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带着手捧佛经的莳茵走上前去跪下道:“嫔妾玉舒宫小媛姚如嫣拜见太后,祝太后福寿安康,平安顺遂。”
太后盯着我看了许久,向皇上投去询问的眼神,许是想知道为何我和那个若澜长相相似,皇上在太后耳边悄声说了几句,太后转向我问到:“你这绸缎里包裹得是什么?”
“回太后,嫔妾唯有绣工还勉强拿的出手,便绣了副心经献给太后,万望太后莫要嫌弃。”说完四周嘀咕声又起:“怎么又是送佛经的?”“刺绣也送的出手?如此穷酸。”
我只做未闻,同莳茵一起展开绣品,送到太后近前细观,太后仔细抚摸着佛经上的每一个字,频频点头,嘴里称赞道:“哀家已经许久没有见过如此精致的绣功了,放眼整个宫内,没人能比得上你的刺绣,就连最优秀的绣娘也差你三分。”
皇后听了太后的夸赞,也凑过来看,突然她捧起绣品,指着万字符边框说道:“環贵人,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将修补的绣品呈送太后,太后的寿礼岂容你如此敷衍?”说完对太后道:“皇额娘,您看她特意用万字符边框妄想盖住接缝,真真是做的狡猾。”
太后仔细拿起佛经左右端详,因太后低着头,看不到她面上的表情,只闻她用很平静的声音说道:“容顺的绣功也是极好的,也难怪你能发现这么细微的地方,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这是修补过的,不过看背面确实没有针脚。環小媛,你作何解释?”
在皇后指责我时,我已跪下在地,此时抬起头说道:“嫔妾是为太后祝寿的,寻常绣品肯定无法入太后的眼,故而嫔妾显摆了一下绣功,还请太后移步到殿门前由嫔妾展示给您看一下。”
太后听闻疑惑道:“这还另有玄机?皇帝,咱们不如一起看看去?”皇上点点头,给了我一个担忧的眼神,我微微点头,示意皇上不用担心。
我和莳茵将佛经挪至殿外,今天日头正好,阳光照在明黄的绸缎上泛着金光,跟随我们走到殿门前的阮选侍率先惊呼起来:“这佛经竟然能看出一个寿字!”
只见在阳光下,我的双面绣展现出来,隐隐投在背面的明黄锦缎上,显出一个“寿”字和四周的祥云、如意图。缓步走来的太后看到露出满意的笑容,“皇帝眼光不错,选了这么个七巧玲珑心的女子,只是哀家也没有明白这是如何做到的。”
“回太后,嫔妾正面绣的是心经,背面以双面绣的方式绣了“寿”字和四周的图案。”
“既是双面绣,为何不将正反面都展示出来?藏在里面是何意?”皇上不解地问到。
我莞尔一笑,对太后道:“嫔妾在家曾随祖母一起礼佛,祖母讲过,佛经可保佑身体康健、心愿顺遂,只要诚心礼佛定会灵验。嫔妾唯愿太后福寿安康,并不是嘴上说的,而是发自内心的,不需要展示出来给外人看到,自己心念着即可。只是可惜嫔妾只会刺绣,这一副佛经未能寻到合适的装裱方法呈给太后,实为美中不足。”
“这有何难?陈宁,找最好的工匠来将这幅佛经刺绣装裱起来,给太后挂到佛堂中。”皇上招手唤来陈宁吩咐道。
太后摆摆手,“这么大幅的佛经,挂在墙上不妥,给哀家做成屏风吧,摆到正殿去。正好日日阳光从门外照进来可以照在屏风上,也不辜负了環小媛的心意。”太后话音方落,畅妃望了我一眼,这下她的珊瑚屏风只得换个地方摆着或者直接收入仓库了,这下她该是把我记恨上了吧。
陈宁小心翼翼卷起佛经捧在手上退了下去,众人方才回到殿中各自坐回了自己的位置。
皇上陪着太后在上首说话,不时投来眼神望着我,大抵是在谈论和我有关的话题。我面前的菜式被撤下去几样,又换上几样同皇上太后案几上一样的菜色,不知是皇上还是太后赏我的。边吃着边不经意间扫看四周,总是有人眼神飘向我这里,嘴里还说着些什么,有的字眼支离破碎传进我耳朵里,我也只做听不到,毕竟没有当众说什么,无伤大雅。
接下来还有位分低于我的嫔妃进献的寿礼,贵人以下多以吃食为主,有看着可口的太后便命人当场试毒,无碍后便呈上品尝,宫宴就这样徐徐进行着。
“寿礼都献过了,只是品尝美食不免太单调了些,况且这许久大家也都用的差不多了,不如请太后做个公证,我们姐妹献上才艺博太后老人家一乐可好?”宫宴进行到大家都觉得有些索然无味时,惠贵嫔望向太后提议到。
“让哀家做公证怕是另有所图吧?说说,惦记上哀家什么好宝贝了?”太后心情还挺不错。
惠贵嫔笑道:“臣妾斗胆请太后发髻上的翡翠发簪为彩头,我们姐妹较量一番,太后看谁的才艺好就把彩头赏给谁。”
“哀家就说你这猴精的人怎么会愿意主动给哀家这老婆子献艺,一上来就是狮子大开口啊。哀家这发簪可是价值连城的。”太后笑嗔了惠贵嫔一句,“想要这簪子也可以,那哀家就要加点难度了,罗棋,你来给她们准备些纸条,把才艺都写上去,谁抽到哪个就表演哪个。”太后唤她的贴身嬷嬷前来,又小声嘱咐了几句,方才让她下去准备了。
下首嫔妃们议论纷纷,有的兴奋,终于有在皇上太后面前展示自己的机会了;有的紧张,担心发挥不好没有展现出自己真实的水平;有的害怕,生怕抽到自己不拿手的才艺在众人面前丢了面子。一时间,原本有些冷清的场面又变得热闹了起来。
“臣妾没有特别出彩的才艺能拿出来献丑,就不和各位妹妹比了,同皇额娘一起做个公证人吧。”皇后敛了敛衣裙,对太后抱歉的说,“臣妾这有一对翡翠镯子,就也当做彩头吧。”说完命身后丫鬟拿出一对成色也相当上品的手镯摆在桌上。
“哀家还准备看完表演赖着不给簪子呢,你倒好。唉,哀家的簪子是保不住咯。”太后指着皇后笑的弯下了腰,这婆媳的关系看上去是那么融洽。
这时,罗嬷嬷端着一个签桶走了上来,得到太后的首肯后走向畅妃:“请畅妃娘娘抽第一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