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而言,他们经常感到很迷茫,不知明天走向何处,因此,树立明确的目标是打开心灵枷锁的钥匙。尽管在前行的路上不会是一帆风顺,但是有了目标,人生便有了前进的动力。因此,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首当其冲要做的是制定目标,执行并落实它们。只有这样,一个人才会从黑暗的阴霾中走出,迎接生命中希望的曙光。
001.目标是前进的动力
目标是人生前进的动力,是迈向成功的金钥匙。
即使具有坚毅刚强、刻苦奋斗的品质,但是如果缺乏目标的指引,在行动过程中也会感到失落与茫然。目标可以产生信念,坚定的信念又能促使追求者尽快实现目标。
一位乘客乘出租车时,看到前面空载的一辆出租车违章碰倒了路旁的一位中年妇女,就自言自语道:“空车没有载客,司机本可以轻松地开,可是为何偏偏肇事呢?”正在驾驶的司机接过话茬说:“正因为空载,所以才容易出事。空载的司机由于急于找客人,总是东张西望,注意力不集中,有时本想向左拐,但突然想到右边搭车的人可能多些,就急忙向右转,所以慌忙之中容易出事;还有,走到十字路口时常常犹豫不定,这也是肇事的原因之一。而有乘客的时候,司机心里就有了明确的方向,那样就会全神贯注地驾驶,出事的几率就小一些。”
司机的话道出了目标的重要作用:有了目标,一个人就能集中精力朝既定的方向前进,可以少走些弯路,当然也不易误入歧途,更不易肇事。
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曾经说过,正确的心态是成功战略的第一步,一旦打下了基础,你就可以在上面建筑了,而目标则是构筑成功的基石。所以,在做事之前,我们必须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他讲述了一个真实的例子,足以说明看不到目标的后果。
1952年7月4日清晨,美国加利福尼亚海岸笼罩在一片浓雾之中。在海岸以西21英里的卡塔林纳岛上,一个名叫费罗伦丝·查德威克的34岁妇女下到太平洋中,开始向加州海岸游去。如果这次成功了,她将是第一个游过这个海峡的妇女。在此之前,她是从英法两边海岸游过英吉利海峡的第一位女性。
费罗伦丝·查德威克穿越海峡的壮举开始了,雾丝毫没有减退,大得连护送她的船只几乎都看不见。这一天,各大新闻媒体都赶来现场进行报道,千家万户都通过电视机在关注这场异常盛大的活动。过了一个钟头又一个钟头,15个钟头过去了,她仍在奋力地游。有几次,鲨鱼靠近了她。护航人员发现后,便开枪将鲨鱼打跑了。其实,鲨鱼并不是她所担心的,体力也不是问题,但刺骨的水温给她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她又累又冻,四肢僵直发硬。她知道自己支撑不住了,就叫人拉她上船。她的母亲和教练在另一艘船上,告诉她海岸就在眼前,不要放弃,继续努力,再坚持一会儿就要成功了。但她朝加州海岸望去,只看到一片浓雾。
最后,在她的再三请求下,护送人员把她拉上船。很遗憾,她这时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又过了几个钟头,她渐渐觉得暖和了,但这时却迎来了失败带给她的打击。当记者采访时,她不假思索地说:“说实在的,如果当时能看到陆地,我肯定能坚持下来。”后来她说,令她半途而废的不是疲劳,也不是寒冷,而是因为在迷雾中看不到目标。查德威克女士一生中只有这次没有坚持到底。
两个月后的一天,天气异常晴朗,她再次挑战这一海峡,由于可以清晰地看到对岸,她集中精力向它游去,最终轻松地取得了成功。她不但是第一位游过卡塔林纳海峡的女性,而且比男子创下的纪录快了大约两个钟头。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查德威克虽然是个游泳好手,但没有清晰的目标也容易灰心丧气,遭遇失败。而看清目标之后,她顺利地实现了目标。她的故事告诉我们:目标是前进的信心和动力。
据史料记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关押了许多同盟国的战俘和老百姓。他们在那里过着非人的生活,死神时刻威胁着他们,在一般人看来,他们没有一个人可以活着走出集中营。但事实并非如此,一些人由于有“德国必将战败,自己终将得救”坚定信念的支撑,竟然活到德国宣布投降的那一刻。但可惜的是,当他们听到“纳粹投降、德国战败、我们获救了”的消息后,竟很快一个个相继死去。
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些人能在异常恶劣的环境中顽强地生存下来,可为什么会在即将获救的时候相继死去?因为对于他们来说,纳粹投降,他们的目标实现了;但与此同时,他们的目标也消失了。目标消失,信念也随之消失,求生的欲望便骤然减弱,一个生命便失去了顽强的生命力。
有一年,一支英国探险队闯进了撒哈拉大沙漠。在茫茫沙海里,炙热的阳光倾泻下来,沙海就像火海一样,漫天飞舞的风沙打在队员的身上,几乎令人窒息。所有人都渴得要命,但谁都没有水了。死神正一步步向大家逼近。
在即将绝望的时候,探险队长突然拿出一只水壶,兴奋地对大家说:“这里还有一壶水。但现在谁也不能喝,要把它当作我们走出沙漠的‘庆功酒’。”
一壶水,成了穿越沙漠的信念的源泉,成了求生的寄托目标。水壶在队员手中传递,那沉甸甸的感觉使他们原本绝望的脸上,又显露出坚定的神色。探险队凭着顽强的毅力终于走出了沙漠,走出了死亡的边缘。大家喜极而泣,颤抖着双手拧开了支撑他们精神和信念的水壶。可是,缓缓流出来的,竟是满满的一壶沙子!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目标可以产生信念,坚定的信念又能促使追求者尽快实现目标。
002.明确目标,为人生开启航船
明确的目标会让人充满自信,珍惜年华,不虚度光阴,珍惜宝贵机会。
胡某二十六七岁,大学毕业已经3年,工作已经换了六七个。他最初的一份工作是在一个偏远的山区负责企业管理方面的事情,然而过惯了大城市生活的他在山区不能上网,也看不到报纸,感觉与世隔绝,便辞职回了省城。后来的那份工作公司老板对他也不错,只不过他嫌薪水太低又不干了。之后他又去南方闯荡,虽说见了世面但却花光了积蓄,还借了一些债。听说做业务能挣钱,他又去做业务员,但他发觉自己不适合做业务员,干了一个多月,没有拉到一个客户。于是他在郊区一个农家院里租了一间每月30元的房子,每天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去外面转,参加面试和人才市场的招聘,面试了不少单位却总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算起来他工作最长的一段时间是半年,最短的只有一个上午。他相继做过企业管理、项目主管、文秘、业务员等工作,每份工作都是蜻蜓点水,毫无收获。
胡某频频跳槽,最后仍然两手空空。现实中像胡某这样的大有人在。其实“胡某”们缺少的是一份合理的职业规划。他们跳槽不是为了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标准去选择工作,而总是因为工资低、工作累等客观原因。没有了明确的人生规划,他们只能是浑浑噩噩,虚度时光。因此,每个人都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因为它是成功之舟上的路标,为航船的扬帆起航指明方向。
美国著名的耶鲁大学曾经对一些学生做过一项跟踪调查。刚开始研究人员对参与调查的学生问了这样的问题:“你们有目标吗?”结果仅仅有10%的学生确认他们有目标。
接下来,研究人员又问那些有目标的学生第二个问题:“如果你们有目标的话,你们是否可以把自己的目标写下来呢?”经过这轮调查,这回只有4%的学生把自己的目标写了下来。
20年后,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想尽一切办法,试图在世界各地追踪当年参与调查的学生。结果他们发现一个规律:无论从事业发展上,还是生活水平上,当年将自己的人生目标写下来的4%的那部分同学,远远比那些没有确立目标的96%的同龄人强得多。他们所创造的财富总和竟然是其他人的总和。其他96%的人终其一生都在为那4%的目光远大的人打工。
分析那少数4%的人成功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有明确的目标。目标是构筑成功的基石,它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大千世界,茫茫人海。有的人能够事业有成,有的人却平平庸庸。他们看上去并没有多大差别,他们差就差在是否有远大的目标。一个人有了目标,他就会有了前进的动力,就会百折不挠地为之拼搏。
在古希腊,雅典有个演说家名叫狄摩西尼,他曾经是个严重的口吃患者,但是他通过努力成为了一名出色的雄辩家。虽然家境优越,但他外貌丑陋,从小体弱多病。小时候,狄摩西尼的叔父为了霸占他的家产,将他告到法院。当法院审问他时,狄摩西尼由于第一次上法庭,心情十分紧张,最终因无法答辩而败诉。从此狄摩西尼所到之处,众人都在嘲笑和欺侮他,他整天闷闷不乐,郁郁寡欢。
后来狄摩西尼意识到如今的苦痛都是由于自己口吃造成的。于是他痛下决心,立志矫正自己的口吃,锻炼自己正常说话和辩论的能力。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他每天躲在家中,对着镜子练习讲话。有时他还跑到海边,把大海当听众,用自己激烈的雄辩式的演说,和海潮澎湃的吼声相对抗。
为了克服口吃的毛病,狄摩西尼在口中含着石子用来练习说话,经过持之以恒的苦心锻炼,他终于从一名无名小卒成为了一个了不起的雄辩家。由于他长于辩论,不到三十岁,就成为一个极有名望的律师。他为了反抗侵略祖国的敌人,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各国,订立军事同盟,又唤起本国人民觉醒,痛击强敌,当时企图吞并希腊诸邦的马其顿王腓力曾经感叹道:“希腊诸邦虽有强大的海陆军,实不足一顾,所惧者,惟狄摩西尼三寸之舌耳。”
在人生的每个阶段,确定目标是面对一切的应对之策。在此期间,面对众多的目标,一定要分清轻重缓急,要将重要的事情放在首要的位置。那些心中想干大事却又不想做小事的人,只会将时间消耗在踌躇犹豫的瞬间。所以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把握现在,从一个个小目标做起。
003.目标越高,前途才会更光明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
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只跳蚤放进一个透明的玻璃杯中。开始时,跳蚤一下就能从杯中跳出来。接着,实验者把杯子盖上一个透明盖,跳蚤仍然会往上跳,但碰了几次盖后,碰疼了,慢慢就不跳那么高了。这时将盖拿走,而那只跳蚤再也不能跳出杯子了。
以上这个实验说明目标远大与否,直接决定了人生的高度。历史上志向远大的人才会成就伟业,他们之所以伟大,首先是因为他们有伟大的目标。一个想当元帅的士兵,虽然不一定就能当元帅;但一个不想当元帅的士兵,则永远不可能当上元帅。大千世界,最可怜的人并非是身无分文的人,而是没有目标的人。一个人没有目标,他只能浑浑噩噩,虚度年华,最终一事无成。
在一个夏天,一只老鼠跑到一个农家院里,准备在农家仓库里觅食,不幸它意外地掉进一个盛得半满的米缸里。这使老鼠喜出望外,它自己先是环顾四周,等确定没有危险之后,于是放心大胆地一通猛吃,吃完后便倒头大睡。
在老鼠就这样在米缸里吃了睡、睡了吃,时间在衣食无忧的休闲中一天一天地过去了。有时老鼠也会为自己是否要跳出米缸进行过思想斗争与痛苦抉择,但终究未能摆脱白花花大米的诱惑。直到有一天,老鼠发现米缸见了底,才意识到米缸现在的高度。可是为时已晚,老鼠要想自己跳出去,实在是无能为力。对于老鼠而言,这半缸米就是一块试金石。如果它想全部据为己有,其代价就是自己的生命。最后老鼠死在了里面。
目标远大的人胸怀大志,有战略眼光;而鼠目寸光的人一般只解决眼前问题。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高尚的目标能切实地保持,就是高尚的事业。”远大的目标决定了一生卓越的追求,短暂的目标仅仅是放眼于当下,古希腊哲学大师亚里士多德很尖刻地区分了两种人的特点,一是“吃饭为了活着”,一是“活着就是为了吃饭”。
历史的经验已经说明,有多大的目标能成多大的事业。三国就是一个好例子。三国时天下纷乱,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当初有实力“竞标”的主要是这几个人:曹操、刘备、孙权、袁绍、刘表。
曹操的目标是一统天下,坐领江山。他自称“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刘备的目标是上报国家,下安黎民。他在三顾茅庐时对诸葛亮说:“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志向比曹操略差些,但也算得上盖世英雄。孙权的目标是承父兄基业,守住江东,伺机夺取天下。在位期间,国力强盛,人民富庶,足与魏、蜀鼎立。
反观河北袁绍就差多了。他本身出自四世三公,起点高,名声大,拥数十万之众,谋臣无数,战将如云,也曾有兴汉灭贼之志,但徒有虚名,属“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之辈,被称为“羊质虎皮”、“凤毛鸡胆”,为后世唾笑。还有刘表,领荆襄之地,地沃利广,豪杰众多,但胸无大志,目光短浅,甘为井底之蛙,本有进取中原的绝好机遇,但他却以“吾坐据九郡足矣,岂可别图”而自足。其中,以曹操的目标最远大,当然是曹操建功最多。正如后人赞诗所言:“曹公原有高光志,赢得山河付子孙。”
从某种程度上说,远大的目标决定了人的一生。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这个真理是由我的全部生活经验,即是我观察、阅读、比较和深思熟虑而总结出来的。”所以80后的有志青年们,一定要树立远大的目标,你的人生才会前途光明,前程似锦。
004.激发目标,主宰自己的命运
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
小时候,富兰克林·罗斯福十分胆小,脸上总是显露着惊惧的表情。在学校里,如果老师让他背诵课文,他就会两腿发软,颤抖不已。因此同学们经常嘲笑他,这让小小的罗斯福心中如同打翻了五味瓶,很不是滋味。自此以后,罗斯福痛下决心,要求自己摆脱心理阴影,为自己订立了目标:我一定要成为伟大的人。
罗斯福的缺陷并没有使他自卑,反而促使他更努力地去奋斗,他并不因为同伴对他的嘲笑便降低了勇气,他把喘气的习惯变成了一种坚定的声音,他用坚强的意志,咬紧自己的牙床使嘴唇不颤抖、双腿不哆嗦而克服恐惧。就是凭着这种精神,凭着对自己未来的心理暗示,保持积极的心态,不断努力奋斗,罗斯福最后终于当上了美国总统。
假如罗斯福只是看到自己身体的缺陷,不去订立目标,那么,他就可能一生不会有什么作为。如果他没有用一种心理暗示来激励自己,那么,他就不会有战胜自己缺陷的勇气和力量。他不因为自己的缺陷而自卑,反而变不利为有利,变弱势为优势,变为扶梯而爬到成功的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