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稷下学宫,田午是真的下了心思,当时的天下被分割成了无数的小诸侯国,诸侯之间也一直是战火纷纷,剑拔弩张。可就是这样,田午依旧是想尽了办法,自全国各地搜罗来了数不清的各界高人入宫讲学。这样的举动也就同时引来了那些慕名求学的学子。一时之间,齐国国境之内,俨然有了一副超脱世俗的清雅之感。
这些被田午聘请而来的高人当中,便有一位我们要说的这个故事中的男主角——药王扁鹊。
扁鹊实际上并不姓扁。他姓姬,名缓,出生在渤海郡。
据传说,上古时期,皇帝氏的老师名叫扁鹊。姬缓因为医术高超,当时有人说:“找姬缓瞧病,就好像是上古的扁鹊给瞧病一样。”这以后逐渐的,人们都称呼他扁鹊,反而很多人就这样忘记了他原本的姓名。
而蔡桓公延请扁鹊,这件事还有一些小小的波折。
当时,稷下学宫才刚刚正立,正是急需用人的时候,蔡桓公便专门成立了一个部门为稷下学宫全天下的去搜罗老师,这其中的一组人便来到渤海郡,找到了扁鹊。只可惜扁鹊一听说要他去齐国开馆授课,便把那头摇的好像个拨浪鼓一般:“不去,不去,我若是去了,这么些病人怎么办?”
这一组人在扁鹊这里吃了闭门羹,却并不死心,返回身找来了当时齐国的丞相——田年。这田年不仅仅是齐国的丞相,同时也是蔡桓公田午的堂叔,在当时的齐国绝对算得上的一人之下,一言九鼎的人物。他也早就听说过渤海郡有一位被称为扁鹊的神医,当他听了回报的消息,当天便带足了礼物亲自敢去聘请扁鹊,只不过结果并没有什么改善,扁鹊甚至都没有看上一看田年带来的那几车礼品。
不得已,田年只得转回身将此事又汇报给了蔡桓公田午,田午听了,也是丝毫没有犹豫:“走,我亲自去。”
田午亲自去到渤海郡,这在当时可以说已经冒了天下之大不韪。
按照当时的律法,诸侯王在没有得到周王的旨意的前提下,是绝对不可以离开自己的国境范围的。只不过田午实在是求贤若渴,一激动,便将这件事忘了个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