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
我们从新兵团刚分到连队第三天,指导员便给我、阿光、亚晴、周飞四人一个特殊任务,给一个人站岗,两人一班岗,每班岗半天。
去之前,我们并不知为谁站岗,指导员一脸严肃地交代我们一定要时刻在岗,不要和“那人”多说话,否则就严肃处理我们。我们才知道这任务非同寻常,指导员竟把这重要的任务交给我们四位新兵,我们四人心中涌出一种神圣感。
我们站岗的地方在通讯营后面一个小平房里,这原本是一个小仓库,比我们五个人的宿舍还大一些。房间没有窗户,只有两扇大铁门,铁门的左侧还留有一扇小门可供我们出入。打开小门,一股呛人的烟味袭来。房间正中间被一道钢筋隔开成内外间。外间有一张小木桌,还有两张单人椅子。里间有张折叠钢架小床,“那人”是一个胖子,他懒懒地躺在上面。
“那人”身穿冬常服,从他佩戴的志愿兵肩章上看,我和阿光在他面前还是个新兵蛋子。“那人”穿戴并不整齐,上衣有两个扣子没扣,第三个扣子还扣错了位置。一头卷发乱得像草窝,一脸络腮胡子像钢刷,两眼通红,初看,样子有点吓人。“那人”见我们进来时,慢慢起身坐在床上,发现扣子扣错了,赶紧解开重新扣上扣子,脖子上两粒扣子他依然没扣上,敞着。这时,他从床下拿起一个军绿色搪瓷缸朝我们递过来:“小兄弟,帮忙给我倒杯水。”听他沙哑的嗓音,再看他脱水的嘴唇,我开始同情这个胖子。但我们记住指导员的交代,不和“那人”说话,只给他倒了一杯水后,就再也没理他。我们干巴巴地坐了一上午。晚上,亚晴和周飞回来说,他们也干巴巴地坐了一下午。
第二天
早餐后,我和阿光又去站岗。“那人”和昨日一样,很懒散地躺在床上。我们四个新兵只负责白天岗哨,夜晚由警卫连哨兵负责。见我俩进来,“那人”又递过搪瓷缸向我们讨水喝,我们仍旧冷冷地给他倒杯水。喝过水的胖子来了精神,开始和我们拉呱儿,我俩不理他,他却不管我们态度如何,只顾说下去。从他的“自我介绍”中,我才知道“那人”原来是后勤连队的一名司务长。每个连队都有一名司务长,司务长一人掌握着全连上百人的口粮,连队的油盐柴米,小到一粒味精,都归司务长掌管,司务长是每个连队的大管家。
“那人”长我们几岁。喝过水的“那人”,举着水杯对我们说起喝水的话题,他说小时候农村老家特别穷,******时,他亲眼见家里大人啃树皮、吃树叶,偶尔还吃观音土。村里许多人都饿得浑身浮肿。他还小,没吃这些,每餐能吃上麦麸饼或粗糠饼,但这东西糙,难以下咽。就这个,他还是吃不饱,大人们已尽力,每餐勉强给小孩子一个饼已倾尽所能。一个糙饼在肚子里不占地方,肚子依然饿得咕咕叫,就拼命地喝水。只要一饿就拿水瓢舀水喝,一大瓢一大瓢地喝。那时候的山泉水冷,但喝起来甜。兄弟几个每次都开展喝水比赛,咚咚声响,把肚皮灌得像蝌蚪一样,咣咣的,走起路来一晃一晃地响。那时,饿的第一感觉不是饿,竟是渴,感觉肚皮消下去一点,大家就觉得渴,就会又拿起水瓢舀水喝。这样一段时间下来,大家的肚皮都变成透明的,整个肚皮就像一块透明玻璃一样,大家都能看见肚皮上交错纵横的血管,几乎就看见了过度膨胀的胃,它像一个灌满水过度膨胀的汽球一样,不断地在肚皮里晃荡着。走起路来,整个肚皮就像一个甩开的呼啦圈,有一股向外的力,总朝外甩,人走起路来就摇摇晃晃,像一个即将倾倒的陀螺,晃得头晕目眩的。
第三天
我也来自农村,有关饥饿的记忆虽不及“那人”深刻,但小时候我也挨过饿,他昨天和我们说起喝水的记忆引起我的极大兴趣,这天一上岗,我就期待他有更精彩的故事。果然,“那人”见我给他端过一杯水后,又开始了他的讲述:
后来,看见隔壁邻居有一个小哥哥,他手里拿着一叠叶子在吃。吃之前,他先从身边的小竹筒里抓一个什么,放在叶子里,像包饺子一样卷起来,塞进嘴里,闭上眼睛不断地咀嚼起来,然后停顿一下,向下一使劲,喉结动了一下,就咽下去了。看不出是好吃还是难吃的样子,他没有任何表情地向我们展示了吃或者是吞咽的过程。我和哥哥走上前去,他一只手紧紧捂住竹筒,不让看。哥哥一抢,竹筒不小心倒了出来,天哪!一条条会爬动的虫子全都撒在脚下,绿的、黄的,啥都有,每条都有半指大,还有十几条虫子在不断地爬,看得我一口酸水涌上喉咙。哥哥惊讶地指着地上的虫子问:“阿东,你敢吃这个?”
阿东没吱声,他赶紧把地上的虫子一一抓回竹筒里,待我们走开,他依然用叶子包虫子,像吃饺子一样塞进嘴里,然后闭上眼睛不断地咀嚼起来,再停顿一下,向下一使劲,喉结动一下,十几只虫子就被他一一咽到肚子里去了。直看得我哥俩儿目瞪口呆,一阵阵反胃。从那以后,我们无论是睁眼闭眼,眼前总是出现阿东吃虫子的情景,有时觉得恶心,但看阿东吃得毫无表情的样子,又不敢确定。几次想问阿东——好吃吗?但看他那不说话的样子,知道问不出来,就不问了。终有一天,哥哥带着我一块儿去找虫子。这些虫子也不好找,附近能找到的可能都让阿东抓去了,我们到山脚下找,结果在一棵栎树下抓到一只虫子,比阿东抓的虫子两倍大,有小指大。是只黄绿相间的虫子,哥哥用树叶包着递给我,我不敢吃,他也不敢吃,最后,我们把这只虫子分成两半,各摘一片菝葜(客家话俗称:马甲子)嫩叶子,像阿东那样包饺子一样,闭着眼睛吃,都不敢细嚼,眉头皱得紧紧的。
“那人”看我俩听得发呆,竟有些得意起来,他不往下说了。我们急着问:“啥味?”
第四天
和昨天一样,我们一到岗就急催着“那人”讲昨天中断的故事,他知道把我们胃口吊足了,他一点也不着急,喝过水后不紧不慢地开始续接昨天的故事:
第一次吃虫子,一入口就感觉有些微苦,还有点腥,但没细品,说不清那是什么味,紧接着一阵恶心,哥俩儿狂吐,连胃里的水都吐出来了。后来,我们不死心,又抓了一条虫子来吃,就感觉没那么腥了。
“那人”说,人最困难的是第一次,第一次尝试后,后来,他和哥哥就变得和阿东一样勇敢了,抓来什么虫子都敢吃。再后来,村里越来越多的小伙伴都来抓虫子吃,大家开展吃虫子比赛,村庄周边的虫子都被我们抓光了,就跑到山上抓。我们不但生吃,也有用火烤着熟吃,最好吃的是有一种叫笋龟的甲壳虫,有拇指大,烤熟了非常香。那些硬壳的虫子是要烤过才好吃,软体的不好烤,一烤就焦,还像阿东那样,用叶子裹着吃。
很快,虫子就抓不到了,就有人开始挖蚯蚓吃。还是阿东带的头,他第一个用手指拎着,直接放进喉咙里,看得真恶心。但真壮胆吃时就不恶心了。何况大家在一块儿吃,人多,胆气就壮,谁也不甘当胆小鬼,凡事只要有人带个头,就会有一群人效仿,带来群体效应。人的胆就是那样练出来的。从那以后,我们什么都不怕,遇上什么吃什么,遇蛇抓蛇,遇蛤蟆抓蛤蟆,啥都吃,通吃。你们知道生吃青蛙是啥感觉吗?“那人”又向我们卖起关子。我们又没尝过,咋会知道那感觉。看我们一脸茫然,他又得意起来,继续向我们讲述吃青蛙的感觉。他说,开始抓到小青蛙,大家放在手掌心上,使劲空拍几下,它就晕过去了,放进嘴里生吞,慢慢滑进去,那过程很缓慢。后来再抓到青蛙,大家就不拍它了,张开嘴,捏住它的两条后腿,一放,它使劲一跳,就进去了,从喉咙一直到胃里,它至多五下就到站了。到站以后,它立马会感觉到一锅温水在等它,它开始还畅游几下,你能感觉它在你肚里上下左右,不断地撞碰,酥酥的,麻麻的,百爪挠心一样,很快,它就不动,一切又平静下来。那感觉,开始有点怕,后来就成了一种乐趣了。
第五天
虫子的故事讲完了,这天我倒不急着催“那人”讲新故事,他递过水杯我俩都故意不理他,我们要把昨日的尊严找回来,要知道,“那人”还是被我们看管的对象,我们就是要杀杀他那得意的样子。“那人”只好好言相求,看那可怜巴巴的样子,我们才给他倒水喝,他也不再卖关子,接着就讲开了故事:
后来上学了,终于能勉强填饱肚皮了,我们就不吃虫子了。我们渴望吃糖,吃一种筋糖。货郎会经常挑来卖,圩里的小店也有。但我们没有钱,闻到那甜味就流口水。
那次上学途中,我和我哥路过一座庙。那是一座很小的庙,庙里供着三尊神仙,一个红脸坐中间,一个黑脸拿刀站在他右边,另一个白脸拿印站在他左边。那时我们并不知道这三尊神仙叫啥名字,他们跟前都有一个香炉,石头雕成的大香炉,炉上插满香脚,上面落满厚厚一层灰。哥哥领着我走上前去,我以为他要烧香,却没有,他轻轻刮去炉边上那层灰,再一吹,我们便看见一些硬币。壹分、贰分、伍分面值都有。不多,十几枚。虽然年纪小,但常跟老娘来这里磕头,我不敢动那香炉上的钱。娘说,对神仙不敬,神仙怪罪下来,会让人肚子疼得在地上打滚。哥哥比我大三岁,他比我懂得多,他朝神仙拜了拜,就一一把这些硬币拾起来,揣进自己兜里。之后,他一阵小跑,跑到圩市买糖吃。那是榨糖厂锅底捞出的糖浆,煮干后,像擀饺子皮一样,反复搓揉,再拉伸,变成一条麻绳样,醮上面粉,切成一块块就是劲道十足的筋糖。这筋糖,甜,有股焦香。一粒糖二分钱,哥一下买了十粒,却只给我一粒,因为我没伸手拿那些硬币。回家后,我看哥哥肚子没疼,头也不疼,原来娘说神仙不能碰的话让我开始怀疑,我不再相信娘说的话。往后的上学路上,我就经常一人跑去庙里,有时是白跑一趟,有时能找到几枚硬币。找到硬币时非常高兴,立马跑到圩里买糖吃。
第六天
经过前五天的磨合,我们和“那人”都不再卖关子,见了面,喝过水,他就开始讲述:
后来,肚皮告别饥饿了,三餐都吃得饱饱时,我就到部队来了。
“那人”说,所有人都知道,人告别饥饿就从此不会再挨饿,但记忆却像秘密一样永远烙在心上。肚皮的饥饿很容易被食物填饱,可是人人都有一根日益刁钻的舌头,食物越丰富,它对食物品质的辨别越刁钻,舌头就是一台精密的检测机。再加上眼睛,每个人的眼睛都好比是一部有记忆的高精雷达,舌头和眼睛一配合,能把人带向一个无穷隐秘的远方,那是一个没有限度的乐土,人人都容易长成一个巨人。他到部队从炊事员开始,再到买菜的上士,一直干到后来的司务长,像一只耗子走进成熟的稻田,再掉进了谷仓中,这过程中,舌头和眼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炊事员时,眼前的食谱五花八门,鸡鸭鱼肉应有尽有,一看到这些东西他就兴奋。别的炊事员嫌煮饭辛苦,他不觉得辛苦,特别希望早一点来煮饭,早点把鸡鸭鱼肉煮熟,煮熟了就可以先尝几块。那时,他每天都对大排和鸡腿特别着迷,等到全连开饭时,他早已经三两块大排或鸡腿下肚了。大排和鸡腿与虫子就是不能比,就像金子和泥土不能比一样,有了金子,谁还稀罕泥土。
他煮饭最积极,第二年就当上买菜上士。当上士每天口袋会有一包烟,饭后经常可以拿瓶啤酒喝。
“那人”说,以前并不知道到市场菜配齐以后,会有一包烟的秘密,当上士三天后就知道了。配菜的小张看他老实还嘲笑过他,后来,她拿过一包烟插在口袋里,他想付钱,还被她刮了一下鼻梁,笑他是小傻子。细想一下,他就明白了,这包烟早已均摊在他每天拉的那几框菜上。从这往后,他口袋的烟就有了专供的渠道,心想,这也跟吃一两块大排没区别,也就心安了。喝啤酒就再正常不过了,那仓库就他和司务长有钥匙,那时,他看司务长想拿什么就拿什么,就想自己拿瓶啤酒喝也没什么,也就喝了,谁也不会在意一个口渴的上士拿瓶啤酒喝。“那人”说,除了多吃一些“口粮”外,他从未动过其他坏心思,司务长对他很是信任。
那次连长的家属来队,司务长让他往家属区给连长家送去一袋大米、一袋面粉、一条扁鱼、一只鸡、一只鸭、几斤猪肉。往后,指导员、副连长、副指导员的家属来队时,司务长也会让他送东西去。他从来不问,但他明白当一个司务长应该怎么做。
第七天
早上出发前,指导员又一脸严肃地交代我们说,今天是最后一班岗,要善始善终站好这最后一班岗。
一到小平房,“那人”似乎也明白了什么,他早坐在那儿等我俩到来似的,一来便准备讲他的故事,竟忘记先向我们要水喝。我照惯例拿过杯子,先给他倒上一杯水,静静地坐在一旁听他讲自己的故事:
当然,这些年,我除了占这些小便宜外,还是很尽职干好炊事班的活,不然,也转不了志愿兵,更当不上司务长。
“那人”说,从炊事员一路干到司务长,让他清楚炊事班的每一个细节,他知道油盐柴米鸡鸭鱼肉的每一个细节,小到一粒味精的去处,他都一清二楚,从不任意挥霍,在这方面,他是个好管家。可是,自从当上士给家属区送东西开始,他内心有了新变化,但那时他没机会,现在机会来了,他怎么看,都觉得这些东西就像自家似的,他就精打细算,把节省下来的油盐柴米鸡鸭鱼肉想方设法搬回家里去。他不能直接把油盐柴米鸡鸭鱼肉搬回家,就想尽办法油盐柴米鸡鸭鱼肉折算人民币先放进自己的口袋。最多的一次发生在过年时,连队有三万元的伙食费,他精打细算省下五千元拿回家,等于牵了头牛回家过年。虽然老婆孩子不用再吃虫子填肚子,但他想让他们也吃上鸡鸭鱼肉,想让他们吃好喝好。这个年过完,他就觉得其实你只要把账目填平,一切都看不出问题,他对自己越来越有底。后来不管是夏季降温补助费,还是过年过节的伙食补助费,他支配起来得心应手。后来,上级来了一笔专款十万元,项目是后勤保障建设。接到这笔款项,让他犹豫了一阵子,后来一想,后勤保障建设,食堂不就是后勤保障嘛,就给动了。这一动上面就查下来了,不光查这十万元专款的去处,还从他当司务长这六年间查起,越查越说不清,三个月后,他就到这小平房来了。说起这些往事,“那人”无比沮丧。
“那人”说,吃虫子和庙里拿硬币买糖吃是他一辈子的记忆,这记忆像一颗种子,在他心里长成参天大树,让他在这棵树下觉得凉快、舒适,从而忘记了头上还有三尊神仙看见自己。他从这棵树下出发,一路走到部队炊事班。从炊事员走到今天是他咎由自取。最后,他竟语重心长地告戒说:“小兄弟,做人手莫伸,一伸难回头。”
那七天,“那人”上午给我和阿光讲故事,下午再把故事重复给亚晴和周飞。
2014-08-17于平和小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