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晓晓没有让林木送她来机场,因为也许这样,她才能更加轻松地开始这段旅程。
飞往耶路撒冷的飞机按时登机。机舱没有坐满,原本坐在他身边的男人,在飞机还没起飞的时候,就换到后排的位置,以便更好的利用那空余的座位熬过这红眼航班。
背包里放着林木送给她的礼物,因为怕碰坏,上了飞机后,她没敢把包放在行李舱里或是地上,而是一直抱在手里。恰好,现在旁边的座位没有人,她可以放心地将背包放在外侧的空座位上。要不然,就这样捧一路,还真会挺累的。
几顿迷迷糊糊的觉,睡过之后,飞机平稳落地,顺利抵达特拉维夫机场。办理完所有的入关手续后,她在机场的出口处,看到了举着牌子的酒店接机人员。在他的带领下,晓晓坐上一辆酒店安排的面包车。上车后,抵达新城市的兴奋感终究没能抵过长途航班的倦意,她靠着行李,很快就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她被一个服务员唤醒,发现自己已经到了之前预定好的酒店。
“您好,我有预订。”晓晓来到酒店前台,着手办理入住手续。
“您好,请出示您的护照。”她将护照递给前台的服务人员,服务人员礼貌地接过护照,打开核对了照片和姓名等信息后,补充道,“一间大床房,预订了一晚。”
“对,就是今天一晚,如果需要续住,我明天再订。”晓晓确认着,回应道。
“好的,请稍等。”前台的服务员熟练地登记,并完成了入住手续的办理,“这是您的护照,房卡还有早餐券,请收好。”
晓晓从服务员手中接过这些东西,说:“好的,谢谢。”
“电梯在您右手边的方向。”
她刚准备拖着行李箱,向右边走去,就突然想到自己还不知道,明天该如何前往昆兰。于是,又转身面向前台,继续问道:“麻烦再问一下,我想去昆兰,有巴士可以过去么?”
“有,您可以在中央巴士站搭乘486号公车,这班可以到昆兰洞穴、马萨达和Ein Bokek海滩,如果444号公车有空位,也可以坐。”她拿出一本很薄的宣传手册递给晓晓,“这是我们酒店印制的地图册,上面有行程路线推荐,还有相关巴士的时刻表,您的出行可以参考这个上面的信息。”
“好的,谢谢你。”晓晓一手收起旅行手册,将它和自己的护照房卡放在一起,一手拖着行李箱。走进右手边的电梯,来到自己的房间。
她用力拉开窗帘,一大面落地窗出现在眼前,向外望去,仿佛一瞬间,能够看穿这座城市的沧桑。她按耐不住内心的向往,不由得想:我得赶紧把接下来的行程定下来,然后好好出去转转……
“既然来了,那就把能去的地方都去了吧。嗯……去昆兰的线路最合适的就是这条了,我算算啊……耶路撒冷到利伯恒,30分钟,再到昆兰,1小时40分钟,再到马萨达,50分钟,最后去死海Ein Bokek度假区20分钟……”晓晓一边念着,一边掰着手指,“两个小时,三个小时,要三个半小时才能到啊,那一天根本不能来回,看来明天得带着行李出发,晚上住在死海了……哎呀,不行,带着这大包小包的,怎么坐公车呀!”
所幸她在路线的下方,挨着公交信息处,看到了订车电话。在告知了人数和路线,询问了价格之后,没有过多的犹豫,她很快订好了第二天前往昆兰的行程。
一阵简单的梳洗打扮,抹去了旅途的疲惫,晓晓带上旅行手册,就匆匆出门了。
从旧城东面的狮子门,来到客西马尼园,然后一路走上橄榄山山顶。这里是俯瞰老城,甚至是整个耶路撒冷最好的地方。山脚下是一大片的犹太人墓地,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据说,这里是他们的魂归之处。
晓晓找了一个人少的地方,她在一处台阶上坐下,安静地看着远方,不由的想起圣经中,耶稣在橄榄山上对门徒说的末日预言:
24:3 耶稣在橄榄山上坐着,门徒暗暗的来说:“请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有这些事?你降临和世界的末了,有什么预兆呢?”
24:4 耶稣回答说:“你们要谨慎,免得有人迷惑你们。
……
24:21 因为那时必有大灾难,从世界的起头直到如今,没有这样的灾难,后来也必没有。
……
24:29 那些日子的灾难一过去,日头就变黑了,月亮也不放光,众星要从天上坠落,天势都要震动。”
这里对末日的描述,与根达亚文明和亚特兰蒂斯文明的消亡一样,人类会经历一场规模巨大,无比惨烈的劫难。人们至今都无法以科学的道理去解释,启示录中的灾难为什么会发生,以及何时发生。所以,即使信徒们相信末日审判迟早会到来,但他们也并没有因为2012的末日传言而恐慌。
其实理智来看,玛雅人预言的世界末日,除了一些无心的商人将其作为市场营销的噱头,剩下的就是作为一些阴谋论者谋取权利的手段。不过,现在想想也挺好,如果没有这个理由,她怎么能鼓起勇气,跑这么远来寻找爱情。
晓晓想着想着,就笑了。
太阳渐渐落下,霞光映照下的耶路撒冷,是那么的平静、圣洁和安详。风,徐徐而来,没有了阳光的照射,空气中多了几分凉意。随即,晓晓起身,下山,回到了酒店。
……
第二天早上八点,晓晓准时来到了酒店门口,看到司机已经在那里等她。相互打了个招呼后,晓晓坐在了副驾驶的位置上。随后,他们开出了耶路撒冷城,一路向着海拔更低的方向驶去。
离死海越近,她那种熟悉的感觉就越发强烈。看着车窗外的一幕一幕,仿佛是过往的人生经历,那么多的似曾相识。她没有心情去拍下过多的照片,只是在停留时,缓慢地步行于其中,用手去触碰那历史留下的沧桑。
在临近中午的时候,他们抵达昆兰。她已无心进食,只想尽快地寻找到儿时梦境的真相。她告诉司机,自己想在里面多呆一会,让他先找地方吃午饭,不用等她。司机离开后,她独自一人进了景区。跟随着稀稀拉拉的人流,她首先走进了一个展馆,里面的放映厅播放着发现死海古卷的影像介绍,往里面走,还陈列着一些实物资料。穿过展馆,来到室外。不远处就是死海古卷发掘的建筑群遗址。
晓晓沿着栈道,向前走去,一路上能看到,洗礼池、缮写室、公共厨房、礼堂……这些是抄写古卷的艾赛尼派人生活过的地方。在某处,她停下了脚步。
“对,就是这里,这里有一条走廊,在走廊的尽头有一个房间,那个房间西侧的墙壁上有一扇石窗。每个冬至的傍晚,最后一缕阳光总会越过那个窗洞,射到这所房间里的一个固定的角落。就在这个位置的石砖下方,藏有一个神秘的盒子……”每次,梦都会做到这里,当她想要去打开盒子的时候,就会无缘故地被惊醒。
晓晓睁开眼睛,看了看周围的景象,与梦中的俨然不一样,仅剩的残垣断壁,透露着苍凉,昔日的忙碌只能靠想象弥补。“我怎么可能梦到过这里?”她突然因为自己愚蠢的想法而觉得可笑,“也许林木说的对,这一切都是不存在的,没有沙漠,没有星空,没有山洞,没有盒子,当然也没有那个我忘了十二年,也念了十二年的他,这一切都只是我的幻想。”
她无奈地叹了口气,看了看这些多已坍塌的石墙,又继续向深处走去。往前是昆兰洞穴,有三处离遗址较近,可以步行到达。晓晓看了一下时间,应该还早,也就没有多想,朝洞穴的方向走去。
山川沟壑,古卷长存,一阵熟悉的影像猛烈地刺激她的神经,没错,就是这里,周围一切的一切都没有改变。岁月将社区摧残得破败不堪,已无往昔繁闹,但这藏经的山峦却丝毫没有改变曾有的壮阔。这里是她曾经走过的路,而那里有她曾经扶过的墙。
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闭上眼睛,想凭借记忆中的梦境,顺着心中意念的指引,去解开那个埋藏已久的秘密。她小心翼翼地向前迈下每一步,生怕一个不小心会踩空摔倒,但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自然顺利。
“那个走廊,那个房间,对,就在那里,我看到了……”原来这里是游客游览的盲区,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个位置。正值午餐时间,遗址内除了几个着有考古装束的人,在查看并讨论着什么,便没有其他游客。晓晓左顾右盼看了几圈,又犹豫了好一会儿,最终还是决定翻过护栏,进入遗址,一探究竟。
晓晓走进这个石窗只剩下半截的房间。她看看太阳,又看看地面,心想:那个盒子会在哪里呢?我要是把整块地面都挖开了,那也太明目张胆了,到时候东西找不到不说,不被抓起来判个三年五年,也要被当作疯子遣返……既然,现在时间对不上,那肯定不能单看太阳照到的区域。最保险的方式就是用太阳的方位角公式计算一下准确的位置。
晓晓打开手机中的GPS功能进行定位:“当前坐标为N31°45′,而冬至时,太阳的直射纬度为S23°26′,如果投射角为0°的话,才是真正的日落时间点,那这样的话,阳光照射的应该是墙体,而不是地面,但梦里看到的盒子明明是埋在地下而不是墙体当中,那么投射角的话,应该是按照阳光离开地面的时间计算,根据石窗的高度,投射角应该是10°左右,那么太阳应该是从西偏南35°的位置射入,那么对应的应该就是东偏北35°。”
她用指南针寻找到了对应的区域:“对,就是这里。”
她立刻将上覆的土层拨开,在土层下方出现了一块活动的石砖。她又四处看了看,确认左右无人后,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徒手将砖扣了起来。果然,在这块石砖的下面,出现了那个梦中的盒子。
盒子的表面落满了灰尘,泥土覆盖在上面,已看不清原有的花纹。她试图打开,可是盖子盖得很紧。于是,她拿起盒子,在耳边晃了一下。
咦?这里面……好像有活物,她吓得立刻将它丢在地上。可这个盒子在地上翻滚了两圈之后,又似乎没有了动静。她小心翼翼地靠近,想再次将它拾起,可就在这一瞬间,那个诡异的盒子突然炸裂,发出了闷吟的响声。
她被这响声震得跌倒在地上,还没缓过神来,一枚古式的铜钥匙从残片中滚到她的眼前。她定了定神:这个钥匙,好像在哪见过。她下意识地想要将它捡起,可就在触摸到的瞬间,一阵强光闪过,她顿时失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