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降卒伙食不好,但是马义认了,因为毕竟是降卒他知道其中的道理,再说了大丈父报效国家,如果连这点苦都吃不了还怎么做大将军。但是马义所不能容忍的是打骂降卒。
一日马义正在与几名降卒一起搬运军中所需粮食。马义听见远方鞭子抽打的声音便远远望去,看见一个士兵正在抽打一个降卒,那个降卒虽然一直在闪躲,但最终还是逃脱不了鞭子的抽打。这一鞭鞭抽打下去,让马义着实心疼,马义放下手中的麻袋,准备上去组织。却被一个叫做小六的降卒拉住。
小六劝说道“兄弟,我劝你最好不这么做,否则一会挨鞭子的就是你”。
马义笑道“挨鞭子算什么,如果我不管,我们那位兄弟就会活活被打死”。
说完之后马义挣脱开被小六抓住的手便走上前去。一把抓住那名士兵的鞭子。
士兵惊讶欲要挣脱开马义,却没想到马义力气如此之大,死死地抓住鞭子不松手。
士兵见状便舍弃了鞭子,拔出佩剑使劲全身力气砍向马义,马义躲开了致命一刀,然后朝士兵猛地便是一脚,士兵倒在了地上。
“你没事吧”。马义扶起那名被鞭打的降兵说道。
“多谢救命之恩”。降卒急忙说道。
这时其他的禹兵冲了过来将马义等降卒全部围了起来。为首的什长指着马义喊道“你好大的胆子身为降卒,不老老实实的竟敢如此造反,还打伤士兵,我看你是活腻了。上”。说着十几名禹兵便一拥而上,马义也摆好姿势欲要拼个你死我活。
“住手”。一个雄厚的声音从后方传来。
什长急忙看了过去,是胡锐便拱手说道“将军”。
胡锐看了看马义说道“又是你,身为降卒为何如此”。
马义对待胡锐还是非常客气的拱手说道“启禀将军,虽是各为其主,但都是禹国将士,不让我们上阵杀敌也就算了,为何让我们于后方做苦力,而且,而且还打骂我们。这样我们和牛马有什么区别”。说着马义便将眼光抛向那名降卒。
胡锐也顺着马义的眼光望去,那个降卒的确被打的可怜,站都差点站不稳,而且浑身是伤。
胡锐笑着说道“小兄弟救卒之举让我十分敬佩,不过,此是辽王之意为的是考验你们是否真的愿意投靠我们,而且你们是降卒在我看来与奴隶无异,来人将他与他的那些弟兄送进伙房,当火头军,还有将那名受伤的士卒送去医治,我们不要不会干活的奴隶”。说着便离开了。
“是”。什长拱手说道。就这样马义与小六等人被送进了伙房,充当了火头军。然而禹军鞭打降卒的事情更加欲裂。马义在给降卒盛饭的时候依然可以清楚看见那些降卒身上被鞭子打过的血印”。
马义实在忍受不了便坐在伙房后面的马厩门口思索,一想起胡锐所说的那句话“降卒与奴隶无异”便更加愤怒。这时小六坐在了马义身边说道“怎么了,兄弟还在为那件事闷闷不乐吗”?
马义叹息答道“为什么,我就不明白了,我们都是禹国,我们为什么要自相残杀,还要如此对待自己的同胞”。
小六拍了拍马义的肩膀说道“兄弟,你不明白如今这个世道就是这样,那些当王当将的,战场上没什么本事,但私底下却对自己的士卒是又打又骂,动不动还要斩首。我们这些当兵的容易吗不就是想图个饱饭,谁料想会变成这样”。
“如果和辽王谈判呢”?马义问道。
小六嘲笑道“谈判?就凭你一个人,就算再加上我,也没有资格与辽王谈判”。
“那如果是三万降军加起来呢,就应该有资格了吧”?
小六听到蚂蚁说这句话便惊呆了,疑惑的问“三万降军?兄弟你打算干什么”。
马义舔了舔嘴唇说道“大哥,后军营寨有三万降卒,如此众多但却只有胡锐带领的一千兵马看押,也就是说辽王并不注重与我们,也料想不到我们会干什么事情,如果我们聚集这三万降卒,夺了后寨,在与辽王谈判,是不是就可以了”。
小六仔细一想的确如此,便点头说道“照此下去早晚都是一死,可以一事,就是不知道其他降卒都会不会参加起义之事”。
马义笑道“大哥,刚才你也说了,早晚都是一死,所以他们也都知道厉害,我敢保证起义百分之百成功,这样大哥你即可与咱们的兄弟前去联系那些降卒,如果可以的话明日行事”。
“好,我这就去办”。小六说着便离开了。
果然如马义所料,三万降卒一呼百应,他们全部听命于马义。都在暗地里开始集结。
次日中午,阳光正盛。胡锐正在自己营寨看兵法。一名士兵慌张地跑进营寨跪拜说道“将军,不好了”。
“何事如此惊慌”?胡锐放下竹简问道。
士兵咽了口唾沫回答道“降卒造反,由于人数众多,我军抵挡不住他们已经夺了后营”。
“你说什么?降卒造反”?胡锐大将急忙起身拿了佩剑与士兵走出营寨。刚走出营寨便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
马义带领着许多降卒围着胡锐的营寨,而且已经没有一个胡锐的兵士。
胡锐看了看马义问道“竟然又是你,我先前没有杀你,你竟敢聚众造反,还一下子着急了这么多降卒,你想要干什么”。
马义拱手说道“将军,在下不想干什么,只想和辽王谈一谈。马义知道将军对在下的恩情,也感谢将军不杀之恩,不过现在在下想请将军屈膝一下做一下我的帐前俘虏”。
“做俘虏可以只不过你要先打赢我才行,而且你杀了我一千名兄弟又该如何”?胡锐问道。
马义回答道“将军误会了,在下从来不杀自己的同胞,尤其是和自己一样参军报国的禹人,将军的那一千个弟兄,全部被在下关在营寨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