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虚十一年(232年)二十二岁段贤与丞相董越,伪造段荡遗诏密谋篡位。但这件事情并无人知晓。段贤继位后,该年号为“子康”拜董越为丞相并为义父。提升车骑将军段横为大将军。
段贤继位的事情很快传到了并州,张义大惊召集章立,赵发张海说道“没想到,先帝竟然会这么快就病死于金城,更没想到的是他会让庶子段贤继位。禹国看来要大乱了”。
“父王,为何如此说。段贤继位为何会引起禹国大乱”?张海急忙问道。
张义坐了下来说道“你有所不知,段贤乃是先帝与李妃子所生的庶子。先帝曾对我说起段贤虽然武功高强,但是心狠手辣。如果大禹在他手里必然会走向灭亡,真不知道段荡为什么会让他继承帝位”。
这时一名士兵走上大殿跪拜说道“启禀辽王,门外有一人自称是大王故人,从凉州而来”。
“哦?快快有请”。张义急忙答道
不一会一位布衣之人便走上大殿,张义仔细看了看此人,是苏龙便急忙迎了上去问道“苏龙你怎么来了,你不是应该在凉州当你的中书令吗”。
苏龙焦急的说到“不好了,辽王段贤继位了”。
张义有些糊涂便问道“怎么?段贤继位不是先帝的意思吗”?
苏龙急忙解释道“不是,先帝遗诏是命远在蜀国的段轩继位。先帝恐怕董越不遵循遗诏特命我带陛下密信前来,看来他们是真的篡逆了”。说着便从衣服内取出密诏。
张义接过密诏便急忙打开,信中是这样写的:
三叔在上,请受侄儿一拜。三叔曾与父皇桃园六结义。多年以来镇守并州抵抗魏国来犯之军,甚是辛苦。曾经多有冒犯之处还请三叔恕罪。我知道我命不久矣,特以侄儿身份恳求三叔,如果丞相不遵循遗诏,请三叔派人前往蜀国接回轩弟继承皇位,然后向文臣武将宣布朕的遗诏。
张义看完之后叹息说道“没想到,先帝临终前当了一回明君”。
“那么辽王,我们应该尽快,趁段贤没有做出什么祸害禹国之事前,迎回新君”。苏龙拱手说道
“对,你说得对,可是我们不知道轩儿与王妃所在蜀国何处,怎么找”。张义问道。
章立拱手说道“叔父不用担心,家父曾经对我说起过,我知道轩弟人在何处”。
张义听后大喜说道“好,你与苏龙即刻动身前往蜀国接回轩儿与王妃”。
“是”。章立与苏泷拱手答道。便缓缓退下。
“那父亲,我们该怎么办,还继续招兵买马吗”?张海问道。
张义想了想说“不,现在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去做”。张义说着便从架子上取下先帝佩剑交到张海手中说道“孩儿你与天儿前往并凉交界处调动凉州七万大军返回并州,那七万兵马都是我禹国老兵,作战极强。首先我们要牵制住段祥的兵力”。
“孩儿明白”。张海接过佩剑便与赵发缓缓退下。
就这样当天下午,章立与苏龙便带了几个亲兵,挑了快马便向蜀国而去。
次日张海两人也开始动身,张海两人行了一天一夜来到了并州与凉州的交界处虞山大营,主将胡锐接入。
“不知两位少公子前来所为何事”。胡锐拱手说道。张海和赵天都是轩禹皇帝段玉亲臣的儿子,胡锐又是跟随轩禹皇帝多年,自然要对两个少公子客客气气。
张海严肃说道“奉辽王之命,请将军带领全部兵马前往并州”。
胡锐听后大惊问道“少公子没有陛下诏令,末将不敢调动”。
赵天高举佩剑嚷道“轩禹皇帝佩剑在此,将军难道想要抗命吗”?
张海也笑道“将军应该清楚有此佩剑便可随意调动兵马”。
胡锐一看是轩禹皇帝的配剑便只好答应,张海为了夜长梦多,星夜便与胡锐调动了七万兵马,押着十几万石粮草向并州开拔。
再说段贤自从继位以来,日夜吃喝玩乐,身旁总有美女作伴。不理朝政。都是由董越代理朝政。
一日段贤像往常一样与美女嬉笑,董越慌忙走上大殿。段贤看见董越表情严肃,便让佳人与下人全部下去笑着问道“义父如此匆忙所为何事啊”?
董越嚷道“何时?你还有心情玩了,难道就不管朝政了吗”?
段贤笑着回答道“义父此言差矣了,不是有义父你的吗,再说了魏国正在忙着与蜀国交战,东吴又距我禹国千里之遥何来战事”?
董越继续嚷道“那我来告诉你,张义星夜调动了虞山的七万大军”。
段贤听后大惊站了起来问道“义父你说什么?他有什么权利私自调动大禹兵马”?
“难道陛下忘了,他手上可是有章季所给的轩禹皇帝佩剑,可以不用兵符,不用诏命调动大军”。董越回答道。
“对对,他还有父皇的佩剑”、段贤坐在了椅子上冒出了一身冷汗又说道“那么,义父他难道是要跟我开战吗,这可怎么办他手中可是有五十多万兵马,都是老兵啊”。
“不,老臣以为他并不想跟陛下开战”。
“那他想要干什么?调动兵力攻打魏国”?段贤疑惑问道
董越叹息道“都不是,我想应该是我们的秘密被他知道了”。
“怎么可能?那天先帝就召见了我们两个,事情怎么会败露呢”?段贤露出惊恐地表情问道
“我打听过了,先帝那天还秘密召见了中书令苏龙,很有可能他也知道先帝遗诏,他也很难有可能会前往蜀国接回段轩”。
段焦急说道“那义父我们该怎么办?如果段轩回来,我就完了,无论他们手中有没有先帝遗诏,张义都会逼我禅位的”。
“这样,即可派人前往蜀国,无论如何都不能让段轩活着回来”。董越回答道
“对,义父所言极是,那派谁前去妥当”。
“请陛下放心,我心中已有人选”。董越拱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