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虚八年(229年)诸葛亮率军二出岐山攻下禹之广魏,冯翊等郡,禹国雍州尽归蜀国,一代战神马广死守广魏直到战死,享年五十四岁。这位随段玉一起穿越而来健身教练。征徐州定雍州。平并州。雄踞雍州。但也逃脱不掉病魔折磨,南安战败他身染重病,不能下床。广魏一战他托起沉重的身体浴血奋战。给了蜀国一次重创。
诸葛亮攻下广魏后便命令全军修整数日,准备一鼓作气拿下京兆。平定雍州。
而章季在广魏之战中侥幸逃出来到京兆。京兆守将马鑫接入。章季非常清楚现在局势,一边命人前往金城送信。一边召集众将商议说道“广魏战事大家应该都已经听说了。大将军李孚与四万将士战死凤鸣。雍王马广引三万铁骑战死广魏。我禹人英勇,无一人投降。但是现在,广魏沦陷。京兆成为了雍州最后一城,也是凉州的门户。京兆若失,凉州就会门户洞开。大家说说吧,有什么办法可以抵挡蜀军的进攻”。
众将士听后纷纷商议了起来,马鑫拱手说道“丞相,雍王乃先帝册封五龙战神之首,他这一死我禹国全国子民,全部放声大哭,虽然现在蜀军长途跋涉,经历大小战事十余场,我军以逸待劳,但此时末将觉得不可预知争锋。还是坚守城池等待陛下增援吧”。
马鑫话音刚落,副将彭术夺声说道“末将以为,马鑫将军所言差异,现如今广魏丢失,雍王战死。我们军士现在需要一场战斗洗刷前耻振奋军心。而且雍王尸体还在诸葛亮手中,如果我们不夺回来,怎么去告慰雍王的在天之灵”!
“敌军势大,我们贸然进攻只是送死”。马鑫叹息回答
“末将以为,将军言过,蜀军远到禹国,水土不服。我军骁骑英勇无比”。彭术丝毫不给马鑫反驳机会。两人争吵起来。
“好了,都不要吵了,这是大堂,成何体统”!章季拍桌叫道。两人这才停止,站到两边。
章季想了想看着马鑫说道“我知道你的意思,只可惜现在恐怕陛下也无援兵可派,现在京兆我们有多少兵马”?
马鑫拱手说道“马军八万,步兵九万。这其中有八万都是广魏战事败逃而来的将士,他们大多都是雍王以及大将军的部下”。
“将这八万败兵安顿守城,他们都是雍王手下的老兵。随雍王南征北战多年,经此重创已经没有战斗力了,将那剩下的九万分于两队,你领军五万出京兆与左侧安营扎寨。彭术引军四万出京兆于右侧安营扎寨。我们三人形成掎角之势。让蜀军不敢贸然攻打京兆”。
“得令”。马鑫,彭术两人纷纷领命缓缓退下。
而另一边哨骑快马加鞭来到了金城,将广魏,凤鸣兵败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知了段荡。
段荡听后非常惊讶,猛地一下坐在龙椅上,嘴里默念道“怎么会这样,连雍王都死了。怎么会这样”。
董越看见段荡如此惊慌,本不想打扰,但一想想如今战事也不能不说了,于是拱手说道“陛下,现如今我禹国已经是连败数阵。蜀军势如破竹一般夺下了雍州。现如今丞相正在死守京兆。我们应该派兵救援啊”。
段荡听后十分生气,站了起来大声吼道“我也知道,派兵增援,可是现在,我禹国还有一兵一卒可派吗。倒是那张义,身为五龙战神,背信弃义,拥兵二十五万做看我禹国受难”。
“陛下可休书一封差人送往并州,以利害说之。张义身为陛下三叔,我想一定会出兵援助的”。
“对,对,爱卿说的及时。我即可休书一封”。段荡一边惊慌一边四处寻找笔墨。
就这样段荡的书信八百里加急被送往了并州。张义看了看段荡的书信后大惊,坐在地上,愣住了。
副将刘立疑惑的问“大将军出了什么事情”。
张义这才反应过来,叹息道“雍州沦陷,蜀军势如破竹,现在只剩下京兆最后一道防线。丞相章季决定死守。雍王,雍王马广战死”。
“什么?怎么会这样”?刘立惊讶问道
张义回答说“这也是出乎我的意料,我料想到雍州会丢失,但我没想到四弟他会战死。雍王一死禹国震荡。陛下请援,求我发兵救雍州”。
“那我们该怎么做,是救还是不救”?
张义站了起来说道“如果不救,我二哥他一定会与京兆共存亡,快,宣薛义将军前来”。
“是”。刘立缓缓退下。
不一会薛义便走进了大堂,此时薛义伤势已好但还是对张义颇有不满。便斜眼看着张义拱手说道“不知大将军唤我,所为何事”?
张义看了看薛义不满的脸色便问道“薛义,你还怨恨我不发兵救陛下吗”。
“末将不敢,大将军之令我们这些小将岂能违抗”。
“现在我就让你带军去救雍凉”。
薛义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立刻变了脸色,急忙问道“大将军这是真的吗,您真的肯发兵去救陛下吗”?
张义点了点头说道“其实我本不想去救,但现在情况有变,雍州失手,雍王马广战死广魏。丞相决定死守京兆,雍王在军中威望甚高。他这一死三军震荡。而丞相在文臣中威望居高不下。他如果也战死了,那我禹国就真的亡了。所以我告诉你无论如何都要保住丞相安危,你可明白”?
薛义拱手说道“末将明白,请大将军放心,末将誓死保护丞相”。
张义点了点头说“很好,不过薛义我给不了你太多兵马。八万。你可有信心击退蜀军”?
薛义回答道“请大将军放心,末将愿意立下军令状如果击退不了蜀军,末将以死谢罪”。
“好,我封你为平北将军,领军八万迎战蜀军”。
薛义离开大堂后不敢怠慢,清点了三万铁骑,五万步兵,共八万兵马,急行军向雍州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