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宛城其乐融融的时候,徐庶派出的随从终于到达目的地,看着偌大的宛城,热闹的街道感叹不已,又想到身有重任,马上进入宛城寻找胡望。
城门督见他行色匆匆将他叫住,那随从听到城门督叫自己立刻停下了脚步,城门督走上前来定睛一看原来是同乡,两人相见后随从说明来意,城门督立刻将他带到大校场。
大校场内官兵士气高昂,围观的群众们也都看得惊心动魄,典韦与那大汉的厮杀简直精彩!
“典将军好武艺啊!不过看吾这一刀如何?!”大汉拽过虎头金刀朝着典韦的脸颊拍去,典韦丝毫不乱右手举起铁戟挡住了魏延沉重的一击,也将典韦震得手隐隐发麻。
“哈哈哈哈,兄弟好身手啊,这一刀震得我右手发麻。”典韦丝毫没有掩饰,也肯定了那大汉的能力。
“不如我们再来?”大汉问道。
“求之不得呀!主公,我想与这位兄弟再比一场如何?”典韦问了问台下的胡望,胡望点了点头,二人下台歇息一番,上台再战。
“呀~!”大汉率先出手,先发制人挥出一刀。
铛——
典韦甩手一挡荡开了大汉的大刀一路进逼过来,大汉忽然变换招数,以速度与典韦交手,哪成想典韦虽然膀大腰圆,但其速度在军中也不弱于众将。
台下胡望正看得兴起,城门督赶来将信使带到。
“在下龚宁,拜见太守。”信使拜道。
“汝乃何人?”胡望转身问道。
“在下乃是徐庶先生随从,星夜赶到宛城只为将这封信交给太守。”龚宁说道。
龚宁将信取出,双手递给胡望,胡望将信拆开后令城门督将他带到驿站歇息一番。
“主公,元直写了什么?”吴贞问道。
“…………”胡望闭口不语,只是静静地看着手上的信封,若有所思。
擂台上的交手胡望也无心去看,带着吴贞立刻回到太守府召集众将议事,同时那大汉也被胡望赏识,被胡望分配到韩当麾下担任偏将军,统帅一支兵马。
胡望带着众将和文官来到了太守府议事厅,看着众人不解的样子,将那封书信拿了出来让众人阅读。
蒋琬也在其中之一,首先接过书信阅读一番仿佛知道了胡望的用意,并且也十分赞成胡望的想法,将书信交给了王籍等人查看。
王籍看后也点了点头闭口不言,看着信件一个一个的被阅读后终于送回了胡望的手中,原本热闹的议事厅,现在全部安静了下来,谁也不敢先说话。
“主公意思如何?”吴贞率先开口问道。
“嗯……元直此信来得甚是时候,应当将此信交与圣上,请圣上定夺。”王籍说道。
“文吉此言有理,大哥仅是朝廷册封的镇南将军,并不能调动荆州所有兵力去攻打另一个被朝廷册封的后将军,这样就会被天下人认为我们谋反,出兵无名啊!”刘奂也开口说道。
“文吉,命你一日内将此信交给圣上,我相信圣上看后一定会支持我的做法,并且请刺史刘表一同发兵,同时邀请靠近淮南的所有诸侯一同讨伐袁术。”胡望令道。
“喏!”王籍带着书信赶紧出营门策马出城赶往襄阳。
“子观桓英。”
“在!”
“你二人迅速调配军中所有兵马,各司其职,随时听令!”
“喏!”
“凌彦和元嗣,就拜托你二人维持我军粮草了。”
“喏!”
“诸将各司其职,待王籍归来,一同发兵。”
“喏!”
王籍丝毫不敢延迟,一路更换战马,半日内终于赶到襄阳,刘协正和刘表出城游玩,主簿伊籍带着王籍来到了荆山之上。
刘协身穿龙袍,站在荆山山顶望着荆州的大山大水心里不仅一阵叹息。
王籍看到了圣驾的队伍赶紧上山,太尉杨彪看到王籍前来赶紧迎接询问胡太守何在,王籍摇了摇头要求见刘协,杨彪带着王籍见到了刘协。
“臣王籍拜见吾皇万岁!”王籍拜道。
“爱卿请起,胡将军何在?”刘协见王籍前来便询问胡望是不是也来到了襄阳。
“陛下,将军并未前来,但却有一惊天大事!”王籍将手中书信交给刘协请他阅读。
刘协拆开书信仔细阅读一番当即大怒,群臣皆惊。
“袁术世受皇恩,竟然敢行如此篡逆之事!”刘协叫道。
“陛下,信上说什么了?”国舅董承问道。
“你自己看!”刘协将书信交给董承阅读,董承阅读后也是怒火冲天,大骂袁术无耻,并且上奏应立刻讨伐。
“陛下,镇南将军请陛下降诏,召集淮南附近所有诸侯共同讨伐袁术。”王籍说道。
“朕准了,一切调度都由镇南将军指挥。”刘协令道。
“谢陛下!”王籍拜道。
“王爱卿日夜兼程,不如歇息一番?”刘协关切问道。
“谢陛下,臣无大碍,只为荡平国贼,死无足惜。”王籍拜道。
“好,大汉有如此忠臣,朕心安矣!”刘协赞赏道。
王籍得到了刘协的诏书后立刻带着诏书返回宛城,胡望已经在宛城准备妥当,随时准备发兵淮南,一定要将此伪帝斩首以谢天下!
此时徐庶在淮南也已经待了五天,他已经知道了袁术即位的时间,就在十五天之后,他派出去信使他十分放心,所以他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
“桥兄,你真的要这样吗?”徐庶问道。
“元直,事已至此,我宁愿当一个愚忠之臣,也不愿落下个背信弃义的罪名。”桥蕤回答道。
“好,桥兄我也不勉强于你,镇南将军不日将会挥师东进直取淮南,桥兄保重。”徐庶拜道。
“袁术称帝已成定局,元直速速出城,我不会告诉袁术你曾来过这里。”桥蕤说道。
“谢兄长。”徐庶收拾行囊立刻从寿春西门出城,看着老友挥手告别,也不再犹豫,骑着马奔向荆州与胡望汇合。
同时刘协下诏孙策、曹操与胡望一同会师在淮南讨伐袁术,因其行篡逆之事,大汉臣子必讨伐之!
曹操接到了诏令毫不犹豫率兵三万南下寿春,孙策也接到了诏书听从周瑜的建议也率兵两万攻向庐江与其他方面汇合。
短短十五日,袁术在万民共愤的情况下在寿春登基,国号为仲,封百官大臣,纪灵为大将军主政军事,阎象主政国事。
袁术登基那日,庐江城便遭到了孙策军的猛烈攻击。
盱眙县也被曹操军轻易攻下,胡望长途奔袭于九江城外,同时遇到了徐庶,胡望大喜,让徐庶暂担任参军以佐军事,徐庶出策迅速攻下九江后赶往寿春与诸侯会面探探虚实再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