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玉在三国已经呆了将近三十余年,其大儿子段荡是李艳妃子所生已经十六岁,字惊长得的十分结实,高八尺有余,而且从小习武颇有项羽的风范。
二儿子段轩为香寒妃子所生,字景玉,今年九岁。他和段荡可以说是不同的两个人,段荡从小爱习武,而段轩则是从小学习文章,摆弄文笔书画。身高七尺半,长得十分俊俏。
段玉成为禹王后便封李艳为皇思夫人,香寒为德仁妃,段荡为金城侯,段轩为西平侯。
段玉出征后,段荡便与段轩整日在凉州四处游玩,几乎将凉州游玩个遍。他们吃尽了凉州所有美食,也游遍了凉州所有的风景地区。
有一日两人与老师苏于坐在茶楼,一边喝茶一边欣赏河边风景,这时苏于说道“我最近听说你们父王的结义兄弟赵发,也就是我们的禹国的上将军中了曹操奸计攻打荆州,被关羽所杀,禹王一怒之下引军六十万出军攻打刘备,欲要先攻汉中,再取西川最后直入荆襄,杀了关羽为赵发报仇,作为今年的文科考试你们就分别来说说禹王这件事情做得对还是不对”。
段荡笑着说“我觉得父王此次做得非常正确,杀兄之仇不共戴天,我如果是父亲也会如此,大丈夫岂能结义兄弟死了也不为之报仇啊”。
段轩摇头道“哥哥,我觉得父王此行非常不智”。
苏于听到非常惊讶,他本以为段轩和段荡意见一样,于是便惊讶问道“二公子觉得禹王此行如何不妥啊”。
段轩回答道“我觉得有三条不足以父王讨伐蜀国,一。刘备得汉中之地后已经是兵威正盛,现拥有兵马六十万到八十万,大多都是西川汉中本地兵马,刘备手下将军都是南征北战的悍将,而且汉中西川自古有三山之险作为屏障不利于让我大禹骑兵作战。二。刘备固然可恶,但是中原曹操更十倍于刘备,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又挟天子以攻诸侯,大半天下都落入曹操手中,当年的十八路诸侯也都败于曹操。他坐拥中原四州之地在加上北边的冀州,幽州,青州三地。可谓说是兵多将广。如今父王举全国之兵伐蜀,如果曹操率军出长安直攻安定,我军腹背受敌必败。三。害死六叔的虽说是关羽,但他毕竟是敌人,而那曹操就不同,与父王乃是盟军,他却趁父王替他征讨孙权之时,伪造父王书信逼六叔出兵。实乃奸雄。而且现天子还在曹操手中,曹操刘备帝王之心已经按耐不住,曹操封自己为魏王。刘备则是自领汉中王,大汉江山颓废,即将灭亡。父王此时应该休养生息以待时变,如果天子被曹操废掉,或者曹操自己篡汉登基。那么父王就该连同蜀汉意图伐魏才行”。
段荡却说道“弟弟不管怎样,打都是打了,既然出兵又怕这作甚”。
苏于听后赞叹说道“二公子年芳才十八竟能有如此智谋,将伐蜀利害说的是头头是到。日后必是我大禹良将。不枉我苏于对二公子的一番教会”。
段荡笑道“老师,我弟弟他才没有想要当我大禹国将军,他和我不同只想做一位文人”。
苏于摸了摸胡子说道“文科考试我觉得是二公子胜,至于明日武科考试我们就比试射箭如何”。
段荡嫉妒的说道“看着吧,弟弟,明日射箭我必然会更胜你一筹”。
但此时的段轩并不关心明日的考试状况,因为他知道每年考试都是文科他胜,武科段荡胜。然而恰恰相反他比较关心的是段玉此次征讨蜀国胜败之事,于是便犹犹豫豫的说“老师,我有一件事想问问你”。
“二公子请问,苏于洗耳恭听”。
“父王此次征讨蜀汉不知道能不能赢,请老师实言相告”。段轩拱手说道。
还没等苏于回答段荡便夺声说道“弟弟你为何如此愚钝,当然是咱父王会胜,父王拥有六十万大军,更有三叔四叔相助,他们可都是父王的五龙战神啊”。
段轩听后生气的说“那刘备也有六十万大军,也有五虎上将呢。哥哥我们还是听老师说的吧”。
苏于听后笑道“二公子所说不错,刘备兵强马壮,有五虎上将马超,赵云,张飞,黄忠四人镇守汉中,更有诸葛孔明这位大才。想要灭掉刘备不是那么容易,不过大公子说的也是不错。禹王有五龙战神上将军马广之勇,我估计两方都不会取胜,禹王难以攻下汉中”。
这时段荡又问道“老师凭你之才不比诸葛亮和我二叔差,为何不去父王那里当个大臣反倒来当我们的老师”。
苏于笑道“自古文臣在朝堂上要么尽忠而死,要么谗言误国。老师既不想在朝堂之上当贤臣也不想当奸臣,只想将我毕生所学传授给二位公子,这也算是对我大禹做的贡献,日后不管两位公子谁当了禹王,还恳请你们善待禹国,切不可毁了禹王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
“谨遵老师教会”。段荡两人拱手相拜。
这时段轩又问“那么老师如果依老师之见,欲要统一天下先攻哪国”。
苏于想都没想的脱口而出“蜀汉”。
段轩疑惑的问“为何”。
苏于回答道“虽然我不建议禹王伐蜀是因为时机未到,但如果要成帝业,必先伐蜀,益州虽然有三山之险作为屏障,不宜攻打。但也有它的弊端,大山将益州分成西川和汉中,通讯极差。而且又是荒芜之地。所以也是很好攻打。但曹魏,东吴就不一样。曹魏拥有富裕之地。一旦开战数日便可传至许昌,至于东吴。三江之险不利于我们北方战士作战,所以与曹魏,东吴相比,蜀汉是最好攻打的”。
“我知道了,日后见了父王,我会将这条计谋献与父王”。段轩拱手说道。苏于没有说话,只是笑着点了点头。
次日段荡,段轩,苏于三人带领十几名侍卫骑马来到一片狩猎的树林中。苏于指着四周说道“两位公子请看,这片树林乃是曾经禹王狩猎的地方,这里面有许许多多的动物。今日我们武科就比试狩猎,一个时辰的时间谁射的猎物最多最大,谁算赢”。
段荡笑道“哈哈,老师向今日的武试,骑马射箭才是我们大禹应该做的事情,昨天的那个文科在战场上又有何用”。说着便带着四名侍卫向树林深处跑去。
段轩也正要走却被苏于叫住,苏于说道“二公子,尽量即可,不要太过执着,论骑马射箭,你不是大公子对手”。
“我知道了,谢老师教会”。段轩拱手谢过便也带着四名侍卫骑马而去。苏于则是带着几名侍卫静静等待。
段荡段轩就在这树林中开始了一年一次的武将考试。段荡是生下来的武将之才,五岁射狼,八岁打虎,十一岁便成为了军营中无人能敌的对手,骑马狩猎对于他来说就是家常便饭,不一会便射中了八头野鹿,五只野猪,至于兔子什么的更是多的不可胜数。他的侍卫也都为他高呼。正当他沉积在喜悦当中的时候,忽然不知从何处传来尖叫声。段荡疑惑的问道“怎么回事”。
侍卫拱手回答道“好像是二公子的声音,是从坐便传来的”。
段荡想了想着急说道“不好,早就听闻这里有野兽出没,该不会是弟弟他遇到了吧”。说着便骑马向传来声音的方向飞奔而去。侍卫们紧随其后。
在路上段荡发现了四位侍卫与四匹战马的尸体,惨不忍睹。都是被老虎咬过的样子,而且还不是一只,起码有三只。段荡更是担心段轩,加快了速度。慢慢地他看见段轩手握长剑站在大树旁边,惊恐万状。段轩面前则是两只大老虎带着一只小老虎。他们露出尖尖的牙齿用凶恶的眼神死死的盯住眼前的这个猎物。
“快去救二公子”!段荡大喊。
“是”。四名侍卫拔出佩剑骑马冲了上来。
段荡也拔弓瞄准那只小老虎,就是一箭,小老虎中箭大叫一声倒在地上。
那两只老虎看见小老虎死去便也放开对段轩的攻击转向这四位侍卫。
段荡下了马急忙跑到段轩面前说道“弟弟,没事吧”。
“没事,多谢哥哥相救”。
“笑话,我们是一家人,何谈言谢,没事就好”。段荡笑着说道
但是此时情况可想而知,那四名侍卫被那两只大老虎全部杀死。
两只老虎慢慢包围了段荡两人
“哥哥,我们会不会死在这里”。段轩害怕的问道
段荡回答道“弟弟,我们还没有当上王怎么能死,今日为兄便让你看看在战场上究竟是文科厉害还是武将厉害,也正好反驳老师所说的那句话”。说着便拔出佩剑冲了上来,丝毫不畏惧两只老虎,段轩则是站在那里为段荡加油。
一只老虎看见段荡冲了上来,便也向段荡扑来,段荡与那只老虎打成一片。段荡躲过老虎的致命攻击找到了一个空档,骑在了老虎的背上,那只老虎没有办法只能乱叫。段荡朝着老虎背部猛地刺了下去。老虎惨叫一声倒在地上,另一只老虎见状便也冲了过来,段荡此时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拔出佩剑,便用力折断佩剑,手握残剑抵挡那只老虎的进攻。这只老虎比先前的那只老虎更是凶猛,在加上段荡手握残剑,力气几乎用尽。不一会便被老虎压在身下。手臂也受伤了。身上辛亏有甲胄护体,并无大碍。老虎张开大嘴欲要生吞段荡。段荡已无其他办法,便用双手死死地掐住老虎的头部。用尽全身力气一脚将老虎踹了出去。段荡爬了起来。
“弟弟把你的佩剑扔过来”。段荡一边看着老虎一边对着段轩说道。段轩急忙将佩剑扔向段荡,段荡接住,扔了头盔,手握佩剑便向老虎走来。
此时老虎也慢慢爬了起来。老虎显然有些害怕只是看着断荡不敢上来。段荡看着老虎犹如看着战场上的敌人。猛地向老虎扔出佩剑。老虎躲闪不过中剑倒在地上。段荡看见老虎死了,猛地跪在了地上,因为此时他的左臂已经受伤,而且他也感觉到左臂明显骨头错位。
这时苏于率领侍卫赶到。看见满地的尸体与段荡段轩便急忙说道“快,看看两位公子伤势如何”。
“是”。士兵们便纷纷下马,将段荡,段轩扶到苏于面前。苏于下了马问道“大公子你的胳膊”。
段荡笑了笑说“没事”。只见段荡右手紧紧地抓住左胳膊错位的地方,便是猛地一扭。只听“咯咯”响声后,段荡便高高举起左臂说“老师你看,武试算我赢了吧”。
苏于叹了一口气说“你快吓死我了,你们二人如果出了什么事,让我怎么跟禹王交代”。说着便与段荡段轩返回凉州。
段荡打虎的事情传遍了雍州,凉州。所有士兵,武将,百姓无不对段荡为之敬佩,最后也雍凉也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欲想禹国强大,非段荡继位不能。
金城太守张颠便将此事报知章季说道“大公子之勇不下于马广将军,并且堪与项羽比肩,有大公子日后我大禹必能强大”。
章季摇头道“大公子虽勇,但是和马广一样只可为将,不可为帅,如果大公子继位我担心大禹堪忧啊,对了禹王到哪里了”。
张颠拱手回答说“昨日军报,禹王已率军攻下上庸,现在正在向汉中进军。刘备也聚集了三十万大军欲以禹王一决雌雄”。
章季叹息道“但愿我想的是多余的。希望禹王不要意气用事不顾大军生死”。
张颠笑着说“丞相肯定是多虑了,据报禹王只用了三个时辰便攻下了上庸。斩了刘备大将吕义,由此可见我大军势如破竹。刘备必败”。
“但愿如此吧,希望禹王能够打败刘备,希望诸葛亮的计谋不被刘被采纳”。章季叹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