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高辙这个浪荡劲儿,高慎言却恨不能过去踢他几脚,还嫌丢人丢的不够吗?
张迪看了暗自得意,这药果然有用,高辙的马丢了!
其实,高辙所骑的马已经被宦官张迪做过手脚,如此这样,它才会先是发了疯的跑出去,接着又是原地不动了几炷香的时间,最后高辙不得不把那匹倒霉催的马给扔下了。
走到近前,高辙又把璎珞姑娘轻轻的扶下来,由于璎珞小腿受伤,那个扶的动作,几乎已经等于是抱下来了。
不少人看了大吃一惊,刚才发生了什么?这小子怎么这么大胆?
他怎么还抱着一个小公子,不对,那是个姑娘,还抱的那么紧,简直就是臭流氓啊!
张迪也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高辙这厮竟敢……张迪刚要大声喝止高辙,却见宋徽宗赵佶示意他不要作声,张迪只好硬生生的把要说的话憋了回去。
充作裁判的侍卫们,把结果告诉了张迪,张迪一遛小跑回禀给宋徽宗赵佶:“陛下,陛下,高辙也是一箭未中。”
说完很得意的瞅着高辙,等着宋徽宗降旨治罪。
王远和周全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要说高三哥虽然不是精于骑射,但也不至于一箭未中啊。
他们哥俩凑过去,想要问一问是什么情况,待看清高辙身边的年轻姑娘时,会心一笑,三哥好运气啊!
宋徽宗赵佶看了一下,高辙的手中果然是空空如也。
高慎言的脸更加红了,道:“回禀陛下,犬子他……他骑马的技艺尚不娴熟,臣回去就严加督促。”
“如此甚好,朕还听说,高辙他不仅荒废骑射,更不曾专心读书,多次出入烟花场所,高卿家也要严加管教。要是舍不得打,那朕可就替你管教管教了。”
高慎言吓了一身冷汗,连连称是,这臭小子招惹谁不行,偏要去招惹李师师,这不就被记恨上了么?!遂暗下决心,这教儿子,还是得靠打呀!
赵佶边踱步边问:“高辙,你为何一箭未中?”
高辙答道:“回禀陛下,臣并非一箭未中。”
这可就是睁眼说瞎话了啊,这可是朗朗乾坤啊,大家可都看得一清二楚啊,高辙手中却是什么都没有。
张迪自然不肯放过羞辱高辙的机会,大声道:“大胆高辙,你竟敢欺瞒陛下,你明明就是一箭未中!”
罗宝是个混不吝,大声道:“姐夫,高辙现在还敢当众骗你,你应该治他的罪!”
众官员侧目而视,这罗国舅真是性情中人,竟然敢在此场合之下对宋徽宗赵佶喊姐夫。
高慎言扯着高辙,扑通一声跪下,道:“臣有罪,臣教子无方,请陛下赐罪。”说完歪过头来看了高辙一眼,似乎是在说,臭小子,赶紧认个错啊!
高辙辩解道:“陛下,臣不是一箭未中,而是一箭未射。”
张迪哼哼的笑道:“大胆高辙,你竟然还不认错,一箭未中和一箭未射有区别吗?”
“当然有区别。”
宋徽宗赵佶来了兴趣,问道:“有何区别?”
“若是一箭未中,是说明臣骑射本领不足,而一箭未射,则是臣故意这么做的。”
“得了吧高辙,你明明就是骑射本领不行,才找出这么一个荒唐可笑的理由来!不然,跟哥再比试比试!”罗宝大声道。
今天罗宝自己超水平发挥,射中了七箭,见高辙未射中,存心是想让他出丑,这样他心里才舒坦。
宋徽宗赵佶不理自己的小舅子,倒是接着问高辙,问道:“那你来跟朕说说,为何一箭未射?”
“今日是陛下圣诞,臣不敢妄自杀生,故一箭未射。”
“你大胆,”张迪不想见到高辙就这么糊弄过去,忍不住又站出来:“你这是投机取巧,你这是违背圣意!”
“张迪,你才好大胆!大观三年五月,天子陛下降旨,全体臣民休养生息。政和七年十月,天子陛下降旨,一律不得随意捕杀。宣和二年二月,天子陛下降旨,逢春夏两季,皇家园林不得围猎,还要我继续说下去吗?你说我哪里违背圣意了?”
张迪怔住了,都说高辙不学无术,这什么时候还研究起朝廷的政策来了。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张迪很恼火。
宋徽宗赵佶听后却赞许的点点头:“此言甚是,小卿家想的周全。”
张迪今天有不让高辙出丑誓不罢休的劲儿,继续插话道:“既然是一箭未射,那你为何回来的这么晚,存心影响天子陛下的盛典,是也不是?”
高辙是服了,张迪啊张迪,你们的天子陛下都说我想的周全了,你还来跟我杠,杠精啊!
“张公公的疑问不无道理,回禀陛下,那是因为臣在丛林之中,遇到了一位小姑……小公子,这名小公子腿上受伤,臣因帮他包扎,耽误了一些时辰。”
说到这,高辙猛的发现,璎珞姑娘竟然不在自己身边。一时没注意,不知道跑去哪儿了。
宋徽宗赵佶颇为认可高辙的表现:“救人于危难,是大丈夫之风,高卿家,你养了个好儿子啊。”
高慎言对这突如其来的夸奖还有点不太适应,只得叩头:“臣惶恐!”
高辙其实也觉得有点别扭,都知道宋徽宗赵佶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他这么一夸自己,总觉得有那么一点点的膈应。
眼看着宋徽宗赵佶还要继续夸奖高辙,张迪坐不住了,给一个宦官使了个眼色。
那宦官跑过来跪在地上,叩头道:“陛下,出事儿了!”
众人一愣,这可是官家的天宁节啊,这样一个万众同贺的好日子,一个宦官竟然敢在这里喊出事,要不是真出了事儿,那肯定就是他活得不耐烦了。
高辙则十分高兴,暗道:来啦,来啦,终于要来了。
宋徽宗赵佶有些生气:“混账东西,瞎叫什么,先掌嘴!”
那宦官啪啪啪打了自己10耳光,接着说道:“陛下,出事儿了!”
宋徽宗道:“什么事,说!”
宦官答道:“陛下,大理国进献的两只祥瑞,死了!”
“什么?死了?!”
宋徽宗很吃惊,众人也很吃惊。
这祥瑞可是宋徽宗的心爱之物啊,今天又是他的寿诞,可这祥瑞偏偏早不死晚不死,今天死了,这是什么预兆啊?!
不少人都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陛下,两只祥瑞被人射死了!”宦官道。
“谁射死的?竟然如此大胆!”
宦官递过来两支箭,张迪接过去,先是仔细瞅了瞅,然后凑近宋徽宗赵佶,说道:“陛下,这两支箭怕是高家的,高慎言家。”
内廷定例,为了保证天子的安全,参加围猎比赛的官宦子弟,一律不得自己带弓,而是有内廷统一配置,现场分发,但同时为了分辨猎物是由谁射中的,则都需使用有自家记号的箭。
宋徽宗赵佶抓过一支箭来看了看,说道:“高辙,你过来,这可是你们家的弓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