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月再醒来时,看见皇帝正在穿衣服,也要起身。皇帝连忙制止住,说:“天色还早,你再多睡一会儿。”凝月问:“陛下要回宫吗?”皇帝说:“今日狩猎的队伍回帝都,朕还要回去。”凝月说:“微臣可以回家了吗?”
皇帝说:“一会儿有侍卫送你回家。”凝月说:“微臣自己回去,不是更好吗?”皇帝一笑说:“还是你聪敏,朕有些乱了方寸。”皇帝整了整衣服,来到卧榻边坐下,搂过凝月说:“你要好好养伤。过些时日,朕去看你。”凝月说:“陛下国事为重,微臣的伤不碍事。”
皇帝一脸的严肃,郑重其事地说:“朕的女人,哪能浑身都是伤呢?”凝月听完,局促不安地看着的皇帝,皇帝说:“你忘了吗,朕说过,等手头上的事儿办得差不多,就去太后娘娘那里要你!”
皇帝走后,凝月起身洗漱,有仆人送上早膳,凝月吃完,净了手,就要回家去。李掌柜进来说:“小姐请随我来。”二人穿过二进的垂花门向西走,来到一处角门上。
角门上正好有一辆八宝车路过,凝月一看竟是裴府的马车,李掌柜说:“小姐,请快上车。”凝月快步登上车,小车向裴府驶去。
凝月进了裴府内院,裴夫人已经得了信,看见凝月,一把抱住哭泣起来。凝月劝说道:“母亲受惊吓了,女儿回来了,好好地站在您的面前呢。”裴夫人止住哭泣,说:“我的儿啊,你怎么这么多的磨难啊?”凝月说:“我不碍事的。”裴夫人赶紧安排人伺候凝月休息。
直到亥时已过,裴石川父子三人,才回到府中。裴家人齐聚在正房里。裴父说:“月儿,猎场上你的马儿受惊之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凝月说:“父亲,马儿受惊后,一直乱跑,没有多大功夫,老虎就追了上来。孩儿躲在树杈上,老虎并没有扑向孩儿;孩儿也不知是怎么了,从树上掉了下来,树杈挂住了孩儿裤腿上的破洞,倒挂在树杈上,老虎也不耐烦了,就要咬死孩儿的时候,陛下带着侍卫及时赶到,一起发箭,射死了老虎,救了我。”
裴父说:“魏公公找到为父说,月儿没有性命之忧,原来是陛下救了月儿。那之后呢?”凝月说:“陛下带着孩儿去了一处院落,半夜就出发回了帝都,昨天下午进的城。”
裴父有些糊涂了,说:“不对啊,陛下明明和众臣们在一起呀?”宁方说:“父亲,小妹不见之后,只有魏公公传陛下口谕,陛下再也没有露过面。小妹说得是真的。”宁格也说:“我听公主殿下也说过,要去大帐见陛下,也被魏公公拦下来了。魏公公托词说,陛下正在处理紧急公务,把公主殿下阻拦了回去。”
裴父又问凝月说:“那之后呢?”凝月说:“陛下在城郭外扮成市井公子哥儿模样混进了城,隐藏在甘露胡同。”
裴父说:“怪不得呢,狩猎回城的大队人马在北门外十里,原地驻扎修整,不得随意走动。如此看来是在等候皇帝陛下。”凝月问:“父亲,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裴父说:“肃亲王和忠义伯都出城来了,要拜见陛下。魏公公还在托词劝说,陛下正在处理紧急公务。忠义伯一直坚持要见陛下,眼瞧着魏公公就要拦不住了,陛下才穿着便装出现在忠义伯等人的身后。”
凝月说:“当时的情形可谓惊险至极了吧?”裴父说:“忠义伯、肃亲王二人已经冲到陛下的车仗前,跪在地上再三请求觐见。魏公公后脖颈上都冒出热气了。”
凝月说:“昨日陛下进城时,城门口人财物也查验得异常仔细,还有不少人物扮成小商贩模样埋伏在那里。”裴父停了一停,轻声地说:“陛下圣明,庙堂之上也该是要管一管了。”
裴父又问凝月说:“月儿怎么回的府?”凝月说:“咱们家的马车路过陛下落脚之处,孩儿搭着咱们家的小车回到府中。”裴夫人听不明白,皱着眉头,说:“今日家中没有小车出去过?”
凝月说:“怪不得,赶车的人看着面生地很。”裴父说:“陛下难道是个神人?”凝月说:“父亲为什么这么说?”裴父说:“陛下心思缜密。”宁方说:“父亲以为陛下要动作了?”裴父说:“为父也只是猜测,这是又要变天了。”裴宁方说:“忠义伯?”裴父说:“应该不止。”裴父看了看他兄妹三人,说:“你们都回去休息吧。”三兄妹起身施礼告退。
出来正房,宁方对凝月说:“妹妹伤得不轻啊!”凝月说:“已经敷了药,也没有什么大碍。”宁方说:“妹妹还要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说完,从袖中拿出一个药瓶递给凝月,说:“魏公公托大哥捎带给妹妹的。”
凝月说:“魏公公?”宁方说:“玉肌膏。”凝月不好意思。宁方无可奈何的说:“妹妹临危不惧,男子也做不到,真是让人可钦可佩,陛下没有理由不喜欢…哎,也许一切都无法改变。”凝月说:“大哥,生死自命,当时,妹妹真的是没有办法了。”宁方说:“不管怎么说,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妹妹不如奋力争取一次。”凝月说:“大哥,妹妹也正有此意。”裴宁方说:“妹妹放宽心,你还有裴家。”
凝月回到自己的小楼,躺在卧榻上,小红为凝月抹膏药。小红说:“小姐伤的这样重,明日还要进宫当值?”凝月说:“再想传我进宫,我就自请先打自己三十大板子!”
第三日,卫宁公主来到裴府,要谢裴家老二的救命之恩,一时裴府上下忙作一团,准备接驾。卫宁公主的谢礼已经先抬进了裴府,除了赏金,大多是武将的用物。公主只带了三个内臣四个宫女进来裴府,裴大人领着全家上下拜谢了公主,就和两个儿子在前院款待内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