开信封,取出那让家人们盼望已久的平安家书。永宾展开书信念道:
父母大人:
儿德风跪禀。
自年后来京已有数日,已见过了德润兄,询问了一些具体情况,暂且留在店铺之中,一切安好,勿念。
他顺揽过我的作品后,甚为惊讶,也很欣赏,也进行了考核,答应儿留下一试。现正在熟悉业务当中,今后发展情况有待观望。
京城繁华至极,比不得咱乡村偏野,此地人才济济,要在皇城根下有一个立锥之地,还需要继续努力。
但请父母大人放心,儿德风定将努力打拼,创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让您老人家为我自豪,令乡人侧目。
夜已至深,不多言表。望祖父祖母身体健康,望父母大人心想事成,望弟弟妹妹平安吉祥,一生顺畅!也望妻子带我膝下尽孝,伺候到炕前灶后。还望年景大好,风调雨顺,田中五谷丰登,家中丰衣足食。
恭叩
万福
同治六年阳春
念完书信,人们的心情总算平静了下来。父亲很平静,没有迟疑,便拿出笔墨又给儿子写了回信,告知远在京城的儿子,要用心办事儿,多动脑筋,遇事儿要多与德润商量,不要牵挂家里,专心学艺,争取过年回家时能有个好结果。
永宾写完了信,又问儿媳,“儿媳啊,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爹,我没有什么要说的,但我有个小小的想法。”
“你说,爹一定依你。”充分理解儿媳的心情。
“儿媳也…也不识字,就寄…寄上一张能代表我心境的剪花吧。”娓娓若若地说。
“行,你去剪来,放进信封里就行啦。”
“嗯,哥哥见到了嫂子的剪花,就如同见到嫂子一样,对吧,嫂子?”德和扭捏地说。
“去,不跟你说了,”满脸通红地离开了老人的房间,去剪她的相思了。
不一会儿功夫,儿媳便拿来一张让大家惊奇不已的剪纸画片,那是一张精巧可爱的小鱼儿,像是畅游在水草之间,活灵活现,实在是妙得很。
“嫂子还有这等手艺?你的手也太巧了,”芫芫惊讶地叫道。
“这是小时候姥娘教我的。”
“嫂嫂也教教我呗?”芫芫要求道。
“行啊,这很简单,就要一把剪刀,一张纸就行啦。”
“你可别嫌我笨啊?”
“怎么会呢?我也是学了好久才能剪出像样的东西的。”
“你可要有思想准备,我可比你想象的要笨多了。”毫不掩饰。
“瞧你,把自己说得这么傻。”
“真傻,你是不知道,咱奶也时常说我傻呢,嘿嘿,”咯咯地笑着。
“她就是有时干活丢三落四的,没个记性,”婆婆说道。
“没问题,你这个徒弟我包了,嘿嘿嘿……”
“嗯,是不错,有模有样的,”婆婆看过以后也说,“这孩子可真是手巧。”
“娘,你就别再夸我了,再夸我就要迷瞪了,都找不到东西南北了。”含蓄羞涩地双手捂着脸颊。
“能找到自己的房门儿就行了呗,嘿嘿嘿,”芫芫又咯咯咯地笑了起来。
“有可能连自己的房门儿都找不到了,”德风媳妇儿自嘲地说。
“不行就我领着,”芫芫继续说,“哈哈哈……”
“一个傻,一个迷瞪,不要两个人儿一块儿走丢了,让人贩子领去买了换饭吃了。”德和打趣道。
“去,有你什么事儿啊!”永宾对儿子说,“去,去挑水去,把缸挑满!”
德和只好悻悻地走了……
其实德风与媳妇之间是有约定的,父母和弟弟妹妹们是不明白的,也不会知道个所以然罢了。
那还是在离别的前一个晚上,两人含情脉脉,有着各自的苦衷,小日子刚刚开始,却又要分别了,怎么能舍得这甜蜜的时刻呢?可为了这个大家,必须要牺牲个人的小家庭意识。让老人、父母、兄弟姐妹们都有好日子过。“那我要是想你了怎么办呢?”新娘子搂着夫婿撒娇地说。
“你可以给我写信啊!”德风说。
“可是我认不得几个字,又怎么写信呢?”委屈地说。
“那用什么方法才能寄托你的心思呢?”使劲儿地动着脑筋。
“……噢,我有了!”一会儿后,忽然想到了什么。
“什么方法?”德风急切地问。
“我会剪纸呀!我可以用剪纸来与你传递信息呀!”
“这倒是个不错的想法,”德风觉得有新意,“可你怎么表达你的想法呢?”
“我可以剪一些图画,让它们来表达我的想法呀!比如说,高兴,我可以剪一个微笑的孩子的图画,伤心,我就剪一个哇哇哭的图画呀!”
“快,那你剪一个让我瞧瞧!”把剪子递给媳妇儿。
“好,”拿过箱子上面的笸箩,找出剪刀,又顺手拿过一张红纸剪了起来,三两下,一个惟妙惟肖的小娃娃就呈现在了德风面前,“看怎么样?”
“真是不错哎,你还有这手艺,谁教你的?”德风非常吃惊。
“是小时候俺姥娘教的!”
“你可真有两下子!好,那就这么办!”
“可你又怎么给我传递你的想法呢?”媳妇儿问他,“还得让俺看得见。”
“那我就画一个图画在信皮儿上可好?一拿到信,你就可以看到上边儿的画了。”
“行,那么咱们就这样说定了,可别忘了!啊?”指着他的鼻子调皮地说道。
“怎么会呢?咱们就这样说定了!”
“一言为定,”新娘子伸出小指头,“拉钩!保证!”
“好,拉钩!我保证!”
就这样夫妻双双的约定就这么敲定了!
德风媳妇收到信后,还看见信封上淡淡的一湾清水,还有水中的鲜花,岸边有间小茅屋,这就证明夫君已安全到达了目的地。
而娘子的鱼儿在水中畅游,说明日子过得惬意,与家人们相处的融洽和谐,让夫君放心。
这是心有灵犀,也是情痴小两口的心灵默契。虽然相处的不久,但有了某种心灵上的触动,这可能就是缘分吧,也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缘分的。俗话说得好,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恩情似海深。又如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万年修得福禄全。这是何等的缘分?
为了能够让夫婿更加专注于他的事业,她尽力做一个好孙媳妇儿,好儿媳妇儿,一个好嫂子,为建立一个和睦完美的好家庭,她不懈地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