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那里知道某位师娘心里是这样腹议的。无端端的得罪了某人,还不知道。
宋青峰看看他,大小伙子,经过这些日子的训练,确实身材不错的。
双臂肌肉发达,微微鼓起,不过不像某位史先生那样夸张,肌肉发达的过份。
加上他身材修长,更显得宽肩窄腰,妥妥的小鲜肉一枚。
李楠过年就十九了!真正是大小伙子,男子汉了!男孩子一般这个年纪大多很愤青。
不过他已经遇到过一些事情,虽然说不上,沧海桑田,却也是经历过疼痛的。
那种感觉再也不要经历了!
也许男人就是要不断的疼痛中成长,只是这种代价太大了。
邓晓晓笑,“楠儿越发像男子汉了!一个月不见,感觉又长高了!”
妥妥的玉树临风啊!
某女的狗眼闪闪发光。
宋青峰才不愿意媳妇儿看别人这样迷,弟子也不行。某人的心有时候非常的小。
“军训有好有坏!现在的你,像一柄出鞘的利剑。太过锋芒毕露。不好!不好!慧级必伤,硬及必损。”
宋青峰慢悠悠的评价。
李楠眼睛一眯,显然宋叔已经看出他的情绪,是隐而不发。
“你过两天,家里事情忙完,去闯关游戏吧!看你自己能过多少关。”
他说的游戏,可不是真的游戏,那是一种阵法。
“哦!宋叔,那个游戏什么时候可以去?”某人却是跃跃欲试。给他挑起斗智来。
连圆圆都非常兴奋,“爸爸我也可以去吗?”
“你?你不害怕?”宋青峰还奇怪小家伙是好奇还是要搞怪。
“有什么可害怕的!”小家伙不以为意。
一点不在乎。赢就赢,输就输,没什么!
“好!去,都可以去。”
晓晓笑,“我也想去。”
某人白了一眼。
文子几人喷笑,老板居然也能翻白眼,以前怎么没有发现。稀奇哦!
邓妈妈特别高兴,人多热闹啊!大过年的,杜老本来还想赖着不走。
后来徐军可能实在是惧于各种各样的闲言碎语。
硬着头皮和媳妇儿上门请他老人家回家过年。
大过年的,怎么让老父亲在别人家里过年。
哎呀!徐军也特拿他爸没有什么办法。老人家有时候很调皮,他也没有办法。
一开始,杜老还故意的不理他们。
徐军媳妇儿有些心不甘情不愿的。却没有办法,推不了,她纯粹是给她妈给命令来的。
外面早就传的风言风语,说她对老的不好,把公爹都推给别人家养去了!
这都什么话啊!老头儿好歹是个官儿,退休的,他那些工资足够养活他自己了!
哪里用的找别人养。真的是一般愚民!愚不可及!败坏她的名声。
杜老才不管儿子儿媳黑黑的脸,看着他给宋青峰,晓晓点头哈腰,就觉得讽刺。
现在这么殷勤,还不知道有什么幺蛾子。
以前过年愿意回来就回来,不愿意就找个借口,去外婆家了,出差了,云云。
嗨!当老头真的是傻了!
他还没有老年痴呆。清醒着呢!
然后杜老第二天就从儿子家跑回来,先去给自己老家,老伴上个香。回来继续去俱乐部待着。
大班的围棋班有时候宋青峰没有过去,他就顶上来上课。
老头儿可喜欢跟小孩子们一起。
晓晓也拿老头儿没有办法。
李楠过完年,初五就来俱乐部住了!
宋青峰之前就在五进院,设置了重力阵法九连环阵法。
这个是上古宗门训练弟子的必修课。
练气期的修炼者,大多对敌经验不多,但是自己的招式却是非常熟悉。就是缺乏锻炼。
这个重力阵法,是一级比一级重力感应不一样。
越到后面,重力越是厉害。
所以这些阵要是连续闯关成功,对闯关者自己的身体素质,和心智要求特别高。这么多年了,成功闯关成功的人,少之又少。
当然若是闯关成功后的好处,也是非常显而易见的。那些成功的后来无一不是佼佼者。
身体,心志俩者都能保持住,才能熬到最后。若是不行,就会自动给送出来。那就是闯关失败。
宋青峰现在当然不会跟李楠说那么清楚,说的太难了,那不是让他打退堂鼓。
不行多去几次吗?也是一种锤炼,打熬筋骨非常不错。也好去去他那点少年人不该有的戾气。
李楠哪里知道他有这么多考虑,只是听他说有好处,那肯定要去。连圆圆小娃都要去,没准四进院那三个孩子也要去,他肯定不能落后。
宋青峰哪里知道小孩子的这种比较心里。
其实那三个孩子练习修炼时间尚短,还应付不了那种复杂的情况。再等等吧!反正阵法在哪里,随时都可以进去。
隔了一天。
邓大哥一家人风尘仆仆的来了京城。
宋青峰带车去接的。
一家三口。邓大哥大嫂,还有侄子邓明堂。
明堂一见宋青峰,就哈哈笑。特崇拜的叫“姑父!”
宋青峰笑着点头,小伙子很精神,长的像他妈妈,斯文清秀,像一颗棵雨后的清竹。
应该听过他很多的故事,所以少年人吧!那种崇拜同类领袖意思。
他也是武术爱好者,经常参加什么训练营活动,爱玩的一个小伙子。
晓晓说过一些他的事情。
宋青峰当然理解这种,清葱少年的萌动情怀。当年他也是好玩,才仗剑走天涯。不到十五岁就敢一个人出去潇洒。
明堂现在也就十七岁,正是爱玩爱闹的时候。
一路坐车,问了宋青峰武术方面好多问题。
听说俱乐部的事情,那更是在家里坐不住。
刚刚到家放下行李,就要自己去看看。
晓晓没办法,只好让宋青峰接着送他去俱乐部玩。
大哥大嫂来过一次,都很自如。
也不用特别招待。安排好住房,大嫂简单收拾一下行李。
就帮忙邓妈妈炒菜做饭了。
她一来,邓妈妈压力剧减。有活儿人都主动去做。
老太太笑,“你一来,我少一半活儿,你要是回去了!我这不是还不习惯了咯。”
晓晓也笑,抱着大嫂胳膊撒娇道,“对啊!这么着,就让我想起来,嫂子刚刚到咱们家那几年。”
“嗯!是,那会儿还没有明堂,整天的就知道家里家外的。”老太太也想起来。
儿媳妇儿是个勤快人,到她们家,那是里里外外一把手。呵呵,别人都是说他们家有福气。
不过别人怎么说,都不及一家人和和睦睦的。
头三年,大嫂一直没有怀孕,那些碎嘴的就风言风语的传。
老太太是个开明人,“不急,好事多磨。孩子来的晚,一般都是福气大的。不急!”
别人一听,得,这婆婆真会安慰自个。那别人还能说什么。
所以大嫂特别感激自己嫁了个好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