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打着爱的名义,逞大人一时的私欲。
01
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我懵了。
17岁的男孩在学校和自己的同班同学发生矛盾,回家路上,男孩和妈妈说了这件事,结果遭到妈妈的强烈批评。
途径卢浦大桥时,妈妈把车子停在路中间,不顾身边车流滚滚,跑下车去骂后排的孩子。
几秒钟之后,男孩趁着母亲到前排上车的一瞬间,突然打开车门,冲向桥边,一跃而下。
眼看着孩子跳下去,母亲来不及挽回孩子,无力地跪坐在地上,双手捶地痛哭。
视频里,男孩从下车到跳桥,没有任何犹豫,整个过程不超过5秒。
等民警接到电话赶到现场时,看到的只是躺在绿化带里,已经没有生命特征的孩子。
5秒,17年,多好的年纪,可人没了。
到底是承受了怎样的压力,才会毅然决然地选择死亡?
有网友在视频底下推测:“根据我的经验,母亲责骂孩子时肯定说了刺激的话,比如‘想死你就跳啊’,‘有本事你就去死’之类的。
我没办法推测出她具体说了什么,但肯定,不是什么好话。”
更多的网友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有些父母的嘴坏到你难以想象,不是内心够强大,真的活不长。”
“都是日积月累的,像个气球一样,撑不了,就爆了。”
“中国家长最擅长把孩子逼疯。”
还有个姑娘说,她去年十月份情绪崩溃割腕的时候,她爸爸只说了一句“吓唬谁呢,要死去外面死,不要脏了我家”。
不要觉得是小孩不懂事承受能力低,发生这种事家长绝对占了很大一部分的责任。
一个失血过多的人,不是因为流了那最后一滴血才死的。
02
想起了泰国的那个“父亲辱骂孩子,孩子吞枪自杀”的新闻。
事发当天,父母怒骂孩子只爱玩游戏,没出息,孩子双手抱头趴在收银台上。
父亲看他无动于衷,一怒之下,拿出一把上了膛的枪,砸在儿子面前,怒不可遏地说:
“你怎么不去死,你这个垃圾!”
“有种你就别活了!”
父亲转身的瞬间,孩子没有犹豫,对着自己的脑袋,扣动了扳机。
听到响声,这位父亲还以为孩子在“装死”,肯定是开了空枪。
于是他再次愤怒地回头扇了孩子一巴掌,嘴里仍旧念叨着不堪入耳的脏话,等看到地上满是鲜血和一动不动的孩子时,他才真的意识到,孩子自杀了。
他瘫在地上崩溃到歇斯底里,可一切都无法挽回。
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父母在无形中,给了孩子一把上了膛的枪?
网上有这么个故事。
有位妈妈去开家长会,其中有个环节,老师让孩子和家长在纸上写下他们让对方最难过的言行。
纸条收上来,家长的答案五花八门,“不听话”“做作业拖延”“犟嘴”“懒”。
等看孩子的答案时,纸条内容却是惊人的一致。
“就你这傻逼的样子,长大了能有出息?”
“狗东西,你早晚会进监狱!”
“我他妈倒了八辈子血霉,才会养出你这么个东西。”
“等你死了,我用麻布给你裹起来,直接扔对面山上。”
“你怎么不去死呢?”
“再哭我打死你!”
“废物,简直就是猪脑子。”
老师一字一句地念出来,班级里一片沉默。
很多家长都不记得自己曾说过这么伤人的话,可这却是在座所有孩子,插进心里的一把刀。
永远不要低估你对孩子说的每一句话。
压死骆驼的稻草不是最后一根,而是每一根。
03
之前做心理咨询的时候,遇到个女孩。
和中国大多数孩子一样,女孩也出生在“一切都是父母说了算”的家庭,只要没有让爸妈满意,永远都是先打一顿再说。
她家里常年备着一根手臂粗细的木棍,冰冷地杵在阳台上。
只要她成绩下降,犟嘴,甚至筷子没拿好……爸妈都会不由分说的举着棍子打过来。
有一次,因为没把碗里的饭吃完,女孩被打到站不起来,她哭着喊:“我是你们的孩子!你们为什么不爱我?我不如死了算了!”
结果,她妈妈红了眼,把女孩连拉带拽到楼顶天台,一边把她往天台边缘推,一边吼:
“来啊!死啊!你倒是跳啊!”
“不是说要死吗!我看你有没有这个本事!”
女孩吓得全身发抖,抱着晒被子的栏杆,瑟缩在角落里,求妈妈别推她。
她妈妈像个打赢了的战士,俯视着自己的女儿,嘲笑到:“呵呵,就知道你没这个胆。”
生在完整的家庭,但女孩总觉得孤立无援。
从业十几年,我听说过不少孩子说过类似的故事。
有太多孩子的心,在父母的一句句辱骂和讥笑中,刺进万把利刃,留下一个个鲜血淋漓的洞。
等到他们真的崩溃,防线坍塌的那一刻,还有人在斥责“现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真差”。
可就像知乎用户@就是七七说的,枪已上膛,子弹一发发打在孩子心上,将孩子自我保护的屏障打得粉碎。
你们怪孩子承受能力太差,但你们可曾了解过他的屏障?
你们以“期盼你好”的名义对孩子打骂,期望孩子能感受到你们的爱,但你们从未问过孩子是否能接受这样的爱。
你们以爱之名给孩子加压,期望孩子成为你们想要的样子,你们从未问过孩子自己想成为什么样子。
最可悲的是孩子经历了太多你们想象不到的压力,被校园暴力,被孤立,被排挤,被嘲讽,被殴打,被责罚,被无视,背负着你们沉重的爱前行,自闭,抑郁活的像一个边缘人。
等到放学后疲惫地回到家本想对你倾诉些什么,看了你一眼,想了想,算了吧。
他们没选择用生命作为反抗的代价,但,活着也只是行尸走肉。
有些父母,不杀人,但诛心。
04
其实,大多数孩子都能经受得住委屈。
唯一能让孩子崩溃的,是父母不够理解、倒打一耙的批评和谩骂。
我向你捧出一颗真心,可你却把我的真心踩在脚下。
看到有个网友说:
“我现在都三十多岁了,还是能想起十几年前我妈疯狂侮辱我时那悲愤的心情。
无论我怎么解释也不能让她闭嘴,只因为我没有按照她的意愿去做,那狰狞的面孔和疯狂咒骂的嘴唇,让我觉得这根本不是我熟悉的母亲。
当时真想从楼下跳下去,心都死了,活在这种家庭又能怎么样。”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你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的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孩子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伤害更令人痛苦。
几米在《我的错都是大人的错》里写道:
“为什么风可以那么温柔地对树说话,而你却永远学不会对我温柔地说话呢?”
也许我们都可以试着,改变家庭的温度。
考试失败了,告诉孩子“没关系,下次继续努力”;
在学校遇到困难和矛盾,用心去听孩子的诉说,学会沟通,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方向;
不要在公众场合批评、教育孩子,在家里心平气和地交流,更容易让他们信服。
爱和理解,尊重和沟通,在任何关系中都适用。
▽
心理学家海因茨·科胡特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是子女教育时的黄金准则:
“如何爱你?用不含诱惑的深情;如何拒绝你?用没有敌意的坚决。”
爱孩子,是无条件的爱,不会让孩子产生一个“让你需要我,信赖我,离开我就活不了”的想法。
拒绝孩子,你的态度坚决但毫无敌意,不会批评他、指责他甚至羞辱他,让他感觉自己毫无价值。
痛心这个孩子的离去,愿天下所有为人父母者警醒!
恨铁不成钢。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强加在孩子身上,没有道德修养的家长,终会把孩子逼到生命的悬崖边上。
如果父母不会沟通,不懂的沟通,孩子就体会不到父母的爱,从而产生不安全感,形成语言和行为上的障碍。沟通的目的不是告诉孩子怎么做,如何做,而是通过沟通引发孩子的思维能力,拓宽孩子的思维格局,锻炼孩子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自己知道该怎么做,如何做。所以,爱孩子,就要从良好地沟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