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中有一个“二八法则”,它指的是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通常只占其中的20%,而其余80%尽管占了大多数,却是次要的。由此可见,现实中做任何一件事情,只要集中精力做好它的核心部分,放弃那些不重要的部分,便抓住了要害,最终事半功倍。
用好二八法则,就要舍次要,抓重点。美国企业家威廉·穆尔创业之初仅仅是一个格利登公司的油漆销售员。他赚的头一桶金是自己上班后的头一个月,他挣了160美元。后来他根据销售业绩画了一份销售图表,经过仔细分析,他发现自己80%的受益主要来自20%的客户,但是他却对所有的客户花费了同样的时间。于是,他要求把他最不活跃的36个客户重新分派给其他销售员,而自己则把精力集中到最有希望的客户上。不久,他一个月就赚到了1000美元。穆尔从未放弃这一原则,这使他最终成为了凯利-穆尔油漆公司的主席。
对于80后的大学生,应该珍惜自己的宝贵年华,抓紧人生的黄金时间,不要虚度光阴。面临人生的选择之时,该放弃的就要果断放弃,不能因一时的留恋不舍而与千载难逢的机会失之交臂。保持一种泰然自若的心态,生活便不再浮躁,将会变得充实;知道轻重缓急,才能分辨清楚自己下一步该如何走,为自己的人生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蓝图。
三个旅行者准备外出旅行,他们同时住进了一个旅行社。早上出门时,一个旅行者带了伞,另一个旅行者带了一个拐杖,第三个旅行者什么也没有拿。但是晚上回来的时候,他们三个人的情况却出人意料:拿伞的淋得浑身是水,拿拐杖的跌得浑身是伤,而第三个却安然无恙。大家都十分奇怪,他们分别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拿伞的旅行者说:“大雨来临时,我因为有了伞,就大胆地在雨中走,却不知怎么淋湿了,当我走在泥泞路上的时候,我因为没有拐杖,所以走得非常仔细,专拣平坦的地方走,所以就没有摔伤。”
拿拐杖的说:“当大雨来临的时候,我因为没有带雨伞,便拣躲雨的地方走,所以没有淋湿。当我走在泥泞路上的时候,我便用拐杖拄着走,却不知为什么常常跌倒。”
第三个旅行者听后,哈哈笑道:“当大雨来临时,我躲着走,当路不好时,我小心走,所以我没有淋湿,也没有跌倒;你们的失误在于你们有凭借的优势,认为有优势便少忧患。”
以上的故事让人回味无穷,它揭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类现象:大多数人平日里做事屡屡失手的原因是他们不善于分析自己的现状,不懂得自己的优劣,结果他们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
一个人只有分清轻重缓急,他才会在以后的道路上放弃该放弃的,遇到困难就会巧妙地避开锋芒,而一个自以为是的人总认为自己办事万无一失,不善于取舍,盲目蛮干,结果总是一事无成。
030.从阴影中走出——克服心中的自卑
自卑犹如阴霾,长期隐藏在人的心中,让人看不到阳光。克服自卑,战胜阴霾,就会感受阳光明媚,看到雨后的彩虹。
李某上学期间十分优秀,不论是学习成绩还是专业技能,在同龄人中都是佼佼者。然而让她苦恼的是她生性胆怯,怕与陌生人打交道,一开口讲话就脸红。在一次单位的干部竞争上岗中,其中一关是“施政演说”。由于她没有足够的勇气和胆量,最后只能选择放弃。事实上她的专业和资历绝不比人差,然而由于胆怯害羞,自卑成了她一直难以克服的心理障碍。
哲学家斯宾诺莎说过:“由于痛苦而将自己看得太低就是自卑。”由此可见,自卑源于一种“我不行”的自我心理暗示。过分自卑会让人感到自己处处不如人,但是他们又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于是他们形成了敏感多疑、多愁善感的性格。过分的自卑还会使人胆小孤僻,不敢与人主动交往,不敢在公共场合发言,消极应付工作和学习。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打破自卑的枷锁呢?
具有自卑心理的人,总是过多地看重自己不利和消极的一面,而看不到有利、积极的一面,缺乏客观全面地分析事物的能力和信心。这就要求我们努力提高自己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客观地分析对自己有利和不利的因素,尤其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潜力,而不是妄自菲薄。有自卑心理的人大都比较敏感,容易接受外界的消极暗示,从而愈发陷入自卑中不能自拔。而如果能正确对待自身缺点,把压力变成动力,奋发向上,就会取得一定的成绩和成功,从而增强自信、摆脱自卑。
一个人要从自卑的束缚下解脱出来,建立足够的自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客观认识自己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对于那些自卑的朋友,不妨在一张纸上列出自己的兴趣爱好,即使是很细微的东西也不要忽略。这样的话,每个人就会发现自己身上的很多优点。如果在今后遇上自己的弱项或者遭到失败的时候,他就不会一味退让,他就会持比较客观的态度来认识自己,就会以积极的态度应对现实。
2.尝试转移精力
如果一个人总是看到自己的弱项和失败,那么他感到的总是自卑。如果他将精力不放在这些不愉快的事情上,而是将注意力和精力转移到自己最感兴趣,也最擅长的事情上。这样一个人就会从其中收获乐趣,就会强化自己的自信,驱散自卑的阴影,缓解心理压力和紧张。
3.进行心理分析
这种方法可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进行。具体作法是通过自由联想和对早期经历的回忆,分析找出导致自卑心态的深层原因。并让自己明白自卑情结是因为某些早期的经历而形成的,它深入到了潜意识里,一直影响着自己的心态。实际上现在的自卑感是建立在虚幻的基础上的,是没有必要的。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瓦解自卑情结。
4.用行动证明自己
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高低,不在于别人对你的评价,关键是自己要坚信自己。因此,平时看一个人有没有价值,既用不着进行深奥思考,也用不着询问别人。所以每个人可以先选择一件自己最有把握也最有意义的事情去做,做成之后,再去找一个目标。只有这样,每一次成功都会不断强化自信心。
5.从弱项中收获
每个人都会有多方面的才能。通常来讲,一个人在这方面有缺陷,他就可以从另一方面谋求发展。只要一个人心态积极,就可以扬长避短,将自己的缺陷转化为自强不息的推动力,有时,自己的缺陷并不会成为一个人发展的障碍,相反会成为他成功的动力。
6.回忆成功形象
当一个人对自己充满怀疑,一直被自卑所困扰时,他不妨从过去的成功经历中吸取养分,恢复信心。如果一个人一味沉溺于对失败经历的回忆,失败的意象老是在脑海中回荡,那么他就会一直走不出失败的阴影。不妨尝试回忆自己人生曾经的成功时刻,让自己想到自己还是可以的,自己并不比别人差。
031.知足才能常乐——人生不可能面面俱到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懂得专一才会做好做精,只有懂得知足才会活得快乐。
小黄和小王是同一寝室的舍友。她们俩的性格完全不同,小黄是懂得享受的人,而小王则十分要强,喜欢与别人争强好胜。
大三后一学期,同学们有的开始准备考研,有的则报六级英语,还有的报计算机考试。小黄本科毕业后就打算找工作,因此她这一学期的目标就是攻下计算机二级证书。对于同学们跃跃欲试准备考研,她并不在意。而小王则不然,她觉得自己各方面都不能比别人差,于是她全面开花,所有的课都报上了。所以她课后的时间安排得紧紧的,不是去上英语辅导课,就是去上计算机辅导课。总之她忙得不亦乐乎。
一学期结束了,小黄终于顺利通过了计算机证书考试。而小王由于要做的事情太多,个人精力有限,六级没有通过,计算机考试也挂了,研究生的美梦也成了泡影。小王觉得自己很努力,但是却无果而终。为此她十分苦恼。她的辅导员知道后,安慰她说:“人生在世,你我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就要将有限的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如果一个人贪欲太多,不懂得知足,最终只能是一无所获。”小王听后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失误的原因在于追求太多,不懂知足。
生活中,像小王这样的人大有人在。他们没有自己的主见,缺乏自己的判断,总是随波逐流,最终他们只能是一事无成。
有一位修道者准备禁欲苦行,于是他离开了自己住的村庄,前往无人居住的山中隐居修行。当时他孤身一人,仅仅带了当做衣服的一块布,便来到了山中。
过了几天,他发现自己身上的衣服脏了,他这时才想到他需要另外一块布来替换。于是他下山来到村庄,向村民们乞讨一块布当做衣服。村民们都认识他,知道他是虔诚的修道者,因此毫不犹豫地给了他一块布。
这位修道者拿着布回到山中后,他发现一只老鼠在他居住的茅屋里跑来跑去。每当他专心打坐时老鼠总是出来咬他那件准备换洗的衣服。由于他发誓一生不杀生,因而他又不能伤害那只老鼠。于是他为了赶走那只老鼠,回到村庄中向村民要了一只猫。
修道者认为只要有猫在,老鼠一定会害怕得逃之夭夭。然而要想饲养猫,必须要有食物。而猫又总不能跟他一样吃一些水果与野菜。于是他又向村民要了一只奶牛,这样的话那只猫就可以靠牛奶来充饥了。
修道者独自一人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他又发现照顾奶牛要花费他很多时间,他根本没有那么多的精力。于是他回到村中找到了一个流浪汉,将他带到山中照顾奶牛。
过了不久,流浪汉对修道者说:“我跟你不一样,我需要一个太太,需要结婚生子,我要过正常的家庭生活。”修道者一听觉得也有道理,他不能强迫别人一定要跟他一样过着禁欲苦行的生活。这个故事就继续发展下去,最后整个村庄都搬到山上去了。
修道者原来只是想找个清静的地方去参悟修行,他向往的是清静的生活,但当村庄搬上山后,肯定整天鸡犬相闻,他根本静不下心来,开始为修行所做的种种努力就这样被白白荒废了。
人的欲望是深不可填的无底洞。佛经中讲:“汝等比丘,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常乐,即是福乐安稳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居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因此每个人只有修剪欲望,清心寡欲,才能享受做人的快乐。
032.在细节上下功夫——于细微处见真知
忽视细节酿大错,关注细节成就大。在细节上下功夫,就会早日获得成功。
有一位90后的年轻人毕业于某名牌高校,由于他各方面很出色,被推荐到某国企上班。这对于很多同学来讲,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很多同学都对他十分羡慕,他自己也感到十分荣耀。在去公司面试前,无论穿着还是简历,他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
当年轻人来到公司时,公司的老总正好在会议室开会。老总的秘书安排他在会议室等老总。他来到会议室时,会议室里好像刚刚开过会,里面显得很零乱。年轻人初次来公司,他自己显得很紧张,坐在一个角落苦苦等着。过了一个小时,老总才出现。老总在和他进行一系列的沟通后,觉得他确实各方面很优秀。但是最后老总还是没有录用他。
年轻人感到很纳闷,因为他觉得自己给老总的印象还不错,但最后老总没有录用他。原来当他来到会议室时,他所面临的第一个考题就是打扫会议室。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他有足够的时间来做这件事情,这也是老总对他的初次考验。但是年轻人没有把握住这个机会。在老总眼中,他所需要的不只是一个成绩优异的员工,他更在乎的是员工的素质。
历史上很多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够有所建树,这与他们注重细微之处是分不开的。因为细微见真知,任何事情都不会无缘无故空穴来风,它在发生前有种种迹象。它们在细节中酝酿,在量变中发展。那些见微知著、洞察细微的人能够及时预测到事情的发生,提前做好应对的准备,以便未雨绸缪,防止猝不及防。
注重细节,关注细微之处,平日里将细节做好做精,一个人就会养成见微知著的好习惯。对于90后而言,他们更应做到的是不再忽视身边的小事,只有从眼前易被忽视的小事做起,点滴积累,相信经过一段时间,他的人生将会在不断的进步中有所斩获,直到取得成功。
033.懂得妥协退让——做人要低调
学会妥协,懂得退让是人生的重要一课,所以年轻人做人不要张扬,要学会低调。
年轻人身上缺少的是历练,需要的是丰富的人生阅历。真正懂得成功之道的人都知道一味地拼搏并不是最佳之策,学会妥协退让也是人生的重要一课。
“低头的是稻穗,昂头的是稗子”,这是在讲稻穗越成熟果实越饱满,头便垂得越低;而稗子则整天总是抬高头颅,显示自己。理智的人向来都懂得妥协退让的学问,他们知道在浩瀚无垠的历史长河中,每个人只不过是个凡夫俗子,十分渺小。当一个有志青年把奋斗目标看得更高时,更要在人生舞台上唱低调,在生活中保持低姿态,把自己看轻些,把别人看重些。
1.容人之过,宽恕他人
人人都会犯错,当别人犯错后关键是给别人改过自新的机会。只有心胸广阔,怀有容忍之心,一个人才会获得别人的认可;那些斤斤计较、睚眦必报的人是难以成就大事业的。
一天清晨,寺院的长老起床后在院里徘徊。突然他发现在寺院的高墙旁边有一把椅子,他一看便知道一定是贪玩的小和尚借椅子溜到寺外去了。于是长老搬走了椅子在那等候。午夜,外出的小和尚爬上墙借着“椅子”落地了,忽悠发现“椅子”软绵绵的,有点弹性。落地后,小和尚仔细一瞧,原来是长老用自己的背来接他。小和尚惊慌不已,仓皇而逃。
从此以后,小和尚每日诚惶诚恐,等候长老发落自己。让他惊讶的是长老居然没提这事。后来小和尚才意识到长老宽容的用意所在。以后他不再贪玩,苦心修炼,若干年后成了寺院的新长老。
2.淡泊名利,坦然待之
很多年轻人喜欢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其实功成名就更需要一种谦逊的态度,在名利场中只有保持一种淡然的态度,一个人才会开拓广阔的心境,享受身心的愉悦。
从前有一个富翁,他独自一人背着许多金银珠宝去远方寻乐。可是糟糕的是他走遍了千山万水,却仍然什么快乐也没找到。
有一天,富翁正愁眉不展地坐在路边叹息,一位衣衫褴褛的农夫唱着山歌走过来。富翁向农夫讨教快乐的秘诀,农夫笑笑说:“哪里有什么秘诀,快乐其实再简单不过了,只要你把背负的东西放下就可以。”
与君一席谈,点醒梦中人。富翁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背着那么沉重的金银珠宝,连腰都快被压弯了。平日里自己住店怕偷,行路怕抢,整天忧心忡忡,惶恐不安,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