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673500000004

第4章 每双眼睛里都有星空

人离开母体,对外部世界的第一感知,是冷。初生婴儿自然地蜷缩稚嫩的身子,皮肤的知觉先于视觉,与外部世界进行接触。婴儿有光感,但看不见外部世界。世界摆出来的脸孔是狰狞鬼魅,还是和蔼天使?是锦绣延绵,还是沧桑破碎?婴儿看到的是天地混沌、灰蒙蒙的一片。这是万物的原始形态,以气体的环流遮蔽了光照下的玩具、桌椅、窗户、树木、河流、山川……奶水肿胀的乳房、自己赤裸的身子。这是否喻示:人的一生是盲目的,在岔路口分辨不出哪一条路回家更近;人的一生注定是以灰色看世界的,色彩会在某一瞬间尽失;悲伤感是一个影子,伴随终身;没有光的时候,影子嵌入肉身。在杏花开遍的山冈,在蔷薇藤蔓密布的河畔,在傍晚薄雾游弋的村前,当我们一个人伫立或独行,茫然无措的伤感像细细阵雨,淋湿全身。一个月,婴儿有了简单的色彩感,视角90度。三个月,视角180度。四个月,婴儿建立了立体感。物象在婴儿四个月之前,都是扁平的,扭曲的,甚至无法辨析大与小。这样的世界,会是怎样的世界呢?整个世界都深深陷在一个窄小的凹镜里。初生婴儿眼睑耷拉,显得睡眼惺忪,处于一种完全无知无觉的状态,睫毛也不闪动:没有惊吓、绝望,没有喜悦、兴奋。一个月后,婴儿每长一天,可视距离就远一米。六个月后,可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地好奇看世界。

在江西东北部,七岁以下的小孩不可以出现在祭祖的仪式上,认为小孩有天眼,可以看见故去的老人坐在桌子上喝酒吃饭,老人吃饱喝足后会把小孩带走。一年之中,清明、七月半鬼节、除夕夜,我家是要祭祖的。我祖父在节前一天,交代父亲要准备香、纸、鞭炮和一桌好菜。祭祖仪式设在厅堂,八仙桌摆中间,上了菜,由我洗脸上香,放鞭炮,把大门关上,烧纸,白酒添三次。菜没了热气,再把香送出来,作揖,插在路边。祭祖算是结束了。这个过程,小孩被关在房间里,不可以嬉闹啼哭,更不可以跑到厅堂里。祖父说,祭祖时,小孩能看见先人用膳。大人也能看见先人,但要站在阁楼上,倒穿蓑衣,不能出声,香烧了一半,就可以见先人了。假如先人看见有人看他吃饭,先人会把人带走。但谁也没尝试过倒穿蓑衣看先人吃饭。

眼睛,一个最纯净的球体,一个最浑浊的球体。我们用眼睛去辨别色彩,明晓四季。我们站在山巅远眺潮起潮落。星星紧挨星星,有序深邃的闪烁,使我们多次不由自主地仰望。人面桃花。紧扣的柴扉铺满厚厚的积雪。在河边慢慢消失的背影。布满皱纹的脸。疾驰而来的列车,又疾驰而去。夤夜的大街,秋叶在缓缓飘落。滴着血丝的刀。棕黄色的围巾。渐渐在灌木林中远逝的河流。

认识另一只眼,认识道路,认识陌生,认识体液。瓦蓝的,除了天空,还有什么?龟裂的,除了大地,还有什么?开出来的是花朵,凋谢的也是花朵。亮起来的是光,熄灭的也是光。眼睛所达的是有限,不可达的是无限。眼睛包裹的是爱,也是恨,把无限的世界包裹在眼球里。我们初生时,睁开眼,感光世界里,第一个出现的人是母亲,再出现父亲、兄弟姊妹。这是离我们眼球最近的人。谁可以忘却自己父母的眼睛呢?悲伤的,幸福的,爱怜的,疼惜的,父母的眼光有强烈的温度感和炽痛感。

我出生在大户又贫困的农人之家,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母亲操持一家吃喝,我现在是难以想象当年缺衣少食所带给母亲的焦虑。在记忆之中,清晨锅里的水都滚热得翻着气泡,她却常常不知下锅的米在哪儿,她坐在灶膛前的板凳上,痴痴发呆。母亲端一个畚斗去借米,借了好几家,都空手而归——有剩米的人家少之又少,哪肯轻易外借呢?灶膛的木柴啪啪地响,仿佛一种催促声。火光映在母亲的脸上,有灼热感。她目不转睛地盯着灶火,火苗在她眼球里跳跃。她的眼球那么大那么空,以至于容不下一滴泪水,像天空容不下雨。我坐在她身边背课文。我一边背,母亲一边用手抚摸我的头,最后把我抱在她大腿上,紧紧抱着。她的眉骨有些突兀,浓黑的眉毛像古老的屋檐。母亲明澈焦虑的眼睛,是我成长的摇篮,是我阅读生活第一章的必修课。我们家里的早餐,通常是煮红薯、粟米、煮玉米粉羹,外加辣酱、霉豆腐。每次碾米回家,母亲用笸箩把米匀开,细细地挑拣米堆里的小石子、谷壳等杂物。她的瞳孔里散射一种洁白的光。这种光通过心脏喷出,在瞳孔找到出口。她一遍一遍地匀米,把米抓在手上又放下,放下又抓起来。她的眼睛里,看见了什么?我看到了母亲眼里的星系,在无垠的天幕,把无瑕的亮光滴到我脸上。

现在,我母亲已七十六岁,走路蜗牛一样。每次我回家,母亲以手扶额,辨认来人是谁。她的眼睛有一层薄翳。那是岁月积压出来的云层。她枯瘦的脸多了一份平静、刚毅和从容。她的眼神软软的,呈液态,像水蒸气液化后的形态。这是我的光源。我不知道人的一生,最终坚持的是什么,最终放弃的又是什么。我知道,当母亲的眼睛看着自己,是审视,是寄望,是担忧,我都没有理由不忠实地活着。人子,在母亲面前是赤裸的。母亲不识字,也从不给我做任何的决定。她给我唯一的人生建议是坦诚地活着。我十六岁离家,三十岁结婚,在这个像黄鼬一样挖道、打洞、筑窝的过程里,我几度对生活感到深深的绝望。每次无望至内心即将崩塌时,我默默地回到母亲身边。在厢房里,我把信件、写好的诗歌、日记本一页一页地烧掉。母亲陪着我,一句话也不说。她知道,烧一次,灰烬会掩埋一个人;烧一次,他儿子的青春会短一截。每次烧完,我会抱着母亲恸哭。她坐在竹椅上,她的眼睛像一个深深的洞穴,阴暗,潮湿,有呜呜的气流在萦绕。哎,哎,她用叹气来劝服她的儿子。她用气流涤荡她儿子心中的灰尘。

眼睛是人和动物身上可以感知光线的器官。最简单的眼睛结构也可以探测周围环境的明暗,复杂的眼睛结构可以提供视觉。眼睛主要由眼球和眼副器组成。眼球包括眼球壁、眼内腔和内容物、神经、血管等组织。眼副器包括睫毛、眼睑、结膜、泪器、眼球外肌和眶脂体与眶筋膜。世界上,任何一种科学制造,都不如动物进化而来的感觉器官构造更科学。神性、神秘性、科学性、和谐性,每一种感觉器官都具备,同时具备审美性、象征性、适用性。这些特性表现得最为完美的是眼睛。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物体可以用来贴切地比喻眼睛,比较认可的比喻是“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路加福音》这样写眼睛:

没有人点灯放在地窨子里,或是斗底下,总是放在灯台上,使进来的人看得见亮光。你的眼睛就是身上的灯。你的眼睛若亮了,全身就光明;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所以,你要省察,恐怕你里头的光或者黑暗了。若是你全身光明,毫无黑暗,就必全然光明,如同灯的明光照亮你。

我们用眼睛来区分世界的美、丑、善、恶,感知悲、欣、惊、愁。但美与丑、善与恶会互相遮蔽。金庸借用殷素素之语向张无忌说出他的箴言。殷素素说:“你记住,你长大了不要相信女人的话,越漂亮的女人越不可信。”我修改一下,告诫我的子女:“漂亮的话不可信,打动人心的话更要警惕。”蒙蔽眼睛的不仅仅是美色,还有比美色更隐蔽的言辞。一个眼睛明亮的人,必是一个用心智看人而非肉眼看人的人。一个辽阔的人,必是用信仰看人的人。

因为美,人有了淫念,有了私欲,这是眼睛带来的人性之恶。因为美,人有了修行,有了悲悯,这是眼睛带来的人性之善。眼睛把繁杂的人世,进行归类梳理。而美,呈现给眼睛时,有时过于短暂;或者说,我们对美的停留过于匆匆,我们活得过于物质。相机和摄影机把我们丢失的,或目所不及的,“留”给我们。昨天,我洗了五张照片。是的,我差不多有十五年没洗过照片了,照片作为事件或时间的物证,带给我更多的是不堪。一张是与父母的合影。这是第一次与父母单独合影。在老家的柴垛前,拍照时,我想起十八年前去世的祖父、二十年前去世的祖母,两个长寿的老人,竟然没和我留下一张合影。我对祖父的爱,超过了对父亲的爱。逝去的不再复返,是眼睛永恒的痛。另外四张,是一个朋友的照片。活着,不可以见面。美国诗人艾米丽·狄金森一生枯守在一个庄园里,她有一首名诗《我为美而死去》。

我们用影像、画笔留住流年,留住山高月小,留住昙花,留不住的是定格在我们记忆里的画面,瞬间释放出来的哀绝、幸福、惊惧、战栗。我们苦苦追寻的,是眼神照射出来的光,把枯萎的、腐朽的、僵硬的心脏激活。我们活得过于具体,我们不可能为美为真理而死。我们的眼睛,除了看衣服、食物、楼房、旅游景点、数字,还能看到什么呢?星星,看不到;露水,看不到;寂静,看不到;心跳,看不到;呼吸,看不到……看不到。看不到。看不到。看不到。所以我们只配火化,一生的重量轻于一斤猪肉。

情人眼里出西施。这是一句感情色彩非常浓郁的话。感情能改变眼睛所看到的色彩,对某些事物进行篡改。匕首成了温柔刀。口腔成了陷阱。情人的眼睛是天上的月亮。玫瑰永远不凋谢。雨滴是伤人的泪。折别的柳枝会在手上发芽。

我们相信了这样的真理:恋人的眼睛是世界上最洁美的湖水。我们也相信了这样的谎言:恋人的眼睛是最洁美的湖水。伤情的是离人泪,动情的也是离人泪。想想看,临别的火车即将启动,呜呜呜,鸣笛声在深夜的站台回响。相别的恋人挥手相望,火车慢慢移动,恋人的面容缓缓退到黑暗的中央。而玻璃前总有一道目光追随着远逝的身影,恋人眼里的那一湾湖水肆意流淌。假如走的那个他,永不再出现,她却日日降临于他的梦境,那么他就是一个抓不住春风的人。假如她不来送行,只告诉他,临走之前去看看江水汇流和翻涌,那么她就是一个被旧时光描绘的人。他和她的眼睛里,储藏的东西是一样的,一样的温度,一样的流淌,一样的闪动,一样的晦暗。

最阴晦的离别,是彼此知道此后不再相逢,但不言说,只用眼睛看着对方,说许多祝福的话语,声音低沉,一次一次地挥手。这个时候,她若淌下眼泪,一定会烧伤脸颊,嗞嗞嗞嗞,冒烟。那么他一定会留下来,他们一生的轨道会改变。他背转身去,快速走了,消失在另一个拐弯口,狭长的巷道有纷落的人迹,有雨伞吹翻在地,路灯忧伤地照着,天依然黑而高远,世界一片虚无。他看到世界一片灰烬堆积。他情不自禁地失声恸哭。她已在另一个岔口。或许她能听到哭声,或许她听到的是长长的沉默,或许她听到玻璃杯落地的碎裂之声。她的眼睛再一次出现在他清晨梳洗时的镜子里,他注视她,像注视自己。他因为长夜失眠而肿胀通红的眼睛,已经丧失闪动的功能。他知道了留给自己人生最后的答案。

体温、瞳孔、心跳,是否正常,是医生观察一个人是否死亡的常规方法。濒临死亡的人,瞳孔已经不能聚光和散光。瞳孔仅仅是物理镜片。东湖妈妈死的时候,只有五十岁,患喉癌备受折磨而死。东湖离婚三年,小女孩四岁。他妈妈在床上不吃不喝四天,一直流着浑浊的泪水。东湖拖着小女孩陪妈妈在外求医三年多,最终还是不治。东湖去北京取了药回来,妈妈已经无法言语。东湖把小女孩领到床前,喊:“妈妈。”妈妈被人搀扶起来,摸摸孙女的头,手再也没离开。潮水从她身上瞬间退得无影无踪。多少次,东湖和我谈起他妈妈的死,他都说:“我一辈子都忘不了妈妈的眼睛,生病时,看着我,像是一种哀求:死神,应该放过一个善良的人,放过一个心里装着有深深担忧的人。妈妈死的时候,眼睛睁得铜铃一样,我叫了一声‘妈妈’,跪了下去。妈妈的眼里滚出了泪水,合眼了。”

人死,眼睛的功能是先于其他感官功能丧失的,重新回到混沌的世界。他要见到最想见的人,才合眼。他了无牵挂,会离去得安详,像沉睡。我胆小,没见过死人。我祖父祖母去世,都是我三哥料理入殓。我惧怕那种沁入骨髓的安详。我父亲也是胆小的人,从不看死人。我祖母去世前三个小时,我守候着,她的眼睛有黄白色的液体,一直淌。她把手放在我手掌上,一句话也没有。她的眼睑轻轻盖在眼球上,和熟睡没区别。我二姑和三姑开始失声抽泣。我祖父在另一个房间里,叫:“荷荣。荷荣。荷荣。”祖母八十六岁,像一棵风蚀的老枫树。房间里的烛火在摇曳。祖母的身体开始下沉,下沉,沉入冰冷的湖水。她所看到的世界一片漆黑。

每一个人都会死。我不惧怕死。我只希望死得有尊严一些,死得不挣扎。

当我老了,我独坐在书桌前,关了灯,轻轻地闭上眼,回想在一生多变的命运之中,是什么使我暗自战栗和无尽牵挂呢?哪一双眼睛让我常常彻夜难眠呢?这双眼睛留给我什么呢?是一滴眼泪,还是一粒坚冰,抑或空空的眼神?

“冬,大雪。路上拥挤着空空荡荡的黑暗,人迹寥落。列车在不知疲倦地奔跑。我靠在硬卧车窗前,紧紧地盯着窗外一闪而过的灯光。雪光漂浮,像大海摇晃虚幻的景象。有一双眼睛,贴着车窗移动,长长的睫毛在扑闪,它和我隔了一块厚厚的磨砂玻璃。”我打开灯,写下了这些。我放下笔,把镜子拿过来,照见自己水分不多的脸和干涸的眼睛。我的眼睛因长年的焦虑,显得空茫。我已看不见人,被一个不知所终的影子堵塞。我的眉毛发白,接近死亡的慈祥,使我的眼睛看起来,有枯井一样深,不时涌上寒凉的人世之气。我找出那本书,重新把那些美好而破碎的文字读一遍。我画下了当年在院子里栽种的黄梅花,画下屋顶上消散的炊烟,画下手镯和项链,画下眼球,画下玫瑰,画下没有挥别的手,画下宝蓝的颜色,画下羞涩的乳房……这些作为记忆的遗嘱,将留下最后一根火柴,给记忆取暖。

据说,人死的时候,最后合眼时,会有一个最放心不下的人出现在眼球里,一生之中最美好的片段会滑翔而来。这个人这个片段,将是死者恪守至邈远无影无息的秘密。被死亡带走的秘密,没有影像没有形体没有颜色。但他能闻到秘密本身的气味、温度、血流。那时他已无法言语。作为这个秘密的唯一保管者和参与者,他要把钥匙交出来,伸进窄小的锁孔,打开一个神性的房间。让一个将死之人慢慢哽咽或无咽,他的喉结缓缓而费力地蠕动,他把储蓄在体内最后的水放闸到一条幽暗的河流里。他浮木一样漂移。他石头一样下沉。他的眼球里出现了海市蜃楼般的往昔:

这是一个寒冷沉寂的下午,雪渐渐停了,风轻轻地拍着玻璃窗。你穿棉质的布裙,围一条长围巾,坐在窗前。他第一次听到了江水在你心房翻滚的声音,滔滔而来。你说:“我已经没有眼泪了。”他看见你的眼睛,像冬天的天空。他抚摸你的头发,把你抱在怀里,说,爱你的白发。他知道,涌出来的泪水是痛,涌不出来的泪水更痛,泪水往体内流的时候,夹带着砂砾,有粗糙感和刀刮感。泪水由百分之九十八的水分、百分之二的血液盐分及其他成分组成。你把挤压出来的盐分又带了回去,像把剔出来的毒又再次注入静脉。你的眼球有深深的凹陷感——火山运动后,火山口塌陷,最后形成湖泊,沧海桑田——所容纳的生活给他巨大的投影,每一缕光都有斑驳的折射。他触摸到了湖面静止又咆哮的风,灌入他心脏,不断回旋交错,掀起漩涡。薄薄的风声,犀利,刀片一样刮。他的手捕捉住了你浑身的震颤和幸福的痉挛……

现在,他带着秘密去了乌有之乡。他将以梦为马,嗒嗒的蹄声,响彻于死寂的长安街,他再次独行。他的体温化为乌黑的墨水,洒在陈旧的书桌上。他多么安详,仿佛一生从未有过遗憾,仿佛他曾经美好的相逢其实从未发生。最后送走他的人,看不到他曾有过悲伤。他的眼睑紧紧地把世界关闭在一个芝麻大的瞳孔外面。三月的油菜花,一条河的上游,从来就是虚幻的桥,墨迹中彼此热烈的呼吸,念念不忘的深夜耳语,对另一个人命运的牵挂,不知疲倦的唇,大雪中紧紧拥抱的黄昏,低沉的略有破碎感的声音,这些曾交织在他体内形成的淤血,彻底从他身体上流走,消失在时间的漏缝里。

我们再也看不到他的眼睛。他的眼睛紧紧地嵌入了一个坚果壳里。

同类推荐
  • 荷塘月色:朱自清精选文集

    荷塘月色:朱自清精选文集

    本书在收录朱自清创作最高成就的《背影》、《荷塘月色》、《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脍炙人口的名篇的同时,还纳入了其经典的游记散文及日常随笔等。这些文章思想内涵极为丰富,反映出了其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且多数散文作品生动而鲜明地表露出了其审美理想,这种审美理想的内在律动,便是他创作的整体美学风格,也是他散文艺术风格的精义所在。其散文至情至美,善于把写景与抒情融会起来,创造出一种诗的意境,把读者引入一种艺术境界,无论写景、叙事,还是议论、抒情,都能为读者创造一种极为动人、极为和谐的氛围和情调,使读者深受感染,并引发共鸣。
  • 为爱延续的生命

    为爱延续的生命

    记录了主人公遭遇噩运以来与家人相濡以沫、患难与共的感人故事。作者试图通过那些一痛楚绝望的日子里悟来的道理,告诉天下所有和她一样承受苦难的朋友:在任何艰难田苦申都要珍爱自己宝贵的生命,勇敢、坚强地去战胜一切困难。为求生存,一定要战胜心理的障碍和软弱,拉长生命的极限。
  • 我们这一代读书人

    我们这一代读书人

    书中集中收录季羡林对陈寅恪、郑振铎、胡适、冯友兰等师友的回忆文章,勾绘出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群像,揭示他们各自或张扬或内敛、或率性或周正、或持正坚守或隐忍委曲……的人生性格及因此遭际的不同命运。每一个学者身影的背后便是一段20世纪中国文化变迁的历史。这些百年中国栋梁之才,与季老一道构成了20世纪中国学术和文化的风景线。那一篇篇温馨感人的文字向我们揭示了季老的识人之术与交友之道,并为我们认识和理解中国老一代读书人的家国情怀和兼济理想提供了一份最真实的知识分子心路档案。
  • 一个存放梦的好地方

    一个存放梦的好地方

    此书源自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平凡和感动,收获人生路上真真切切的感悟和发现,记录纷繁世界里心灵深处的宁静和悠远。通过回忆生活中的人和事,回顾再次走过的风景,使作者内心深处萌发出了种种感想。这些唯美而温婉的文字,在素雅的情怀中领略人生之美,在最美的发现中汲取人生的能量,在广阔的笔触中开阔人生的视野,从而使得我们的心灵变得美丽而丰盈。在优雅的文字中洋溢着一种正能量,在甜美的阅读中,得到人生和情感的滋养。
  • 恋爱中的鲁迅:鲁迅在厦门的135天

    恋爱中的鲁迅:鲁迅在厦门的135天

    本书叙述了鲁迅与许广平爱情如何发展、如何成熟的过程,介绍了厦门时期的鲁迅与学生、名教授的往来,评述了鲁迅厦门时期的演讲、著述、编辑工作等情况。在书中,展现了鲁迅炽热的情感、缠绵的爱恋、无助的孤寂、忧人的愁烦,以及虚浮的幻想、琐屑的计划……在厦门的135天,是鲁迅具有标志意义的特殊人生经历,在世人面前还原了一个有真情实感的鲁迅。
热门推荐
  • 易烊千玺风吹来的地方

    易烊千玺风吹来的地方

    《易烊千玺你的夕阳》第二部来咯!五年后,莫初裳『莫小幽』回国,正好是A.Y公司的招聘大会,她并不知道总裁就是他,于是就去应聘。阴差阳错,两人再次遇见,他不敢相信是她,因为五年前的那个谎言……
  • 异界乱世争雄

    异界乱世争雄

    轻抚大地已无痕,揽得明月照我心壮志未酬皆有撼,笔墨丹青随我意莫名来到异世界,如何在异世大陆强者为尊的世界,活下去。如何一步步活的强大,活的自在,活的无所畏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情宿何处

    情宿何处

    程逸朗:28岁,身高185公分、阳光帅气,海归、东山少爷,从事金融业,爱好品红酒、跑步、健身。郑子言:24岁,身高168公分,肤白、大眼,自由插画师,爱好追韩剧、性格开朗。张依依:子言的同室密友,25岁,身高165公分,银行大堂经理,爱好相亲,希望自己的真名天子早日出现。何轩:逸朗的同学、死党,28岁,身高182公分,从事酒店管理、爱好品红酒、跑步、泡妞。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皓月之主

    皓月之主

    世间万物,皆有灵性。得万物灵性认可者,便可获得强大的力量。一国之君,化民心为力,得民心方得天下;古圣先贤,化学识为力,自成天地;资藉豪富,化金银为力,财可通神。万物在少年耳边低语,沿着万物的声音,他披上月光向东而行,寻找赋予万物灵性的神明;向西而行,抵抗将会把世界化为原始的黑暗。
  • 快穿之神又神经了

    快穿之神又神经了

    历劫三世半,终于回到神界,却发现自己跟不上节奏了。冉研站在高处,说道:“你们不需要知道我的名字,因为你们还不够格!”众人:……“发啥子神经,这是神界,谁不知道你名字似得,还有,你踩的是我的本体,你给我下去!”冉研跳下山,心虚的摸了摸鼻子,道:“拜拜了您嘞!”【无cp】
  • Eva之我其实想开高达呀

    Eva之我其实想开高达呀

    简介一:“我能够补全你的笑容就已经满足了。”简介二:某人抬手一指女神,道:”我的。“某人再指女王,道:”也是我的。“某人最后指了指灰发帅哥,看向身旁的真嗣,道:“你的!”简介三:一本轻松温馨的eva同人。————————ps:作者君是‘没有推荐就会死’星人啊~~~
  • 烟雨及江林

    烟雨及江林

    初次相见,她对他说:“小子,经常迟到不被抓,怎么不会翻墙啊?”再次见到,他发现她是转校生,也是自己的同桌。最后,她压在他身上,轻轻浅浅的说:“我喜欢你啊!”
  • 余生漫漫未来可期

    余生漫漫未来可期

    【甜甜的恋爱】X【文笔简朴】X【咸鱼日常】X【生活随记】X【随缘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