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升昌票号旧址在日升昌未创办前是哪个字号的铺面?
日升昌票号旧址在日升昌未创办前是“合义成”木匠铺的铺面。2.日升昌票号旧址的建筑风格可以归纳为哪几个特点?
日升昌票号旧址的建筑风格可归纳为:外雄内秀,正倒结合,主从互补,精简有别,朴实实用。
3.日升昌后街门门匾上的“娄殳飞”二字是由谁题写的?
日升昌后街门门匾上的“娄殳飞”二字是由明末清初太原人傅山先生题写的。“娄殳”是飞来飞去之意,“娄殳飞”二字的含意是希望金票银票像雪花一样飞来飞去。
4.日升昌票号后院的银窖可储存多少两白银?
日升昌票号后院的银窖可储存白银500多万两。
5.日升昌票号的前院集中设置了哪些营业用房?
日升昌票号的前院集中设置了信房、账房、柜房。
6.在日升昌票号的前院原有一座二街门门楼,是何式样?上面刻有哪六个字?有何寓意?
在日升昌票号的前院原有一座二街门门楼,呈金鸡独立式样。上面刻有“我学鹦”、“栖鹂处”六字。从字面本意来看,似乎是说雷履泰爱鸟,实际上“鹦”是“婴”之谐音,指晏婴,即春秋战国时曾辅佐齐国三代君主的名相晏子。“鹂”是“蠡”之谐音,指范蠡,即为越国战胜吴国立下汗马功劳、后来功成身退、经商致富的陶朱公范蠡。由此可见当时驰骋商海的雷履泰虽年近六旬,仍壮志凌云,豪气不减。
7.日升昌票号财东为大掌柜雷履泰赠送“拔乎其萃”匾额是民间传说,还是确有其事?
中国票号博物馆内有数十份旧式账簿,十分引人注目。其中道光二十年(1840)的一个账本中记载了日升昌票号财东为了给大掌柜雷履泰赠送“拔乎其萃”匾额,支出白银5钱的经济活动事项。区区5钱银子,充分证明这不是民间传说,而是确有其事。
8.日升昌票号中厅内原挂有一块什么牌匾?它是什么时期的牌匾?其上所书“七松老人”指谁?此牌匾有什么重要价值?
日升昌票号中厅内原挂有一块题有“怡神养素之轩”的枣红色金字木匾。根据其上所署“道光四年孟夏”,可知此匾是清道光四年(1824)制作的。其上落款为“七松老人”,并加盖有李秉礼的图章,可知“七松老人”即指李秉礼。
李秉礼(1748-1830),字敬之,号松圃、七松老人,祖籍江西临川,寓居桂林。工诗画。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捐刑部江苏郎中。为照顾老母,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辞归。袁枚对其诗文极为赞赏,曾云:“松圃诗才清绝,不慕显荣。”着有《韦庐诗内外集》。诰授中宪大夫,封光禄大夫,与父李宜民、子李宗瀚被称为“李氏三代红顶子”;与父李宜民、弟李秉绶、子李宗瀚等,在有清一代享有“临川李氏”之盛誉。
匾上的“道光四年孟夏”六字,可作为考证日升昌票号诞生时间的重要依据。匾上阴刻金字,时至今日,180多年过去了,仍然金光灿灿,熠熠生辉,不愧是一件珍贵的馆藏文物。
9.日升昌票号前院两檐柱上的楹联是什么?
日升昌票号前院两檐柱上旧联文字已缺,内容大约是“哀平心自反□□,□货泉大道□忘”。现为“轻重权衡千金日利,中西汇兑一纸风行”,为李有华先生书联。
10.雷履泰大掌柜屋内墙上挂着怎样两副对联?雷履泰大掌柜屋内墙上挂的两副对联是:
其一: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其二:
贤当述古智足察今,静可观人虚能修己。11.毛鸿掌柜屋内挂着怎样两副对联?毛鸿掌柜屋内挂的两副对联是:
其一:
练达人情皆学问,揣摩世事即文章。其二:
文章两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
12.日升昌后院是怎样的格局?
日升昌后院的格局是:后院正房为窑洞式建筑加前廊,为大掌柜、二掌柜的办公室,两厢各三间,对面建有南厅。正房前檐上方挂有“丽日凝辉”金字牌匾一块,左右明柱上有楹联一副:“日丽中天万宝精华同耀彩,升日临福地八方辐辏独居奇。”南厅宽敞气派,厅檐下高悬“汇通天下”巨匾。
13.日升昌票号的账房和信房是怎样的格局?
日升昌前院东厢房为账房,是账房先生的办公用房。分里外两间,账房先生在里间办公,一般人员在外间办公。别看陈设简陋,但登记账簿、核算收支、结算分红等工作就是在这里完成的。西厢房为信房,相当于现在的办公室和秘书处,处理日常信件往来和全国各分号之间的联系调度,办公人员设文牍先生1人,录信等2人~3人。
14.日升昌是跨国性的金融机构,总经理雷履泰的办公室一定非常奢华,这种说法对吗?
日升昌虽然是跨国性的金融机构,但总经理雷履泰的办公室一点儿也不奢华,只是一间面积不足9平方米的窑洞,陈设十分简陋。
15.“平遥帮”展室内展有一块大票版,周边刻有精美的图案及文章,其中文章的内容是什么?
“平遥帮”展室内展有一块大票版,周边刻有精美的图案及文章,其中文章的内容是《朱子治家格言》。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
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牲禽。
乖僻自是,悔悟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
因事相争,知焉非我之不是?须平心再想。施惠毋念,受恩莫忘。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16.日升昌票号旧址的构造是怎样的?始建于哪一年?面积有多大?格局如何?铺院修建了多长时间?耗资多少?
日升昌票号旧址原系李财东家公产,分家析产时属二门“积善堂”名下。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出典给日升昌票号。此院位于平遥县城西大街38号,坐南向北,由中院、西院和东跨院组成,总占地面积1963.6平方米。院内拥有单体建筑25座,计屋舍100余间。垫板楼式的临街铺面在高大的青石台基上呈一字形排列,面阔分别为5间、5间和2间。中院占地1400平方米,铺面之后,由纵轴线上的宅门、中厅和南厅隔为三进式的穿堂楼院。铺面用板门装修,门厅居中,内置屏门,两旁的次、梢间安置了背向街面的“拦柜”。铺面的里首通柜房,即前院的东、西厢房,东、西厢房各3间,分别为信房和账房。中厅面阔3间,单坡硬山顶,上建木板楼,前出廊,是会客议事、商谈业务之所。中厅前,左右各有胁门,与西院、东跨院互通。与中厅相背而坐的是后院的正房,为“掌柜”(经理)们的起居之所,面阔3间,明间为门道,两次间相向辟门,前檐墙筑成窑洞式窗户,屋顶加木板楼,前插廊。后院东、西厢房各3间,是居舍和客房。南端有南厅4间。出厅前东侧的内宅外,有贯通西大街至郭家巷的夹道;前夹道设马厩、车棚,南有拱券大门,面临郭家巷。西院的铺面与中院铺面相同,四面房舍阁楼,院落的格局、气势可与中院媲美。整座旧址前临繁华市井,后接通畅小街,纵深67米,横跨三宅庭院。铺面端庄巍峨,虽处于店铺林立的街面之上,却仍给人以鹤立鸡群之感,格外引人瞩目。院落东、西、南三面都是高厚的实砌墙,敦实牢固,封闭性极强,建筑艺术和使用功能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在建筑构思上堪称是晋中传统民居与商业店铺相结合的典型范例。
日升昌票号旧址中院原为木器厂所有。道光三年(1823),日升昌票号财东李大全购置此院并改建重修,形成现在的格局。道光十八年(1838),日升昌出资创建了日新中票号,其总号设在日升昌西院。咸丰十一年(1861),日新中票号因故歇业。票号业在20世纪初由盛转衰,民国二十一年(1932),日升昌票号改组为银号后,只占有中院之南半部,其余租给了新建的中孚银号。1948年平遥解放前,日升昌银号申请改营钱庄。新中国成立后,钱庄歇业,为平遥县供销合作社占用。1995年3月,平遥县供销合作社迁出了日升昌旧址,文物部门经过整修,广泛搜集与中国票号有关的各种文物资料,利用此旧址筹建了中国票号博物馆,同年10月正式开馆。1996年1月12日,日升昌票号旧址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久,又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中国票号博物馆(隶属于平遥县文物局)正式开馆。
晋商称雄商界500年,日升昌票号是晋商筹资、融资的重要金融机构。日升昌票号旧址已成为晋商辉煌历史的标志和纪念性建筑。除此之外,如此坚实、古朴、典雅的建筑物还充分体现了日升昌重效求实的精神,反映了中国早期资本主义经济对传统建筑构思所产生的影响。旧址保存有日升昌票号种类繁多的遗物,如公章、票章、天平、砝码、具有防伪标记的会票用纸、往来信札、各种账簿、会票、存折、票据印版、官方文书、伙友合影、门厅匾额、木器家具、铜铁炊具、陶瓷器皿等。这些上自清道光初年,下至民国时期的珍贵文物,时限跨越百余年,史料价值不容低估。
日升昌票号占地1600平方米,拥有建筑21座,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正院沿南北纵轴线,由三进式穿堂楼院组合而成。东院为狭长的南北小跨院。日升昌票号西侧为日新中票号的旧址,与日升昌票号连通,因均属达蒲李氏财东,故现并入中国票号博物馆。日新中票号占地1000余平方米,为二进式院落,均为二层楼阁式建筑。两组院落建筑用地紧凑,布局严谨,具有晋中民居的传统特色。日升昌建筑按使用性质分为营业用房、客房和辅助用房。前院集中设有柜房、信房、账房;后院设有客厅和客房;大掌柜和二掌柜办公用房为窑洞式建筑,位于正厅背后;小跨院集中设有雇员、佣人之居室以及厨房、杂屋、厕所等辅助用房。进入门庭,两侧为柜房。
日升昌票号的铺院从嘉庆二十五年(1820)开始修建,至道光二年(1822)竣工,耗时两年零七个月,耗资1万多两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