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对老师这个职业我都心存敬畏。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老师们承担着教育的重任,教育承载了太多的期望和梦想。孩子的学习成绩和人生走向已然是老师、学生、家长三方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老师常被喻为红烛、春蚕、孺子牛、园丁、灵魂工程师……,当这些词汇跃入眼帘,每每想到的就是老师身上育人无悔、诲人不倦、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品质。
我的老师当中既有公办教师,也有民办教师。我现在打字用拼音加加比用五笔要快得多,就是得益于5岁多上小学一年级时把拼音学过关了,教我语文的就是一个民办女教师。
2011年8月20日,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揭晓,刘醒龙的《天行者》获奖,并摘取“榜眼”之位。这是一部以民办教师(1984年底以后被称为代课教师,到2000年,通过“民转公”等形式,民办教师逐渐退出讲台)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文学评论家认为,《天行者》展现了中国民办教师的悲壮历史与现实,是对中国民办教师心灵与命运有着独到发现与阐释的史诗性作品。
《天行者》的扉页上写着:献给二十世纪后半叶在中国大地上默默苦行的民间英雄。民办教师是我国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刘醒龙之所以将民办教师称为“民间英雄”,是他认为“民办教师”是一段谁也绕不过去的历史,无论是民办教师,还是后来的代课老师,他们是教育领域中的小人物,是中国乡村里的小人物,但他们都是乡村知识分子。上世纪后半叶,是他们放下锄头,拿起教鞭,在急需人文教育的中国乡村,担负起乡村文化启蒙的历史责任。没有他们,乡村文化会更加荒芜,中国现代化进程会更加艰难。
刘醒龙在《天行者》中写道,这些处在最底层的乡村教师,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对孩子们的感情。中国乡村教育最缺乏的不是教师,而是这样一种扎根的精神。因此,他在获茅奖后接受记者采访时坦陈,我们这个国家之所以有未来,最大的功劳是这群乡村教师。中国发展最大的障碍是什么?乡村。乡村发展最大的障碍是什么?文化、教育、人生启蒙的不到位。这三四十年来,如果没有乡村教师,乡村的愚昧会到何种程度?我们常常只记得最后引导我们走向成功的名师,却忘了当初教我们唱第一首歌、认第一个字、教我们人生最浅显道理的人,假如连这些基本的启蒙者都没有,国家的集体愚昧该有多严重?经济要起飞,该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虽然《天行者》写的是上世纪后半叶的事,但是直到现在,大山深处的天行者依然存在。2011年11月,巴东县清太坪镇姜家湾教学点“拐杖老师”谭定才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感动了无数人,也引起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谭定才老师用双拐撑起大山孩子们的未来,他把“让孩子们更有机会走出山沟沟,到外面去找到更好的人生”视作自己的终生追求。我想,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他并不是最后一个“天行者”。
《天行者》关注的是民办教师,但作家又不希望把它理解成只写了民办教师这个群体,而是希望读者从中读到写作者对历史、生命的沉思。
我敬畏教师,也敬畏这个作家,他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贴近大地的姿态、以不亚于体力劳动者高温户外作业的劳动强度(长篇小说写作者常常要闭关苦修,“与世隔绝”,如同钻进地窖里织布,也像跑一场马拉松,非一般人所能承受。别说写,有时候读都读得晕头转向,记住了后面又忘记了前面),关注民生、关注底层,关注平凡人物高贵的情感和执著的坚守,令人肃然起敬。
想起我的几位亲人和朋友都曾与教师这个职业结缘。
家父出身贫寒,读书非常刻苦,从小学到师范,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中师毕业后被保送华中师范大学,但由于当时教师队伍人员紧缺,只得放弃继续深造的机会,回长阳当了一名教师。后来,因工作需要又转行到了行政。虽然现在他已经退休多年,但每当提起当年的教书生涯,他依然能忆起诸多细节,比如:那个孩子读书特别用功,那个孩子爱调皮捣蛋,那个孩子经常流鼻涕,他都记得清清楚楚。那段时光是他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那段经历已深深融入他的生命。而今,他的学生也老了,仍然习惯称他为老师,这是他最为受用的称呼。
舅舅一生醉心于他的三角函数,传道授业解惑,从乡村到县城,从青春年少到两鬓斑白,心无旁骛,别无他求,直至60岁退休,终不言悔。
好友上官和我成为同事之前,曾当过一年英语代课老师,她工作兢兢业业,态度和蔼可亲,所带班级英语成绩在年级领先,学生都很尊敬她,喜欢她。一次她过生日,学生知道后,全班同学自发组织起来,每人送给她一件小礼物,然后集体唱起英文生日歌《Happy Birth to You》。时间过去了20多年,就在前不久,我们聊起当时那温馨的场面,她还情绪激动,眼眶潮湿。
朋友的老公当年高考结束后在家等录取通知,心急如焚,度日如年,被请去当了两个星期的乡村代课老师,面对孩子们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他喜欢上了这个职业,觉得就做个代课老师也挺好。后来,录取通知书来了,他才念念不舍地离开了学生。到了他自己的孩子上学时,他负责给儿子辅导数学,妻子负责给儿子辅导语文,只因孩子知道爸爸当过几天老师,儿子对爸爸的信任程度就远在妈妈之上,可见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神圣!
我高中毕业以后,曾有机会当一段时间的代课老师。我思前想后,反复掂量,终究没去,倒不是觉得这个职业不好,而是心里一直认为:当医生不称职会误人性命,而当教师不称职会误人子弟,这都非同小可。缘于敬畏,我没有足够的信心去承担起这个重任,最终选择了放弃。后来,我还暗暗佩服17岁的自己竟有如此定力。以后有许多次,我被一些陌生人误认为是老师。就在今年教师节前,我去民乐超市购物,结完账后,工作人员对我说,一看您就像个老师,教师节马上就要到了,您购物的小票金额达到了可以领取一份礼物的标准。我笑着回答,谢谢你们的好意,可惜我不是老师。老师是神圣的职业,我不会为了获得一份礼品而将错就错,冒充老师。事后我心里还是美滋滋的,我把她们的“误认为”看作是一种褒奖。
我想,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师长,需要我们敬畏的人和事还有很多。哲学家康德说:“有两样东西,我们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所唤起的那种越来越大的惊奇和敬畏就会充溢我们的心灵,这就是繁星密布的苍穹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律。”头顶的星空,心中的道德律,让康德有加无已地赞叹和敬畏。头上的星空是宇宙论问题,心中的道德律是人类学问题;头上的星空是外在的必然,心中的道德律是内在的良知。因为仰望,所以看见;因为心中有美丽的道德律,才能看见头上美丽的星空灿烂。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数千年被世代中国人视为神圣的天地、神灵、君亲、生命、历史文化、民心民意,在当代社会,一些人心中残存的那一点敬畏已经岌岌可危。粗暴地掠夺自然资源、不孝父母、不敬师长、见死不救、救人被诬、行善被骗、谋财害命、有毒食品泛滥……无法无天,为所欲为,天怒人怨,难道这些人的良知泯灭了吗?这个世界真的无药可救了吗?
道德沦丧与敬畏之心的缺失导致的结果就是人的尊严被践踏、生命被漠视。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谁也无法独善其身,谁也不能保证下一个悲剧的主角就不是自己。没有最基本的安全感,幸福生活只是一个自欺欺人的谎言而已。
比如刚刚过去的小悦悦事件让人不寒而栗,不忍赘述。有人感叹,一个国家的良心被一个拾荒的阿婆捡了起来!本来阿婆救人只是作为人性最根本的善举,但紧接着,就有人条件反射般质疑阿婆陈贤妹救人是“想出名、炒作”。一个拾荒的老婆婆难道还会为了出名像明星那样去炒作?如此惨烈的现场还容得了旁人去作秀?退一万步,就按一些人所说的,阿婆救人是为了出名,出名的目的是为了得利,那么,当社会各界给她送去的慰问金,她数都未数,就悉数捐给了小悦悦,又作何解释呢?一个目不识丁已近花甲之年的拾荒阿婆要个空名干啥用?做好人咋也这么难?见死不救肯定不对,但救了也不对,这可如何是好?质疑救人是“想出名”比“见死不救”更可怕,看来这社会是真的病了,而且病得不轻。诚然,由于一些人道德的沦丧和人性的冷漠,致使无辜的人屡屡上当受骗,类似救人被诬与见死不救的事件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因果关系,形成了恶性循环。于是,人们对任何事情都习惯性质疑,甚至盲目怀疑一切,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如此不加辨别的质疑非但无助于社会的进步,只会让生活变得更加沉重和压抑。
如果说小悦悦的离开为我们探到道德沉沦的“底部”,让人们的心灵不再麻木,以实际行动挽救道德“崩盘”之危,那么,道德的回归与重构才有希望!
人们都在感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但眼下,只是在一边袖手旁观地感叹已显得苍白无力,无济于事,道德的回归与重构需要我们每个人首先完成自我救赎,从道德的呼吁者走向道德的践行者,同时也希望那些道德沦丧者能够良心发现,弃恶从善,敬畏自然界和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