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更习惯通过前进赢得胜利,而不习惯通过退却赢得胜利。这一方面是习惯使然,另一方面是自己不懂得退却为什么能够赢得胜利的缘故。晋文公就是一个懂得通过退却来赢得胜利的高手。
晋文公登上国君之位以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内政既然搞好了,接下来就是争霸天下,要像齐桓公那样成为中原霸主。公元前632年,晋国碰到了劲敌——楚国。当年晋文公重耳留难楚国时,楚王很是照顾晋文公重耳。楚成王问重耳,若将来你回国,你打算如何报答我。重耳认为楚王也不缺什么,若非要报答的话。那就是将来如果我能够返回晋国,两国若在战场上相见,我就让晋军退避九十里地。如果得不到认可,我就只好左手拿着马鞭和弓梢,右边挂着箭袋和弓套奉陪您交战。没想到两国终究还是要交战,晋文公重耳为了履行当年的诺言,楚军一进军,晋文公立刻命令往后撤。晋军中有些将士可想不开啦,说:“我们的统帅是国君,对方带兵的是臣子,哪有国君让臣子的理儿?”
狐偃解释说:“打仗先要凭个理,理直气就壮。当初楚王曾经帮助过主公,主公在楚王面前答应过:要是两国交战,晋国情愿退避三舍。今天后撤,就是为了实现这个诺言啊。要是我们对楚国失了信,那么我们就理亏了。我们退了兵,如果他们还不罢休,步步进逼,那就是他们输了理,我们再跟他们交手还不迟。”
晋军一口气后撤了九十里,到了城濮,才停下来,布置好了阵势。
楚军将领看到晋军后退,想停止进攻,但主将成得臣不同意,把军队向前开进,直至城濮,不放过晋军。
晋军看到楚军如此行为,不免激愤,楚军太目中无人了,我军已经够礼遇了吧。之后进行决战,晋军取得胜利。我们知道这场战争的胜利具有象征性意义。当年齐桓公国力很是昌盛,九合诸侯,但在战场上还没赢过楚国,而楚国这次却败在晋军手上,可想晋国的霸业指日可待。
晋文公之所以能够战胜楚军,除了强大的国力作为支撑以外,以退为进也是其制胜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表面上看,晋军撤退,是怕了楚军。事实上,晋文公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们想下,为什么晋文公选择在这个地点撤退而不选择在另一个地点撤退。撤退到城濮,离晋国就近了,这样后勤运输线就缩短了,后勤运输也就方便了。此为一利。二是当年的确答应了楚王,若两军相遇,撤退九十里作为回报。今天作为回报,的确向后撤退九十里。这是履行诺言的表现。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大家还是很守信重义的,这样就在道义上占领了制高点。这点的确起到作用,楚军将领中就有打算停止进攻撤军的。而晋军就会更激愤,既然我军已撤退,你楚军得寸又何必进尺呢,士气自然得到提升。要知道,用兵打仗,士气是很重要的因素。不然就没有《孙子兵法》中所说的“治气者也”之类的话。通过向后撤退,使得条件变得对自己更有利,这样胜算的把握就大了。再加上战场指挥有利的指挥,焉有不胜之理。
退步并不一定就是失败,退步有时还是成功的条件。在我们的常识当中,退步和失败是紧密相连的,退步和失败是打等号的。只有胜利的人才会向前进,进步总是和“高歌猛进”等胜利词汇相联系的。“扫帚不到,灰尘不走”,要赢还得进攻,但要使自己能够增加胜算,就得消耗对方的实力。消耗对方的实力,一是直接的进攻,而是退却。一支箭在刚射出来的时候,力量是极大的,但箭越往前飞,其力量是削弱的。这就告诉我们,我们可以往后退,往后退能够削弱对手的力量。这时候的“退步”不似进攻更似进攻。但是我们一定要明白,不是任何退步都能赢得胜利。只有退到对我们有利的地点,有利的时间段上才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