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回答说道“可以让徐高前往,必能成功”。曹硕遂差徐高将带史涣并所部一万士兵先出,后使刘明、拜言引兵救应。当夜高名押粮车数千辆,解赴马义营寨。正走之间,山谷内徐高、史涣引军截住去路。高名飞马来战,徐高接住厮杀。史涣便杀散人夫,放火焚烧粮车。高名抵当不住,拨回马走。徐高催军烧尽辎重。马义军中,望见西北上火起,正惊疑间,败军投来说道“启禀大将军,我军粮草被劫”。马义大惊立即命令章立、率众去大路截回粮草,谁料想章立带军上了大路正遇徐高烧粮而回,恰欲交锋,背后刘明、拜言引军赶到。两下夹攻,杀散章立大军,四将合兵一处,回长安城中。曹硕大喜,重加赏劳。又分军于城前结营,为掎角之势。
却说高名败军还营,马义大怒,欲斩高名,众官劝免。章立拱手说道“行军以粮食为重,不可不用心提防。我军后营乃屯粮之处,必得重兵守之”。马义说道“吾筹策已定。汝可回雍州告知陛下,并监督粮草,休教缺乏”。章立领命而去。
章立离开之后,马义便命令廖明担任中军主将,顶替章立职位,廖明领命谢恩。
早有人将廖明顶替章立职位的事情告知了曹硕。曹硕十分惊讶问道“本以马义的大将章立离开之后,我军就没什么好怕了,没想到马义竟然命令廖明顶替章立职位担任主将,只是不知这个廖明是何人,我怎么没有听说过”。
刘明想了想便拱手说道“启禀大将军此人我知道”。
曹硕听后急忙说道“快说与我听”。
“诺”。刘明拱手说道“廖明乃是河东杨人。禹国名将。本为夏侯霸帐下骑都尉,夏侯霸被马义击败后转投便转投夏侯霸,廖明此人一生俭朴,对自己约束很严,而且他每战有功,但很少邀功请赏,对于廖明的公私分明,马义曾这样讲述:言未毕,忽报廖明兵至。公令备马。廖明说道“父体未痊,不可与敌。”马义说道“廖明与吾有旧,深知其能;若彼不退,吾先斩之,以警禹将。”遂披挂提刀上马,奋然而出。魏军见之,无不惊惧。
在与司马师的战斗中,廖明随马义击败了投靠司马师的泽明,又随马义击败邓艾,攻克洛阳,进至长安,在与我们交战之前击败刘宏,被拜为偏将军。马义出兵与邓艾作战之时,不胜而还,坚壁自守。当时邓艾数千车粮草至洛阳。司马师的征南将军驻扎在洛阳,将军吕常驻扎洛阳北边的营寨,右将军于悔及立义将军庞名驻扎在洛阳南边营寨。
廖明则是奉了马义的命令与章立一起进攻洛阳,时至八月,大雨,汉水暴涨,廖明心生一计命人掘开汉水,放水进城,洛阳城内七军均被水淹,在廖明水军猛攻下,于悔被迫投降,吕常力战被俘杀。廖明乘胜围攻洛阳,并以一部兵力包围邓艾营寨。至此禹军大胜。
所以廖明把为马义的攻伐事业而战斗当作自己效力的机会,以此为动力,鞭策着自己的行动。此人不得不防”。
曹硕听后露出阴险的笑容说道“既然如此,明日就用我魏军最厉害的阵法迎战马义,传命明日十五万大军一个不留”。
“诺”。刘明拱手说道。
次日午时,长安城下草原之上,太阳正盛,两军排布开来。交锋碰面,魏军阵发天下无敌,所以曹硕选择阵法对决,马义并没有选择回避而是欣然接受。禹军所摆的阵法名为常阵,此阵法往往把部队分成前锋、后卫等各个部分,由各个部分分别组成的阵型,被称为“常阵”。换句话说北宋军队征战,往往将部队根据战术目的分成各个部分,组成“常阵”,然后组合在一起,进行战斗。它包括以下诸阵:先锋阵、策先锋阵、大阵、前阵、东西拐子马阵、无地分马、拒后阵、策殿后阵等。先锋阵,是由前锋部队所组成的战斗队形。前锋部队类似于现代的前卫部队。策先锋阵,是由策应先锋的部队所组成的战斗队形,“置阵在先锋阵后”。此阵由“骑将一员统之”。当“先锋抗敌或兵势不支,则策先锋为应援”,以制敌“奔突”。大阵,亦称中军阵,是由主力马、步军所组成的战斗队形。一般成长阵(纵队)或方阵。排阵时,“以步军枪刀手在前,杂以旁牌、标枪,当阵面联布、木拒马,或间以大车,谓之‘阵脚兵’”。而强弓劲弩在其后排列。同时,“一阵开四门,骑兵居其中,候出战,即开门放战队出”。总之,主力是以“车营”的形式,排成四面防敌“戎马突驰”的阵势。需要出战时,四面开门,放“战队”出战。
而魏军使用的是最厉害的阵法名为玄襄阵,这是一种迷惑敌人的假阵,队列间距很大,多数旗帜,鼓声不绝,模拟兵车行进的声音,步卒声音嘈杂,好像军队数量巨大,使用各种办法欺骗敌人。
而令人汗颜的是,在这方面的研究,确是日本人占据领先地位,在许多日本所出的三国游戏和影片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孙膑十阵影子。