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两年的准备,汉武帝于天汉4年春,公元前97年,再次发动了对匈奴的战事。这次,皇帝做了充足的部署,分别派遣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领骑兵六万、步兵七万,出河套地区的朔方城,进击匈奴;强弩都尉路博德,率领万余人,出河西走廊地区,与贰师将军李广利会合;游击将军韩悦,率领步兵三万人,出五原郡进击匈奴;因杅将军公孙敖,率领骑兵一万,步兵三万人,出雁门郡。汉匈之战,是汉武帝时期一贯的政策,汉武帝的想法是,借助于汉帝国强大的国力,彻底地消灭,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威胁,这也是为什么在之前,汉武帝并不接受,匈奴提出的和亲要求的原因。而这一次的对匈奴用兵,却牵挂着皇帝,另外一件事,就是汉武帝希望,公孙敖能够深入匈奴,迎回已经投降匈奴的李陵。由此,不难看出,汉武帝对之前的那场战事,也是多有反省。
但是,战事并没有像,汉武帝预期的那样顺利。贰师将军李广利,与匈奴单于的主力,合战了十余日,双方互有死伤后,李广利返回汉廷。游击将军韩悦,出去了一趟,没有遇到敌人,无功而返。因杅将军公孙敖,与匈奴左贤王的部队遭遇,交战不利,返回长安。汉武帝对此次战事,并不满意,再加上因杅将军公孙敖,并没有完成,皇帝下达的,将李陵迎回汉朝的命令。因此,公孙敖一直在为此事担心,这次出征,算自己率领的这一路人马,损失最大,所以他怕被揪出来,承担此次对匈奴作战,战事失利的责任。但是,他握住了一条信息,知道自己这次,肯定会平安无事,于是,他便将此消息,告诉了皇帝:臣在匈奴时,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故臣无所得。
汉武帝得到这个消息后,简直是五雷轰顶啊,他容不得这样的背叛。原本,皇帝对李陵是有愧疚感的,所以才会,不惜让将士们冒着风险,去到那茫茫的匈奴草原,迎李陵回朝。没想到,李陵到好,居然就真的做了叛徒。皇帝气愤得,不想再听到,任何一句有关李陵的话,立马下旨给了廷尉,火速围捕李陵全族。廷尉得到皇帝的旨意后,马上包围了李陵的府邸,将李陵全家七十余口人,上有李陵的老母妻儿,下有在李府服侍的仆人婢女,全部捉拿入了诏狱。而后,廷尉将此消息,回报给了汉武帝,询问下一步如何处置。汉武帝直接说了两个字:“灭族”。廷尉咋听消息后,也是一惊,但是,圣旨已下,由不得他有半点犹豫,于是李陵全家,便被押赴到了长安城郊外的刑场。
当霍光得知这个消息后,整个人都被震惊到了,他一下子都没反应过来,不太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顷刻之间,霍光缓过神来,他立刻骑着马,直奔太仆衙门,也顾不得自己正在当值了。一来到太仆衙门,霍光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上官桀,两人便商量对策。但是,此时还有什么办法好说的,灭族的圣旨已经下了,汉武帝连开口说话的机会,都没留给他们。兄弟两人,此刻那种无奈的心情,常人恐怕是无法理解啊。毕竟上官桀视李陵为弟,霍光视李陵为兄长。自从李陵离开长安,到他投降匈奴的,这几年时间,李家的上下,也多少离不开,霍光与上官桀的关照。此时,听说李陵全家要被灭族,这对于霍光与上官桀来说,简直就像是,自己的亲人要被杀头一样。于是,霍光与上官桀二人,二话不说,立刻骑着马,赶赴了刑场。
当霍光与上官桀,来到刑场时,行刑时间,马上就要到了。只见李陵全家人,都被五花大绑,一排排地跪在了刑场上,刽子手也一个个准备就绪,一个刽子手,负责斩杀一整排犯人。没过多久,监斩官就开口说道:时辰已到,开斩。只见这时,刽子手们提着刀,朝着犯人走去,一下手起刀落,人头立马滚落在地,几秒钟之内,每排左边第一个犯人,都被斩杀完毕,接下来,就轮到每一排的第二名犯人了。霍光看着,眼前的这个场景,不禁眼泪直流啊,心情低落绝望到了极致。一旁的上官桀,看得直捶胸顿足,连连叹气。当刽子手,来到了李陵母亲身后时,上官桀忍不住地,大叫了一声:“太夫人”。李陵母亲听了话,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他看见了上官桀,并且朝着他,笑了笑。霍光眼见此景,眼泪止不住地喷涌了出来,他不停地擦拭,眼泪还是不停地流。刹那间,李陵母亲人头落地,上官桀也都忍不住地,哭了起来。
霍光与上官桀,看着李陵母亲,就死在了他们的面前后,都捂住了脸,不敢再看,接下来的行刑,只是听见那血液喷流出来,刀与人体接触的声音,不断传来。过了好一阵子,行刑完毕后,所有的人都散去了。霍光与上官桀,这才反应过来,两人失落地,傻傻地站在了原地,一动不动。兄弟两人对视了好久,也不知说些什么才好,他俩满脸都是泪水。霍光强忍住了悲伤,含着泪对着上官桀说道:“上官兄,事已至此,我等兄弟二人,只能将太夫人一家,悉心安葬,已别无他法了”。“冤纳,真是千古奇冤,怎会如此呐,李贤弟一家人,遭此飞来横祸”,上官桀看着霍光,无奈地说道。“上官兄,我俩现就回府,尽快安排仆人过来,好给李贤弟一家人,收纳尸体,入殓安葬”,霍光又对着上官桀说道。上官桀听了话,连连叹气地说道:“如今,也只能这样了,这差,我是不想再去当了,安排妥当后,我俩去街市上,散散心吧”。霍光听了话,无奈地点了点头,两人便骑着马,各自回了府。
霍光与上官桀,两人安排好,李陵一家人的后事后,便在约定的地方碰了面。此时的二人,都怀着悲伤的情绪,各自牵着马,一路小走,来到了集市上。集市上的热闹场景,与两人此刻的心情,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两人都一言不发,沉默地在集市上走着。这时,两人走到了一家酒馆面前,上官桀看了看霍光,提议道,不如进去喝两杯,解解忧愁,霍光同意了上官桀的提议。于是,两人栓好了马,走进酒馆内,上官桀与霍光并排坐着,面前摆着案几,两人便开始痛饮了起来。但是,此刻的二人,仍然还是静默着,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就在两人沉默不语时,突然听到了隔壁桌的对话:“想那李广将军,一世英名,没想到子孙当中,却出了这么一个叛徒”,隔壁桌喝酒的一位客人,对着他的朋友说道。他的那位朋友,听了话,立刻问道:“汝此言何意,请详说”。说话的那位客人听了话,又开口接着说道:“前日里,那骑都尉李陵,投降了匈奴,圣上没有怪罪于他,没想到他,居然教那匈奴人为兵,对付我汉军,你说他这不是叛徒,是什么”。“你这听谁说的,可有凭据”,听话的那位客人,又问道。
霍光听到这里,忍不住想站起来,去训斥那位客人,上官桀见状,连忙按住了,正要起身的霍光。这时,只听那人又开口说道:“你说有什么凭据,你看看这个时辰,李家那上上下下,七十余口人,还在人世否”。“李家被灭族了”,听话的客人,吃惊地问道。说话的客人,眼见他朋友惊讶的表情,便又开口说道:“这事你还不知道啊,这可是我,刚才在刑场亲眼所见”。“你怎么不早告诉我,早知道,我也去看看热闹”,听话的那位客人又说道。霍光与上官桀听到这里,不禁连连叹气,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刚才说要看热闹的那位客人,又说道:“凭着李广将军的为人,我不信那李大人,会这么做,恐怕这当中,是有什么误会吧”。他的朋友在一旁听了话,大惊,立刻用食指在嘴唇上,比了一个动作,嘘了一声后,就轻声地说道:“你不要命啦,此事,乃是圣上裁定,汝胆敢非议”。“我不是那个意思”,那位客人听了话,连忙回答道。“休再言此事了,还是喝酒吧”,他的朋友听了话后,在一旁说道。于是,这两人开始喝酒,便不再谈论此事了。霍光与上官桀听到这里,才得知,李陵一家被灭族的原因,心中也暗暗地为,他们的这位兄弟,打抱不平,自然更不会相信,李陵叛变一事。可是,事发突然,他们也没有能力,再去做挽回,毕竟李家那,上下七十余口人,已命丧黄泉了。两人沉默了一会儿,各自看了一眼对方后,便开始喝闷酒,都不再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