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一个少女在田垄间欢快地追逐飞来飞去的蝴蝶,她的头上插满了草地里采来的野花和蒲公英,由于一直在田垄间跳来跳去,她头上的花有些已经东倒西歪,蒲公英的种子也已飞散四处,只剩一截光秃秃的杆了,让整个人显出一副狼狈的样子。
她旁边不远处是一位年轻人,正在观察田间一些农作物的成长,定睛一看,年轻人的头上竟然也潦草的插着几朵野花,定是这女孩调皮而插上去的。
这个女孩叫古孜瑶,她称这个年轻人为父亲,他的名字,是古双城。
这个女孩其实并非年轻人的生女,她原是水家人,叫水孜瑶。说起这事要回到多年以前,在灾荒连年时代水氏一族带着一众饥民来到一处空地开垦,凭着对农作物的点滴了解,他们带领大家改良了一种作物,大家靠着这种作物竟也度过了几个好年头。
可是这种作物有一个缺陷,就是比较耗损地力,每隔几年就要休耕,休耕期间大家就只能再次到附近开荒,渐渐地周边田野的地力相继因此受损。
好在这附近有一片海,水家人在这里组织修建了一座码头后,大家可以通过建造船只在浅海附近捕鱼为生,也这样安稳地度过了许多年。
后来有人发现有一个办法可以让土地尽快恢复地力,就是把捕捞过盛的鱼埋到土壤并让其渐渐腐烂,让土壤分解掉鱼体内所含养分,一时间这里因此掀起了一阵捕鱼狂潮。
也许疯狂的捕捞导致鱼类锐减并触怒了附近的海神,一个月圆的晚上海水冲毁了码头并淹没了这片土地,许多人一时流离失所。
海水退去后,一群鱼人模样的人来到这里,一个为首的手里拿着向征海神的三叉戟,他们警告着说海水侵袭是他们制造的,并且还可以轻易制造无数次,以此为威胁这里的人在三日之内交出罪魁祸首,如果到期交不出人,这片陆地将会永远成为海洋的一部分。
此时正值年轻的古双城造访这里,了解这里的情况后他决定与当时水家领袖水媵津结为好友,并与他一起想办法对抗鱼人,这让水媵津甚是感动。
三日后鱼人果然如期到来要求拿人,这里的人当然拒绝,离开之前那为首的鱼人抛下一句话:以后这里每晚都会被海水淹没,白天海水退回,直到你们交出罪人为止,如果决定交人,可以在傍晚派一位少女守在海边,当晚就不会涨潮淹没土地,当然次日白天鱼人会再次上岸并带走罪人。
这些将信将疑的人们并没有顾忌鱼人所说,第一晚也没有派出少女守海,结果当晚果然海水再次漫过了土地。
大家终于相信鱼人所说,于是第二晚派出一少女守海,当晚也果然没有涨潮。
可是次日白天鱼人也果然上岸要求交出罪人,大家当时并没决定交出罪人,于是个个摩拳擦掌,和鱼人大打出手。
鱼人轻松化解他们所有的进攻并且几乎一瞬间制服了这里所有的人,但是鱼人并无交战的打算,最后又放了所有人,临走时还是说着那句话:次日决定交人,头天傍晚就派少女来守海,否则每个夜晚,海水都会淹没这片土地。
由于海水的反复侵袭,又自知无力对抗上岸的鱼人团伙,很多人选择了逃离,但还有一部分人留下来决定继续和鱼人对抗。
无论如何,当晚还是派出守海少女,于是水媵津派出了自己的独女水孜瑶,同时,古双城和水媵津也在这里陪了一夜,海水果然没有侵袭。
考虑了一下这整件事,己方的确有过在先,况且与鱼人的对峙几经周折,也确曾感受到其诚意,水媵津决定次日以身抵过,将自己以罪人身份交由鱼人处置。
次日鱼人果然来人,并顺利将水媵津带走,离别时把前一晚写好的信交给古双城,算是自己最后的遗言。
水孜瑶由于不知这所有事情的原委,直到父亲被带走的白天,她还在睡梦中。
古双城按照信中嘱托把水孜瑶带走并改姓为古,并像自己女儿一样把她抚养成人,回到他来时的地方安巴洛城,不久他的哥哥古卞海将城主之位传给他,古双城就任安巴洛城主。
水媵津自从被鱼人带走之后,就再也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当地也再没发生过水患,那里的居民为了纪念他的贡献,在那里修建了一座城,取名媵津,不久又在当时守海的地方建了一座水媵津的石碑,并把他被带走的那天定为节日,每年准时来这里祭拜他。
其实水媵津当时交给古双城的信中还提出了自己的一个担忧,就是他可能再也没有机会对刍草那种农作物进行改良,于是古城暗暗把这件事记在心上,并且自己开始了对改良的研究,这持续了很多年,也导致了故事开头场景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